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5310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8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穿戴用品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可以实现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对打孔后的腕带进行剪切,提高减轻后续处理的负担,提高实用性;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内底壁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放置台和右放置台,左放置台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冲孔,工作腔内顶壁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冲压气缸和右冲压气缸,并在左冲压气缸和右冲压气缸的底部输出端分别设置有左冲压杆和右冲压杆,左冲压杆和右冲压杆的底端分别安装有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并在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的底端分别设置有多组冲头和切刀,还包括一组输入辊、一组输出辊、驱动装置和PLC控制器接。

An Intelligent Ring Wrist Ring Dril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telligent wearing accessories, in particular to an intelligent wrist band punching device, which can realize continuous production and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can cut the wrist band after punching, thereby reducing the burden of subsequent processing and improving practicability; including a box body, which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working chamber and has a working chamber on the bottom wall of the working chamber. There are left and right platforms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respectively, and there are multiple punches at the top of the left platforms. Left and right stamping cylinder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top wall of the working chamber, and left and right stamping rods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output ends of the left and right stamping cylinders. The bottom ends of the left and right stamping rods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The left mounting plate and the right mounting plat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punches and cutters at the bottom of the left mounting plate and the right mounting plate, including an input roll, an output roll, a driving device and a PLC controller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智能穿戴用品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是一种用于智能手环加工,对其腕带进行打孔的辅助装置,其在智能手环加工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包括工作台、左支板、右支板和顶板,左支板和右支板的底端分别与工作台顶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左支板和右支板的顶端分别与顶板底端的左侧和右侧连接,顶板的顶端设置有冲压气缸,并在冲压气缸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冲压杆,冲压杆的底端自顶板的顶端穿过顶板至顶板的下方,并在冲压杆的底端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底端设置有冲头,工作台的顶端设置有放置板,并在放置板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槽,并在固定槽的内底壁设置有冲孔槽,冲孔槽位于冲头的垂直下方;现有的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使用时,将腕带置于固定槽内进行固定,然后通过冲压气缸驱动冲压杆向下冲压,冲压杆带动冲头向下冲压,通过冲头对腕带进行打孔;现有的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使用中发现,其无法实现连续生产,导致生产效率较低;并且打完孔之后还需要对腕带进行剪切,增加后续处理的负担,导致实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并且可以对打孔后的腕带进行剪切,提高减轻后续处理的负担,提高实用性的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本技术的一种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的内底壁左侧设置有左放置台,所述左放置台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冲孔,工作腔内顶壁的左侧设置有左冲压气缸,并在左冲压气缸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左冲压杆,所述左冲压杆的底端安装有左安装板,并在左安装板的底端设置有多组冲头,所述多组冲头分别位于多组冲孔的垂直上方,工作腔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一组输入辊和一组输出辊,所述一组输入辊和一组输出辊分别位于左放置台顶端的左侧和右侧,并且一组输出辊连接有驱动装置,箱体的底端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左冲压气缸和驱动装置均与PLC控制器电连接,箱体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输入口和输出口,所述输入口正对所述一组输入辊;还包括右放置台、右冲压气缸,所述右放置台安装在工作腔内底壁的右侧且位于一组输出辊的右侧,并在右放置台的顶端设置有切割槽,右放置台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切割槽的左侧,并在限位块的底部设置有输送孔,所述右冲压气缸安装在工作腔内顶壁的右侧,并在右冲压气缸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右冲压杆,所述右冲压杆的底端安装有右安装板,并在右安装板的底端设置有切刀,所述切刀的底端正对切割槽,右冲压气缸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还包括四组限位杆、压板和四组弹簧,所述左安装板的左前端、右前端、左后端和右后端均设置有穿孔,所述四组限位杆的顶端自左安装板的底端分别穿过四组穿孔至左安装板的顶端,并在四组限位杆的顶端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四组限位板的底端分别于左安装板顶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接触,四组限位杆的底端分别穿过四组弹簧并分别于压板顶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四组弹簧的顶端分别与左安装板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四组弹簧的底端分别于压板顶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多组通孔,所述多组冲头的底端分别位于多组通孔内。本技术的一种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还包括收集箱,所述收集箱位于箱体的底端,并在收集箱的内部设置有放置腔,收集箱的顶端设置有收集口,所述左放置台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多组冲孔的底端均与空腔相通,箱体的底端设置有与空腔相通的落料通道,所述落料通道位于收集口的正上方。本技术的一种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所述收集箱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均设置有支腿,并在四组支腿的底端均设置有滚轮,所述四组滚轮上均设置有制动装置。本技术的一种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间歇式步进电机。本技术的一种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所述一组输入辊和一组输出辊的结构相同,一组输入辊和一组输出辊均包括压辊和托辊,所述托辊的辊面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宽度与腕带的宽度相匹配,并且环形槽的内侧壁顶部与左放置台和右放置台的顶端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压辊的底端位于环形槽内,并且压辊的底端与环形槽的内侧壁之间存在间隙。本技术的一种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还包括导料板和液压杆,所述导料板的左端与右放置台的右端顶部铰接,导料板的右端向下倾斜并自输出口伸出至工作腔外部,所述液压杆的左端与右放置台的右端中部铰接,液压杆的右端向上倾斜并与导料板的底端铰接。本技术的一种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所述箱体的前端设置有取放口,并在取放口处设置有一组门板,所述一组门板的两端均与箱体的前端通过铰链连接,一组门板相对的一侧通过卡扣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所述一组门板上设置有观察孔,并在观察孔内设置有透明挡板,所述观察孔与工作腔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PLC控制器控制驱动装置,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输出辊转动对长条状的腕带进行输送,达到冲孔长度后,驱动装置暂停,通过左冲压气缸驱动左冲压杆向下冲压,左冲压杆带动左安装板和冲头向下,通过冲头和冲孔的配合对腕带进行打孔,然后驱动装置带动输出辊继续转动对腕带进行输送,通过一组输入辊和一组输出辊的配合保证腕带的平稳输送,从而可以实现连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输出辊对条状的腕带进行输送,并使腕带在右放置台的顶端向右输送,通过限位块底部的输送孔对腕带进行限位,当驱动装置暂停时,右冲压气缸驱动右冲压杆向下冲压,右冲压杆带动右安装板以及切刀向下冲,通过切刀和切割槽的配合将腕带切断,然后右冲压气缸将切刀复位等待下一次的切割,可以对打孔后的腕带进行剪切,提高减轻后续处理的负担,提高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右放置台和限位块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输入辊的左视截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箱体;2、左放置台;3、冲孔;4、左冲压气缸;5、左冲压杆;6、左安装板;7、冲头;8、输入辊;9、输出辊;10、驱动装置;11、PLC控制器;12、输入口;13、输出口;14、右放置台;15、右冲压气缸;16、切割槽;17、限位块;18、输送孔;19、右冲压杆;20、右安装板;21、切刀;22、限位杆;23、压板;24、弹簧;25、限位板;26、收集箱;27、空腔;28、支腿;29、滚轮;30、压辊;31、托辊;32、导料板;33、液压杆;34、门板;35、透明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的内底壁左侧设置有左放置台2,左放置台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冲孔3,工作腔内顶壁的左侧设置有左冲压气缸4,并在左冲压气缸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左冲压杆5,左冲压杆的底端安装有左安装板6,并在左安装板的底端设置有多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的内底壁左侧设置有左放置台(2),所述左放置台(2)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冲孔(3),工作腔内顶壁的左侧设置有左冲压气缸(4),并在左冲压气缸(4)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左冲压杆(5),所述左冲压杆(5)的底端安装有左安装板(6),并在左安装板(6)的底端设置有多组冲头(7),所述多组冲头(7)分别位于多组冲孔(3)的垂直上方,工作腔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一组输入辊(8)和一组输出辊(9),所述一组输入辊(8)和一组输出辊(9)分别位于左放置台(2)顶端的左侧和右侧,并且一组输出辊(9)连接有驱动装置(10),箱体(1)的底端设置有PLC控制器(11),所述左冲压气缸(4)和驱动装置(10)均与PLC控制器(11)电连接,箱体(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输入口(12)和输出口(13),所述输入口(12)正对所述一组输入辊(8);还包括右放置台(14)、右冲压气缸(15),所述右放置台(14)安装在工作腔内底壁的右侧且位于一组输出辊(9)的右侧,并在右放置台(14)的顶端设置有切割槽(16),右放置台(14)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块(17),所述限位块(17)位于切割槽(16)的左侧,并在限位块(17)的底部设置有输送孔(18),所述右冲压气缸(15)安装在工作腔内顶壁的右侧,并在右冲压气缸(15)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右冲压杆(19),所述右冲压杆(19)的底端安装有右安装板(20),并在右安装板(20)的底端设置有切刀(21),所述切刀(21)的底端正对切割槽(16),右冲压气缸(15)与PLC控制器(11)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工作腔,并在工作腔的内底壁左侧设置有左放置台(2),所述左放置台(2)的顶端设置有多组冲孔(3),工作腔内顶壁的左侧设置有左冲压气缸(4),并在左冲压气缸(4)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左冲压杆(5),所述左冲压杆(5)的底端安装有左安装板(6),并在左安装板(6)的底端设置有多组冲头(7),所述多组冲头(7)分别位于多组冲孔(3)的垂直上方,工作腔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一组输入辊(8)和一组输出辊(9),所述一组输入辊(8)和一组输出辊(9)分别位于左放置台(2)顶端的左侧和右侧,并且一组输出辊(9)连接有驱动装置(10),箱体(1)的底端设置有PLC控制器(11),所述左冲压气缸(4)和驱动装置(10)均与PLC控制器(11)电连接,箱体(1)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置有输入口(12)和输出口(13),所述输入口(12)正对所述一组输入辊(8);还包括右放置台(14)、右冲压气缸(15),所述右放置台(14)安装在工作腔内底壁的右侧且位于一组输出辊(9)的右侧,并在右放置台(14)的顶端设置有切割槽(16),右放置台(14)的顶端设置有限位块(17),所述限位块(17)位于切割槽(16)的左侧,并在限位块(17)的底部设置有输送孔(18),所述右冲压气缸(15)安装在工作腔内顶壁的右侧,并在右冲压气缸(15)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右冲压杆(19),所述右冲压杆(19)的底端安装有右安装板(20),并在右安装板(20)的底端设置有切刀(21),所述切刀(21)的底端正对切割槽(16),右冲压气缸(15)与PLC控制器(11)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手环腕带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限位杆(22)、压板(23)和四组弹簧(24),所述左安装板(6)的左前端、右前端、左后端和右后端均设置有穿孔,所述四组限位杆(22)的顶端自左安装板(6)的底端分别穿过四组穿孔至左安装板(6)的顶端,并在四组限位杆(22)的顶端均设置有限位板(25),所述四组限位板(25)的底端分别于左安装板(6)顶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接触,四组限位杆(22)的底端分别穿过四组弹簧(24)并分别于压板(23)顶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后侧和右后侧连接,所述四组弹簧(24)的顶端分别与左安装板(6)底端的左前侧、右前侧、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赛博宇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