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380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合式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绝缘套和复合外套的底部为开放状,下电极由一体成型的接触座和电极主体组成,电极主体与接触座的连接处设有定位槽,下电极外侧设有一连接套,连接套的顶端具有向内凸起,连接套中部还具有限位环,连接套将下电极包覆于内并固定于接触座下方,下接线端子过盈配合于下电极底端并延伸出绝缘套,连接套下端具有内螺纹,还包下端盖,下端盖具有螺接部,螺接部螺接于连接套上并与下电极的底部相抵接,螺接部和下电极的连接处还设有一垫片,下接线端子的底端穿出通孔并螺接有固定螺栓,位于下电极和下端盖之间的下接线端子外侧还设有绝缘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便于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合式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组合式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芯体组件、绝缘套、复合外套一般都经硫化模压后,再加温加压形成整体,而在其安装使用时,后续还需打孔加装法兰底座进行固定,在打孔过程中容易破坏避雷器内密封甚至内部元件,安装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合式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组合式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包括复合外套、设置于所述复合外套内的绝缘套以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绝缘套内的上接线端子、上电极、芯体组件、下电极和下接线端子,所述下接线端子的一端穿出所述绝缘套及复合外套,所述绝缘套和复合外套的底部为开放状,所述下电极由一体成型的接触座和电极主体组成,所述电极主体与所述接触座的连接处设有定位槽,所述下电极外侧设有一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顶端具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的向内凸起,所述连接套中部还具有与所述下电极相对应的限位环,所述连接套将所述下电极包覆于内并固定于所述接触座下方,所述下接线端子过盈配合于所述下电极底端并延伸出所述绝缘套,所述连接套下端具有内螺纹,还包下端盖,所述下端盖具有与所述连接套下端相对应的螺接部以及与所述下接线端子相对应的通孔,所述螺接部螺接于连接套上并与所述下电极的底部相抵接,所述螺接部和所述下电极的连接处还设有一垫片,所述下接线端子的底端穿出所述通孔并螺接有固定螺栓,位于下电极和下端盖之间的下接线端子外侧还设有绝缘环。进一步的,所述下端盖为陶瓷端盖,所述下端盖外侧还具有用于和法兰底座相螺接的外螺纹。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为硬质塑料连接套并与所述绝缘套硫化为一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便于安装,可通过下端盖直接螺接于法兰底座上,下端盖与硬质塑料连接套相连接,绝缘套硫化为一体并将下电极包覆于内,稳固可靠,垫片、绝缘环等多重密封措施保证了避雷器内部的密封性,防止微量放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式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包括复合外套1、设置于所述复合外套1内的绝缘套2以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绝缘套2内的上接线端子3、上电极4、芯体组件5、下电极6和下接线端子7,所述下接线端子7的一端穿出所述绝缘套2及复合外套1,所述绝缘套2和复合外套1的底部为开放状,所述下电极6由一体成型的接触座8和电极主体9组成,所述电极主体9与所述接触座8的连接处设有定位槽,所述下电极6外侧设有一连接套10,所述连接套10的顶端具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的向内凸起11,所述连接套10中部还具有与所述下电极6相对应的限位环12,所述连接套10将所述下电极6包覆于内并固定于所述接触座8下方,所述下接线端子7过盈配合于所述下电极6底端并延伸出所述绝缘套2,所述连接套10下端具有内螺纹,还包下端盖13,所述下端盖13具有与所述连接套10下端相对应的螺接部14以及与所述下接线端子7相对应的通孔,所述螺接部14螺接于连接套10上并与所述下电极6的底部相抵接,所述螺接部14和所述下电极6的连接处还设有一垫片15,所述下接线端子7的底端穿出所述通孔并螺接有固定螺栓16,位于下电极6和下端盖13之间的下接线端子7外侧还设有绝缘环17。进一步的,所述下端盖13为陶瓷端盖,所述下端盖13外侧还具有用于和法兰底座相螺接的外螺纹。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10为硬质塑料连接套并与所述绝缘套2硫化为一体。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组合式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包括复合外套、设置于所述复合外套内的绝缘套以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绝缘套内的上接线端子、上电极、芯体组件、下电极和下接线端子,所述下接线端子的一端穿出所述绝缘套及复合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和复合外套的底部为开放状,所述下电极由一体成型的接触座和电极主体组成,所述电极主体与所述接触座的连接处设有定位槽,所述下电极外侧设有一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顶端具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的向内凸起,所述连接套中部还具有与所述下电极相对应的限位环,所述连接套将所述下电极包覆于内并固定于所述接触座下方,所述下接线端子过盈配合于所述下电极底端并延伸出所述绝缘套,所述连接套下端具有内螺纹,还包下端盖,所述下端盖具有与所述连接套下端相对应的螺接部以及与所述下接线端子相对应的通孔,所述螺接部螺接于连接套上并与所述下电极的底部相抵接,所述螺接部和所述下电极的连接处还设有一垫片,所述下接线端子的底端穿出所述通孔并螺接有固定螺栓,位于下电极和下端盖之间的下接线端子外侧还设有绝缘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式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包括复合外套、设置于所述复合外套内的绝缘套以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于所述绝缘套内的上接线端子、上电极、芯体组件、下电极和下接线端子,所述下接线端子的一端穿出所述绝缘套及复合外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套和复合外套的底部为开放状,所述下电极由一体成型的接触座和电极主体组成,所述电极主体与所述接触座的连接处设有定位槽,所述下电极外侧设有一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顶端具有与所述定位槽相对应的向内凸起,所述连接套中部还具有与所述下电极相对应的限位环,所述连接套将所述下电极包覆于内并固定于所述接触座下方,所述下接线端子过盈配合于所述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姚志强杨兵胡麦威李任展胡炜浩徐颖刘洋刘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恒大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