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卷芯尾部焊接极耳结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444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卷芯尾部焊接极耳结构电池,包括第一卷芯和与第一卷芯并列的第二卷芯,所述第一卷芯内部设有第一极耳,第一极耳包括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第一卷芯头部和尾部均有第一正极耳与第一负极耳外露,所述第二卷芯内部设有第二极耳,所述第二极耳包括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所述第二正极耳与第二负极耳一端包裹在卷芯内部,另一端在卷芯尾部外露,所述第一卷芯尾部外露的第一正极耳与第二卷芯尾部外露的第二正极耳焊接,第一卷芯尾部外露的第一负极耳与第二卷芯尾部外露的第二负极耳焊接,从而形成并联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尾部焊接极耳免去额外转接极耳,避免转接时极耳与极片接触,降低电池安全隐患,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卷芯尾部焊接极耳结构电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尤其是一种尾部焊接极耳的双卷芯结构电池。
技术介绍
现有的双卷芯结构电池是由两个相同结构的卷芯并联组合而成,现有技术公开了双卷芯锂电池通过两个结构相同的卷芯并由卷芯一侧的正负极耳重合焊接组成的;另现有的双卷芯结构电池是由两个相同结构的卷芯并联组合,两个卷芯头部外露极耳但都没有极耳胶,卷芯叠加并联后,正负极耳处各自对应焊接一个带极耳胶的极耳,这种结构的电池,卷芯组合效率慢,且极耳在转接时会增加极耳与极片接触的风险,会增加电池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电池安全性的尾部焊接极耳的双卷芯结构电池。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卷芯尾部焊接极耳结构电池,包括:第一卷芯和与第一卷芯并列的第二卷芯,所述第一卷芯内部设有第一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包括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所述第一卷芯头部与尾部均有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外露,所述第一卷芯头部外露的第一正极耳与第一负极耳上均设有极耳胶,所述第二卷芯内部设有第二极耳,所述第二极耳包括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所述第二卷芯的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一端包裹在卷芯内部,另一端在卷芯尾部外露,所述第一卷芯尾部外露的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二卷芯尾部外露的第二正极耳焊接一起,所述第一卷芯尾部外露的第一负极耳与所述第二卷芯尾部外露的第二负极耳焊接一起,形成并联结构。本技术主要对双卷芯电池内部结构和连接方式做了改进,其传统双卷芯电池内部结构相同,没有极耳外露,在并联连接时需要重新在卷芯外部转接极耳,从而增加极耳与极片接触,加大电池的安全隐患,而本技术通过双卷芯尾部极耳的焊接工艺,可免去额外的转接极耳,降低电池的安全隐患;另传统双卷芯电池极耳上都没有极耳胶,卷芯叠加并联后,然后在正极耳和负极耳处各对应焊接一个带极耳胶的极耳,这样使多个卷芯组合的效率加慢,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在第一卷芯电池外露的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上设有极耳胶,不用在多个卷芯组合时,焊接带极耳胶的极耳,直接提高了生产效率。进一步的,所述焊接并联第一卷芯的第一正极耳和第二卷芯的第二正极耳采用铝材质制成,第一卷芯的第一负极耳和第二卷芯的第二负极耳采用镍材质制成。所述铝材质和镍材质导电性好,质地较软,表面都能形成一层氧化物保护膜,被广泛应用于电池中,由两种材料制备成的极耳,价格低廉,安全性能较高,使用寿命较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双卷芯尾部焊接极耳结构电池,其中一个卷芯头部正极耳和负极耳带有极耳胶,不用在多个卷芯组合时,焊接带极耳胶的极耳,直接提高生产效率;两个卷芯尾部极耳相互焊接,免去了额外的转接极耳,避免了转接极耳时极耳与极片之间的接触,降低了电池安全隐患;两卷芯内部极耳所用的材质,安全性能较高,市场广泛应用,且价格低廉,制成的电池使用寿命较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焊接前第一卷芯与第二卷芯侧面图;图2为本技术焊接后第一卷芯与第二卷芯侧面图;图3为本技术焊接前第一卷芯与第二卷芯底部图;图4为本技术焊接后第一卷芯与第二卷芯底部图。如附图所示:1、第一卷芯;2、第二卷芯;3、第一极耳;4、第二极耳;5、极耳胶;3a、第一正极耳;3b、第一负极耳;4a、第二正极耳;4b、第二负极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双卷芯尾部焊接极耳结构电池,包括第一卷芯1和与第一卷芯1并列的第二卷芯2,所述第一卷芯1内部设有第一极耳3,所述第一极耳3包括第一正极耳3a和第一负极耳3b,所述第一卷芯1头部和尾部均有第一正极耳3a和第一负极耳3b外露,所述第一卷芯1头部外露的第一正极耳3a和第一负极耳3b上均设有极耳胶5;所述第二卷芯2内部设有第二极耳4,所述第二极耳4包括第二正极耳4a和第二负极耳4b,所述第二卷芯2的第二正极耳4a和第二负极耳4b一端包裹在卷芯内部,另一端在卷芯尾部外露;所述第一卷芯1尾部外露的第一正极耳3a与所述第二卷芯2尾部外露的第二正极耳4a焊接一起,所述第一卷芯1尾部外露的第一负极耳3b与所述第二卷芯2尾部外露的第二负极耳4b焊接一起,形成并联结构。本技术主要对双卷芯电池内部结构和连接方式做了改进,其传统双卷芯电池内部结构相同,没有极耳外露,在并联连接时需要重新在卷芯外部转接极耳,从而增加极耳与极片接触,加大电池的安全隐患,而本技术通过双卷芯尾部极耳的焊接工艺,可免去额外的转接极耳,降低电池的安全隐患;另传统双卷芯电池极耳上都没有极耳胶,卷芯叠加并联后,然后在正极耳和负极耳处各对应焊接一个带极耳胶的极耳,这样使多个卷芯组合的效率加慢,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在第一卷芯1头部外露的第一正极耳3a和第一负极耳3b上设有极耳胶5,不用在多个卷芯组合时,焊接带极耳胶的极耳,直接提高了生产效率。如图1至图4所述,一种双卷芯尾部焊接极耳结构电池,所述第一卷芯1与第二卷芯2内部的第一极耳3和第二极耳4采用相同材质制成,第一卷芯1的第一正极耳3a与第二卷芯2的第二正极耳4a采用铝材质制成,第一卷芯1的第一负极耳3b与第二卷芯2的第二负极耳4b采用镍材质制成。所述铝材质和镍材质导电性好,质地较软,表面都能形成一层氧化物保护膜,被广泛应用于电池中,由两种材料制备成的极耳,价格低廉,安全性能较高,使用寿命较长。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凡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技术;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技术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技术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卷芯尾部焊接极耳结构电池,包括第一卷芯和与第一卷芯并列的第二卷芯,所述第一卷芯内部设有第一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包括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所述第二卷芯内部设有第二极耳,所述第二极耳包括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芯头部和尾部均有第一正极耳与第一负极耳外露,所述第一卷芯头部外露的第一正极耳与第一负极耳上均设有极耳胶,所述第二卷芯的第二正极耳与第二负极耳一端包裹在卷芯内部,另一端在卷芯尾部外露,所述第一卷芯尾部外露的第一正极耳与所述第二卷芯尾部外露的第二正极耳焊接一起,所述第一卷芯尾部外露的第一负极耳与所述第二卷芯尾部外露的第二负极耳焊接一起,形成并联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卷芯尾部焊接极耳结构电池,包括第一卷芯和与第一卷芯并列的第二卷芯,所述第一卷芯内部设有第一极耳,所述第一极耳包括第一正极耳和第一负极耳,所述第二卷芯内部设有第二极耳,所述第二极耳包括第二正极耳和第二负极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芯头部和尾部均有第一正极耳与第一负极耳外露,所述第一卷芯头部外露的第一正极耳与第一负极耳上均设有极耳胶,所述第二卷芯的第二正极耳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标肖世玲龙梅黄云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纬世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