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式编码器的调节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3096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体式编码器的调节设备,涉及编码器件技术领域,一种分体式编码器的调节设备,包括编码器件和定位调整装置,编码器件包括支架、PCBA板、码盘和旋转轴,定位调整装置包括调整底座、设置于调整底座上的第一定位凸起以及设置于第一定位凸起上的第二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旋转轴内,第二定位凸起的外侧面与旋转轴的内孔壁连接,第一定位凸起的上表面与旋转轴的下表面连接,调整底座的上表面与支架的下表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分体式编码器的调节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编码器对位精确,有效节省时间,维修简单,而且可以适用于各种编码器的定位调整工作。

An adjusting device for split encod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djusting device of a split encoder,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encoder. The adjusting device of the split encoder includes an encoder and a positioning adjusting device. The encoder includes a bracket, a PCBA board, a code plate and a rotating shaft. The positioning adjusting device includes an adjusting base, a first positioning bump on the adjusting base and a first positioning device. The second positioning protrusion on the protrusion is at least part of the second positioning protrusion in the rotating shaft, the outer side of the second positioning protrus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hole wall of the rotating shaft,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first positioning protrus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base is adjusted to connect with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bracket. The adjusting device of the split encoder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encoder, effective time saving and simple maintenance, and can be applied to the positioning adjustment of various encod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体式编码器的调节设备
本技术涉及编码器件
,尤其是,本技术涉及一种分体式编码器的调节设备。
技术介绍
编码器是安装在电机或其他自动化设备之上,用以检测旋转轴的角位移及转速的一种传感器。分体式编码器是一种自身无旋转基准,也即不包含内置轴承,一般由主体、码盘组件、包含读数头的PCBA及光源组成。分体式编码器一般包含两个部件,分别为支架和PCBA组成的本体组件,以及码盘与轴组成的轴组件。编码器在使用时需要保证码盘的图案形状与PCBA上检测元件的图案存在位置对应关系,位置关系误差超过一定范围将导致编码器无法准确识别当前角度,造成误码和反馈错误;编码器在使用时,还需要保证码盘-检测元件间隙,间隙过大将影响信号质量,造成精度下降。间隙过小则会导致受力形变后发生摩擦,造成码盘划伤使编码器失效。整体式安装的分体式编码器在生产时通过工装调节码盘与检测元件对位以及二者间隙,出厂时使用紧固装置将本体组件和轴组件进行固连,使用者在安装时分别将本体组件和轴组件与机架、旋转轴固连,再拆去紧固装置。目前整体式安装的分体式编码器在生产时一般采用电信号的调整方法进行码盘与检测元件对位,该方法耗时长,且需要特殊技能的操作人员,并且工装复杂。该种整体式安装的分体式编码器时在安装使用时,存在由于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码盘与检测元件对位及间隙偏离出厂状态的可能,使编码器失效,现阶段该类问题只能通过返厂维修的方式进行处理。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设计一种合理的分体式编码器的调节设备对于分体式编码器的对位调节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编码器对位精确,有效节省时间,维修简单,而且可以适用于各种编码器的定位调整工作的分体式编码器的调节设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分体式编码器的调节设备,包括编码器件和定位调整装置,所述编码器件包括支架、PCBA板、码盘和旋转轴,所述定位调整装置包括调整底座、设置于所述调整底座上的第一定位凸起以及第二定位凸起,所述第二定位凸起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旋转轴内,所述第二定位凸起的外侧面与所述旋转轴的内孔壁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凸起的上表面与所述旋转轴的下表面连接,所述调整底座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架的下表面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定位凸起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二定位凸起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定位凸起和第二定位凸起同轴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第一定位凸起至少有一个面和所述支架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调整底座上设置有第三定位凸起,且所述第三定位凸起的内侧壁与所述支架的外侧壁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编码器件上还设置有检测元件,且一般来说,所述检测元件设置于所述PCBA板上靠近所述码盘的一侧。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检测元件与所述码盘之间存在空隙。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调整底座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可以是螺钉、螺栓或者夹紧装置等。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连接件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所述码盘可以为光电编码器光栅码盘、磁编码器磁盘、电容编码器转子或电感式编码器转子。本技术一种分体式编码器的调节设备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编码器对位精确,有效节省时间,维修简单,而且可以适用于各种编码器的定位调整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定位调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编码器件,11、支架,12、PCBA板,13、码盘,14、旋转轴,15、检测元件,16、连接件,2、定位调整装置,21、调整底座,22、第一定位凸起,23、第二定位凸起,24、第三定位凸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目前整体式安装的分体式编码器在生产时一般采用电信号的调整方法进行码盘与检测元件对位,该方法耗时长,且需要特殊技能的操作人员,并且工装复杂。该种整体式安装的分体式编码器时在安装使用时,存在由于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码盘与检测元件对位及间隙偏离出厂状态的可能,使编码器失效,现阶段该类问题只能通过返厂维修的方式进行处。实施例一:如图1、2所示,仅为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一种分体式编码器的调节设备,包括编码器件1和定位调整装置2,所述编码器件1包括支架11、PCBA板12、码盘13和旋转轴14,所述定位调整装置2包括调整底座21、设置于所述调整底座21上的第一定位凸起22以及第二定位凸起23,所述第二定位凸起23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旋转轴14内,所述第二定位凸起23的外侧面与所述旋转轴14的内孔壁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凸起22的上表面与所述旋转轴14的下表面连接,而且所述调整底座21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架11的下表面连接。实际上是采用定位调整装置2对编码器件1进行调整对位的工作,保证编码器件1可以更好地进行调整和维修。首先是编码器件1,一般的编码器件1都包括了支架11、PCBA板12、码盘13和旋转轴14,其中支架11、PCBA板12构成本体组件,码盘13和旋转轴14组成轴组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编码器件1以光电编码器为例,但是本技术中的编码器件1可以用于非光电编码,如磁编码器、电容编码器、电感编码器等。然后是定位调整装置2,所述定位调整装置2包括调整底座21、设置于所述调整底座21上的第一定位凸起2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22上的第二定位凸起23,在这里第一定位凸起22对编码器件1的本体组件进行定位,第二定位凸起23对编码器件1的轴组件进行定位,具体定位为:所述第二定位凸起23的外侧面与所述旋转轴14的内孔壁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凸起22的上表面与所述旋转轴14的下表面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凸起22的外侧面与所述支架11的内孔壁连接,所述调整底座21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架11的下表面连接。在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第一是编码器件1的本体组件和轴组件是同轴设置的,那么相应的第一定位凸起22和第二定位凸起23也是同轴设置。可以保证码盘13和PCBA板12之间的对位操作的方便。那么相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凸起22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且所述第二定位凸起23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实际上,第一定位凸起22和第二定位凸起23为同轴设置的圆柱体。第二是第二定位凸起23设置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22上,也就是说定位调整装置2在第一定位凸起22处形成高度差,当然这个高度差可能为零,一旦第一定位凸起22高度为零,那么所述第一定位凸起22的外侧面不再与所述支架11的内孔壁连接。此时支架11下表面和转动轴14下表面齐平,但是依然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对编码器件1进行限位调整。还有,所述第一定位凸起22至少有一个面和所述支架11连接。第一定位凸起22可以伸入至支架11内,对支架进行定位。这样方便将本体组件和轴组件进行分开,那么在编码器件1出厂之后,发生本体组件与轴组件相对位置发生变化的情况时,可以十分方便的进行维修。那么通过定位调整装置,将编码器件1的本体组件与轴组件的径向对位关系以及高度差进行了限定,从而可以方便快捷进行编码器件1的组装生产,便于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体式编码器的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码器件(1)和定位调整装置(2),所述编码器件(1)包括支架(11)、PCBA板(12)、码盘(13)和旋转轴(14),所述定位调整装置(2)包括调整底座(21)、设置于所述调整底座(21)上的第一定位凸起(22)以及第二定位凸起(23),所述第二定位凸起(23)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旋转轴(14)内,所述第二定位凸起(23)的外侧面与所述旋转轴(14)的内孔壁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凸起(22)的上表面与所述旋转轴(14)的下表面连接,所述调整底座(21)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架(11)的下表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编码器的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码器件(1)和定位调整装置(2),所述编码器件(1)包括支架(11)、PCBA板(12)、码盘(13)和旋转轴(14),所述定位调整装置(2)包括调整底座(21)、设置于所述调整底座(21)上的第一定位凸起(22)以及第二定位凸起(23),所述第二定位凸起(23)至少有一部分位于所述旋转轴(14)内,所述第二定位凸起(23)的外侧面与所述旋转轴(14)的内孔壁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凸起(22)的上表面与所述旋转轴(14)的下表面连接,所述调整底座(21)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架(11)的下表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编码器的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22)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编码器的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凸起(23)至少有一部分为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分体式编码器的调节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凸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庆丰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锐鹰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