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连接器、医疗器具及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4000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8:53
凸连接器能够与凹连接器连接,具有:流路管部件,其在延伸方向的一端部具有开口;阀芯,其封闭流路管部件的开口;壳体主体;和移动体,其相对于壳体主体移动且使阀芯变形等,使得在开口被阀芯封闭的第1形态与开口从阀芯打开的第2形态之间改变形态,移动体具有卡定部,该卡定部在阀芯与凹连接器的弹性阀芯抵接的状态下卡定凹连接器,壳体主体及移动体中的某一方具有能够保持卡定部卡定着凹连接器的状态而在限制位置与允许位置之间位移的切换部,其中该限制位置限制壳体主体及移动体中的另一方的移动以维持第1形态,该允许位置允许壳体主体及移动体中的另一方的移动以从第1形态向第2形态改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凸连接器、医疗器具及连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凸连接器、具有凸连接器的医疗器具以及凸连接器与凹连接器的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对患者进行输液时,需要形成用于输送药液等流体的路径(输液管路)。输液管路通常通过将输液管和各种医疗器具等连接而形成。另外,在将向患者投放的药液等流体注入到药液袋中时,需要将药液袋和注射器等连接。像这样,为了将不同部件能够装拆地相互连接而使用凸连接器和凹连接器。在药液中具有含例如抗癌剂那样被指定为剧药的药剂的药液,医疗工作者在进行凸连接器和凹连接器的装拆作业时等,为了避免这样的危险药液等流体附着于手指等,而需要充分注意。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送出装置(凸连接器),具有:划分中空部的壳体;配置在中空部的远位端且封固壳体的能够移动的第1移动膜(阀芯);在中空部内延伸的插管;和在中空部内将移动膜朝向远位端施力的施力部,在自然状态下插管前端(远位端)位于第1移动膜的狭缝内。根据专利文献1的专利技术,当通过接收装置(凹连接器)的第2移动膜(阀芯)将第1移动膜从远位端侧向近位端侧推压时,在第1移动膜与第2移动膜接触的状态下抑制流体(药液)从插管前端流出,且插管前端从狭缝穿过并贯穿第2移动膜,从而与接收装置的壳体连通。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第815778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凸连接器例如快速地拔去凹连接器的情况下,在插管前端返回到第1移动膜的狭缝内之前第1移动膜和第2移动膜分离,而具有担心流体从插管前端向外部漏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鉴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在拔去所连接的凹连接器时能够抑制药液等流体向外部漏出的凸连接器、具有该凸连接器的医疗器具以及该凸连接器与凹连接器的连接方法。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式的凸连接器是能够与具有弹性阀芯的凹连接器连接的凸连接器,具有:划分中空部的壳体;在上述中空部内延伸、且在延伸方向的一端部具有开口的流路管部件;和位于上述中空部内、且封闭上述流路管部件的上述开口的阀芯,上述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和移动体,该移动体相对于上述壳体主体移动,且使上述阀芯变形或移动,使得在上述流路管部件的上述开口被上述阀芯封闭的第1形态、与上述流路管部件的上述开口从上述阀芯打开的第2形态之间改变形态,上述移动体具有在上述阀芯与上述凹连接器的上述弹性阀芯抵接而形成了抵接区域的状态下卡定上述凹连接器的卡定部,上述壳体主体及上述移动体中的至少某一方具有能够保持上述卡定部卡定着上述凹连接器的状态而在限制位置与允许位置之间位移的切换部,其中该限制位置限制上述壳体主体及上述移动体中的另一方的移动以维持上述第1形态,该允许位置允许上述壳体主体及上述移动体中的另一方的移动以从上述第1形态向上述第2形态改变。关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凸连接器,在将上述卡定部作为第1卡定部的情况下,上述切换部包含在上述限制位置处卡定上述壳体主体及上述移动体中的另一方的第2卡定部,通过切换基于上述第2卡定部对上述壳体主体及上述移动体中的另一方的卡定和卡定解除而能够在上述第1形态与上述第2形态之间改变形态。关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凸连接器,上述第2卡定部包含与设在上述壳体主体及上述移动体中的另一方上的凹部嵌合的凸部。关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凸连接器,在上述壳体主体的内周壁上形成有内螺纹部,上述移动体通过形成在外周壁上的外螺纹部与上述内螺纹部螺合而相对于上述壳体主体移动。关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凸连接器,在将上述外螺纹部作为第1外螺纹部、将上述内螺纹部作为第1内螺纹部的情况下,在上述移动体的内周壁上形成有第2内螺纹部,在上述凹连接器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能够与上述第2内螺纹部螺合的第2外螺纹部,上述第1卡定部包含上述第2内螺纹部。关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凸连接器,通过上述移动体相对于上述壳体主体沿规定朝向旋转而利用上述第1外螺纹部与上述第1内螺纹部的螺合使上述移动体移动的方向、和通过上述凹连接器相对于上述移动体沿上述规定朝向旋转而利用上述第2外螺纹部与上述第2内螺纹部的螺合使上述凹连接器移动的方向相同。关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凸连接器,上述阀芯通过恢复力对上述第2形态下的上述移动体施力,以成为上述第1形态。关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凸连接器,上述阀芯覆盖上述流路管部件的包含上述开口的上述一端部,在上述第1形态下上述流路管部件不贯穿上述阀芯,在上述第2形态下上述流路管部件贯穿上述阀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凸连接器是能够与具有弹性阀芯的凹连接器连接的凸连接器,具有:划分中空部的壳体;在上述中空部内延伸、且在延伸方向的一端部具有开口的流路管部件;和位于上述中空部内、且封闭上述流路管部件的上述开口的阀芯,上述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和移动体,该移动体相对于上述壳体主体移动,且使上述阀芯变形或移动,使得在上述流路管部件的上述开口被上述阀芯封闭的第1形态、与上述流路管部件的上述开口从上述阀芯打开的第2形态之间改变形态,在上述第1形态下,保持上述阀芯与上述凹连接器的上述弹性阀芯抵接而形成了抵接区域的状态,而使上述移动体移动,以从上述第1形态向上述第2形态改变,从而使上述流路管部件从上述抵接区域通过而贯穿上述阀芯及上述弹性阀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凸连接器是能够与具有弹性阀芯的凹连接器连接的凸连接器,具有:划分中空部的壳体;在上述中空部内延伸、且在延伸方向的一端部具有开口的流路管部件;和位于上述中空部内、且封闭上述流路管部件的上述开口的阀芯,上述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和移动体,该移动体相对于上述壳体主体移动,且使上述阀芯变形或移动,使得在上述流路管部件的上述开口被上述阀芯封闭的第1形态、与上述流路管部件的上述开口从上述阀芯打开的第2形态之间改变形态,在上述第2形态下,保持上述阀芯与上述凹连接器的上述弹性阀芯抵接而形成了抵接区域的状态而使上述移动体移动,以从上述第2形态向上述第1形态改变,从而使上述流路管部件从上述抵接区域通过而从上述弹性阀芯拔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2方式的医疗器具具有上述凸连接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3方式的连接方法是具有弹性阀芯的凹连接器与凸连接器的连接方法,上述凸连接器具有:划分中空部的壳体;在上述中空部内延伸、且在延伸方向的一端部具有开口的流路管部件;和位于上述中空部内、且封闭上述流路管部件的上述开口的阀芯,上述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和移动体,该移动体相对于上述壳体主体移动,且使上述阀芯变形或移动,使得在上述流路管部件的上述开口被上述阀芯封闭的第1形态、与上述流路管部件的上述开口从上述阀芯打开的第2形态之间改变形态,包含:在上述第1形态下,成为上述阀芯与上述凹连接器的上述弹性阀芯抵接而形成了抵接区域的状态,通过上述移动体使上述凹连接器卡定;和保持上述移动体卡定着上述凹连接器的状态而使上述移动体移动,以从上述第1形态向上述第2形态改变,从而使上述流路管部件从上述抵接区域通过而贯穿上述阀芯及上述弹性阀芯。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凸连接器、具有该凸连接器的医疗器具以及该凸连接器与凹连接器的连接方法,能够在将所连接的凹连接器拔去时,抑制药液等流体向外部漏出。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凸连接器及凹连接器的侧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I-I线的剖视图。图3是沿着图2的A-A线的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凸连接器,能够与具有弹性阀芯的凹连接器连接,所述凸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划分中空部的壳体;在所述中空部内延伸、且在延伸方向的一端部具有开口的流路管部件;和位于所述中空部内、且封闭所述流路管部件的所述开口的阀芯,所述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和移动体,所述移动体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移动,且使所述阀芯变形或移动,使得在所述流路管部件的所述开口被所述阀芯封闭的第1形态、与所述流路管部件的所述开口从所述阀芯打开的第2形态之间改变形态,所述移动体具有在所述阀芯与所述凹连接器的所述弹性阀芯抵接而形成了抵接区域的状态下卡定所述凹连接器的卡定部,所述壳体主体及所述移动体中的至少某一方具有能够保持所述卡定部卡定着所述凹连接器的状态而在限制位置与允许位置之间位移的切换部,其中该限制位置限制所述壳体主体及所述移动体中的另一方的移动以维持所述第1形态,该允许位置允许所述壳体主体及所述移动体中的所述另一方的移动以从所述第1形态向所述第2形态改变。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9.26 JP 2016-1873721.一种凸连接器,能够与具有弹性阀芯的凹连接器连接,所述凸连接器的特征在于,具有:划分中空部的壳体;在所述中空部内延伸、且在延伸方向的一端部具有开口的流路管部件;和位于所述中空部内、且封闭所述流路管部件的所述开口的阀芯,所述壳体具有壳体主体和移动体,所述移动体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移动,且使所述阀芯变形或移动,使得在所述流路管部件的所述开口被所述阀芯封闭的第1形态、与所述流路管部件的所述开口从所述阀芯打开的第2形态之间改变形态,所述移动体具有在所述阀芯与所述凹连接器的所述弹性阀芯抵接而形成了抵接区域的状态下卡定所述凹连接器的卡定部,所述壳体主体及所述移动体中的至少某一方具有能够保持所述卡定部卡定着所述凹连接器的状态而在限制位置与允许位置之间位移的切换部,其中该限制位置限制所述壳体主体及所述移动体中的另一方的移动以维持所述第1形态,该允许位置允许所述壳体主体及所述移动体中的所述另一方的移动以从所述第1形态向所述第2形态改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卡定部作为第1卡定部的情况下,所述切换部包含在所述限制位置处卡定所述壳体主体及所述移动体中的所述另一方的第2卡定部,通过切换基于所述第2卡定部对所述壳体主体及所述移动体中的所述另一方的卡定和卡定解除,而能够在所述第1形态与所述第2形态之间改变形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2卡定部包含与设在所述壳体主体及所述移动体中的所述另一方上的凹部嵌合的凸部。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主体的内周壁上形成有内螺纹部,所述移动体通过形成在外周壁上的外螺纹部与所述内螺纹部螺合,而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移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外螺纹部作为第1外螺纹部、将所述内螺纹部作为第1内螺纹部的情况下,在所述移动体的内周壁上形成有第2内螺纹部,在所述凹连接器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能够与所述第2内螺纹部螺合的第2外螺纹部,所述第1卡定部包含所述第2内螺纹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移动体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沿规定朝向旋转而利用所述第1外螺纹部与所述第1内螺纹部的螺合使所述移动体移动的方向、和通过所述凹连接器相对于所述移动体沿所述规定朝向旋转而利用所述第2外螺纹部与所述第2内螺纹部的螺合使所述凹连接器移动的方向相同。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凸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通过恢复力对所述第2形态下的所述移动体施力,以成为所述第1形态。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柿木俊彦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