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旋转式防撞护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49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旋转式防撞护栏,包括空心立柱、上横梁、下横梁、连接座、旋转筒和反光条,连接座的中间板上设置有条形连接孔,空心立柱上设置有连接耳并穿过条形连接孔,与设置在条形连接孔下沿的连接耳板连接,在空心立柱的内部设置有蜂窝填料,反光条上设置有四棱锥状的反光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蜂窝填料来增加空心立柱位于与下横梁连接位置的抗剪强度,提高了空心立柱的使用寿命,而且避免该处因强烈碰撞发生严重变形而影响旋转筒的工作效果;采用连接耳和连接耳板外连接的方式固定下横梁与旋转筒,安装方便且稳定性好;利用四棱锥状的反光单元增强了光线反射效果,有利于引导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

A New Rotary Anti-collision Guardrail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type of rotating anti-collision guardrail, which comprises hollow column, upper beam, lower beam, connecting seat, rotating cylinder and reflecting bar. The middle plate of the connect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strip connecting hole, and the hollow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ear and passes through a strip connecting hole,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ear plate arranged at the lower edge of the strip connecting hole, and a honeycomb filling is arranged inside the hollow column. The reflective strip is provided with a quadripyramidal reflective unit. The utility model uses honeycomb filler to increase the shear strength of the hollow column at the connecting position with the lower cross-beam, improve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hollow column, and avoids the serious deformation caused by the strong collision at the same place, which affects the working effect of the rotary cylinder; the lower cross-beam and the rotary cylinder are fixed by the connecting ear and the connecting ear plate by external connection, so that the installation is convenient and the stability is good; The conical reflector unit enhances the light reflection effect and is conducive to guiding the vehic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design and simple structure, and i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旋转式防撞护栏
本技术属于交通防撞护栏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旋转式防撞护栏。
技术介绍
高速公路既是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的产物也是保障。城市作为产业与人口的集聚地,其汽车的增长远比乡村快的多,成为汽车的集聚中心,高速公路的建设多从城市的环路,辐射路和交通繁忙路段开始,逐步成为以高速公路为骨干的城市交通;同时,汽车事故频繁发生,危及生命和财产安全,为了尽可能的降低事故的发生和减轻发生事故的后果,通常在公路路边或中间设置防护栏,而且现在普遍使用加强型波纹护栏和旋转式防撞护栏。其中,旋转式防撞护栏于以下道路条件使用可充分发挥优势特征,如小半径曲线路段、隧道进出口路段、互通匝道险情易发路段,其功能主要有包括防撞功能、导向功能和缓冲功能。目前,旋转式防撞护栏的结构包括立柱、横梁、旋转筒、套管、回旋圈、连接架、U型架、垫扣、抱箍和反光条。其中,套管设置在旋转筒的内壁,回旋圈设置在旋转筒与横梁之间以平衡并促进旋转筒旋转,反光条起到诱导的作用。不过,在发生交通碰撞的时候,虽然旋转筒承受大部分的冲击力将车辆顺势送走,但是冲击力作用在立柱的埋置根部的瞬间力矩极大、下横梁横梁与立柱的连接处次之、上横梁与立柱的连接处再次之,而由于立柱的埋置区与土壤或水泥根基的接触面积最大,所以形变小,下横梁与立柱的连接处的瞬间形变较大,而对此处却疏于保护,导致防撞护栏的使用寿命较短;其次,现有的反光条的反光效果对于不佳,尤其是在曲线路段的汽车收到的反光信息较弱,也是曲线路段事故频发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防护栏立柱的使用寿命以及反光条的反光效果所存在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诱导效果好且使用寿命较长的一种新型旋转式防撞护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旋转式防撞护栏,包括空心立柱,所述空心立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D形的两个上横梁和两个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上插槽和下插槽,两个下横梁之间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一体成型的左侧板、中间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通过一个第一螺栓连接至下插槽中,所述空心立柱的圆周外设置有位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的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侧面轴向设置有两个反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上设置有条形连接孔,所述条形连接孔的下沿设置有一个连接耳板,所述条形连接孔与设置在空心立柱上的连接耳配合,所述连接耳与连接耳板通过第二螺栓垂直连接,所述空心立柱的内部设置有一个靠近其底部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一个蜂窝填料,所述反光条上设置有四棱锥状的反光单元,所述反光单元的底面形状为菱形。作为优选,所述蜂窝填料的高度在50~70cm之间。作为优选,所述蜂窝填料包括填料单元,所述填料单元是截面形状为六边形的管状体。作为优选,所述反光单元的顶点采用弧面过渡,所述反光单元的高度在0.5~1cm之间。作为优选,所述反光条外设置有一层反光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旋转式防撞护栏,利用蜂窝填料来增加空心立柱位于与下横梁连接位置的抗剪强度,提高了空心立柱的使用寿命,而且避免在该处因强烈碰撞发生严重变形而影响旋转筒的工作效果,同时,采用连接耳和连接耳板外连接的方式实现固定,安装方便且稳定性好;利用四棱锥状的反光单元增强了光线反射效果,有利于引导车辆。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旋转式防撞护栏的主视图;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旋转式防撞护栏的轴侧图;图3为实施例提供的图1在D-D向上的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座的主视图;图5为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A结构的放大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空心立柱;2、上横梁;3、下横梁;4、上插槽;5、下插槽;6、连接座;61、左侧板;62、中间板;621、条形连接孔;622、连接耳板;63、右侧板;7、第一螺栓;8、旋转筒;9、反光条;91、反光单元;10、连接耳;11、第二螺栓;12、支撑台;13、蜂窝填料。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旋转式防撞护栏,包括空心立柱1,空心立柱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D形的两个上横梁2和两个下横梁3,并且在上横梁2和下横梁3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上插槽4和下插槽5,上横梁2和下横梁3的内侧皆设置有连接座6,连接座6包括一体成型的左侧板61、中间板62和右侧板63,左侧板61和右侧板63分别通过一个第一螺栓7连接至下插槽5,空心立柱1的圆周外设置有位于上横梁2和下横梁3之间的旋转筒8,旋转筒8的侧面轴向设置有两个反光条9。其中,上横梁、下横梁和旋转筒为现有成熟技术,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本技术重点对反光条以及空心立柱的内部结构提出改进,相应地,对下横梁3与空心立柱1的连接装置也作出改进,从而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的防撞效果。具体地,本技术在空心立柱的内部设置有一个靠近其底部的支撑台12,并在支撑台12上设置有一个蜂窝填料13,所述蜂窝填料13的高度在50~70cm之间,安装好的蜂窝填料的一半位于空心立柱1与下横梁3连接处之上,另一半位于空心立柱1与下横梁3连接处以下,从而增强该区域的抗剪强度,有效保护空心立柱,延长其使用寿命;同时,空心立柱1与下横梁3连接处的形变减小,也有利于发挥旋转筒的缓冲引导作用。进一步地,本技术提供的蜂窝填料13包括填料单元,而填料单元采用的是截面形状为六边形的管状体,由六边形的管状体组成的蜂窝单元对各个方向作用过来的力的分散能力较强,从而提高承受空心立柱受到剧烈冲击后产生的剪力矩的能力,从而避免空心立柱产生严重变形而影响服役寿命。更进一步地,为了连接下横梁3和空心立柱1,本技术提供的连接装置不必通过穿过空心立柱而实现与连接装置的固定,并且考虑到空心立柱的内部设有蜂窝填料,本装置采用的是外连接的方式。具体地,在中间板62上设置有条形连接孔621,条形连接孔621的下沿设置有一个连接耳板622,条形连接孔621与设置在空心立柱1上的连接耳10配合,所述连接耳10与连接耳板622通过第二螺栓11垂直连接,连接耳10和连接耳板622采用外连接的方式实现固定,不仅安装方便且稳定性好。为了增强光线反射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反光条9上均匀设置有一体成型设置的四棱锥状的反光单元,所述反光单元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旋转式防撞护栏,包括空心立柱,所述空心立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D形的两个上横梁和两个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上插槽和下插槽,两个下横梁之间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一体成型的左侧板、中间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通过一个第一螺栓连接至下插槽中,所述空心立柱的圆周外设置有位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的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侧面轴向设置有两个反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上设置有条形连接孔,所述条形连接孔的下沿设置有一个连接耳板,所述条形连接孔与设置在空心立柱上的连接耳配合,所述连接耳与连接耳板通过第二螺栓垂直连接,所述空心立柱的内部设置有一个靠近其底部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设置有一个蜂窝填料,所述反光条上设置有四棱锥状的反光单元,所述反光单元的底面形状为菱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旋转式防撞护栏,包括空心立柱,所述空心立柱的两侧分别设置有D形的两个上横梁和两个下横梁,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上插槽和下插槽,两个下横梁之间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包括一体成型的左侧板、中间板和右侧板,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分别通过一个第一螺栓连接至下插槽中,所述空心立柱的圆周外设置有位于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的旋转筒,所述旋转筒的侧面轴向设置有两个反光条,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板上设置有条形连接孔,所述条形连接孔的下沿设置有一个连接耳板,所述条形连接孔与设置在空心立柱上的连接耳配合,所述连接耳与连接耳板通过第二螺栓垂直连接,所述空心立柱的内部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跃颜世淼蒋兴超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冠县华安交通设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