一种可改变弹簧刚度的弹簧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647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改变弹簧刚度的弹簧座,包括后桥,所述后桥上安装有弹簧座本体,所述弹簧座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簧座滑块,所述弹簧座滑块上安装有螺旋弹簧,所述后桥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盒体,所述螺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固定连接于弹簧座滑块的底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弹簧座分为弹簧座本体和弹簧座滑块两部分,通过电机驱动蜗轮蜗杆转动,从而带动螺杆转动,进行调节弹簧座滑块在滑槽中的位置,可实现弹簧刚度的改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车辆操纵性能和舒适性能不可兼得的现状,此种改变弹簧刚度的方法,无需特定的弹簧结构,无需在弹簧方面增加成本。

A spring seat with variable spring stiffne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pring seat which can change spring stiffness, including a rear axle. The rear axle is equipped with a spring seat body. A sliding groov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pring seat body. The sliding block of the sliding groove is movably connected with a spring seat slider. A helical spring is installed on the spring seat slider. One side of the rear axle is fixed with a bracket, and a box body is installed on the bracket. The upper thread of the screw is connected with a threaded sleeve, which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pring seat slide block. The invention divides the spring seat into two parts: the spring seat body and the spring seat slider. The worm wheel and worm are driven by the motor to rotate, thus driving the screw to rotate and adjus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spring seat slider in the chute. The change of spring stiffness can be realized,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at the vehicle's handling performance and comfort performance are not available at the same time can be improv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method of changing the spring stiffness does not need special features. The fixed spring structure does not need to increase the cost of the sp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改变弹簧刚度的弹簧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为一种可改变弹簧刚度的弹簧座。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乘用车悬架弹簧普遍采用等线径、等节距的螺旋弹簧,装在固定结构弹簧座上后,弹簧刚度几乎是固定不变的,以至于很难兼顾汽车行驶的舒适性及操控性,在底盘调校中,这一点常常让性能调校工程师很是苦恼。虽然市场上有搭载变节距螺旋弹簧以及空气弹簧的车辆可实现刚度变化,但是变节距弹簧无法改变同等轴荷下弹簧的刚度且使用寿命难以保证,空气弹簧成本又过高,国内多数主机厂均未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弹簧座为整体式结构,无法改变与弹簧的贴合圈数,从而无法实现弹簧装车刚度的改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改变弹簧刚度的弹簧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改变弹簧刚度的弹簧座,通过电机驱动蜗轮蜗杆转动,从而带动螺杆转动,进行调节弹簧座滑块在滑槽中的位置,可实现弹簧刚度的改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改变弹簧刚度的弹簧座,包括后桥,所述后桥上安装有弹簧座本体,所述弹簧座本体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簧座滑块,所述弹簧座滑块上安装有螺旋弹簧,所述后桥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安装有螺母,所述螺母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键接有涡轮,所述涡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螺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固定连接于弹簧座滑块的底部。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侧安装有导轨,所述弹簧座滑块的一侧开设有与导轨相匹配的导轨槽。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外部安装有防护盖。优选的,所述防护盖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内部安装有呼吸纸。优选的,所述蜗杆的外部套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安装于盒体上。优选的,所述螺纹套管的一侧开设有通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将弹簧座分为弹簧座本体和弹簧座滑块两部分,通过电机驱动蜗轮蜗杆转动,从而带动螺杆转动,进行调节弹簧座滑块在滑槽中的位置,可实现弹簧刚度的改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车辆操纵性能和舒适性能不可兼得的现状,此种改变弹簧刚度的方法,无需特定的弹簧结构,无需在弹簧方面增加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桥、2滑槽、3弹簧座本体、4弹簧座滑块、5螺旋弹簧、6支架、7盒体、8螺母、9螺杆、10涡轮、11蜗杆、12电机、13螺纹套管、14导轨、15散热孔、16呼吸纸、17轴承、18防护盖、19通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改变弹簧刚度的弹簧座,包括后桥1,所述后桥1上安装有弹簧座本体3,为确保有足够空间安装调节装置,弹簧座升程角不宜设计过小(大于6°为宜),弹簧支撑圈越大,在整车装载状态下,弹簧有效圈间隙会越小,为满足极限工况有效圈间隙不小于3mm的要求,在设计之初需考虑预留空间,所述弹簧座本体3的一侧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簧座滑块4,所述弹簧座滑块4上安装有螺旋弹簧5,为确保弹簧使用的稳定性,弹簧下端支撑圈最小不能小于0.6圈,最大不会超过1圈,可实现弹簧刚度6%范围以内的改变,所述后桥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上安装有盒体7,所述盒体7的顶部安装有螺母8,所述螺母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9,所述螺杆9的下端键接有涡轮10,所述涡轮10的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11,所述蜗杆11安装于电机12的输出轴上,加装升降装置和驱动电机均需要进行支架设计,该专利技术还会增加整车的簧下质量,考虑轻量化要求,需对支架结构以及材料进行最优设计,另一方面,在驱动电机和升降装置满足寿命要求的情况下要尽可能选小型的,所述螺杆9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13,所述螺纹套管13固定连接于弹簧座滑块4的底部,弹簧座由两部分组成,可以实现弹簧座与弹簧之间贴合圈数0.75圈与1圈的切换,从而改变弹簧支撑圈数,弹簧装车刚度得以改变,对弹簧结构没有特定要求,可直接沿用传统螺旋弹簧结构,弹簧下端支撑圈为一圈时,弹簧刚度在可变范围内处于最大位置,整车行驶操纵性能最好,当行经颠簸路面时,为了行驶舒适性,需要降低弹簧刚度,此时需要下降弹簧座滑块,弹簧座滑块下降后,弹簧下端支撑圈不足一圈,相当于增大了弹簧的有效圈数,弹簧刚度得以降低。具体的,所述滑槽2的内侧安装有导轨14,所述弹簧座滑块4的一侧开设有与导轨14相匹配的导轨槽。该弹簧座滑块4两侧有与弹簧座本体3配合的导轨14和导轨槽,便于实现弹簧座滑块4的上下位移。具体的,所述电机12的外部安装有防护盖18。该防护盖18可以防止灰尘和水对电机造成损伤。具体的,所述防护盖18的一侧开设有散热孔15,所述散热孔15的内部安装有呼吸纸16。该散热孔15有利于电机12的散热,呼吸纸16可以防止灰尘和水进入到防护盖18中。具体的,所述蜗杆11的外部套接有轴承17,所述轴承17安装于盒体7上。该轴承17有利于提高蜗杆11转动时的稳定性。具体的,所述螺纹套管13的一侧开设有通气孔19。该通气孔19保证螺纹套管13内部气流的流通,防止内部气体压力造成多余的能量损耗。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电机12驱动蜗轮10、蜗杆11转动,从而带动螺杆9转动,螺杆9带动螺纹套管13上下移动,进行调节弹簧座滑块4在滑槽2中的位置,可实现螺旋弹簧5刚度的改变,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车辆操纵性能和舒适性能不可兼得的现状,可以实现弹簧座本体3与螺旋弹簧5之间贴合圈数0.75圈与1圈的切换,从而改变螺旋弹簧5支撑圈数,螺旋弹簧5装车刚度得以改变;螺旋弹簧5下端支撑圈为一圈时,螺旋弹簧5刚度在可变范围内处于最大位置,整车行驶操纵性能最好;当行经颠簸路面时,为了行驶舒适性,需要降低螺旋弹簧5刚度,此时需要下降弹簧座滑块4,弹簧座滑块4下降后,螺旋弹簧5下端支撑圈不足一圈,相当于增大了螺旋弹簧5的有效圈数,螺旋弹簧5刚度得以降低。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改变弹簧刚度的弹簧座,包括后桥(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1)上安装有弹簧座本体(3),所述弹簧座本体(3)的一侧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簧座滑块(4),所述弹簧座滑块(4)上安装有螺旋弹簧(5),所述后桥(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上安装有盒体(7),所述盒体(7)的顶部安装有螺母(8),所述螺母(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9),所述螺杆(9)的下端键接有涡轮(10),所述涡轮(10)的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11),所述蜗杆(11)安装于电机(12)的输出轴上,所述螺杆(9)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13),所述螺纹套管(13)固定连接于弹簧座滑块(4)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改变弹簧刚度的弹簧座,包括后桥(1),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桥(1)上安装有弹簧座本体(3),所述弹簧座本体(3)的一侧开设有滑槽(2),所述滑槽(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弹簧座滑块(4),所述弹簧座滑块(4)上安装有螺旋弹簧(5),所述后桥(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上安装有盒体(7),所述盒体(7)的顶部安装有螺母(8),所述螺母(8)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杆(9),所述螺杆(9)的下端键接有涡轮(10),所述涡轮(10)的一侧啮合连接有蜗杆(11),所述蜗杆(11)安装于电机(12)的输出轴上,所述螺杆(9)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管(13),所述螺纹套管(13)固定连接于弹簧座滑块(4)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浩汪伟董钰舒
申请(专利权)人:汉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