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机芯以及按摩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385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按摩机芯以及具有该按摩机芯的按摩椅,按摩机芯包括:机座、行走机构、按摩头组件及旋转支架,所述行走机构驱动机座行走,在机座上设置旋转支架,再将按摩头组件设置于旋转支架上,进而使按摩头组件能够以旋转部为支点,在平行于机座行走的第一方向和垂直于机座行走的第二方向之间自由摆动。即运用至按摩椅上时,能够实现上下和左右方向上自由调节,起到自适应贴合不同坐姿的人体背部的作用。

A massage machine core and a massage chai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assage machine core and a massage chair with the massage machine core. The massage machine core includes a machine base, a walking mechanism, a massage head component and a rotating bracket. The walk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machine base to walk, a rotating bracket is arranged on the machine base, and a massage head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rotating bracket, thereby enabling the massage head component to take the rotating part as a fulcrum and parallel to the machine. The seat moves freely between the first direction and the second direction perpendicular to the seat. That is to say, when applied to massage chair, it can realize the free adjustment of up-down and left-right directions, and play the role of adapting to the human back of different sitting pos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摩机芯以及按摩椅
本技术涉及按摩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适应调整角度,以贴合不同角度的人体背部的按摩机芯以及具有该按摩机芯的按摩椅。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体制的改变以及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不得不长时间的伏案工作,而且严重的缺乏运动和身体锻炼,导致身体出现疲劳酸痛的现象,严重的引起颈椎方面的疾病,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各式的按摩椅供人们选用,以缓解身体的疲劳,而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按摩椅的按摩机芯在按摩椅靠背上只能进行上下往复的运动,该按摩机芯上设置的二排按摩头是固定的,使用者只能坐姿端正,才能使背部较好的贴合。中国技术专利申请号为CN201220205896.3公开的按摩椅3D机芯结构,能够实现前、后的位移效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为贴合人体背部,但也只限于坐姿端正的情况下。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能够使自身放松的坐姿是多样的,如像左、右倾斜一定角度,但现有的按摩椅的按摩机芯的二排按摩头是无法左右摆动的,使得适应性差,体验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打破常规设计,提供一种能够自适应调整角度,以贴合不同角度的人体背部的按摩机芯以及具有该按摩机芯的按摩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按摩机芯,包括机座、行走机构及按摩头组件,所述行走机构驱动机座行走,还包括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包括一旋转部以及支杆,所述旋转部可旋转设置于机座上,所述支杆中部连接所述旋转部,所述按摩头组件设置在支杆上,进而使按摩头组件可以旋转部为支点,在平行于机座行走的第一方向和垂直于机座行走的第二方向之间自由摆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旋转部为一球形旋转部,所述机座上设有一容置腔体,所述旋转部可旋转设置于该容置腔体内,所述机座上还开设有贯穿至容置腔体的第一让位口,所述支杆穿设于该第一让位口至机座外。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旋转部为一球弧帽结构,所述机座上凸起设置具有一球弧面的支撑部,所述旋转部的内弧面可滑动贴合于支撑部的球弧面,实现可旋转设置。进一步的,还包括一限位盖,所述限位盖可滑动贴合于旋转部的外弧面;所述旋转部上开设有第二让位口,所述支撑部与限位盖之间通过一穿设于第二让位口的连接柱形成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一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按摩头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摆动行程。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限位槽以及旋转部向外延伸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限制配合于限位槽内。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部为椭球体,所述机座上设有一椭球形的容置腔体,该椭球形的容置腔体的长直径沿第一方向设置,所述旋转部可旋转设置于容置腔体内,且容置腔体的短直径与旋转部的短直径相匹配,所述容置腔体的长直径相匹配或大于旋转部的长直径,所述容置腔体与旋转部的配合形成所述限位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部为圆柱体,所述机座上设有一与旋转部相适配的圆柱形的容置腔体,该圆柱形的容置腔体的轴向方向与第一方向平行,所述旋转部可旋转设置于该容置腔体内,所述容置腔体与旋转部的配合形成所述限位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旋转支架的旋转部和支杆为一体连接结构。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旋转支架的旋转部和支杆为装配结构,所述旋转部设有一通孔,所述支杆穿设连接于旋转部。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还包括二横杆,所述横杆垂直设置于支杆上,进而形成“H”形支架,所述按摩头组件分别设置于横杆上。本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行走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齿轮及齿条,所述齿条设置于按摩器的座体上以固定行程路径,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机座上,并驱动连接所述齿轮,所述齿轮与齿条形成啮合,所述驱动电机驱动齿轮转动,进而实现带动机座沿齿条方向行走。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按摩椅,至少包括上述所述的按摩机芯,所述按摩机芯设置于按摩椅的靠背上。通过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机座上设置旋转支架,再将按摩头组件设置于旋转支架上,进而使按摩头组件能够以旋转部为支点,在平行于机座行走的第一方向和垂直于机座行走的第二方向之间自由摆动。即运用至按摩椅上时,能够实现上下和左右方向上自由调节,起到自适应贴合不同角度(即不同坐姿)的人体背部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按摩机芯的立体示意图;图2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按摩机芯的分解示意图;图3所示为实施例一中按摩机芯的旋转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为实施例二中按摩机芯的立体示意图;图5所示为实施例二中按摩机芯的分解示意图;图6所示为实施例二中按摩机芯的旋转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所示为实施例三中按摩机芯的结构示意图;图8所示为实施例四中按摩机芯的结构示意图;图9所示为实施例五中按摩机芯的旋转部的安装示意图一;图10所示为实施例五中按摩机芯的旋转部的安装示意图二;图11所示为实施例六中按摩机芯的旋转部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摩机芯,包括机座、行走机构、按摩头组件及旋转支架,所述基座包括相互连接的上盖板11和下底板12,所述旋转支架和按摩头组件设置在上盖板11表面,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上盖板11和下底板12之间。所述行走机构驱动机座行走,具体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驱动电机21、齿轮22及齿条23,所述齿条23设置于按摩器的座体(如按摩椅的靠背)上以固定行程路径,所述驱动电机21设置于机座上,并驱动连接所述齿轮22,所述齿轮22与齿条23形成啮合,所述驱动电机21驱动齿轮22转动,进而实现带动机座沿齿条23方向行走。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机构也可以采用滑轮与滑槽的配合等常规行走结构来实现。所述旋转支架包括旋转部、支杆32及横杆33,所述旋转部为一球形旋转部311,所述支杆32中部连接所述球形旋转部311,所述机座上设有一容置腔体111,所述球形旋转部311可旋转设置于该容置腔体111内,所述机座上还开设有贯穿至容置腔体的第一让位口131,所述支杆32穿设于该第一让位口131至机座外,所述横杆33设有二个,并分别垂直设置于支杆32上,进而形成一“H”形支架。所述按摩头组件设置于横杆33上,进而使按摩头组件可以球形旋转部311为支点,在平行于机座行走的第一方向和垂直于机座行走的第二方向的角度之间自由摆动,如沿第一方向上摆动、沿第二方向上摆动,又或者是倾斜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任一倾斜角度上自由摆动等,也可以是在单一方向上摆动的过程中再改变成第二个方向等多个方向上进行连续摆动;调整范围大,自适应能力强。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按摩头组件包括设置于横杆33上的按摩头40以及驱动该按摩头40做按摩动作的驱动件(未示出),每个横杆33上均设有三个按摩头40,驱动件可以是一同设置于横杆33上的微型电机,以驱动连接按摩头40运动。再进一步的,所述按摩头40与横杆33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按摩机芯,包括机座、行走机构及按摩头组件,所述行走机构驱动机座行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包括一旋转部以及支杆,所述旋转部可旋转设置于机座上,所述支杆中部连接所述旋转部,所述按摩头组件设置在支杆上,进而使按摩头组件可以旋转部为支点,在平行于机座行走方向的第一方向和垂直于机座行走方向的第二方向之间自由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摩机芯,包括机座、行走机构及按摩头组件,所述行走机构驱动机座行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包括一旋转部以及支杆,所述旋转部可旋转设置于机座上,所述支杆中部连接所述旋转部,所述按摩头组件设置在支杆上,进而使按摩头组件可以旋转部为支点,在平行于机座行走方向的第一方向和垂直于机座行走方向的第二方向之间自由摆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为一球形旋转部,所述机座上设有一容置腔体,所述旋转部可旋转设置于该容置腔体内,所述机座上还开设有贯穿至容置腔体的第一让位口,所述支杆穿设于该第一让位口至机座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为一球弧帽结构,所述机座上凸起设置具有一球弧面的支撑部,所述旋转部的内弧面可滑动贴合于支撑部的球弧面,实现可旋转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限位盖,所述限位盖可滑动贴合于旋转部的外弧面;所述旋转部上开设有第二让位口,所述支撑部与限位盖之间通过一穿设于第二让位口的连接柱形成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限制按摩头组件在第一方向上的摆动行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沿第二方向设置的限位槽以及旋转部向外延伸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限制配合于限位槽内。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按摩机芯,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为椭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加信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弼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