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轮毂检测的轮毂定位装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081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轮毂检测的轮毂定位装夹装置,包括用于带动被测轮毂沿着Z轴方向上升的顶升装置、用于对顶升装置提供支撑作用的限位装置、用于从上方将被测轮毂在Z轴方向固定的下压装置以及机架,所述顶升装置、限位装置和下压装置均连接在机架上,下压装置位于顶升装置的正上方;顶升装置包括第一气缸、连接板、移动台、第二气缸和顶升导柱;限位装置包括支撑板、第一滑轨、第三气缸和底板,下压装置包括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外壳和下压导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限位装置支撑顶升装置,并将顶升装置和下压装置相配合,达到自动定位装夹轮毂的目的,无需人工装夹拆卸,且能更加准确定位轮毂,效率高,成本低,能满足大批量检测的需求。

A Hub Positioning and Clamping Device for Hub Det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ub positioning clamping device for hub detection, which comprises a lifting device for driving the measured hub to rise along the Z-axis direction, a limiting device for supporting the lifting device, a downward pressure device for fixing the measured hub in the Z-axis direction from above and a frame. The lifting device, the limiting device and the downward pressure device are all connected on the machine. On the rack, the downward pressure device is positioned directly above the lifting device; the lifting device includes the first cylinder, connecting plate, moving table, second cylinder and lifting guide pillar; the limiting device includes support plate, first slide rail, third cylinder and bottom plate; the downward pressure device includes the fourth cylinder, the fifth cylinder, shell and downward pressure guide pillar;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limiting device to support the lifting device and lift it. The device matches with the downward pressure devic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automatic positioning and clamping of the hub, without manual clamping and disassembly, and can more accurately locate the hub, with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cost, which can meet the needs of mass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轮毂检测的轮毂定位装夹装置
本技术属于检测
,涉及汽车行业轮毂装配线上的检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轮毂检测的轮毂定位装夹装置。
技术介绍
轮毂跳动测量是在汽车行业上必要的装配过程,汽车轮毂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现有的技术对轮毂检测时,其需要进行定位装夹,而由于轮毂尺寸不同,因此需要有对应的加持机构才能加持对应的轮毂,常用的定位装夹装置加持零件多,安装拆卸麻烦;需要人工干预;易出现偏差,通用性差。在大规模的生产检测下,需要有一种新的轮毂定位装夹装置,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轮毂检测的轮毂定位装夹装置,本用于轮毂检测的轮毂定位装夹装置利用限位装置支撑顶升装置,并将顶升装置和下压装置相配合,达到自动定位装夹轮毂的目的,无需人工装夹拆卸,且能更加准确定位轮毂,效率高,成本低,能满足大批量检测的需求。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轮毂检测的轮毂定位装夹装置,包括用于带动被测轮毂沿着Z轴方向上升的顶升装置、用于对顶升装置提供支撑作用的限位装置、用于从上方将被测轮毂在Z轴方向固定的下压装置以及机架,所述顶升装置、限位装置和下压装置均连接在机架上,下压装置位于顶升装置的正上方;所述顶升装置包括第一气缸、连接板、移动台、第二气缸和顶升导柱,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与机架上的支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中部设有通槽,所述第一气缸与连接板分别位于支架的内外两侧,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通过通槽从支架的内侧伸入到支架的外侧并与支架外侧的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与支架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移动台连接,所述移动台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四周壁下表面与第二气缸的缸体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从移动台中部的通孔中伸出并与顶升导柱连接,所述顶升导柱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平行;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支撑板、第一滑轨、第三气缸和底板,所述底板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三气缸的缸体与底板上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且支撑板底部一侧与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下压装置包括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外壳和下压导柱,所述第四气缸的缸体与机架顶部连接,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与外壳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五气缸的缸体与外壳内的上壁连接,所述第五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下压导柱连接且下压导柱从外壳的底部伸出,所述外壳的侧壁与支架滑动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顶升装置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底部与移动台中部的通孔四周壁上表面连接,所述连接套筒的中心孔与移动台中部的通孔连通,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从通孔伸入到连接套筒的中心孔内并与顶升导柱的底端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通过L型连接座与机架上的支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用于通过活塞杆驱动支撑架在支架的通槽内上下移动。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的侧壁通过第二滑轨与支架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有2个,分别位于通槽的两侧并固定在支架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板的侧壁通过滑块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顶升导柱的顶端螺纹连接有用于嵌入到被测轮毂内部并与内部的轮毂轴承内圈接触从而顶升被测轮毂的第一压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装置内的第一滑轨有2个,2个第一滑轨相互平行设置且均通过滑轨垫块与底板上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通过2个滑块与2个第一滑轨的工形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的缸体通过气缸固定座与底板上表面连接,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位于2个第一滑轨之间且与支撑板底部一侧的中部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装置共2个,2个限位装置相互对称设置并分别位于顶升装置两侧。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底部设有孔洞,第五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下压导柱连接且下压导柱从外壳的底部的孔洞伸出,所述下压导柱与顶升导柱在同一个垂直方向上,所述下压导柱的底端螺纹连接有用于嵌入到被测轮毂内部并与内部的轮毂轴承内圈接触从而下压被测轮毂的第二压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侧壁通过第三滑轨与支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三滑轨固定在支架侧壁上,所述外壳的侧壁通过滑块与第三滑块滑动连接从而使外壳能沿着第三滑轨上下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利用限位装置支撑顶升装置,并将顶升装置和下压装置相配合,达到自动定位装夹轮毂的目的,其中第一压头和第二压头可根据不同型号轮毂进行更换,适用于对于不同型号轮毂的定位装夹作用,且在大批量的生产检测中,每检测完一个工件,能够自行复位,以迎合流水线检测的要求:本技术无需人工装夹拆卸,能更加准确定位轮毂,使用方便,效率高,人工成本低。(2)本技术的限位装置中的支撑板,除了对中间的顶升装置加紧固定以保证被测轮毂的固定外,还能够有效缓解顶升装置的移动台及下部的第二气缸的压力,减少损耗,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的下压装置分为两步,第一步通过第四气缸使外壳整体下移,第二步通过第五气缸将中心的下压导柱下压,深入被测轮毂内部,与顶升装置的顶升导柱配合使用,能够更加准确定位被测轮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顶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顶升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限位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下压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图1至图5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一种用于轮毂检测的轮毂定位装夹装置,包括用于带动被测轮毂27沿着Z轴方向上升的顶升装置1、用于对顶升装置1提供支撑作用的限位装置2、用于从上方将被测轮毂27在Z轴方向固定的下压装置3以及机架4,所述顶升装置1、限位装置2和下压装置3均连接在机架4上,下压装置3位于顶升装置1的正上方。图1中的28为轮毂托盘,轮毂托盘28用于放置被测轮毂27。参见图2和图3,所述顶升装置1包括第一气缸7、连接板9、移动台12、第二气缸11和顶升导柱13,所述第一气缸7的缸体与机架4上的支架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图3中未示出支架5,支架5位于第一气缸7与连接板9之间),所述支架5的中部设有通槽,所述第一气缸7与连接板9分别位于支架5的内外两侧,所述第一气缸7的活塞杆连接有支撑架8,所述支撑架8通过通槽从支架5的内侧伸入到支架5的外侧并与外侧的连接板9连接,所述连接板9的内侧壁与第二滑轨10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9的顶部与移动台12连接,所述移动台12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四周壁下表面与第二气缸11的缸体连接,所述第二气缸11的活塞杆从移动台12中部的通孔中伸出并与顶升导柱13连接,驱动顶升导柱13上下移动,所述顶升导柱13与第一气缸7的活塞杆平行。参见图2和图3,所述顶升装置1还包括连接套筒14,所述连接套筒14的底部与移动台12中部的通孔四周壁上表面连接,所述连接套筒14的中心孔与移动台12中部的通孔连通,所述第二气缸11的活塞杆从通孔伸入到连接套筒14的中心孔内并与顶升导柱13的底端连接。参见图2和图3,所述第一气缸7的缸体通过2个L型连接座29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轮毂检测的轮毂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带动被测轮毂沿着Z轴方向上升的顶升装置、用于对顶升装置提供支撑作用的限位装置、用于从上方将被测轮毂在Z轴方向固定的下压装置以及机架,所述顶升装置、限位装置和下压装置均连接在机架上,下压装置位于顶升装置的正上方;所述顶升装置包括第一气缸、连接板、移动台、第二气缸和顶升导柱,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与机架上的支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中部设有通槽,所述第一气缸与连接板分别位于支架的内外两侧,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通过通槽从支架的内侧伸入到支架的外侧并与支架外侧的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与支架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移动台连接,所述移动台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四周壁下表面与第二气缸的缸体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从移动台中部的通孔中伸出并与顶升导柱连接,所述顶升导柱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平行;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支撑板、第一滑轨、第三气缸和底板,所述底板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三气缸的缸体与底板上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且支撑板底部一侧与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下压装置包括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外壳和下压导柱,所述第四气缸的缸体与机架顶部连接,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与外壳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五气缸的缸体与外壳内的上壁连接,所述第五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下压导柱连接且下压导柱从外壳的底部伸出,所述外壳的侧壁与支架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轮毂检测的轮毂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带动被测轮毂沿着Z轴方向上升的顶升装置、用于对顶升装置提供支撑作用的限位装置、用于从上方将被测轮毂在Z轴方向固定的下压装置以及机架,所述顶升装置、限位装置和下压装置均连接在机架上,下压装置位于顶升装置的正上方;所述顶升装置包括第一气缸、连接板、移动台、第二气缸和顶升导柱,所述第一气缸的缸体与机架上的支架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中部设有通槽,所述第一气缸与连接板分别位于支架的内外两侧,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通过通槽从支架的内侧伸入到支架的外侧并与支架外侧的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的侧壁与支架的外侧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移动台连接,所述移动台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四周壁下表面与第二气缸的缸体连接,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从移动台中部的通孔中伸出并与顶升导柱连接,所述顶升导柱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平行;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支撑板、第一滑轨、第三气缸和底板,所述底板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第一滑轨和第三气缸的缸体与底板上表面连接,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且支撑板底部一侧与第三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所述下压装置包括第四气缸、第五气缸、外壳和下压导柱,所述第四气缸的缸体与机架顶部连接,所述第四气缸的活塞杆与外壳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五气缸的缸体与外壳内的上壁连接,所述第五气缸的活塞杆端部与下压导柱连接且下压导柱从外壳的底部伸出,所述外壳的侧壁与支架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轮毂检测的轮毂定位装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装置包括连接套筒,所述连接套筒的底部与移动台中部的通孔四周壁上表面连接,所述连接套筒的中心孔与移动台中部的通孔连通,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从通孔伸入到连接套筒的中心孔内并与顶升导柱的底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原卉杨家富韩嘉伟于凌宇张文武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