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株式会社MTG专利>正文

肌肉电刺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14176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03 23:14
本申请提供一种肌肉电刺激装置,具有主体部(20),该主体部(20)具有沿着身体的被佩戴部的周围佩戴的佩戴面(10b)。佩戴面(10b)在环绕被佩戴部的X方向上延伸,在主体部(20)中设置有:正面电极部,该正面电极部彼此分开配置,使电流流向被佩戴部;以及一对带连结部(42),该一对带连结部(42)在X方向上分开配置,将作为用于将主体部向被佩戴部侧牵拉的牵拉部件的带部件(50)连结,带部件(50)在被佩戴部的与主体部(20)相反的一侧沿X方向延伸,而横跨在一对带连结部(42)之间。

Musc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device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muscl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device with a body part (20) having a wearing surface (10b) worn along the periphery of the wearing part of the body. The wearing surface (10b) extends in the X direction around the wearing part, and is provided in the main part (20) with a front electrode which is arranged separately from each other so that the current flows to the wearing part; and a pair of belt joints (42), which are arranged separately in the X direction, will be used as a belt component (50) for pulling the main part to the wearing part side. The belt component (50) extends along the X direction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wearable part and the main part (20) and spans between a pair of belt connection parts (4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肌肉电刺激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肌肉电刺激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训练肌肉的装置的一例,存在肌肉电刺激装置。肌肉电刺激装置使电流流向肌肉纤维而使肌肉收缩和松弛。由此,期待肌肉扩大。提出了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肌肉电刺激装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肌肉电刺激装置利用粘贴于主体部的凝胶垫的粘接性而粘贴于人体,且在该状态下使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6644号公报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对于肌肉电刺激装置得到以下的认识。考虑肌肉电刺激装置将具有粘接力的凝胶垫佩戴于例如腹部、上肢、下肢等用户身体的被佩戴部而对这些部位的肌肉施加电刺激。在该情况下,考虑通过凝胶垫的粘接力将粘贴了具有粘接力的凝胶垫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粘贴在被佩戴部上。为了得到训练效果,优选在佩戴了肌肉电刺激装置的状态下持续地使用一定时间。在这期间,考虑若用户进行剧烈的动作则肌肉电刺激装置的一部分从被佩戴部剥离而翘起。为了抑制肌肉电刺激装置的翘起,考虑通过使凝胶垫大型化而增强粘接力。但是,若使凝胶垫大型化则凝胶垫从肌肉电刺激装置露出得较大,在该部分粘贴衣服或异物的可能性变高等管理变得繁杂。并且,若粘接力增强,则凝胶垫不容易从被佩戴部或肌肉电刺激装置剥离,使用便利性变差。由此,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从抑制从被佩戴部翘起的观点出发,认识到在肌肉电刺激装置中存在应该改善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从被佩戴部翘起的肌肉电刺激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某方式的肌肉电刺激装置具有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沿着身体的被佩戴部的周围佩戴的佩戴面。佩戴面在环绕被佩戴部的X方向上延伸,在主体部中设置有:一对电极部,该一对电极部彼此分开配置,用于使电流流向被佩戴部;以及一对连结部,该一对连结部在X方向上分开配置,将用于将主体部向被佩戴部侧牵拉的牵拉部件连结,牵拉部件在被佩戴部的与主体部相反的一侧沿X方向延伸,而横跨在一对连结部之间。另外,以上的结构要素的任意组合或将本技术的结构要素和表现在方向、装置、系统等之间相互置换的方案,作为本技术的方式也是有效的。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从被佩戴部翘起的肌肉电刺激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训练系统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图1的训练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图3是图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主视图。图4是图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俯视图。图5是图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后视图。图6是表示图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引线部的配置的一例的后视图。图7是表示图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电极部的配置的一例的后视图。图8是表示图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带部件的一例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将图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佩戴于身体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图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动作的流程图。图11是表示使用了第二实施方式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训练系统的示意图。图12是表示图11的训练系统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图13是图1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主视图。图14是图1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俯视图。图15是图1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后视图。图16是表示图1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引线部的配置的一例的后视图。图17是表示图11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带部件的一例的俯视图。图18是第三实施方式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主视图。图19是表示图18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20是示意性地表示图18的肌肉电刺激装置的安装机构的周边的侧视图。图21是表示在图18的肌肉电刺激装置上粘贴了衬纸的状态的后视图。图22是对第三变形例的带部件进行说明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0、60、110··肌肉电刺激装置,10b··佩戴面,12··远程控制装置,14··第一基材,15··第二基材,16··罩部件,16c··边缘罩部,20、62、120··主体部,22··正面部,23··正面凹部,25··边界凹部,30、70、130··控制单元,32··正面电极部,36··侧面电极部,37··引线部,38··受电端子部,42··带连结部,50··带部件,50b··第一部件,50c··第二部件,50e··折回部,30e··电刺激控制部,64··安装机构,132··电极,100、200··训练系统。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者对于佩戴在身体的被佩戴部上的肌肉电刺激装置,从抑制从被佩戴部翘起的观点出发进行考察,得到以下那样的见解。考虑在利用凝胶垫的粘接性将肌肉电刺激装置佩戴于被佩戴部的状态下,用户进行对其他的身体部分进行训练等高强度的运动。若在佩戴了肌肉电刺激装置的状态下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则肌肉电刺激装置的一部分有可能从被佩戴部剥离而翘起。因此,考虑使训练中的用户产生行动被限制等负担感,而对于肌肉电刺激装置的训练感到厌烦。由此,本技术者为了抑制肌肉电刺激装置的翘起,而提出了如下的结构:设置有将肌肉电刺激装置的主体部向被佩戴部侧牵拉的牵拉部件。主体部由牵拉部件向被佩戴部侧牵拉,从而能够减小主体部翘起的可能性。例如,考虑在主体部的沿被佩戴部的周向的两端部附近设置有连结部,且使穿过了与被佩戴部的供主体部佩戴侧相反的一侧的牵拉部件的两侧部分与各连结部连结。在该情况下,由于主体部的两端部附近被向被佩戴部侧牵拉,因此能够抑制主体部的翘起。作为牵拉部件,只要具有能够穿过被佩戴部的相反侧而与主体部的连结部连结的性质,就没有特别的限制。作为一例,可以采用由各种材料构成的带状的部件、绳状的部件、线状的部件等作为牵拉部件。作为一例,关于牵拉部件由布制的带状部件构成,主体部的连结部包含孔部的情况进行考察。在该情况下,考虑使带状部件的一端穿过一方孔部且连结,将主体部粘贴在被佩戴部,使带状部件的另一端穿过被佩戴部的相反侧,使该另一端穿过另一方孔部且连结。并且,考虑在带状部件上设置有面紧固件,考虑在使该带状部件的两端部穿过各孔部的状态下,通过面紧固件将带状部件的端部和规定的部分连结。在该情况下,能够减少将肌肉电刺激装置佩戴在被佩戴部上的麻烦。优选佩戴的麻烦更少。因此,也可以在连结部的一方或双方中设置有面紧固件。在该情况下,由于能够在设置于连结部的一方或双方的面紧固件上连结带状部件,因此在该部分带状部件的安装拆卸变得容易。面紧固件也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而设置于连结部。作为一例,也可以使设置了面紧固件的部件穿过连结部的孔部,而通过面紧固件将其端部彼此连结,由此面紧固件被固定于连结部。由于被佩戴部的大小因人而异,因此考虑能够适合被佩戴部的带状部件的长度根据个人不同而大幅不同。因此,也可以在带状部件中形成由面紧固件维持的折回部。该折回部也可以构成为通过面紧固件而与连结部连结。在该情况下,通过改变该折回部的位置,能够使带状部件处于适合被佩戴部的大小的状态。并且,如果调节一次位置而形成折回部,则在同一用户下次使用的情况下,由于能够保持该状态地使用,因此能够提高便利性。若在佩戴时过强地勒紧带状部件,则有可能阻碍被佩戴部的血流而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面紧固件的剪切强度也可以形成为因施加手臂的力而使连结脱落的程度的大小。面紧固件的剪切强度也可以形成为带状部件不会因自身的质量而下落的程度的大小。各实施方式是根据这样的思路而提出的,以下对其具体的结构进行说明。以下,根据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肌肉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沿着身体的被佩戴部的周围佩戴的佩戴面,所述佩戴面在环绕所述被佩戴部的X方向上延伸,在所述主体部中设置有:一对电极部,该一对电极部彼此分开配置,用于使电流流向所述被佩戴部;以及一对连结部,该一对连结部在X方向上分开配置,将用于将所述主体部向所述被佩戴部侧牵拉的牵拉部件连结,所述牵拉部件在所述被佩戴部的与所述主体部相反的一侧沿X方向延伸,而横跨在所述一对连结部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4.27 JP 2017-0880381.一种肌肉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沿着身体的被佩戴部的周围佩戴的佩戴面,所述佩戴面在环绕所述被佩戴部的X方向上延伸,在所述主体部中设置有:一对电极部,该一对电极部彼此分开配置,用于使电流流向所述被佩戴部;以及一对连结部,该一对连结部在X方向上分开配置,将用于将所述主体部向所述被佩戴部侧牵拉的牵拉部件连结,所述牵拉部件在所述被佩戴部的与所述主体部相反的一侧沿X方向延伸,而横跨在所述一对连结部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肌肉电刺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部件包含带状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下刚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MTG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