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力巡检无人机的避障探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避障探测,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巡检无人机的避障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传统无人机电力巡检应用中,无人机是由人工进行全程操控,无人机在巡检过程中不能对线路造成损害,需要与巡检线路保持一定的净空距离。由于视角误差,巡检作业人员很难判断作业过程中无人机距离输电线路是否满足要求,为了保证巡检成果质量及作业安全性,巡检人员需要高度专注,在视野有遮挡的情况下更难保证作业的安全性,这时需要有距离测量设备帮助巡检人员判断距离、预估风险。随着电力无人机巡检趋向自主化、智能化的发展,无人机需要具备环境感知能力,即需要获得周围环境障碍物方位和距离等信息,以便进行自主飞行,这将极大提高巡检安全性和巡检效率。毫米波雷达测距技术在车辆、军事等领域非常成熟,其具备测量精度高、测距范围广、不受天气环境影响等优点,该专利将把毫米波测距雷达应用在无人机领域,使无人机具备环境感知能力。对于现有的无人机雷达避障系统来说,第一,其毫米波雷达大多都为垂直安装,飞机在飞行时,由于螺旋桨的转动,会对毫米波雷达的回波产生一定的干扰,而导致毫米波雷达探测精度下降。第二,大多数无人机的雷达避障系统都固定于机身下方,起落架及其他结构件会遮挡住一部分雷达发射出的波束,导致雷达误报或错报障碍。第三,大多数无人机的雷达避障系统都是用螺钉固定于机身上,拆装繁琐,这就会导致无人机在储存及运输时极为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电力巡检无人机的避障探测装置,避免了避障探测装置因为垂直安装而导致螺旋桨干扰雷达回波,大大提高了避障探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力巡检无人机的避障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雷达探测模块和设置于无人机顶盖的连接结构;雷达探测模块通过无人机顶盖上的连接结构与无人机进行固定;所述雷达探测模块包括雷达底盖(6)、第一探针连接器(5)和雷达安装支架(4);所述雷达安装支架(4)的底部固定在雷达底盖(6)的上表面,所述雷达安装支架(4)的顶部设置有毫米波转换板(2),所述雷达安装支架(4)上安装有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毫米波雷达探测器(3),每个毫米波雷达探测器(3)的安装方向与竖直方向倾角均为15度;所述毫米波雷达探测器(3)均与毫米波转换板(2)电连接;所述雷达底盖(6)的上表面中心设置有探针安装槽,所述第一探针连接器(5)设置于所述探针安装槽内,并贯穿雷达底盖(6)的下表面,所述雷达底盖(6)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位于第一探针连接器(5)周围的凸起爪(7),所述第一探针连接器(5)还与毫米波转换板(2)电连接;所述毫米波转换板(2),用于将前后左右四个毫米波雷达探测器(3)传来的四路回波信号进行汇总计算,得到障碍物的距离信息,并将障碍物距离信息通过第一探针连接器(5)向无人机进行传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力巡检无人机的避障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雷达探测模块和设置于无人机顶盖的连接结构;雷达探测模块通过无人机顶盖上的连接结构与无人机进行固定;所述雷达探测模块包括雷达底盖(6)、第一探针连接器(5)和雷达安装支架(4);所述雷达安装支架(4)的底部固定在雷达底盖(6)的上表面,所述雷达安装支架(4)的顶部设置有毫米波转换板(2),所述雷达安装支架(4)上安装有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毫米波雷达探测器(3),每个毫米波雷达探测器(3)的安装方向与竖直方向倾角均为15度;所述毫米波雷达探测器(3)均与毫米波转换板(2)电连接;所述雷达底盖(6)的上表面中心设置有探针安装槽,所述第一探针连接器(5)设置于所述探针安装槽内,并贯穿雷达底盖(6)的下表面,所述雷达底盖(6)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位于第一探针连接器(5)周围的凸起爪(7),所述第一探针连接器(5)还与毫米波转换板(2)电连接;所述毫米波转换板(2),用于将前后左右四个毫米波雷达探测器(3)传来的四路回波信号进行汇总计算,得到障碍物的距离信息,并将障碍物距离信息通过第一探针连接器(5)向无人机进行传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巡检无人机的避障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安装支架(4)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安装面均与竖直方向呈15度倾角,所述毫米波雷达探测器(3)沿对应的安装面进行设置,使得各个毫米波雷达探测器(3)的安装方向与竖直方向倾角均为15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巡检无人机的避障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障探测装置还包括雷达罩(1),所述雷达罩(1)安装于雷达底盖(6)的上表面,并形成雷达安装支架(4)、毫米波转换板(2)和毫米波雷达探测器(3)的容置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巡检无人机的避障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罩(1)前后左右四个方向设置有与雷达安装支架(4)相同的15度倾角,即雷达安装支架(4)各个方向的安装面与雷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云杰,陈龙,邱胜蓝,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优艾维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