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弹压料端部拉伸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1628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3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双弹压料端部拉伸设备,属于汽车配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固定板、模芯、下弹顶块结构、模座,上固定板和模座之间连接有导柱,模芯安装在上固定板面朝模座的端面上,下弹顶块结构安装在模座面朝上固定板的端面上,下弹顶块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下弹顶块,模芯和下弹顶块结构形成用于放置产品的腔体,模芯的下表面和下弹顶块结构的上表面适配,下弹顶块结构上对应产品拉伸位置处活动设置有拉伸块,在上固定板上安装有与拉伸块对应设置的弹性压料结构,弹性压料结构设置在模芯侧部,在模座上设置有为下弹顶块结构提供顶出动力的弹簧。本双弹压料端部拉伸设备具有能够保证产品表面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Dual Elastic Press End Tension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nd stretching device of double elastic pressing material,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tive parts processing equipment. The device comprises an upper fixed plate, a die core, a lower elastic top block structure and a die base arranged in turn. A guide pillar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upper fixed plate and the die base. The die core is installed on the end face of the upper fixed plate facing the die base, and the lower elastic top block structure is installed on the end face of the die base facing the upper fixed plate, and the lower elastic top block structure is installed on the end face The ejection top block structure consists of at least two ejection top blocks. The ejection core and ejection top block structure form a cavity for placing the product.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ejection core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ejection top block structure are adapted. The ejection top block structure has a stretching block movably arranged at the corresponding product stretching position, an elastic compression material structure corresponding to the ejection block is installed on the upper fixing plate, and the elastic compression material structure is set up. The side part of the die core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on the die base to provide ejection power for the ejector structure of the ejector block. The double elastic pressing end stretching equipme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ensuring product surface quality and improving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弹压料端部拉伸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配件加工设备
,涉及一种双弹压料端部拉伸设备,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加工汽车装饰条的双弹压料端部拉伸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美观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任何汽车功能部件,不但要求其本身的基本功能,还要求它能提高汽车时尚和美观的特性,汽车车身加装饰条能够对汽车整车外观起到装饰效果。汽车装饰条的材质分为不锈钢和塑料两种,为提高汽车的外观效果,一般选择不锈钢材质。目前市场上,不锈钢汽车装饰条的生产过程是产品经一次压制成型,再对产品进行拉伸,存在的问题如下:1、产品与模具贴合度比较差,容易产生明显的光学变形,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修配;2、成型时产品已经发生明显的材料硬化,后续拉伸工艺会使产品表面产生明显的积料、色差、起皱或擦伤问题;3、材料硬化导致材料延伸率降低;4、工序衔接、叠加公差导致的产品尺寸稳定性差。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能够保证产品表面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的双弹压料端部拉伸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保证产品表面质量,工作稳定,提高生产效率的双弹压料端部拉伸设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弹压料端部拉伸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固定板、模芯、下弹顶块结构、模座,所述上固定板和模座之间连接有导柱,所述模芯安装在上固定板面朝模座的端面上,所述下弹顶块结构安装在模座面朝上固定板的端面上,所述下弹顶块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下弹顶块,所述模芯和下弹顶块结构形成用于放置产品的腔体,所述模芯的下表面和下弹顶块结构的上表面适配,所述下弹顶块结构上对应产品拉伸位置处活动设置有拉伸块,在上固定板上安装有与拉伸块对应设置的弹性压料结构,所述弹性压料结构设置在模芯侧部,在模座上设置有为下弹顶块结构提供顶出动力的弹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伸块朝向模芯一面设置有定位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弹顶块结构两端面分别设置有导正块,用于将产品限制在所述下弹顶块结构与所述模芯之间形成的腔体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弹顶块结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组限位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为氮气弹簧,当所述模芯、所述产品及所述下弹顶块结构贴紧并下行时,所述氮气弹簧呈压缩状态,为所述下弹顶块结构提供顶出动力。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弹顶块结构包括两个下弹顶块,分别为第一下弹顶块和第二下弹顶块,所述第一下弹顶块嵌套在所述第二下弹顶块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下弹顶块上表面高于所述第二下弹顶块上表面。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本双弹压料端部拉伸设备采用双弹压料端部拉伸成型结构设置,不同以往模具成型结构,通过双顶出机构改变模块成型顺序,提升了产品结构极限空间,优化外饰件表面;具体的,本拉伸设备设置了模芯、下弹顶块结构、为下弹顶块结构提供顶出动力的弹簧、弹性压料结构以及相配合的拉伸块,下弹顶块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下弹顶块,通过模芯与下弹顶块的配合,使产品多次成型,并且由弹簧提供顶出动力,使产品与模具贴合紧密,避免光学变形;与此同时,通过弹性压料结构与拉伸块的配合,对产品需要拉伸的部位直接拉伸成型,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对产品先整体压制成型再拉伸成型的过程,降低材料硬化程度,避免积料、色差、起皱或擦伤等问题,并且保证材料延伸率、尺寸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A向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产品成型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B-B向的剖视图。图中,100、上固定板;110、模芯;120、弹性压料结构;200、导柱;300、模座300;410、第一下弹顶块;420、第二下弹顶块;430、拉伸块;440、定位机构;450、弹簧;510、导正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下面结合图1至图5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双弹压料端部拉伸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固定板100、模芯110、下弹顶块结构、模座300,所述上固定板100和模座300之间连接有导柱200,所述模芯110安装在上固定板面朝模座的端面上,所述下弹顶块结构安装在模座面朝上固定板的端面上,所述下弹顶块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下弹顶块,所述模芯和下弹顶块结构形成用于放置产品的腔体,所述模芯的下表面和下弹顶块结构的上表面适配,所述下弹顶块结构上对应产品拉伸位置处活动设置有拉伸块430,在上固定板上安装有与拉伸块430对应设置的弹性压料结构120,所述弹性压料结构120设置在模芯110侧部,在模座上设置有为下弹顶块结构提供顶出动力的弹簧450。进一步的,所述拉伸块430设置在所述下弹顶块结构侧部或靠侧部位置,所述弹性压料结构120设置在模芯110侧部位置。本专利技术保护一种双弹压料端部拉伸设备,采用双弹压料端部拉伸成型结构设置,不同以往模具成型结构,通过双顶出机构改变模块成型顺序,提升了产品结构极限空间,优化外饰件表面。作为一种优选或可选的实施方式,下弹顶块结构包括两个下弹顶块,分别为第一下弹顶块410和第二下弹顶块420,所述第一下弹顶块410嵌套在所述第二下弹顶块420内部,优选地,如图3所示,相比于所述第二下弹顶块420,所述第一下弹顶块410更接近模芯110。在成型过程中,如图2、图3所示,所述上固定板带动模芯110和弹性压料结构120下行,直至与产品及第一下弹顶块410相接触;然后,所述模芯110、弹性压料块、第一下弹顶块410带动产品继续下行,直至与第二下弹顶块420、拉伸块430相接触,这一步骤对产品进行预成型;随后,如图4、图5所示,所述模芯110、第一下弹顶块410、第二下弹顶块420带动产品继续下行,所述弹簧450呈压缩状态,为第一下弹顶块410、第二下弹顶块420提供顶出压力,产品在此过程进行成型,与此同时,弹性压料块、拉伸块430相对产品上行,对产品端部进行拉伸。通过上述步骤,将产品成型过程进行分解,通过预成型、成型以及成型过程中弹簧450为下弹顶块结构提供的顶出压力,使产品与模具贴合更加紧密、避免产品表面产生光学变形。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产品的拉伸过程与成型过程同时进行,避免了因产品先成型导致材料硬化,而使产品在拉伸过程中产生积料、色差、起皱、擦伤或延伸率降低等问题。目前,汽车装饰条采用的较为常规的材料为SUS430MABA5T0.5mm不锈钢带,采用现有技术,则材料拉伸长度极限值约为6.0mm,但采用本专利技术汽车装饰条生产机构,则材料拉伸长度极限值约为10.0mm。在实际应用中,所述下弹顶块数量可以根据产品形状进行分解及合理设置,所述拉伸块430及所述弹性压料结构120也可以根据不同产品需要拉伸位置的变化而进行设置,例如也可以设置在所述下弹顶块结构和所述模芯110侧面位置,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示情形。进一步的,所述弹簧450为氮气弹簧450,当所述模芯110、所述产品及所述第一下弹顶块410、第二下弹顶块420贴紧并下行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弹压料端部拉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固定板、模芯、下弹顶块结构、模座,所述上固定板和模座之间连接有导柱,所述模芯安装在上固定板面朝模座的端面上,所述下弹顶块结构安装在模座面朝上固定板的端面上,所述下弹顶块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下弹顶块,所述模芯和下弹顶块结构形成用于放置产品的腔体,所述模芯的下表面和下弹顶块结构的上表面适配,所述下弹顶块结构上对应产品拉伸位置处活动设置有拉伸块,在上固定板上安装有与拉伸块对应设置的弹性压料结构,所述弹性压料结构设置在模芯侧部,在模座上设置有为下弹顶块结构提供顶出动力的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弹压料端部拉伸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上固定板、模芯、下弹顶块结构、模座,所述上固定板和模座之间连接有导柱,所述模芯安装在上固定板面朝模座的端面上,所述下弹顶块结构安装在模座面朝上固定板的端面上,所述下弹顶块结构包括至少两个下弹顶块,所述模芯和下弹顶块结构形成用于放置产品的腔体,所述模芯的下表面和下弹顶块结构的上表面适配,所述下弹顶块结构上对应产品拉伸位置处活动设置有拉伸块,在上固定板上安装有与拉伸块对应设置的弹性压料结构,所述弹性压料结构设置在模芯侧部,在模座上设置有为下弹顶块结构提供顶出动力的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弹压料端部拉伸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顶块结构包括两个下弹顶块,分别为第一下弹顶块和第二下弹顶块,所述第一下弹顶块嵌套在所述第二下弹顶块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忠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宏协承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