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设置排气系统(12)的排气系统配置结构(10),所述排气系统(12)包括尾管(30)和连接构件(16),所述连接构件(16)将所述排气系统连接到排气歧管(40)上,所述排气系统从所述连接构件到所述尾管端设置在车身上。所述结构(10)包括支撑构件(16),其在比排气系统的重心(28)更朝向尾管端的位置处,并且在排气系统的惯性主轴(AL)处或其附近,将所述排气系统从所述连接构件到所述尾管端支撑于所述车身上。因此,与所述排气系统由多个支撑构件支撑的构造相比,所述整个排气系统的位置易于被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排气系统配置结构,尤其涉及排气系统从将排气系统 连接到排气歧管上的连接构件直到尾管端设置于车身上的排气系统配 置结构。
技术介绍
在设置有内燃机的车辆中,设置用于将废气排放到大气中的排气 系统。所述排气系统由多个支撑构件支撑在车身上(例如,见公开号为(JP-A)第2002-160536的曰本专利申请)。例如,在JP-A第 2002-160536中描述的例子中,催化剂支撑构件、消音器支撑构件、前 侧管道支撑构件和后侧管道支撑构件设置于排气系统内,并且所述排 气系统由所述多个支撑构件支撑于车身上。然而,在JP-A第2002-160536中描述的例子中,所述排气系统由 多个支撑构件支撑在车身上。为此,当整个排气系统的位置被调整(校 正)时,有必要调整多个支撑构件中的每个的位置。因此,使调整整 个排气系统的位置复杂化。为了便于调整整个排气系统的位置,也可以想到减少用于将排气 系统支撑在车身上的支撑构件的数量。然而,在传统排气系统中当支撑构件数量减少的时候,作用在各 支撑构件上的负荷有增加的可能,或者作用在将排气歧管和排气管连接在一起的连接构件上的负荷,作用在消音器构件上的负荷,以及作 用在催化剂构件上的负荷有局部地增加的可能。因此,在车身上设置排气系统的
中,减少支撑构件的数 量以便于调整整个排气系统的位置,而不应用特殊设计来提高排气系 统的组成构件,例如支撑构件、将排气歧管和排气管连接在一起的连 接构件、消音器构件和催化剂构件的强度是具有挑战性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研发,并且提供了一种排气系统配置结构, 与传统情况下排气系统由多个支撑构件支撑于车身上的构造相比,所 述排气系统配置结构中整个排气系统的位置能易于被调整。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 一种即使在减少支撑构件的数量以便于调整整个 排气系统的位置时,也能够使得不必要应用特殊设计来提高起始于支 撑构件的排气系统的组成构件的强度的排气系统配置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第 一 方案提供了 一种用于设置排气系统的排气系统配置 结构,所述排气系统包括尾管和将排气系统连接到排气歧管上的连接构件,排气系统从连接构件到尾管端设置于车身上,所述结构包括 支撑构件,其在与排气系统的重心相比更朝向尾管端的一个位置处, 以及在排气系统的惯性主轴或其附近,将从连接构件到尾管端的排气 系统支撑在车身上。在本专利技术中,当在平面图中来看排气系统配置结构时,惯性主轴 是沿排气系统的纵向延伸的假想轴,并且认为是其中没有扭转振动位 移的排气系统中的扭转振动的轴。在第一方案的排气系统配置结构中,从连接构件到尾管端的排气 系统支撑在车身上的一个位置(地点)。因此,可在支撑排气系统于车身上的支撑构件的 一个地点处调整 (校正)整个排气系统的位置。因此,与传统情况下排气系统由多个 支撑构件支撑在车身上的构造相比,整个排气系统的位置易于被调整。进一步地,在排气系统配置结构中,支撑排气系统于车身上的支 撑构件,与排气系统的重心相比,定位在更朝向尾管端的排气系统的 惯性轴或其附近。因此,即使由于车辆的运行(移动)等原因,集中于惯性主轴上 的扭转振动在整个排气系统中出现,在支撑构件定位其上的惯性主轴上也没有扭转振动位移(左右方向的移动)。因此,作用在支撑构件上 的扭矩能保持低水平。因此,因为作用在支撑构件上的负荷减少了,所以即使当从连接 构件到尾管端的排气系统由所述一个支撑构件支撑在车身上时,也没 有必要应用特殊设计来提高支撑构件的强度。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提供了 一种用于设置排气系统的排气系统配置 结构,所述排气系统包括尾管和将排气系统连接到排气歧管上的连接 构件,所述排气系统从连接构件到尾管端设置于车身上,所述结构包括支撑构件,其在与排气系统的重心相比更朝向尾管端的一个位置 处,将从连接构件到尾管端的排气系统支撑在车身上,其中排气系统 的重心设置在平面图中连接连接构件以及支撑构件的直线处或其附近。在第二方案的排气系统配置结构中,从连接构件到尾管端的排气系统支撑在车身上的一个位置(地点)。因此,可在支撑排气系统于车身上的支撑构件的 一个地点处调整 (校正)整个排气系统的位置。因此,与传统情况下排气系统由多个 支撑构件支撑在车身上的构造相比,整个排气系统的位置易于被调整。进一步地,在上述的排气系统配置结构中,排气系统的重心定位 在平面图中连接连接构件和支撑排气系统于车身上的支撑构件的直线 处或其附近。因此,即使由于车辆的运行等原因,集中于连接支撑构件和连接 构件的直线上的扭转振动在整个排气系统中出现,在支撑构件定位于作用在支撑构件上的扭矩能保持低水平。因此,因为作用在支撑构件上的负荷减少了,所以即使当从连接 构件到尾管端的排气系统由所述一个支撑构件支撑在车身上时,也没 有必要应用特殊设计来提高支撑构件的强度。此外,在上述的排气系统配置结构中,即使当支撑构件的位置被 移动以调整整个排气系统的位置时,排气系统的重心的位置也保持在 平面图中连接支撑构件和连接构件的直线处或其附近。因此,即使当整个排气系统的位置被调整时,在左右方向上作用 在支撑构件上的扭矩也不会发生偏移。因此,每当排气系统的位置被 调整时,没有必要执行与在左右方向上作用在支撑构件上的扭矩的偏 移相对应的加固。在排气系统配置结构中,排气系统的重心可被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气系统长度的大体上一半的位置处。依照这个构造,作用在将排气系统连接到排气歧管的连接构件上 的负荷与作用在支撑排气系统于车身上的支撑构件上的负荷可以大体上相等,并且排气系统的重量的前后平衡变得优良。此外,即使由于车辆的运行等原因,集中于惯性主轴上的扭转振 动或者集中于平面图中连接支撑构件和连接构件的直线上的扭转振动 在整个排气系统中出现,从重心到连接构件的排气系统的部分,以及 从重心到支撑构件的排气系统的部分,以惯性主轴或者平面图中连接 支撑构件和连接构件的直线作为振动轴,在相互抵消扭转振动的方向 上振动。因此,作用在排气系统从重心到连接构件的部分上的扭矩(由排 气系统的质量和扭转振动而导致的),以及作用在排气系统从重心到支 撑构件的部分上的扭矩在相互抵消所述扭矩的方向上作用,并且两者 的扭矩变得几乎相等。因此,能防止作用在支撑构件和连接构件上的 扭矩发生偏移。因此,没有必要应用特殊设计来提高对应于扭矩偏移的支撑构件 和连接构件的强度。在排气系统配置结构中,所述排气系统可进一步包括设置的消音 器,使得消音器的车辆前侧部分的位置位于车辆前后方向上排气系统 的长度的大体上一半的位置处。当通常是排气系统中的重负荷的所述消音器以此方式被设置,使 得消音器的车辆前侧部分的位置位于车辆前后方向上排气系统的长度 的大体上一半的位置处时,由于与比所述消音器更朝向连接构件设置的催化剂的重量平衡的原因,故将排气系统的重心设置在车辆前后方 向上排气系统的长度的大体上一半的位置处变得容易。此外,当排气系统的重心设置在车辆前后方向上排气系统的长度 的大体上 一 半的位置处时,作用在将排气系统连接到排气歧管上的连 接构件上的负荷和作用在支撑构件上的负荷大体上相等,并且排气系 统的重量的前后平衡变得优良。此外,即使由于车辆的运行等原因,集中于惯性主轴上的扭转振 动或者集中于在平面图中连接支撑构件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设置排气系统的排气系统配置结构,所述排气系统包括尾管和将所述排气系统连接到排气歧管的连接构件,所述排气系统从所述连接构件到所述尾管端设置于车身上,所述结构包括:支撑构件,其在比所述排气系统的重心更朝向尾管端的一个位置处,并且在所述排气系统的惯性主轴处或其附近,将所述排气系统从所述连接构件到所述尾管端支撑于所述车身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野寿,马渕知树,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