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热能泵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6506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9: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热能泵机组,包括顶框架、底框架和支撑座,所述顶框架的边角处和底框架的边角处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前立柱和后立柱,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横梁,所述前立柱、后立柱和横梁的数量均为2个,两个所述前立柱之间和两个所述后立柱之间均通过螺栓安装有长横梁,所述横梁与顶框架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三角板,所述顶框架和底框架之间还通过螺栓安装有中立柱,所述长横梁与底框架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正封板,所述长横梁与顶框架之间设置有铁丝网,所述顶框架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所述横梁与底框架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侧封板,该空气热能泵机组设计合理,具有自适应地面和防止积水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热能泵机组
本技术涉及热能泵
,具体为一种空气热能泵机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对冲凉洗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都远远满足不了人们对舒适节能安全的需要,空气热能泵机组是一种能全天24小时大水量、高水压、恒温提供全家不同热水需求,同时又能消耗最少的能源完成上述要求的设备,并在高效制取生活热水的同时,能够像空调一样释放冷气,满足厨房的制冷需求,并且可以在阳台、储物间、车库等局部空间达到除湿的作用防止物品发霉变质或者快速晾干衣物,空气热能泵机组是一种可以替代锅炉不受资源限制的节能环保热水供应装置,但是,现在市场上的空气热能泵机组在使用时,往往会产生积水的情况,不利于对空气热能泵机组的保养,并且市场上的空气热能泵机组都不具有自动找平的功能,如果地面不平整,就会晃动,不利于空气热能泵机组的使用,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热能泵机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热能泵机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设计合理,具有自适应地面和防止积水的功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空气热能泵机组,包括顶框架、底框架和支撑座,所述顶框架的边角处和底框架的边角处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前立柱和后立柱,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横梁,所述前立柱、后立柱和横梁的数量均为2个,两个所述前立柱之间和两个所述后立柱之间均通过螺栓安装有长横梁,所述横梁与顶框架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三角板,所述顶框架和底框架之间还通过螺栓安装有中立柱,所述长横梁与底框架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正封板,所述长横梁与顶框架之间设置有铁丝网,所述顶框架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所述横梁与底框架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侧封板,两个所述横梁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接水盘,所述支撑座包括固定杆和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开设有球形槽,所述固定杆的底部焊接有活动球,所述活动球安装在球形槽内,所述底座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一,所述定位孔一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一,定位销一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一,所述定位销一的一端通过外螺纹一与内螺纹一配合安装在定位孔一内,所述前立柱和后立柱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雨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的底部焊接有支撑脚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三角板、中立柱、铁丝网、顶盖、侧封板和接水盘的数量均为2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前立柱与后立柱顶部的一侧均开设有定位孔二,所述定位孔二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二,定位销二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二,所述定位销二的一端通过外螺纹二与内螺纹二配合安装在定位孔二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座、正封板和支撑杆的数量均为4个,四个所述支撑座分别通过固定杆焊接在底框架底部的边角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脚垫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空气热能泵机组,包括顶框架、底框架、前立柱、后立柱、横梁、长横梁、三角板、中立柱、正封板、铁丝网、顶盖、侧封板、接水盘、支撑座、固定杆、底座、球形槽、活动球、定位孔一、定位销一、支撑脚垫、凹槽、支撑杆、挡雨板和定位销二。1.此空气热能泵机组上设置了呈一定角度倾斜的接水盘,有利于收集的水流下,能够有效的防止积水。2.此空气热能泵机组的支撑座具有自动找平的功能,固定杆和底座之间通过活动球与球形槽配合,能够在一定角度内转动,从而使支撑脚垫能够自动贴合地面,能够有效的防止机组晃动,自动适应地面后,能够通过定位销一使其固定。3.此空气热能泵机组的顶部设置了挡雨板,能够根据需求安装和拆卸,并且能够调节高度,能够有效的避免大雨浇淋和强阳光照射,不再需要使用其他设备遮挡,方便实用。4.该空气热能泵机组设计合理,具有自适应地面和防止积水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空气热能泵机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空气热能泵机组的支撑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空气热能泵机组的支撑座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空气热能泵机组的接水盘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空气热能泵机组的底框架俯视图;图中:1-顶框架、2-底框架、3-前立柱、4-后立柱、5-横梁、6-长横梁、7-三角板、8-中立柱、9-正封板、10-铁丝网、11-顶盖、12-侧封板、13-接水盘、14-支撑座、15-固定杆、16-底座、17-球形槽、18-活动球、19-定位孔一、20-定位销一、21-支撑脚垫、22-凹槽、23-支撑杆、24-挡雨板、25-定位销二。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空气热能泵机组,包括顶框架1、底框架2和支撑座14,所述顶框架1的边角处和底框架2的边角处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前立柱3和后立柱4,所述前立柱3和后立柱4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横梁5,所述前立柱3、后立柱4和横梁5的数量均为2个,两个所述前立柱3之间和两个所述后立柱4之间均通过螺栓安装有长横梁6,所述横梁5与顶框架1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三角板7,所述顶框架1和底框架2之间还通过螺栓安装有中立柱8,所述长横梁6与底框架2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正封板9,所述长横梁6与顶框架1之间设置有铁丝网10,所述顶框架1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11,所述横梁5与底框架2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侧封板12,两个所述横梁5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接水盘13,所述支撑座14包括固定杆15和底座16,所述底座16的顶部开设有球形槽17,所述固定杆15的底部焊接有活动球18,所述活动球18安装在球形槽17内,所述底座16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一19,所述定位孔一19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一,定位销一2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一,所述定位销一20的一端通过外螺纹一与内螺纹一配合安装在定位孔一19内,所述前立柱3和后立柱4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内设置有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雨板2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16的底部焊接有支撑脚垫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三角板7、中立柱8、铁丝网10、顶盖11、侧封板12和接水盘13的数量均为2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前立柱3与后立柱4顶部的一侧均开设有定位孔二,所述定位孔二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二,定位销二25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二,所述定位销二25的一端通过外螺纹二与内螺纹二配合安装在定位孔二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座14、正封板9和支撑杆23的数量均为4个,四个所述支撑座14分别通过固定杆15焊接在底框架2底部的边角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支撑脚垫21的底部设置有防滑纹。工作原理:在使用此空气热能泵机组时,将此空气热能泵机组移动到合适的地方,在空气热能泵机组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支撑座14的固定杆15上的活动球18在底座16上的球形槽17内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支撑脚垫21自动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热能泵机组,包括顶框架(1)、底框架(2)和支撑座(1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架(1)的边角处和底框架(2)的边角处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前立柱(3)和后立柱(4),所述前立柱(3)和后立柱(4)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横梁(5),所述前立柱(3)、后立柱(4)和横梁(5)的数量均为2个,两个所述前立柱(3)之间和两个所述后立柱(4)之间均通过螺栓安装有长横梁(6),所述横梁(5)与顶框架(1)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三角板(7),所述顶框架(1)和底框架(2)之间还通过螺栓安装有中立柱(8),所述长横梁(6)与底框架(2)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正封板(9),所述长横梁(6)与顶框架(1)之间设置有铁丝网(10),所述顶框架(1)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11),所述横梁(5)与底框架(2)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侧封板(12),两个所述横梁(5)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接水盘(13),所述支撑座(14)包括固定杆(15)和底座(16),所述底座(16)的顶部开设有球形槽(17),所述固定杆(15)的底部焊接有活动球(18),所述活动球(18)安装在球形槽(17)内,所述底座(16)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一(19),所述定位孔一(19)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一,定位销一(2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一,所述定位销一(20)的一端通过外螺纹一与内螺纹一配合安装在定位孔一(19)内,所述前立柱(3)和后立柱(4)的顶部均开设有凹槽(22),所述凹槽(22)内设置有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雨板(2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热能泵机组,包括顶框架(1)、底框架(2)和支撑座(14),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架(1)的边角处和底框架(2)的边角处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前立柱(3)和后立柱(4),所述前立柱(3)和后立柱(4)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横梁(5),所述前立柱(3)、后立柱(4)和横梁(5)的数量均为2个,两个所述前立柱(3)之间和两个所述后立柱(4)之间均通过螺栓安装有长横梁(6),所述横梁(5)与顶框架(1)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三角板(7),所述顶框架(1)和底框架(2)之间还通过螺栓安装有中立柱(8),所述长横梁(6)与底框架(2)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正封板(9),所述长横梁(6)与顶框架(1)之间设置有铁丝网(10),所述顶框架(1)上通过螺栓安装有顶盖(11),所述横梁(5)与底框架(2)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侧封板(12),两个所述横梁(5)之间通过螺栓安装有接水盘(13),所述支撑座(14)包括固定杆(15)和底座(16),所述底座(16)的顶部开设有球形槽(17),所述固定杆(15)的底部焊接有活动球(18),所述活动球(18)安装在球形槽(17)内,所述底座(16)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一(19),所述定位孔一(19)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内螺纹一,定位销一(2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其绩欧阳路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