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的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774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的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其中,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的连接结构包括:减振器活塞杆,所述减振器活塞杆为圆柱形,所述减振器活塞杆包括半径逐渐递减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的第三连接部;减振器防尘罩端盖,所述减振器防尘罩端盖套设在所述减振器活塞杆的第二连接部上,并抵止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套设在所述减振器活塞杆的第二连接部上,并将所述减振器防尘罩端盖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的连接结构,其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固定可靠。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shock absorber piston rod and dust shield and vehicles with th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a shock absorber piston rod and a dust shield and a vehicle with it, in which the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he shock absorber piston rod and the dust shield includes a shock absorber piston rod, the shock absorber piston rod is cylindrical, the shock absorber piston rod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part with gradually decreasing radius, a second connecting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The third connecting part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the end cover of the shock absorber dust-proof cover; the end cover of the shock absorber dust-proof cover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of the shock absorber piston rod and is terminated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the fastener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of the shock absorber piston rod, and the end cover of the shock absorber dust-proof cover is fixed at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Up. The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the shock absorber piston rod and dust shield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in structure, simple in installation and reliable in fix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的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的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传统设计中,筒式减振器活塞杆、减振器上接头、减振器防尘罩端盖、减振器防尘罩为四个独立的零件,通过摩擦焊接,使减振器活塞杆、减振器上接头、减振器防尘罩端盖焊接为一个整体,然后通过点焊的方式,将减振器防尘罩焊接在减振器防尘罩端盖上,最终实现减振器防尘罩的固定;同时,减振器上接头为减振器上端衬套的安装提供连接杆,此类设计中,由于减振器活塞杆、减振器上接头、减振器防尘罩端盖通过摩擦焊接到一起,焊接强度较低,容易造成减振器防尘罩端盖脱焊,导致减振器防尘罩在车辆振动时产生晃动而出现异响。因此,一般在防尘罩端盖和减振器上接头两者之间增加两个加强的焊点。但是在两者之间增加焊点时,二次焊接产生的热影响区很容易对之前的摩擦焊接部位产生影响,从而使整个部位的疲劳寿命下降,在苛刻的工况下容易导致减振器活塞杆、减振器上接头和减振器防尘罩端盖的焊接部位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的连接结构,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固定可靠,减振器活塞杆一部分完全密封在筒式减振器防尘罩中,能够消除减振器活塞和外界环境的砂石等接触的风险,提高了整个减振器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的连接结构的车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的连接结构,包括减振器活塞杆,所述减振器活塞杆为圆柱形;所述减振器活塞杆包括半径逐渐递减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的第三连接部;减振器防尘罩端盖;所述减振器防尘罩端盖套设在所述减振器活塞杆的第二连接部上,并抵止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套设在所述减振器活塞杆的第二连接部上,并将所述减振器防尘罩端盖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为六角螺母。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六角螺母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优选地,所述减振器防尘罩端盖的厚度与所述紧固件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外螺纹的长度。优选地,所述减振器防尘罩端盖的中心设有安装孔,所述减振器活塞杆的第二连接部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优选地,所述减振器防尘罩端盖的横切面形成为圆形,纵切面形成为倒凹型,所述凹型的减振器防尘罩端盖开口端朝向所述第一连接部。优选地,还包括减振器防尘罩,所述减振器防尘罩形成圆柱形,所述减振器防尘罩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减振器防尘罩端盖的开口端。优选地,所述减振器防尘罩的内径等于所述减振器防尘罩端盖的外径。优选地,所述减振器防尘罩的一端焊接在所述减振器防尘罩端盖的开口端。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的连接结构。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之一: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的连接结构,将减振器活塞杆的一部分完全密封在减振器防尘罩中,从而消除了减振器活塞和外界环境的砂石等接触的风险,提高了整个减振器的使用寿命,同时,该连接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固定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的连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活塞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减振器活塞杆10;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第三连接部13;减振器防尘罩端盖20;紧固件30;减振器防尘罩4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连接结构。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连接结构,包括减振器活塞杆10、减振器防尘罩40端盖20和紧固件30。具体而言,减振器活塞杆10为圆柱形;减振器活塞杆10包括半径逐渐递减的第一连接部11,与第一连接部11相连的第二连接部12,与第二连接部12相连的第三连接部13,减振器防尘罩40端盖20套设在减振器活塞杆10的第二连接部12上,并抵止于第一连接部11的端部,紧固件30套设在减振器活塞杆10的第二连接部12上,并将减振器防尘罩40端盖20固定在第二连接部12上。也就是说,减振器活塞杆10呈圆柱体,圆柱体的减振器活塞杆10分为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12和第三连接部13,第二连接部12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1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接部13连接,其中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用于与活塞连接,第三连接部13用于与车身连接。第一连接部11的直径大于第二连接部12,第二连接部12的直径大于第三连接部13的直径,使得第一连接部11上与第二连接部12连接处形成有台阶面,减振器防尘罩40端盖20套设在第二连接部12上且止抵于台阶面,进而通过台阶面可以限制减振器防尘罩端盖20在减振器活塞杆10轴线上的移动,在通过紧固件30固定在减振器防尘罩端盖20的另一侧,进而通过紧固件30与台阶面的夹持,使减振器防尘罩端盖20牢牢的固定在第二连接部12上,且该连接方式具有很好的密封效果,避免减振器活塞杆10的第一连接部11及减振器活塞与外界环境接触,损坏减振器活塞杆10及减振器活塞。由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连接结构,能够将减振器活塞杆10的一部分完全密封在减振器防尘罩40中,从而消除了减振器活塞杆10的第一连接部11和外界环境的砂石等接触而被损坏的风险,提高了整个减振器的使用寿命。同时,该连接结构简单、安装简便、固定可靠。优选地,紧固件30为六角螺母标准件,其规格可以根据减振器活塞杆10的第二连接部12的尺寸进行选择,第二连接部12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六角螺母内设有内螺纹,外螺纹与内螺纹相匹配,采用螺纹的连接方式,简单方便,容易操作,且固定较为牢固,便于安装和拆卸。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减振器防尘罩端盖20的厚度与紧固件30的长度之和等于外螺纹的长度。也就是说,坚固件整体与第二连接部12上的外螺纹配合,提高紧固件30固定的牢固性。可选地,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减振器防尘罩端盖20的中心设有安装孔(未图示),减振器活塞杆10的第二连接部12固定在安装孔内,具体地,安装孔的孔径略大于减振器活塞杆10第二部分的外径,略小于减振器活塞杆10第一部分的外径以实现减振器防尘罩端盖20的安装孔的外缘止抵于台阶面,且通过紧固件30固定后具有较好的密封性。优选地,减振器防尘罩端盖20的横切面形成为圆形,纵切面形成为倒凹型,凹型的开口端朝向第一连接部11,该结够便于后续的焊接工作。且密封效果较好。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连接结构还包括减振器防尘罩40,减振器防尘罩40形成圆柱形,减振器防尘罩40的一端固定在减振器防尘罩端盖20的开口端,减振器防尘罩40用于保护减振器,其与减振器防尘罩端盖20的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器活塞杆,所述减振器活塞杆为圆柱形,所述减振器活塞杆包括半径逐渐递减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的第三连接部;减振器防尘罩端盖,所述减振器防尘罩端盖套设在所述减振器活塞杆的第二连接部上,并抵止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套设在所述减振器活塞杆的第二连接部上,并将所述减振器防尘罩端盖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器活塞杆,所述减振器活塞杆为圆柱形,所述减振器活塞杆包括半径逐渐递减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的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的第三连接部;减振器防尘罩端盖,所述减振器防尘罩端盖套设在所述减振器活塞杆的第二连接部上,并抵止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套设在所述减振器活塞杆的第二连接部上,并将所述减振器防尘罩端盖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六角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所述六角螺母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活塞杆和防尘罩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防尘罩端盖的厚度与所述紧固件的长度之和等于所述外螺纹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广川王炜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