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架组件及取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93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脚架组件及取暖器,该脚架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安装座开设有第一收纳腔;连接件,连接件的一端固设于第一收纳腔的内壁;及第一支撑件,第一支撑件与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且第一支撑件能够相对第一收纳腔的深度方向移动并相对第一安装座转动;当第一支撑件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第一支撑件设置于第一收纳腔外,第一支撑件能够相对第一安装座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使第一支撑件与第一安装座呈夹角设置,第一支撑件与第一安装座配合形成支撑结构;当第一支撑件相对第一安装座转动至第三预设位置时,第一支撑件能够移动至第四预设位置,使第一支撑件收纳于第一收纳腔。

Scaffold assembly and hea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caffold component and a heater. The scaffold component comprises a first mounting seat, the first mount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eceptacle; a connector, one end of the connector is fixe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receptacle; and a first supporting member,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or, and the first supporting member can move relative to the depth direction of the first receptacle and relative to the first supporting member. When the first support moves to the first preset position, the first support is set outside the first receiving chamber, and the first support can rotate to the second preset position relative to the first installation seat, so that the first support is angled with the first installation seat, and the first support is matched with the first installation seat to form a support structure; when the first support rotates to the first installation seat relative to the first installation seat. In the third preset position, the first support can be moved to the fourth preset position so that the first support can be accommodated in the first recepta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脚架组件及取暖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取暖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脚架组件及取暖器。
技术介绍
电暖器,尤其是快热炉取暖器,因其具有环保、加热快,无噪音的特点而备受消费者喜爱,在取暖器市场上占有较大份额。快热炉取暖器一般由快热蒸发器组装而成的散热体和安装在散热体一端的电控组件构成,为方便用户移动机体,往往会在散热体底部设置两组脚架,然而,传统的快热炉取暖器携带的脚架占据空间大,致使包装快热炉取暖器的包装箱体积大,影响快热炉取暖器的批量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快热炉取暖器的脚架占据空间大,致使包装快热炉取暖器的包装箱体积大,影响快热炉取暖器的批量运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脚架组件及取暖器,该脚架组件中的第一支撑件可以在不使用时收纳于第一收纳腔内,占据空间小,便于运输;该取暖器包括上述脚架,因此,该取暖器具备体积小,便于运输的优点。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申请涉及一种脚架组件,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开设有第一收纳腔;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收纳腔的内壁;及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收纳腔的深度方向移动并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当所述第一支撑件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外,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使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配合形成支撑结构;当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至第三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移动至第四预设位置,使所述第一支撑件收纳于所述第一收纳腔。上述脚架组件在使用时,在运输或者不需要支撑第一取暖器本体时,将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内,如此,可以减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占据空间,进而减少取暖器的包装体积;若需要第一支撑件支撑所述第一取暖器本体时,将所述第一支撑件沿所述第一收纳腔的深度方向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并转动所述第一支撑件,使所述第一支撑件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使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外,且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一安装座呈夹角设置,第一支撑件和第一安装座配合形成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可以起到支撑第一取暖器本体的作用。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相对所述连接件的周向转动并相对所述连接件的轴向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为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且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相对所述连接件的周向转动并能够相对所述连接件的轴向移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为弹性件,所述第一安装座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外,当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配合形成所述支撑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纳腔的内壁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三连接部,当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连接件移动至第四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为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腔,所述第一连接体设有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二连接体及贯穿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侧壁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体设有所述第二卡接部,当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腔时,所述第一卡接部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第四连接部;当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连接件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可拆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端面,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外。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第三卡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为与所述第三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四卡接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的端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及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三安装孔的面积,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连通形成所述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连接面、第三连接体及第四连接体,所述第三连接体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四连接体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第三连接体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匹配,所述第四连接体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匹配,所述第三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体连接形成所述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三连接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当所述第三连接体移动至第五预设位置时,所述第四连接体与第二安装孔限位配合;当所述第三连接体移动至第六预设位置时,所述第四连接体与第二安装孔分离。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的数量均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第三卡接部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第四卡接部间隔设置,一个所述第三卡接部对应一个所述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二安装孔为条形孔,所述第二安装孔沿所述第一收纳腔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收纳腔设置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三卡接部之间,且沿相邻两个所述第三卡接部中的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的朝向相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座的端面还设有第四安装孔,所述第四安装孔与所述第二连接部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与所述第四安装孔卡接配合的安装体。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四安装孔卡接配合的第五卡接部,另一端设有提拉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还包括第五连接体,所述第五连接体设有与所述连接件滑动配合的第五安装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安装孔的内壁设有限位凸起,所述连接件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限位配合的限位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起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包括第一段限位槽和第二段限位槽,所述第一段限位槽沿所述连接件的轴向设置,所述第二段限位槽沿所述连接件的周向设置,且所述第二段限位槽与所述第一段限位槽连通,所述连接件设有阻挡体,所述阻挡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段限位槽内、并靠近所述第二段限位槽的进口设置,用于阻挡所述限位凸起,使所述限位凸起能够沿所述第一段限位槽变向移动至第二段限位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五连接体包括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五安装孔的侧壁的第六安装孔及弹性体,所述弹性体的一端设置于所述第六安装孔,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且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设有所述限位凸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收纳腔的侧壁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间隔设置。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涉及另一种脚架组件,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包括开口;及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收纳槽,所述第二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当所述第二支撑件转动至第七预设位置时,所述支撑部穿过所述开口设置于所述收纳槽外,所述支撑部与所述第二安装座配合形成支撑结构。上述脚架组件在使用时,在运输或者不需要支撑第二取暖器本体时,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开设有第一收纳腔;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收纳腔的内壁;及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收纳腔的深度方向移动并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当所述第一支撑件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外,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使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配合形成支撑结构;当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至第三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移动至第四预设位置,使所述第一支撑件收纳于所述第一收纳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开设有第一收纳腔;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一端固设于所述第一收纳腔的内壁;及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收纳腔的深度方向移动并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当所述第一支撑件移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外,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使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配合形成支撑结构;当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至第三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移动至第四预设位置,使所述第一支撑件收纳于所述第一收纳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相对所述连接件的周向转动并相对所述连接件的轴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且所述第一支撑件能够相对所述连接件的周向转动并能够相对所述连接件的轴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弹性件,所述第一安装座设有用于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外,当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一安装座配合形成所述支撑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纳腔的内壁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三连接部,当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连接件移动至第四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可拆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为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为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包括第一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腔,所述第一连接体设有所述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第二连接体及贯穿所述第一支撑件的侧壁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体设有所述第二卡接部,当所述第一支撑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腔时,所述第一卡接部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第四连接部;当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所述连接件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四连接部可拆卸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端面,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收纳腔外。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第三卡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为与所述第三卡接部卡接配合的第四卡接部。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脚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的端面开设有第二安装孔及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三安装孔的面积,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孔连通形成所述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连接面、第三连接体及第四连接体,所述第三连接体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四连接体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第三连接体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匹配,所述第四连接体与所述第三安装孔匹配,所述第三连接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连接体连接形成所述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三连接体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当所述第三连接体移动至第五预设位置时,所述第四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超廖泓斌张毅白相星周小兵唐爱红余伯成徐荣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