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网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2044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布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网布,包括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编织层,所述经纱和纬纱均为具有中空结构的涤纶纤维,所述涤纶纤维的横截面为毛细管状,所述编织层的上表面依次涂覆有竹纤维层、由荧光漆涂覆的自发光层及由聚氨酯层制成的胶膜层。其解决现有发光面料的结构比较复杂,制作成本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损坏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网布夜间可发光发亮,同时可快速导湿和挥发汗液,具有透气、耐磨和抗菌功能。

A Luminescent Mesh Cloth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textile fabrics, in particular to a luminous mesh fabric, which comprises a knitting layer interwoven by warp and weft yarns. The warp and weft yarns are polyester fibers with hollow structure. The cross section of the polyester fibers is capillary,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knitting layer is coated with bamboo fibers in turn, a self-luminous layer coated by fluorescent paint and a polyurethane layer. The film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of complex structure, high production cost and easy damage in daily life of existing luminous fabrics. The net cloth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glow and shine at night, at the same time can quickly conduct moisture and volatilize sweat, and has the functions of air permeability, wear resistance and bacteria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光网布
本技术涉及纺织布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光网布。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纺织面料的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由于现有的面料一般是采用涤纶纱线经纬交织或采用棉纱线经纬交织面成,其具有透气性、排汗性及吸温性的效果,广泛应用于服装的制作;但是这些面料的观赏性、趣味性均较差。为了提高面料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市面上出现了一种发光面料,其在面料中穿插若干根光导纤维,在光导纤维的一端设置光源,通过给光导纤维提供电流来使面料具有发光效果;但是这种发光面料的结构比较复杂,制作成本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夜间可发光发亮,同时可快速导湿和挥发汗液,具有透气、耐磨和抗菌功能的发光网布。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光网布,包括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编织层,所述经纱和纬纱均为具有中空结构的涤纶纤维,所述编织层的厚度为5~15mm,所述编织层的上表面依次涂覆有竹纤维层、由荧光漆涂覆的自发光层及由聚氨酯层制成的胶膜层。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涤纶纤维的横截面为毛细管状。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竹纤维层的厚度为0.5~3mm。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自发光层的厚度为0.05~0.1mm。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胶膜层的厚度为0.01~0.5mm。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和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网布采用中空结构的涤纶纤维编织而成,并且中空的涤纶纤维的截面为毛细管状,使其织物能够快速导湿,扩散和挥发汗液,从而能够保持人体皮肤的干爽,进而提高了织物的舒适性,通过设置竹纤维层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抗菌和防臭的性能,在编织层的上表面设置由荧光漆涂覆的自发光层使得基布在夜间能带有一定的亮度,使得穿着由该布料的制成的服装时,具有一定的警醒程度,使得行走更为安全;通过设置由聚氨酯层制成的胶膜层使本技术网布具有良好的耐磨防水的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涤纶纤维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网布,包括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编织层10,所述经纱和纬纱均为具有中空结构1010的涤纶纤维11,所述编织层10的上表面依次涂覆有竹纤维层20、由荧光漆涂覆的自发光层30及由聚氨酯层制成的胶膜层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涤纶纤维101的横截面为毛细管状,所述编织层10的厚度为10mm,所述竹纤维层20的厚度为1.2mm,所述自发光层30的厚度为0.08mm,所述胶膜层40的厚度为0.25mm。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编织层10的厚度可以为5~15mm,优选为9~11mm;所述竹纤维层20的厚度可以为0.5~3mm,优选为1~2mm;所述自发光层30的厚度可以为0.05~0.1mm,优选为0.06~0.08mm;所述胶膜层40的厚度可以为0.01~0.5mm,优选为0.15~0.3mm。本技术的网布采用中空结构的涤纶纤维编织而成,并且中空的涤纶纤维的截面为毛细管状,使其织物能够快速导湿,扩散和挥发汗液,从而能够保持人体皮肤的干爽,进而提高了织物的舒适性,通过设置竹纤维层使其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抗菌和防臭的性能,在编织层的上表面设置由荧光漆涂覆的自发光层使得基布在夜间能带有一定的亮度,使得穿着由该布料的制成的服装时,具有一定的警醒程度,使得行走更为安全;通过设置由聚氨酯层制成的胶膜层使本技术网布具有良好的耐磨防水的性能。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技术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光网布,包括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编织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和纬纱均为具有中空结构的涤纶纤维,所述编织层的厚度为5~15mm,所述编织层的上表面依次涂覆有竹纤维层、由荧光漆涂覆的自发光层及由聚氨酯层制成的胶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光网布,包括由经纱和纬纱交织而成编织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和纬纱均为具有中空结构的涤纶纤维,所述编织层的厚度为5~15mm,所述编织层的上表面依次涂覆有竹纤维层、由荧光漆涂覆的自发光层及由聚氨酯层制成的胶膜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网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涤纶纤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甜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森亿织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