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用数控开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0085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用数控开模车,旨在提供一种具有开模过程较为简单,耗费人力少,且模具整体稳定程度高,开模时晃动小,不易造成模具倾倒的优点的一种注塑模具用数控开模车,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机架包括底板和顶板,模具位于顶板与底板之间,底板上对应定模开设有形状与定模适配的安置槽,顶板上设有垂直方向滑移的升降板,升降板上设有用于驱使动模上下活动完成开模及合模过程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平行于动模两侧边设置的卡紧块,卡紧块对应动模侧边设有形状与之契合的夹持槽,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推动夹紧块朝向或背离动模方向滑移的驱动件操作时只需要一人进行操作,开模过程中模具整体的稳定程度较高,开模时整体晃动较小。

A CNC Mould Opening Vehicle for Injection Mo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umerical control open-die car for injection mould, aiming at providing a numerical control open-die car for injection mould,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n-die process, less labor consumption, high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mould, small shaking during open-die, and not easy to cause the dumping of the mould. The main technical scheme is that the frame includes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top plate, and the mould is located between the top plate and the bottom plate. The bottom plate is equipped with a placement groove suitable for shape and fixing die, and the top plate is equipped with a lifting plate sliding vertically. The lifting plate is equipped with a driving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upper and lower movement of the moving die to complete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process. The driv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clamping block parallel to the two sides of the moving die, and a clamping groove matching the shape of the moving di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clamping block to drive the moving die. The mechanism also includes a driving part for driving the clamping block to slide towards or away from the moving die, which only needs one person to operate. During the opening process,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die is higher and the overall sway is smal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用数控开模车
本技术涉及模具配套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用数控开模车。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模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在注塑模具中,完成浇铸定型后,需要将动模开启,这个过程称之为开模,与模具的合模相对应。由于浇铸后的模具温度较高,且整体质量较大,动模难以与定模分离,因此在目前的生产过程中一般使用桁车或起吊机,配合模具中的顶出装置开模,或是通过开模结构进行开模;现有的合模开模结构,主要采用复合式,在复合式中,调模结构一般分为以下两种:在锁模油缸中通过微调节拉杆位置,使拉杆齿顶与入闸螺母的齿根位置契合、定位进而锁紧拉杆;二、通过电机等动力机构调节入闸螺母的位置,使拉杆与入闸螺母的位置契合、定位进而锁紧拉杆。整个过程较为繁琐,容易损坏动模,危及工作人员安全,且耗费人力、物力资源较大。目前,公开号为CN10831245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合模开模装置及其方法,它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下模具一表面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转轴固定有第一齿轮;下模具一相对侧面均固定有支撑柱;上模具一相对侧面均固定有移动块;移动块一相对侧面均固定有滑动块;上模具一表面固定有卡块。这种用于注塑模具的合模开模装置及其方法虽然通过第一齿轮的轮齿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三槽口内表面与滑动块滑动配合,使上模具能够上下移动与下模具达到合模开模的效果,降低了合模开模能耗,节约了成本,但是由于其底部通过齿轮连接,两侧通过支撑柱辅助固定,模具整体的稳定程度不高,开模时晃动较大,容易在开模过程中倾倒,造成人员受伤和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用数控开模车,其具有开模过程较为简单,耗费人力少,且模具整体稳定程度高,开模时晃动小,不易造成模具倾倒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注塑模具用数控开模车,包括机架,设于机架上的定模、型芯和动模,机架包括底板和顶板,模具位于顶板与底板之间,底板上对应定模开设有形状与定模适配的安置槽,顶板上设有垂直方向滑移的升降板,升降板上设有用于驱使动模上下活动完成开模及合模过程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平行于动模两侧边设置的卡紧块,卡紧块对应动模侧边设有形状与之契合的夹持槽,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推动夹紧块朝向或背离动模方向滑移的驱动件,顶板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板滑移的升降机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需要完成注塑工作时,可以通过开模车上的升降机构带动动模向定模活动,完成注塑并冷却后,驱动件带动夹紧块朝向动模滑移并将动模夹紧,然后通过升降机构能够带动动模上升,由于定模固定在底板的安置槽内,动模上升就能够完成开模,同时保持定模的稳定性。如此操作时只需要一人进行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且开模过程中模具整体的稳定程度较高,开模时整体晃动较小,一方面不容易造成模具倾倒,另一方面不容易损坏注塑后的产品,提高整体产品生产合格率。进一步设置:驱动件包括两块水平方向滑移连接在顶升降板上的滑块,滑块上一体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与滑块连接,另一端与卡紧块固定连接。进一步设置:驱动件包括垂直于卡紧块设置的驱动丝杠,驱动丝杠穿过两块滑块并与之螺纹连接,驱动丝杠上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两块滑块分别在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上活动,升降板上还设有用于带动驱动丝杠旋转的驱动电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旋转,带动驱动丝杠旋转,由于驱动丝杠上设置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两块滑块在两端螺纹段的作用下朝向相反的方向滑移,需要时能够通过滑块相对滑移,从而夹紧动模,以完成开模;反之则能够放开动模,完成合模。进一步设置:驱动件包括垂直水平面固定在升降板上的固定杆,固定杆上铰接有夹紧杆,夹紧杆中间铰接在固定杆末端,夹紧杆一端与夹紧块固定。进一步设置:升降板中间位置设有用于驱动夹紧杆绕着铰接点旋转的驱动盘,驱动盘呈棘轮形状设置,驱动盘外圈抵触至夹紧杆上远离夹紧块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盘旋转,由于驱动盘整体呈棘轮设置,其旋转至直径较大的一部分时,能够驱动夹紧杆,使夹紧杆绕着铰接点旋转,带动夹紧杆另一端的夹紧块完成对动模的夹持;而当驱动盘旋转直径小的部分时,则放送夹紧块,使其放开动模,以完成合模。进一步设置:驱动件还包括旋转电机,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驱动蜗杆,升降板上设有与其啮合的驱动蜗轮,驱动蜗轮通过转轴连接在升降板上,转轴固定在驱动盘的圆心位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轴与旋转电机之间设置驱动蜗轮和驱动蜗杆,能够利用蜗轮蜗杆的自锁性,在驱动盘的旋转过程中保持驱动盘的旋转角度,从而保持夹紧块夹紧或放松的状态。进一步设置:升降机构包括剪叉式升降件,剪叉式升降件包括中间位置相互铰接的第一铰接杆和第二铰接杆,第一铰接杆的一端铰接在升降板上,另一端与顶板滑移连接,第二铰接杆一端铰接在升降板上,另一端与顶板滑移连接。进一步设置:升降机构还包括固定在顶板上的驱动液压缸,驱动液压缸的输出轴铰接在第一铰接杆上与顶板滑移连接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液压缸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铰接杆一端滑移,就能够带动第一铰接杆相对第二铰接杆旋转,改变其角度以及支撑高度,从而改变升降板与顶板之间的相对高度,完成升降板的升降。进一步设置:动模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注塑口,注塑口连通至型腔中。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操作时只需要一人进行操作,自动化程度较高,且开模过程中模具整体的稳定程度较高,开模时整体晃动较小,一方面不容易造成模具倾倒,另一方面不容易损坏注塑后的产品,提高整体产品生产合格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显示驱动件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中用于显示驱动件的示意图。图中,1、机架;11、定模;12、型芯;13、动模;14、注塑口;15、底板;151、安置槽;16、顶板;161、升降板;2、驱动机构;21、卡紧块;22、夹持槽;3、驱动件;31、滑块;32、连接杆;33、驱动丝杠;331、第一螺纹段;332、第二螺纹段;34、驱动电机;35、固定杆;36、夹紧杆;37、驱动盘;38、旋转电机;39、驱动蜗杆;391、驱动蜗轮;4、升降机构;41、剪叉式升降件;411、第一铰接杆;412、第二铰接杆;42、驱动液压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实施例1,一种注塑模具用开模车,如图1所示,其包括整体为长方体形状的机架1,机架1中空设置,机架1包括相互平行的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用数控开模车,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定模(11)、型芯(12)和动模(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底板(15)和顶板(16),模具位于顶板(16)与底板(15)之间,底板(15)上对应定模(11)开设有形状与定模(11)适配的安置槽(151), 顶板(16)上设有垂直方向滑移的升降板(161),升降板(161)上设有用于驱使动模(13)上下活动完成开模及合模过程的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包括平行于动模(13)两侧边设置的卡紧块(21),卡紧块(21)对应动模(13)侧边设有形状与之契合的夹持槽(22),驱动机构(2)还包括用于推动夹紧块朝向或背离动模(13)方向滑移的驱动件(3),顶板(16)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板(161)滑移的升降机构(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用数控开模车,包括机架(1),设于机架(1)上的定模(11)、型芯(12)和动模(1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包括底板(15)和顶板(16),模具位于顶板(16)与底板(15)之间,底板(15)上对应定模(11)开设有形状与定模(11)适配的安置槽(151),顶板(16)上设有垂直方向滑移的升降板(161),升降板(161)上设有用于驱使动模(13)上下活动完成开模及合模过程的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包括平行于动模(13)两侧边设置的卡紧块(21),卡紧块(21)对应动模(13)侧边设有形状与之契合的夹持槽(22),驱动机构(2)还包括用于推动夹紧块朝向或背离动模(13)方向滑移的驱动件(3),顶板(16)上设有用于驱动升降板(161)滑移的升降机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用数控开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包括两块水平方向滑移连接在顶升降板(161)上的滑块(31),滑块(31)上一体设有连接杆(32),连接杆(32)一端与滑块(31)连接,另一端与卡紧块(2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用数控开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包括垂直于卡紧块(21)设置的驱动丝杠(33),驱动丝杠(33)穿过两块滑块(31)并与之螺纹连接,驱动丝杠(33)上设有螺纹方向相反的第一螺纹段(331)和第二螺纹段(332),两块滑块(31)分别在第一螺纹段(331)和第二螺纹段(332)上活动,升降板(161)上还设有用于带动驱动丝杠(33)旋转的驱动电机(3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用数控开模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贤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鑫巨宏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