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茶叶杀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4262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7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节能型茶叶杀青机,包括主体和进料箱,主体内设有加热箱、预热机构和进料机构,进料箱内设有定量机构,进料机构包括推动单元、推板和进料管,定量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支撑杆、固定板、定位板、两个转动板和两个伸缩单元,预热机构包括抽气单元和散热单元,抽气单元包括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盘、摆动杆、移动杆、挡板、第一阀门、压缩管和第二阀门,该节能型茶叶杀青机,通过定量机构,该茶叶杀青机能够定量控制茶叶投放量,使得茶叶不会过多或者过少,保证该茶叶杀青机生产出来的茶叶的质量,不仅如此,通过预热机构,该茶叶杀青机能够将杀青过程中会产生的余热用于预热茶叶原料,降低该茶叶杀青机消耗的能源。

An Energy-saving Tea Bleach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nergy-saving tea green killer,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and a feeding box.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heating box, a preheating mechanism and a feeding mechanism. The feed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driving unit, a push plate and a feeding tube. The quantitative mechanism includes a pressure sensor, a support rod, a fixed plate, a positioning plate, two rotating plates and two expansion units, and a preheating mechanism. Including exhaust unit and heat dissipation unit, exhaust unit includes motor, first gear, second gear turntable, swing rod, moving rod, baffle, first valve, compression pipe and second valve. The energy-saving tea-killing machine can quantitatively control the amount of tea thrown through a quantitative mechanism, so that the tea will not be too much or too little, so as to ensure the production of the tea-killing machine. Not only the quality of the tea, but also through the preheating mechanism, the tea green killer can use the waste heat generated in the process of green killing to preheat the raw materials of tea and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the tea green ki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茶叶杀青机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能型茶叶杀青机。
技术介绍
杀青,是绿茶、黄茶、黑茶、乌龙茶、普洱茶、部分红茶等的初制工序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但是现有的茶叶杀青机一般不能准确的控制茶叶投放量,导致茶叶杀青效果降低,造成茶叶的品质下降,不仅如此,现有的茶叶杀青机在杀青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余热,导致车间内温度升高,不仅会降低工人的舒适感,而且需要消耗能源为车间进行降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节能型茶叶杀青机。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型茶叶杀青机,包括主体和进料箱,所述进料箱固定在主体的上方,所述主体内设有加热箱、预热机构和进料机构,所述加热箱设置在主体内的底部,所述进料机构设置在主体内的顶部,所述加热箱内设有滚筒,所述进料箱内设有定量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推动单元、推板和进料管,所述推动单元和进料管分别设置在主体内的两侧,所述推板设置在推动单元与进料管之间,所述推动单元与推板传动连接;所述定量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支撑杆、固定板、定位板、两个转动板和两个伸缩单元,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进料箱内的底部,所述支撑杆竖向设置,所述支撑杆固定在压力传感器的上方,所述定位板固定在支撑杆的顶端,所述定位板的两端均与进料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套设在支撑杆上,所述固定板与支撑杆过盈配合,两个转动板分别设置在定位板的两侧,所述转动板与定位板铰接,所述转动板与进料箱的内壁抵靠,所述转动板与伸缩单元一一对应,两个伸缩单元均设置在固定板与转动板之间;所述预热机构包括抽气单元和散热单元,所述抽气单元和散热单元分别设置在主体内的两侧;所述散热单元包括预热管、升温箱、水泵和换热管,所述预热管设置在进料管上,所述预热管沿着进料管的外周螺旋分布,所述升温箱设置在预热管的下方,所述预热管的一端与升温箱连通,所述预热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的一端连通,所述水泵的另一端与水箱连通,所述升温箱内充满水,所述换热管设置在升温箱内;所述抽气单元包括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转盘、摆动杆、移动杆、挡板、第一阀门、压缩管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电机与滚筒之间,所述电机与第一齿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滚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齿轮与滚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均为锥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与转盘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齿轮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杆的一端与转盘的远离圆心处铰接,所述摆动杆的另一端与移动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移动杆的另一端与挡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设置在压缩管内,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分别设置在压缩管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压缩管通过第一阀门与换热管连通,所述压缩管通过第二阀门与加热箱连通。作为优选,为了实现转动板的转动,所述伸缩单元包括第一气泵、第一气缸和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气泵与第一气缸连通,所述第一气缸的底端与固定板铰接,所述第一活塞的一端设置在第一气缸内,所述第一活塞的另一端与转动板铰接。作为优选,为了实现推板的移动,所述推动单元包括第二气泵、第二气缸和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气泵与第二气缸连通,所述第二气缸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活塞的一端设置在第二气缸内,所述第二活塞的另一端与推板固定连接。作为优选,为了防止茶叶原料从转动板与进料箱之间的缝隙下落,所述转动板的远离定位板的一侧设有毛刷。作为优选,为了增强换热效果,所述换热管为S形。作为优选,为了加快导热速度,所述换热管和预热管均为铜管。作为优选,为了减小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传动损耗,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涂有润滑油。作为优选,为了精确控制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电磁阀。作为优选,为了使得电机能够长时间精确稳定工作,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作为优选,为了精确调控伸缩单元的工作状态,所述固定板上设有PLC,所述压力传感器和伸缩单元均与PLC电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节能型茶叶杀青机,通过定量机构,该茶叶杀青机能够定量控制茶叶投放量,使得茶叶不会过多或者过少,保证该茶叶杀青机生产出来的茶叶的质量,与现有的定量机构相比,该定量机构能够比较精确的控制茶叶投放量,不仅如此,通过预热机构,该茶叶杀青机能够将杀青过程中会产生的余热用于预热茶叶原料,降低该茶叶杀青机消耗的能源,与现有的预热机构相比,该预热机构不会影响正常的杀青工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节能型茶叶杀青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节能型茶叶杀青机的定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节能型茶叶杀青机的进料机构与散热单元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节能型茶叶杀青机的抽气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体,2.进料箱,3.压力传感器,4.支撑杆,5.固定板,6.定位板,7.转动板,8.第一气泵,9.第一气缸,10.第一活塞,11.进料管,12.第二气泵,13.第二气缸,14.第二活塞,15.推板,16.加热箱,17.滚筒,18.预热管,19.升温箱,20.水泵,21.换热管,22.第一阀门,23.压缩管,24.第二阀门,25.电机,26.第一齿轮,27.第二齿轮,28.转盘,29.摆动杆,30.移动杆,31.挡板。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述,一种节能型茶叶杀青机,包括主体1和进料箱2,所述进料箱2固定在主体1的上方,所述主体1内设有加热箱16、预热机构和进料机构,所述加热箱16设置在主体1内的底部,所述进料机构设置在主体1内的顶部,所述加热箱16内设有滚筒17,所述进料箱2内设有定量机构;首先茶叶进入进料箱2,定量机构控制茶叶的投放量,接着推动单元驱动推板15移动,从而将进料管11内的茶叶推入滚筒17,然后电机25驱动滚筒17转动,对茶叶进行杀青处理,同时预热机构工作,将加热箱16的余热用于预热进料管11内的茶叶。如图3所示,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推动单元、推板15和进料管11,所述推动单元和进料管11分别设置在主体1内的两侧,所述推板15设置在推动单元与进料管11之间,所述推动单元与推板15传动连接;推动单元驱动推板15移动,从而将进料管11内的茶叶推入滚筒17。如图2所示,所述定量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3、支撑杆4、固定板5、定位板6、两个转动板7和两个伸缩单元,所述压力传感器3固定在进料箱2内的底部,所述支撑杆4竖向设置,所述支撑杆4固定在压力传感器3的上方,所述定位板6固定在支撑杆4的顶端,所述定位板6的两端均与进料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5套设在支撑杆4上,所述固定板5与支撑杆4过盈配合,两个转动板7分别设置在定位板6的两侧,所述转动板7与定位板6铰接,所述转动板7与进料箱2的内壁抵靠,所述转动板7与伸缩单元一一对应,两个伸缩单元均设置在固定板5与转动板7之间;茶叶在定位板6上的两个转动板7上,使得支撑杆4向下移动挤压压力传感器3,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节能型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和进料箱(2),所述进料箱(2)固定在主体(1)的上方,所述主体(1)内设有加热箱(16)、预热机构和进料机构,所述加热箱(16)设置在主体(1)内的底部,所述进料机构设置在主体(1)内的顶部,所述加热箱(16)内设有滚筒(17),所述进料箱(2)内设有定量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推动单元、推板(15)和进料管(11),所述推动单元和进料管(11)分别设置在主体(1)内的两侧,所述推板(15)设置在推动单元与进料管(11)之间,所述推动单元与推板(15)传动连接;所述定量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3)、支撑杆(4)、固定板(5)、定位板(6)、两个转动板(7)和两个伸缩单元,所述压力传感器(3)固定在进料箱(2)内的底部,所述支撑杆(4)竖向设置,所述支撑杆(4)固定在压力传感器(3)的上方,所述定位板(6)固定在支撑杆(4)的顶端,所述定位板(6)的两端均与进料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5)套设在支撑杆(4)上,所述固定板(5)与支撑杆(4)过盈配合,两个转动板(7)分别设置在定位板(6)的两侧,所述转动板(7)与定位板(6)铰接,所述转动板(7)与进料箱(2)的内壁抵靠,所述转动板(7)与伸缩单元一一对应,两个伸缩单元均设置在固定板(5)与转动板(7)之间;所述预热机构包括抽气单元和散热单元,所述抽气单元和散热单元分别设置在主体(1)内的两侧;所述散热单元包括预热管(18)、升温箱(19)、水泵(20)和换热管(21),所述预热管(18)设置在进料管(11)上,所述预热管(18)沿着进料管(11)的外周螺旋分布,所述升温箱(19)设置在预热管(18)的下方,所述预热管(18)的一端与升温箱(19)连通,所述预热管(18)的另一端与水泵(20)的一端连通,所述水泵(20)的另一端与水箱连通,所述升温箱(19)内充满水,所述换热管(21)设置在升温箱(19)内;所述抽气单元包括电机(25)、第一齿轮(26)、第二齿轮(27)转盘(28)、摆动杆(29)、移动杆(30)、挡板(31)、第一阀门(22)、压缩管(23)和第二阀门(24),所述第一齿轮(26)设置在电机(25)与滚筒(17)之间,所述电机(25)与第一齿轮(2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6)与滚筒(17)同轴设置,所述第一齿轮(26)与滚筒(17)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6)和第二齿轮(27)均为锥齿轮,所述第一齿轮(26)与第二齿轮(27)啮合,所述第二齿轮(27)与转盘(28)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齿轮(27)与转盘(28)固定连接,所述摆动杆(29)的一端与转盘(28)的远离圆心处铰接,所述摆动杆(29)的另一端与移动杆(30)的一端铰接,所述移动杆(30)的另一端与挡板(31)固定连接,所述挡板(31)设置在压缩管(23)内,所述第一阀门(22)和第二阀门(24)分别设置在压缩管(23)的上方和下方,所述压缩管(23)通过第一阀门(22)与换热管(21)连通,所述压缩管(23)通过第二阀门(24)与加热箱(16)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茶叶杀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和进料箱(2),所述进料箱(2)固定在主体(1)的上方,所述主体(1)内设有加热箱(16)、预热机构和进料机构,所述加热箱(16)设置在主体(1)内的底部,所述进料机构设置在主体(1)内的顶部,所述加热箱(16)内设有滚筒(17),所述进料箱(2)内设有定量机构;所述进料机构包括推动单元、推板(15)和进料管(11),所述推动单元和进料管(11)分别设置在主体(1)内的两侧,所述推板(15)设置在推动单元与进料管(11)之间,所述推动单元与推板(15)传动连接;所述定量机构包括压力传感器(3)、支撑杆(4)、固定板(5)、定位板(6)、两个转动板(7)和两个伸缩单元,所述压力传感器(3)固定在进料箱(2)内的底部,所述支撑杆(4)竖向设置,所述支撑杆(4)固定在压力传感器(3)的上方,所述定位板(6)固定在支撑杆(4)的顶端,所述定位板(6)的两端均与进料箱(2)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5)套设在支撑杆(4)上,所述固定板(5)与支撑杆(4)过盈配合,两个转动板(7)分别设置在定位板(6)的两侧,所述转动板(7)与定位板(6)铰接,所述转动板(7)与进料箱(2)的内壁抵靠,所述转动板(7)与伸缩单元一一对应,两个伸缩单元均设置在固定板(5)与转动板(7)之间;所述预热机构包括抽气单元和散热单元,所述抽气单元和散热单元分别设置在主体(1)内的两侧;所述散热单元包括预热管(18)、升温箱(19)、水泵(20)和换热管(21),所述预热管(18)设置在进料管(11)上,所述预热管(18)沿着进料管(11)的外周螺旋分布,所述升温箱(19)设置在预热管(18)的下方,所述预热管(18)的一端与升温箱(19)连通,所述预热管(18)的另一端与水泵(20)的一端连通,所述水泵(20)的另一端与水箱连通,所述升温箱(19)内充满水,所述换热管(21)设置在升温箱(19)内;所述抽气单元包括电机(25)、第一齿轮(26)、第二齿轮(27)转盘(28)、摆动杆(29)、移动杆(30)、挡板(31)、第一阀门(22)、压缩管(23)和第二阀门(24),所述第一齿轮(26)设置在电机(25)与滚筒(17)之间,所述电机(25)与第一齿轮(2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培龙
申请(专利权)人:永春辛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