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力装置及扫路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2663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力装置及扫路车,所述气力装置包括抽吸风机、反吹风机、抽吸管道、反吹管道以及吸嘴;所述吸嘴具有吸嘴腔以及与所述吸嘴腔连通的反吹口和抽吸口,所述抽吸口设置在所述吸嘴腔的顶部,所述反吹口设置在抽吸口的后侧,所述抽吸口通过所述抽吸管道与所述抽吸风机连接,以通过所述抽吸风机对所述吸嘴腔提供抽吸气流,所述反吹口通过所述反吹管道与所述反吹风机连接,以通过所述反吹风机提供从所述吸嘴腔的后侧朝向所述吸嘴腔的位于所述抽吸口下方的反吹气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气力装置能够提高吸附垃圾的能力,并且还可以产生二次吸附或多次吸附的效果。

Pneumatic device and road sweep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neumatic device and a road sweeper. The pneumatic device comprises a suction fan, a back-blower, a suction pipeline, a back-blown pipeline and a suction nozzle. The suction nozzle has a suction cavity and a back-blown mouth and a suction opening connected with the suction nozzle cavity. The suction opening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suction nozzle cavity, and the back-blown mouth is arranged at the back of the suction opening, and the suction opening passes through. The suctio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ction fan to provide suction air through the suction fan to the suction cavity, and the back-blow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ck-blower through the back-blower pipe to provide the back-blown air from the back side of the suction cavity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suction cavity. The pneumatic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ability of adsorbing garbage, and can also produce the effect of secondary adsorption or multiple adsorp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力装置及扫路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扫路车
,具体地涉及一种气力装置及扫路车。
技术介绍
现有的扫路车的气力装置通常采用高压离心风机运转而产生负压气流对路面上的垃圾进行吸附收集,从而实现路面清洁。但是,随着作业速度提高,吸附垃圾的能力就会降低,即气力输送装置的输送物料质量和空气质量之比(称为料气质量输送比)会降低。这是由于当作业车速较快时,吸嘴内部气流对垃圾的有效作用时间不够,导致空腔气流未能将部分垃圾从地面提升至吸管下端入口处,被吸管输送至垃圾收集箱,使垃圾从吸嘴后部遗漏。因此,目前的扫路车能有效吸附垃圾的作业速度较低,一般小于15km/h。若是采用更大型号的风机来提高扫路车的作业速度,则存在提升效果不佳的问题。此外,采用大型号风机,一方面使扫路车的整体布置困难,另一方面使整车油耗和噪声大幅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气力装置及扫路车,该气力装置能够提高吸附垃圾的能力,并且还可以产生二次吸附或多次吸附的效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气力装置,所述气力装置包括抽吸风机、反吹风机、抽吸管道、反吹管道以及吸嘴;所述吸嘴具有吸嘴腔以及与所述吸嘴腔连通的反吹口和抽吸口,所述抽吸口设置在所述吸嘴腔的顶部,所述反吹口设置在抽吸口的后侧,所述抽吸口通过所述抽吸管道与所述抽吸风机连接以通过所述抽吸风机对所述吸嘴腔提供抽吸气流,所述反吹口通过所述反吹管道与所述反吹风机连接,以通过所述反吹风机提供从所述吸嘴腔的后侧朝向所述吸嘴腔的位于所述抽吸口下方的反吹气流。优选地,所述气力装置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设置在所述反吹口和所述抽吸口之间以将所述吸嘴腔分割为反吹腔与抽吸腔,所述反吹腔与所述抽吸腔通过所述导流板下部的空间相互连通,所述导流板倾斜地设置以将所述反吹腔的气流引流入所述抽吸腔中。优选地,所述气力装置包括耐磨块,所述耐磨块突出到所述导流板下部的空间中以使所述反吹腔的气流经过所述耐磨块的下方的空间进入所述抽吸腔中。优选地,所述气力装置设置为:在所述耐磨块的下方的空间中,所述反吹风机产生的反吹气流的流速大于所述抽吸风机产生的抽吸气流的流速的20%;和/或,所述反吹风机提供的反吹气流的流量小于所述抽吸风机的抽吸气流的流量的一半。优选地,所述反吹口设置在吸嘴腔的顶部并位于所述抽吸口的后侧;和/或,所述反吹管道伸入所述吸嘴腔的部分逐渐缩小以形成锥形的喷嘴结构。优选地,所述反吹管道的与所述反吹口连接的一端倾斜地设置,以使从所述反吹口流出的气流的中心轴线与地面的夹角θ设置为30°≤θ≤60°。优选地,所述气力装置包括橡胶板,所述橡胶板设置在所述吸嘴腔的前部并向下朝向所述吸嘴腔倾斜设置。优选地,所述橡胶板的底端与所述抽吸口的中心线之间间隔地设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扫路车,包括垃圾箱以及上述的气力装置,所述抽吸口通过所述抽吸管道与所述垃圾箱连接,所述抽吸风机与所述垃圾箱连接,以使所述抽吸口能够将垃圾吸入所述垃圾箱中。优选地,所述扫路车包括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设置在所述垃圾箱中以使进入所述垃圾箱的气流先经过所述除尘装置再进入所述抽吸风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气力装置通过将反吹口设置在抽吸口的后侧,以使得所述反吹风机提供的反吹气流能够从所述吸嘴腔的后侧朝向所述吸嘴腔的位于所述抽吸口下方流动。这样设置所带来的好处是,一方面,反吹气流能够将吸嘴腔内部的垃圾吹起以使垃圾处于悬浮状态,以便于被抽吸风机从所述抽吸口吸附;另一方面,反吹气流还可以将从吸嘴腔后侧遗漏的垃圾反向吹回所述吸嘴腔中,以达到再次被所述抽吸风机从所述抽吸口吸附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气力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气力装置的吸嘴部分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气力装置的吸嘴部分的气流流动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气力装置的吸嘴部分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气力装置包括抽吸风机10、反吹风机20、抽吸管道30、反吹管道40以及吸嘴50。吸嘴50具有吸嘴腔以及与吸嘴腔连通的反吹口和抽吸口,抽吸口设置在吸嘴腔的顶部,反吹口设置在抽吸口的后侧,抽吸口通过抽吸管道30与抽吸风机10连接以通过抽吸风机10对吸嘴腔提供抽吸气流,反吹口通过反吹管道40与反吹风机20连接,以通过反吹风机20提供从吸嘴腔的后侧朝向吸嘴腔的位于抽吸口下方的反吹气流。通常,气力装置是移动地进行垃圾吸附作业,在本专利技术中,“前”是指气力装置移动的方向,“后”是与“前”相反的方向。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气力装置通过将反吹口设置在抽吸口的后侧,从而使得反吹风机20提供的反吹气流能够从吸嘴腔的后侧朝向吸嘴腔的位于抽吸口下方流动。这样设置所带来的好处是,一方面,反吹气流能够将吸嘴腔内部的垃圾吹起以使垃圾处于悬浮状态,以便于被抽吸风机10从抽吸口吸附;另一方面,反吹气流还可以将从吸嘴腔后侧遗漏的垃圾反向吹回吸嘴腔中,以达到再次被抽吸风机10从抽吸口吸附的目的。为了使反吹风机20提供的反吹气流能够更加顺畅地吹向抽吸口的下方的部位,从而减小反吹气流的能量损失,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气力装置包括导流板60,导流板60设置在反吹口和抽吸口之间以将吸嘴腔分割为反吹腔51与抽吸腔52,反吹腔51与抽吸腔52通过导流板60下部的空间相互连通,导流板60倾斜地设置以将反吹腔51的气流引流入抽吸腔52中。应当理解的是,导流板60的倾斜角度可以调节,反吹气流通过导流板60下方时会产生高速负压气流,该高速负压气流以及反吹气流可以更有效地将垃圾反向吹回吸嘴腔中。在垃圾经过导流板60下方时会不断地与导流板60产生摩擦,长时间的工作过程会使导流板60的下部磨损严重,甚至可能损坏导流板60,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优选地,气力装置包括耐磨块70,耐磨块70突出到导流板60下部的空间中以使反吹腔51的气流经过耐磨块70的下方的空间进入抽吸腔52中。应当理解的是,耐磨块70可以设计为各种材质的块体,只要能够提供较好的耐磨性能即可,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耐磨块70设计为尼龙耐磨块。由于耐磨块70突出到导流板60下部,也就是说,耐磨块70的底部的水平高度低于导流板60的底部的水平高度,因此,经过导流板60下方的反吹气流会带着垃圾通过耐磨块70的下方的空间,这就会使大部分垃圾在通过时仅与耐磨块70产生摩擦,而避免了与导流板60的下部产生摩擦,从而起到了保护导流板60的效果。为了更加有效的发挥反吹气流的作用,优选地,气力装置设置为:在耐磨块70的下方的空间中,反吹风机20产生的反吹气流的流速大于抽吸风机10产生的抽吸气流的流速的20%。通常,在考虑现有的抽吸气流的流速的情况下,反吹气流的流速被设计为大于75m/s。为了防止反吹气流溢出到吸嘴腔的外部,优选地,反吹风机20提供的反吹气流的流量小于抽吸风机10的抽吸气流的流量的一半。也就是说,反吹气流的流量不宜过大。应当理解的是,反吹口只要设置在抽吸口的后侧即可,并不限定具体的设置位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反吹口设置在吸嘴腔的顶部。这样设置的好处是,可以比较方便地设置反吹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力装置包括抽吸风机(10)、反吹风机(20)、抽吸管道(30)、反吹管道(40)以及吸嘴(50);所述吸嘴(50)具有吸嘴腔以及与所述吸嘴腔连通的反吹口和抽吸口,所述抽吸口设置在所述吸嘴腔的顶部,所述反吹口设置在抽吸口的后侧,所述抽吸口通过所述抽吸管道(30)与所述抽吸风机(10)连接以通过所述抽吸风机(10)对所述吸嘴腔提供抽吸气流,所述反吹口通过所述反吹管道(40)与所述反吹风机(20)连接,以通过所述反吹风机(20)提供从所述吸嘴腔的后侧朝向所述吸嘴腔的位于所述抽吸口下方的反吹气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力装置包括抽吸风机(10)、反吹风机(20)、抽吸管道(30)、反吹管道(40)以及吸嘴(50);所述吸嘴(50)具有吸嘴腔以及与所述吸嘴腔连通的反吹口和抽吸口,所述抽吸口设置在所述吸嘴腔的顶部,所述反吹口设置在抽吸口的后侧,所述抽吸口通过所述抽吸管道(30)与所述抽吸风机(10)连接以通过所述抽吸风机(10)对所述吸嘴腔提供抽吸气流,所述反吹口通过所述反吹管道(40)与所述反吹风机(20)连接,以通过所述反吹风机(20)提供从所述吸嘴腔的后侧朝向所述吸嘴腔的位于所述抽吸口下方的反吹气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力装置包括导流板(60),所述导流板(60)设置在所述反吹口和所述抽吸口之间以将所述吸嘴腔分割为反吹腔(51)与抽吸腔(52),所述反吹腔(51)与所述抽吸腔(52)通过所述导流板(60)下部的空间相互连通,所述导流板(60)倾斜地设置以将所述反吹腔(51)的气流引流入所述抽吸腔(52)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力装置包括耐磨块(70),所述耐磨块(70)突出到所述导流板(60)下部的空间中以使所述反吹腔(51)的气流经过所述耐磨块(70)的下方的空间进入所述抽吸腔(52)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力装置设置为:在所述耐磨块(70)的下方的空间中,所述反吹风机(20)产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先云辛绪早周巡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