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71826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该融合器由上盖板、中间片和下盖板依次重叠形成,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表面为可吸收材料或钛金属材料通过3D打印成的不平整表面,并且上盖板与下盖板表面上设置了填充植骨材料的窗口,上盖板与下盖板通过两侧设置的固定装置与中间片固定。本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由上盖板、中间片、下盖板组成,通过调节中间片的高度来满足脊椎间需要撑开的高度,创伤小,适应不同的高度调节精度需求,并且上盖板和下盖板表面采用可吸收聚合物材料制成,随着椎体的融合,可吸收聚合物材料逐渐降解被吸收,减少对植骨的应力遮挡,能更好的促进植骨融合。

A combined adjustable intervertebral fusion ca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mbined adjustable intervertebral fusion cage, which is formed by overlapping the upper cover plate, the middle plate and the lower cover plate in turn. The surface of the upper cover plate and the lower cover plate is an irregular surface printed by absorbable material or titanium metal material in 3D, and a window filled with bone grafting material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upper cover plate and the lower cover plate, and the upper cover plate and the lower cover plate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The fixing device is fixed with the middle piece. The combined adjustable intervertebral fusion cage consists of an upper cover, an intermediate plate and a lower cover plate. The height of the intermediate plate is adjusted to meet the height of the intervertebral need to be stretched, with less trauma and to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height adjustment accuracy. The surface of the upper cover plate and the lower cover plate is made of absorbable polymer materials. With the fusion of the vertebral body, the absorbable polymer materials are gradually degraded and absorbed. Reducing the stress shielding of bone graft can better promote the fusion of bone gr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颈肩痛及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正严重地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椎体间进行椎体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自从Kuslich等于1988年首次将椎间融合器用于腰椎椎间融合术以来,各种材质的椎间融合器相机问世,并逐步应用于临床。根据融合器的原料可以分为金属类和非金属类,其中金属类主要是钛合金融合器,非金属类种类较多,主要包括生物型融合器、符合材料融合器、可吸收性融合器等。钛合金椎间融合器是通过其外部结构将椎体撑开来恢复腰椎的生理曲度和高度。由于椎间融合器与椎体的接触面有限,应力集中,易破坏上下椎体终板,常导致椎体塌陷,椎间隙狭窄,造成畸形愈合。且现有的椎间融合器均为不可分的整体结构,融合器高度不可调节,因而不能适应不同的椎间撑开高度,常因此要增大手术创伤,增加病人痛苦;同时固定高度的融合器不能根据患者单个脊椎或者颈椎定制符合各个患者的融合器,固定高度融合器植入患者后不能与原脊椎或颈椎配合好。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椎间融合器使可置入方便、稳定、且能被人体椎体部分吸收以减少应力遮挡的椎间融合器,能更好的促进植骨融合,同时可以调节融合器的高度适应不同脊椎高度的患者,以为患者减轻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置入方便、稳定、能被部分吸收的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能够根据不同患者定制融合器的高度,能更好的促进植骨融合,以为患者减轻痛苦。本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由上盖板1、中间片2和下盖板3依次重叠形成,所述上盖板1与下盖板3表面为可吸收材料或钛金属材料通过3D打印成的不平整表面,并且所述上盖板1与下盖板3表面上设置了填充植骨材料的窗口4,所述上盖板1与下盖板3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装置5,所述中间片2两侧设置有固定凹槽6,所述固定装置5与所述固定凹槽6相配合,将所述上盖板1、所述中间片2和所述下盖板3固定成整体。进一步,所述上盖板1、中间片2和下盖板3的形状可为新月形、圆形、方形或其他与脊椎或颈椎匹配的形状,以使融合器更好的适配患者。进一步,为了使上盖板1、下盖板3与中间片2更好的固定,所述固定装置5为弹性固定钩,通过与中间片2的凹槽6相配合使用,并且所述固定装置5与所述中间片2的凹槽处都设置有通孔7,当与所述中间片2的凹槽配合后,固定杆8穿过所述通孔7将所述固定装置5与所述中间片2完全固定。进一步,所述中间片2为碳纤维材料、聚醚醚酮材料或其复合物铸造而成,在所述中间片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装置9,所述连接装置9与手术钳配合使用,手术钳可以通过所述连接装置9控制整个融合器本体的位置。进一步,为满足不同患者对不同椎间高度的需求,所述中间片2的厚度是可调设定的,根据患者脊柱或颈椎的高度设定所述中间片2的厚度,从而最大限度的适应患者的脊柱或颈椎,并且所述中间片2的厚度可调范围为8mm-14mm。进一步,所述中间片2可以为另一种的双片结构,上片10与下片11设置有与所述上盖板1和所述下盖板2配合的凹槽12,所述上片10与下片11的中部设置有上连接部13和下连接部14,所述上片10与所述下片11通过所述上连接部13和所述下连接部14连接,所述上片10与所述下片11的两侧各设置两个内高外低的楔形部15,所述上片10与所述下片11中间设置驱动装置16,所述驱动装置16由调节螺杆17、左调节块18、右调节块19组成,所述调节螺杆17穿过所述上连接部13和所述下连接部14。进一步,所述上连接部13内侧设置有弹性的钩状连接器20,所述下连接部14外侧设置齿状沟槽21,所述钩状连接器20与所述齿状沟槽21组合为止退装置。进一步,在其中一个所述调节块17,18上设置有调节装置22,所述调节装置22与手术钳配合使用,通过旋转所述调节装置22来调节所述上片10与下片11的高度,当调节到适应患者的脊柱或颈椎高度时,由作为止退装置的所述钩状连接器20与所述齿状沟槽21固定该高度,其中所述调节螺杆17为双向螺纹螺杆。进一步,所述上片10与所述下片11调节高度范围为6mm-16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由上盖板、中间片、下盖板组成,通过调节中间片的高度来满足脊椎间需要撑开的高度,创伤小。2、本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为的中间片可以为PEEK实体材料或实时调节装置式的,适应不同的高度调节精度需求。3、上盖板和下盖板表面采用可吸收聚合物材料制成,随着椎体的融合,可吸收聚合物材料逐渐降解被吸收,减少对植骨的应力遮挡,能更好的促进植骨融合;此外在上盖板和下盖板上还设置了植骨窗口,可以通过加入自身骨更好的增加椎体与本体的融合。4、所用材料弹性模量为2.0-5.0MPa,同人体骨骼弹性模量接近,在体内能维持足够的机械强度。5、本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可调节的高度为6mm-16mm,基本覆盖所有亚洲人种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盖板俯视图;图2为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盖板与中间片结构示意图;图3为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之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之二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装置、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为了达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由上盖板1、中间片2和下盖板3依次重叠形成,如图1所示,上盖板1和下盖板3表面为可吸收材料或钛金属材料通过3D材料打印成的不平整表面,并且还设置了若干个可以用来填充植骨材料的窗口4,用来增加融合器植入患者身上后于患者骨头的融合度及加快融合时间达到更好的手术效果,上盖板1和下盖板3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装置5,该固定装置5为弹性固定钩,如图2所示,中间片2两侧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由上盖板(1)、中间片(2)和下盖板(3)依次重叠形成,所述上盖板(1)与下盖板(3)表面为可吸收材料或钛金属材料通过3D打印成的不平整表面,并且所述上盖板(1)与下盖板(3)表面上设置了填充植骨材料的窗口(4),所述上盖板(1)与下盖板(3)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装置(5),所述中间片(2)两侧设置有固定凹槽(6),所述固定装置(5)与所述固定凹槽(6)相配合,将所述上盖板(1)、所述中间片(2)和所述下盖板(3)固定成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由上盖板(1)、中间片(2)和下盖板(3)依次重叠形成,所述上盖板(1)与下盖板(3)表面为可吸收材料或钛金属材料通过3D打印成的不平整表面,并且所述上盖板(1)与下盖板(3)表面上设置了填充植骨材料的窗口(4),所述上盖板(1)与下盖板(3)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装置(5),所述中间片(2)两侧设置有固定凹槽(6),所述固定装置(5)与所述固定凹槽(6)相配合,将所述上盖板(1)、所述中间片(2)和所述下盖板(3)固定成整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1)、中间片(2)和下盖板(3)的形状可为新月形、圆形、方形或其他与脊椎或颈椎匹配的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5)为弹性固定钩,通过与中间片(2)的凹槽(6)相配合使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5)与所述中间片(2)的凹槽处都设置有通孔(7),当与所述中间片(2)的凹槽配合后,固定杆(8)穿过所述通孔(7)将所述固定装置(5)与所述中间片(2)完全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片(2)为碳纤维材料、聚醚醚酮材料或其复合物铸造而成,所用材料弹性模量为2.0-5.0Mpa,在所述中间片(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装置(9),所述连接装置(9)与手术钳配合使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片(2)的厚度是可调设定的,根据患者脊柱或颈椎的高度设定所述中间片(2)的厚度,从而最大限度的适应患者的脊柱或颈椎。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合式可调节椎间融合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霖林僖刘翔戈黄中涵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