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钣金壳体工装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172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4 0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钣金壳体工装夹具,包括底板,在底板的中部设有第四定位组件,在第四定位组件两侧、在底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在第四定位组件后侧设有第三定位组件,第一定位组件包括第一支座、第一气缸、第一连接板、第一支块,第一连接板前端固接第一夹持块,第一夹持块下方设有第一定位块,在第一定位块上设有第二夹持块,第二夹持块设在第一夹持块正下方;第二定位组件包括第二支座、第二气缸、第二连接板、第二支块,第二连接板前端固接第三夹持块,第三夹持块下方设有第二定位块,在第二定位块上设有第四夹持块,第四夹持块设在第三夹持块正下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夹持稳定。

A Kind of Tool Fixture for Sheet Metal Shel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ixture for sheet metal shell,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fourth positioning component in the middle of the bottom plate, a first positioning component and a second positioning component on both sides of the fourth positioning component and a third positioning component on the back of the fourth positioning component. The first position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 a first cylinder, a first connecting plate and a first block. The first clamping block is fix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first clamping block is provided below the first clamping block. The second clamping block is located directly below the first clamping block. The second positioning component includes the second support, the second cylinder, the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second support. The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is fix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second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third clamping block is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hird clamping block. A fourth clamping block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positioning block, and the fourth clamping block is positioned directly below the third clamping block.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stable cla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钣金壳体工装夹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钣金壳体辅助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钣金壳体工装夹具。
技术介绍
钣金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导电、成本低、大规模量产性能好等特点,在电子电器、通信、汽车工业、医疗器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在电脑机箱、手机、MP3中,钣金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一般是将一些金属薄板通过手工或模具冲压使其产生塑性变形,形成所希望的形状和尺寸,并可进一步通过焊接或少量的机械加工形成更复杂的钣金壳体零件。因现有的钣金壳体通常都为非标准件,所以在对钣金壳体进行进一步加工时,通常需要对钣金壳体进行固定,然后在专用的机床或者其他深加工设备上进行深度加工,这为钣金壳体的加工带来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夹持稳定的钣金壳体工装夹具。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钣金壳体工装夹具,包括底板,在底板的中部设有第四定位组件,在第四定位组件两侧、在底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在第四定位组件后侧设有第三定位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固接在底板上的第一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输出端通过第一铰接轴铰接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下方、第一气缸上端设有第一支块,所述第一支块通过第二铰接轴与第一连接板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板前端固接第一夹持块,所述第一夹持块下方设有第一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固接在底板上且在第一定位块上设有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块设在第一夹持块正下方;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固接在底板上的第二支座,所述第二支座上设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输出端通过第三铰接轴铰接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下方、第二气缸上端设有第二支块,所述第二支块通过第四铰接轴与第二连接板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板前端固接第三夹持块,所述第三夹持块下方设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二定位块固接在底板上且在第二定位块上设有第四夹持块,所述第四夹持块设在第三夹持块正下方;所述第三定位组件包括第三定位块,所述第三定位块固接在底板上,所述第三定位块上设有第三支块,所述第三支块上设有角孔支柱;所述第四定位组件包括第四定位块,所述第四定位块固接在底板上,所述第四定位块上设有第四支块,所述第四支块上设有壳体底拖,所述壳体底拖上设有主孔支柱。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夹持稳定的钣金壳体工装夹具。通过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共同作用对钣金壳体的两端进行固定夹持,通过第三定位组件和第四定位组件对钣金壳体的底端进行固定,通过第一气缸伸缩来调整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的距离,从而用来调整对钣金壳体的小端夹持,通过第二气缸伸缩来调整第三夹持块和第四夹持块之间的距离,从而用来调整对钣金壳体的大端夹持,通过第三定位组件上的角孔支柱用来对钣金壳体的底端一次限位,通过第四定位组件上的主孔支柱对钣金壳体的底端进行二次限位,通过第一定位组件、第二定位组件、第三定位组件和第四定位组件共同作用将钣金壳体完全固定,便于下一步深加工。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外端侧面设有橡胶垫。优选地:所述第三夹持块和第四夹持块的外端侧面设有橡胶垫。优选地:所述第三夹持块成U形且与第二连接板可拆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块成L形且其与第一连接板可拆卸连接。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钣金壳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板;2、第一定位组件;201、第一支座;202、第一气缸;203、第一铰接轴;204、第二铰接轴;205、第一连接板;206、第一夹持块;207、第一支块;208、第一定位块;209、第二夹持块;3、第二定位组件;301、第二支座;302、第二气缸;303、第三铰接轴;304、第四铰接轴;305、第二连接板;306、第三夹持块;307、第二支块;308、第二定位块;309、第四夹持块;4、第三定位组件;401、第三定位块;402、第三支块;403、角孔支柱;5、第四定位组件;501、第四定位块;502、第四支块;503、壳体底拖;504、主孔支柱;6、钣金壳体。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参见图1-图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钣金壳体工装夹具,包括底板1,在底板1的中部设有第四定位组件5,在第四定位组件5两侧、在底板1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组件2和第二定位组件3,在第四定位组件5后侧设有第三定位组件4,通过第一定位组件2和第二定位组件3分别对钣金壳体6的小端和大端进行固定,通过第三定位组件4和第四定位组件5对钣金壳体6的底端进行限位。第一定位组件2包括固接在底板1上的第一支座201,第一支座201上设有第一气缸202,第一气缸202输出端通过第一铰接轴203铰接第一连接板205,第一连接板205下方、第一气缸202上端设有第一支块207,第一支块207通过第二铰接轴204与第一连接板205铰接,第一连接板205前端固接第一夹持块206,第一夹持块206下方设有第一定位块208,第一定位块208固接在底板1上且在第一定位块208上设有第二夹持块209,第二夹持块209设在第一夹持块206正下方。为了保证钣金壳体6两端部不受到夹持损坏,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块206和第二夹持块209的外端侧面设有橡胶垫。为了便于更换维修,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块206成L形且其与第一连接板205可拆卸连接。通过第一气缸202的伸缩来调整第一夹持块206和第二夹持块209之间的距离,从而来夹紧或者放松对钣金壳体6的小端的固定或松开。第二定位组件3包括固接在底板1上的第二支座301,第二支座301上设有第二气缸302,第二气缸302输出端通过第三铰接轴303铰接第二连接板305,第二连接板305下方、第二气缸302上端设有第二支块307,第二支块307通过第四铰接轴304与第二连接板305铰接,第二连接板305前端固接第三夹持块306,第三夹持块306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钣金壳体工装夹具,其特征是:包括底板(1),在底板(1)的中部设有第四定位组件(5),在第四定位组件(5)两侧、在底板(1)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组件(2)和第二定位组件(3),在第四定位组件(5)后侧设有第三定位组件(4),所述第一定位组件(2)包括固接在底板(1)上的第一支座(201),所述第一支座(201)上设有第一气缸(202),所述第一气缸(202)输出端通过第一铰接轴(203)铰接第一连接板(205),所述第一连接板(205)下方、第一气缸(202)上端设有第一支块(207),所述第一支块(207)通过第二铰接轴(204)与第一连接板(205)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05)前端固接第一夹持块(206),所述第一夹持块(206)下方设有第一定位块(208),所述第一定位块(208)固接在底板(1)上且在第一定位块(208)上设有第二夹持块(209),所述第二夹持块(209)设在第一夹持块(206)正下方;所述第二定位组件(3)包括固接在底板(1)上的第二支座(301),所述第二支座(301)上设有第二气缸(302),所述第二气缸(302)输出端通过第三铰接轴(303)铰接第二连接板(305),所述第二连接板(305)下方、第二气缸(302)上端设有第二支块(307),所述第二支块(307)通过第四铰接轴(304)与第二连接板(305)铰接,所述第二连接板(305)前端固接第三夹持块(306),所述第三夹持块(306)下方设有第二定位块(308),所述第二定位块(308)固接在底板(1)上且在第二定位块(308)上设有第四夹持块(309),所述第四夹持块(309)设在第三夹持块(306)正下方;所述第三定位组件(4)包括第三定位块(401),所述第三定位块(401)固接在底板(1)上,所述第三定位块(401)上设有第三支块(402),所述第三支块(402)上设有角孔支柱(403);所述第四定位组件(5)包括第四定位块(501),所述第四定位块(501)固接在底板(1)上,所述第四定位块(501)上设有第四支块(502),所述第四支块(502)上设有壳体底拖(503),所述壳体底拖(503)上设有主孔支柱(50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钣金壳体工装夹具,其特征是:包括底板(1),在底板(1)的中部设有第四定位组件(5),在第四定位组件(5)两侧、在底板(1)上分别设有第一定位组件(2)和第二定位组件(3),在第四定位组件(5)后侧设有第三定位组件(4),所述第一定位组件(2)包括固接在底板(1)上的第一支座(201),所述第一支座(201)上设有第一气缸(202),所述第一气缸(202)输出端通过第一铰接轴(203)铰接第一连接板(205),所述第一连接板(205)下方、第一气缸(202)上端设有第一支块(207),所述第一支块(207)通过第二铰接轴(204)与第一连接板(205)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板(205)前端固接第一夹持块(206),所述第一夹持块(206)下方设有第一定位块(208),所述第一定位块(208)固接在底板(1)上且在第一定位块(208)上设有第二夹持块(209),所述第二夹持块(209)设在第一夹持块(206)正下方;所述第二定位组件(3)包括固接在底板(1)上的第二支座(301),所述第二支座(301)上设有第二气缸(302),所述第二气缸(302)输出端通过第三铰接轴(303)铰接第二连接板(305),所述第二连接板(305)下方、第二气缸(302)上端设有第二支块(307),所述第二支块(307)通过第四铰接轴(304)与第二连接板(30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振祥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巨星祥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