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41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其包括:引流管,其具有中空的管体,管体具有靠近胸腔的近端和远离胸腔的远端;三通阀,其设置在引流管的远端,三通阀具有与管体连通的接入口、导出液体及气体的导流口以及进行穿刺的穿刺口,并且三通阀具有将接入口与导流口连通的第一导通模式和将接入口与穿刺口连通的第二导通模式;以及穿刺针,其可从引流管的远端插入引流管,并用于穿刺胸腔,并且在第二导通模式下,穿刺针穿过三通阀和引流管而从引流管露出。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能够提供便于使用且降低使用风险的胸腔引流管。

Thoracic drainage tube with puncture need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horacic drainage tube with a puncture needle, which comprises a drainage tube with a hollow body, a tube body with a proximal end close to the thoracic cavity and a distal end far from the thoracic cavity, a three-way valve, which is located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drainage tube, a three-way valve with an entrance connected with the body, a guide port for exporting liquid and gas, and a puncture port for puncture, and a three-way valve with a three-way valve. The first conduction mode connecting the access port with the diversion port and the second conduction mode connecting the access port with the puncture port; and the puncture needle, which can insert the drainage pipe from the distal end of the drainage pipe and be used for puncturing the thoracic cavity, and in the second conduction mode, the puncture needle passes through the three-way valve and the drainage pipe and exposes from the drainage pipe. In the utility model, a thoracic drainage tube which is easy to use and reduces the risk of use can be provid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
本技术涉及一种引流管,特别涉及一种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
技术介绍
胸腔积液大致包含漏出液、渗出液(浆液性或血性)、脓胸、血胸、乳糜胸等。在许多胸外科手术及相关治疗当中,常常需要将胸腔中多余的胸腔积液排出,便于后续的治疗及康复。目前,常用的治疗器具是胸腔引流管,通过胸腔引流管能够将胸腔积液顺利排出,因此其广泛地应用于血胸、气胸、脓胸的引流及开胸术后。然而,对于现有的胸腔引流管,在患者外出检查、转院检查、更换胸腔闭式引流瓶和拔管时需要使用血管钳双向夹管,而血管钳双向夹管本是手术时使用的专业操作,更换引流瓶和拔管时的普通医护人员可能并不能很好的实施这一操作,因此在使用中给普通医护人员带来很多不便。而且在使用上述双向夹管操作时,普通医护人员可能会因为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一操作,导致出现用力过大或用力过小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可能会引起胸管破裂、胸管因血管钳重力脱出或是夹管时血管钳松脱导致夹管无效的一系列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便于使用且降低风险的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其包括:引流管,其具有中空的管体,所述管体具有靠近胸腔的近端和远离胸腔的远端;三通阀,其设置在所述引流管的所述远端,所述三通阀具有与所述管体连通的接入口、导出液体的导流口以及进行穿刺的穿刺口,并且所述三通阀具有将所述接入口与所述导流口连通的第一导通模式和将所述接入口与所述穿刺口连通的第二导通模式;以及穿刺针,其可从所述引流管的远端插入所述引流管,并用于穿刺胸腔,并且在所述第二导通模式下,所述穿刺针穿过所述三通阀和所述引流管而从所述引流管露出。在本技术中,由于胸腔引流管带有穿刺针,因此方便医生进行胸腔穿刺操作和插入胸腔引流管,能够大幅提高了引流操作的便利性。另外,通过控制胸腔引流管的三通阀,医生等能够方便进行胸腔积液的引流。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中,可选地,在所述引流管的所述管体上,设置有刻度。由此,能够通过刻度来控制引流管插入到胸腔的深度。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中,可选地,在所述引流管的所述管体上,还设置有不能透射X射线的显影线。由此,能够通过照射X射线实时掌握引流管的具体位置。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中,可选地,所述三通阀的导流口与用于收集液体和气体的收集器连通。由此,能够通过控制三通阀实现将胸腔积液导入收集器。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中,可选地,在所述三通阀,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收集器的密封阀。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增加了收集器与三通阀连接处的气密性,降低了引流管与外界空气相通的可能性,由此减少了患者受到外界感染的可能性。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中,可选地,所述三通阀为机械式三通阀。由此,降低了三通阀生产成本且方便操作。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中,可选地,在靠近所述引流管的所述近端的部位,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引流管堵塞的至少一个侧孔。由此,能够降低胸腔引流管堵塞的风险。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中,可选地,在所述穿刺针的靠近所述引流管的远端的端部,设置有进行把持和操作的把持部。由此,能够方便医生等控制穿刺针进行穿刺。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中,可选地,所述把持部具有与所述三通阀的穿刺口匹配的导引部。由此,能够控制穿刺针通过三通阀进行穿刺。另外,在本技术所涉及的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中,可选地,所述引流管的所述近端以越靠近胸腔其外径越小的方式呈逐缩状。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引流管易于进入胸腔内部,有利于在胸腔内部移动。根据本技术,能够通过控制三通阀,关断接入口与另外两口的联系,方便更换引流瓶以及拔管等一系列操作,降低了以往需要使用血管钳双向夹管的操作风险,还降低了胸腔与外界空气接触的机会。另外,由于其还带有穿刺针,能够方便医生等进行胸腔穿刺,大幅提高了引流操作的便利性和可操作性。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图1是示出了本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插入胸腔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的结构图。图3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与穿刺针分离示意图。图4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穿刺针的立体示意图。图5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的引流管、三通阀与密封阀的分解图。图6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通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附图,详细地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相同的部件赋予相同的符号,省略重复的说明。另外,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图,部件相互之间的尺寸的比例或者部件的形状等可以与实际的不同。图1是示出了本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插入胸腔的示意图。图2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的结构图。在图2中,为了更好地表示穿刺针30(稍后描述),将穿刺针30分开表示。图3是示出了本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插入胸腔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了本技术所涉及的实施方式的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1的引流管、三通阀与密封阀的分解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以下,有时简称为“胸腔引流管”)1可以包括引流管10、三通阀20和穿刺针30。在使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胸腔引流管1时,医护人员等可以将穿刺针30经由三通阀20插入引流管10并穿刺患者的胸腔2(参见图1)。在穿刺针30穿刺患者的胸腔2后,引流管10再穿入胸腔2,从而对例如胸腔2的胸腔积液进行引流。图3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与穿刺针分离示意图。图4是示出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穿刺针的立体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引流管10可以具有中空的管体,该中空的管体具有靠近胸腔2的近端和远离胸腔2的远端。另外,根据不同情况,近端可以指引流管10插入胸腔2内的部分,远端可以指引流管10未插入胸腔2的部分。在一些示例中,引流管10的管体可以由均匀透明的中空玻璃圆柱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引流管10的内径没有特别限制,只要能够适应不同常用型号的穿刺针30即可。另外,在一些示例中,引流管10的近端可以以越靠近胸腔2其外径越小的方式呈逐缩状。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引流管10易于进入胸腔2内部,有利于引流管10在胸腔2内部移动。在本实施方式中,引流管10可以呈长条状。另外,在一些示例中,引流管10也可以呈弯曲状。此外,在一些示例中,引流管10可以由塑料或橡胶软管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在引流管10的管体上设置刻度。刻度的设置方式可以从引流管10的近端到远端均匀增加刻度值。由此,能够通过刻度来控制引流管10插入到患者胸腔2的深度。另外,在一些示例中,刻度还可以以近端疏散分布而远端密集分布的方式设置。由此,能够精度更高地控制插入到患者胸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其具有中空的管体,所述管体具有靠近胸腔的近端和远离胸腔的远端;三通阀,其设置在所述引流管的所述远端,所述三通阀具有与所述管体连通的接入口、导出液体的导流口以及进行穿刺的穿刺口,并且所述三通阀具有将所述接入口与所述导流口连通的第一导通模式和将所述接入口与所述穿刺口连通的第二导通模式;以及穿刺针,其可从所述引流管的远端插入所述引流管,并用于穿刺胸腔,并且在所述第二导通模式下,所述穿刺针穿过所述三通阀和所述引流管而从所述引流管露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穿刺针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其具有中空的管体,所述管体具有靠近胸腔的近端和远离胸腔的远端;三通阀,其设置在所述引流管的所述远端,所述三通阀具有与所述管体连通的接入口、导出液体的导流口以及进行穿刺的穿刺口,并且所述三通阀具有将所述接入口与所述导流口连通的第一导通模式和将所述接入口与所述穿刺口连通的第二导通模式;以及穿刺针,其可从所述引流管的远端插入所述引流管,并用于穿刺胸腔,并且在所述第二导通模式下,所述穿刺针穿过所述三通阀和所述引流管而从所述引流管露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管的所述管体上,设置有刻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引流管的所述管体上,还设置有不能透射X射线的显影线。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皋萍蔡亚男唐元春屠春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嘉定区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