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2203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无人机机身两侧的薄片,每个薄片包括:一个用于与无人机机身的侧部固定的薄片后端;一个通过提前碰撞和变形吸能对无人机头部进行保护的薄片前端,薄片前端的首部前伸超过无人机头部,薄片前端的首部下伸低于无人机头部,薄片前端的尾部与薄片后端的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薄片采用的特殊结构能否从前端和底部对无人机头部进行保护,避免其与障碍物产生的直接碰撞;薄片采用韧性和强度好的材料,能大幅吸收撞击能量,保证对无人机头部光电设备的防护。

Head Protection Device for Small Fixed Wing UAV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d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small fixed-wing UAV, which comprises two thin sheets mounted on both sides of the UAV fuselage, each of which includes: a rear end of a thin sheet for fixing the side of the UAV fuselage; a front end of a thin sheet for protecting the head of the UAV through early collision and deformation energy absorption;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thin sheet extends forward over the head of the UAV. The head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sheet is lower than the head of the UAV, and the tail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sheet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back end of the sheet.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special structure adopted by the thin sheet can protect the head of the UAV from direct collision with obstacles from the front end and the bottom; the thin sheet adopts materials with good toughness and strength, which can absorb the impact energy substantially and ensure the protection of the photoelectric equipment on the head of the UAV.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防护
,具体涉及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固定翼无人机回收方式主要有伞降回收、撞网回收和着陆滑跑等类型,其中着陆滑跑主要通过无人机的滑跑轮刹车制动回收的,滑跑过程需进行较为复杂的纠偏控制,否则易跑偏。场地以跑道、空地为主。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多未配置纠偏系统,且翼展大、质量小,采用着陆滑跑时受地面平整度、异物影响较大,易出现跑偏撞上周围物体或跑道异物阻拦前倾等现象,对头部挂装的光电设备(如导引头、光电吊舱等)造成较大安全隐患。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方研发出了一种用于对无人机的头部进行保护的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无人机机身两侧的薄片,每个薄片包括:一个用于与无人机机身的侧部固定的薄片后端;一个通过提前碰撞和变形吸能对无人机头部进行保护的薄片前端,薄片前端的首部前伸超过无人机头部,薄片前端的首部下伸低于无人机头部,薄片前端的尾部与薄片后端的一端连接。具体地,薄片前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第三弧形部,第三弧形部向下弯曲,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均向上弯曲,第一弧形部与第二弧形部非接触的一端向上翘起,第一弧形部与第二弧形部接触的一端低于无人机头部。优选地,第二弧形部的弯曲度为115°,第二弧形部的弯曲半径与第一弧形部的弯曲半径相同,且均为第三弧形部的弯曲半径的两部。进一步地,薄片后端的前端、中端和后端分别通过第一螺钉组、第二螺钉组和第三螺钉组固定在无人机机身上。进一步地,薄片后端上设置有多个为减少总体质量的镂空结构。优选地,薄片采用2A12铝合金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1、薄片采用的特殊结构能否从前端和底部对无人机头部进行保护,避免其与障碍物产生的直接碰撞;2、薄片采用韧性和强度好的材料,能大幅吸收撞击能量,保证对无人机头部光电设备的防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结构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无人机头部;2、薄片前端;21、第一弧形部;22、第二弧形部;23、第三弧形部;3、第一螺钉组;4、薄片后端;5、无人机机身;6、第二螺钉组;7、第三螺钉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1保护装置,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无人机机身5两侧的薄片,每个薄片的厚度均为3毫米;每个薄片包括:一个用于与无人机机身5的侧部固定的薄片后端4;一个通过提前碰撞和变形吸能对无人机头部1进行保护的薄片前端2,薄片前端2的首部前伸超过无人机头部1,薄片前端2的首部下伸低于无人机头部1,薄片前端2的尾部与薄片后端4的一端连接。薄片前端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部21、第二弧形部22、第三弧形部23,第三弧形部23向下弯曲,第一弧形部21和第二弧形部22均向上弯曲,第一弧形部21与第二弧形部22非接触的一端向上翘起,第一弧形部21与第二弧形部22接触的一端低于无人机头部1。第一弧形部21的内外弯曲半径均为40毫米,第一弧形部21的宽度为20毫米,且其从与第二弧形部22接触的一端向非与第二弧形部22接触的一端逐渐变窄,其非与第二弧形部22接触的一端为圆弧形,弯曲半径为5毫米;第二弧形部22的弯曲度为115°,第二弧形部22的弯曲半径与第一弧形部21的弯曲半径相同,且均为第三弧形部23的弯曲半径的两部。第二弧形部22的宽度为20毫米,第二弧形部22的内外弯曲半径均为40毫米;第三弧形部23的宽度为20毫米,第三弧形部23的内外弯曲半径均为20毫米;薄片后端4的前端、中端和后端分别通过第一螺钉组3、第二螺钉组6和第三螺钉组7固定在无人机机身5上。第一螺钉组3、第二螺钉组6和第三螺钉组7均为6枚Ф3.5mm沉孔螺钉。薄片后端4上设置有多个为减少总体质量的镂空结构,镂空结构的设置使得无人机的总体质量特性和气动特性影响很小,不会对无人机飞行造成影响。本实施例优选镂空结构为五个长方形结构。薄片采用2A12铝合金制成。薄片的结构尺寸与无人机机身5外形相匹配,薄片与机身纵轴平面相平行,以保证与无人机机身5有较好的贴合度,以便于安装、拆卸。当薄片接触障碍物碰撞时候,首先接触障碍物的是第一弧形部21远离第二弧形部22的一端;或第一弧形部21和第二弧形部22的下端;由三个弧形部进行略微的形变进行吸能,且碰撞能量会由薄片后端4传递至无人机机身5,不会直接作用于无人机头部1,因此对无人机头部1进行了保护。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无人机机身两侧的薄片,每个薄片包括:一个用于与无人机机身的侧部固定的薄片后端;一个通过提前碰撞和变形吸能对无人机头部进行保护的薄片前端,薄片前端的首部前伸超过无人机头部,薄片前端的首部下伸低于无人机头部,薄片前端的尾部与薄片后端的一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分别安装在无人机机身两侧的薄片,每个薄片包括:一个用于与无人机机身的侧部固定的薄片后端;一个通过提前碰撞和变形吸能对无人机头部进行保护的薄片前端,薄片前端的首部前伸超过无人机头部,薄片前端的首部下伸低于无人机头部,薄片前端的尾部与薄片后端的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固定翼无人机头部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薄片前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弧形部、第二弧形部、第三弧形部,第三弧形部向下弯曲,第一弧形部和第二弧形部均向上弯曲,第一弧形部与第二弧形部非接触的一端向上翘起,第一弧形部与第二弧形部接触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江源孙传杰钱立新卢永刚李永泽周婕群陈伟谭晓军邓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