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射频通信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973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射频通信设备,包括通信设备、数据接口、电源接口和天线,所述通信设备的左下角与数据接口一体成型,所述通信设备的右下角开设有电源接口,所述通信设备的右上角与天线相固接,所述通信设备通过卡槽被外壳半包裹,所述卡块与外壳滑动卡接,所述卡块与弹性块相贴合,所述弹性块与外壳间隙配合。该便携式射频通信设备,通过卡块、弹性块和外壳的配合,使通信设备能够推动卡块将弹性块压缩,从而使通信设备卡入卡槽内,通过把手、凹槽和旋钮的配合,使把手转动时能够带动旋钮转动,从而使旋钮转动时通过丝杠带动滑块运动,使整体机构与目标位置固定,使用方法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

A Portable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rtable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ommunication device, a data interface, a power interface and an antenna. The lower left corner of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is integrated with a data interface. The lower right corner of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power interface, and the upper right corner of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is fixed with an antenna. The communication device is semi-wrapped by a shell through a card slot, and the card block. The clamp block is connected with the elastic block, and the elastic block is matched with the clearance of the outer shell. The portable radio frequency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card, the elastic block and the outer shell, enables th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to push the elastic block to compress, so that the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an be stuck in the slot.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handle, the groove and the knob, the knob can be driven to rotate when the handle rotates, so that the knob can drive the slider to move through the screw when the knob rotates, so that the whole mechanism and the target position are fixed. The method is simple, practical and easy to populariz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射频通信设备
本技术涉及便携式射频通信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射频通信设备。
技术介绍
通信设备,英文简称ICD,全称IndustrialCommunicationDevice,用于工控环境的有线通信设备和无线通信设备,有线通信设备主要介绍解决工业现场的串口通讯,专业总线型的通讯,工业以太网的通讯以及各种通讯协议之间的转换设备,无线通信设备主要是无线AP,无线网桥,无线网卡,无线避雷器,天线等设备,现需要一种便携式射频通信设备以满足工作需求,因此研究实用性更高的便携式射频通信设备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射频通信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射频通信设备,包括通信设备、数据接口、电源接口和天线,所述通信设备的左下角与数据接口一体成型,所述通信设备的右下角开设有电源接口,所述通信设备的右上角与天线相固接,所述通信设备通过卡槽被外壳半包裹,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均设有旋钮,所述旋钮与外壳间隙配合,所述旋钮的顶端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底部与旋钮相固接,所述旋钮的底部通过滑槽与外壳滑动卡接,所述旋钮的底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底部与滑槽的顶部互为连通,所述旋钮的底部与丝杠的底端螺纹相连,所述丝杠的底端与滑块相固接,所述滑块的下表面与胶塞相固接,所述外壳的滑槽下方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与滑槽互为连通,所述外壳的下表面固接有橡胶垫,所述通信设备的两端均匀设有多个卡块,所述卡块与外壳滑动卡接,所述卡块与弹性块相贴合,所述弹性块与外壳间隙配合。优选的,所述外壳的上表面与挡板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挡板的左端与右端均开设有内槽,所述挡板的下表面四角均固接有销杆,所述销杆通过销孔与外壳销接。优选的,所述收纳槽的顶端设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与外壳相固接。优选的,所述把手的外表面加工有防滑纹。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外表面镀有防锈镀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式射频通信设备,通过卡块、弹性块和外壳的配合,使通信设备能够推动卡块将弹性块压缩,从而使通信设备卡入卡槽内,通信设备卡入后卡块在弹性块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保证通信设备的稳定性,也实现了对通信设备的保护,通过把手、凹槽和旋钮的配合,使把手转动时能够带动旋钮转动,从而使旋钮转动时通过丝杠带动滑块运动,进而在胶塞、内腔和橡胶垫的作用下与目标位置之间形成真空,使整体机构与目标位置固定,使用方法简单,实用性强,便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仰视剖切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收纳槽和丝杠结构示意图。图中:1、通信设备,2、数据接口,3、电源接口,4、天线,5、外壳,6、旋钮,7、凹槽,8、把手,9、收纳槽,10、滑槽,11、丝杠,12、卡槽,13、滑块,14、胶塞,15、内腔,16、橡胶垫,17、卡块,18、弹性块,19、挡板,20、内槽,21、销杆,22、销孔,23、保护垫,24、防滑纹,25、防锈镀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射频通信设备,包括通信设备1、数据接口2、电源接口3和天线4,通信设备1的型号为WG-8010-485-D2D,通信设备1的左下角与数据接口2一体成型,通信设备1的右下角开设有电源接口3,通信设备1的右上角与天线4相固接,通信设备1通过卡槽12被外壳5半包裹,外壳5用于对通信设备1的保护,外壳5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均设有旋钮6,旋钮6与外壳5间隙配合,旋钮6能够在外壳5内转动,旋钮6的顶端开设有凹槽7,凹槽7内设有把手8,把手8的底部与旋钮6相固接,转动把手8能够带动旋钮6转动,旋钮6的底部通过滑槽10与外壳5滑动卡接,旋钮6能够在滑槽10内转动,旋钮6的底部开设有收纳槽9,丝杠11能够进入收纳槽9内部,收纳槽9的底部与滑槽10的顶部互为连通,旋钮6的底部与丝杠11的底端螺纹相连,旋钮6的转动能够使丝杠11在旋钮6内运动,丝杠11的底端与滑块13相固接,丝杠11能够带动滑块13运动,滑块13的下表面与胶塞14相固接,滑块13能够带动胶塞14运动,胶塞14的运动使内腔15内形成低压状态,外壳5的滑槽10下方开设有内腔15,内腔15与滑槽10互为连通,外壳5的下表面固接有橡胶垫16,橡胶垫16能够被吸入内腔15一部分,通信设备1的两端均匀设有多个卡块17,卡块17使通信设备1保持稳定,卡块17与外壳5滑动卡接,卡块17与弹性块18相贴合,卡块17能够压缩弹性块18,弹性块18与外壳5间隙配合,弹性块18的材质为橡胶,外壳5的上表面与挡板19的下表面相贴合,挡板19对通信设备1的顶端起保护作用,挡板19的左端与右端均开设有内槽20,内槽20便于挡板19的取出,挡板19的下表面四角均固接有销杆21,销杆21通过销孔22与外壳5销接,销杆21与销块22使挡板19与外壳5保持连接,收纳槽9的顶端设有保护垫23,保护垫23的材质为橡胶,保护垫23与外壳5相固接,把手8的外表面加工有防滑纹24,防滑纹24能够增加摩擦力,外壳5的外表面镀有防锈镀层25,防锈镀层25为铬镀层。将外壳5的橡胶垫16与随身携带的具有光滑表面的物品相贴合,转动把手8,使把手8带动旋钮6转动,旋钮6转动时能够在螺纹的作用下使丝杠11进入收纳槽9,丝杠11运动时带动滑块13沿滑槽10方向滑动,进而使滑块13带动胶塞14沿滑槽10方向滑动,胶塞14的运动使胶塞14以下的滑槽10和内腔15形成低压状态,从而使橡胶垫16相内腔15内凹陷,进而使外壳5与目标位置保持连接,将通信设备1相卡槽12内压入,通信设备1推动卡块17向两侧移动,卡块17移动时压缩弹性块18,通信设备1完全压入卡槽12后,卡块17在弹性块18的作用下复位,从而使通信设备1与外壳5保持连接,将挡板19的销杆21与外壳5的销孔22销接即可完成安装,当需要拆卸时,逆向操作上述过程即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射频通信设备,包括通信设备(1)、数据接口(2)、电源接口(3)和天线(4),所述通信设备(1)的左下角与数据接口(2)一体成型,所述通信设备(1)的右下角开设有电源接口(3),所述通信设备(1)的右上角与天线(4)相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1)通过卡槽(12)被外壳(5)半包裹,所述外壳(5)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均设有旋钮(6),所述旋钮(6)与外壳(5)间隙配合,所述旋钮(6)的顶端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内设有把手(8),所述把手(8)的底部与旋钮(6)相固接,所述旋钮(6)的底部通过滑槽(10)与外壳(5)滑动卡接,所述旋钮(6)的底部开设有收纳槽(9),所述收纳槽(9)的底部与滑槽(10)的顶部互为连通,所述旋钮(6)的底部与丝杠(11)的底端螺纹相连,所述丝杠(11)的底端与滑块(13)相固接,所述滑块(13)的下表面与胶塞(14)相固接,所述外壳(5)的滑槽(10)下方开设有内腔(15),所述内腔(15)与滑槽(10)互为连通,所述外壳(5)的下表面固接有橡胶垫(16),所述通信设备(1)的两端均匀设有多个卡块(17),所述卡块(17)与外壳(5)滑动卡接,所述卡块(17)与弹性块(18)相贴合,所述弹性块(18)与外壳(5)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射频通信设备,包括通信设备(1)、数据接口(2)、电源接口(3)和天线(4),所述通信设备(1)的左下角与数据接口(2)一体成型,所述通信设备(1)的右下角开设有电源接口(3),所述通信设备(1)的右上角与天线(4)相固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1)通过卡槽(12)被外壳(5)半包裹,所述外壳(5)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均设有旋钮(6),所述旋钮(6)与外壳(5)间隙配合,所述旋钮(6)的顶端开设有凹槽(7),所述凹槽(7)内设有把手(8),所述把手(8)的底部与旋钮(6)相固接,所述旋钮(6)的底部通过滑槽(10)与外壳(5)滑动卡接,所述旋钮(6)的底部开设有收纳槽(9),所述收纳槽(9)的底部与滑槽(10)的顶部互为连通,所述旋钮(6)的底部与丝杠(11)的底端螺纹相连,所述丝杠(11)的底端与滑块(13)相固接,所述滑块(13)的下表面与胶塞(14)相固接,所述外壳(5)的滑槽(10)下方开设有内腔(15),所述内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英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美蓝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