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钻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990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工位钻孔机,包括基座部分、钻孔部分和夹持部分,所述基座部分包括基座、转动手柄、螺杆、螺杆连接座、螺杆锥齿轮、手柄锥齿轮和手柄支座,所述钻孔部分包括主支撑件、电机、副支撑件、钻头、电机连接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连接杆,所述夹持部分包括调节底板、调节螺栓、挡板、滑轨、左夹紧气缸、右夹紧气缸、底板齿轮、齿条、调节旋钮、限位杆、上限位块、下限位块、夹板、气缸连接杆、推动气缸和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增大钻孔效率,节约电力,提高了钻孔精度。

A Multi-station Drill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station drill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part, a drilling part and a clamping part. The base part comprises a base, a rotating handle, a screw, a screw connecting seat, a screw bevel gear, a handle bevel gear and a handle support. The drilling part comprises a main support, a motor, an auxiliary support, a drill bit, a motor connecting rod, an active gear, a driven gear and a slave. The clamping part includes adjusting bottom plate, adjusting bolt, baffle plate, slide rail, left clamping cylinder, right clamping cylinder, bottom gear, rack, adjusting knob, limit rod, upper limit block, lower limit block, splint, cylinder connecting rod, driving cylinder and push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increases drilling efficiency, saves electricity and improves drilling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钻孔机
本技术涉及钻孔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工位钻孔机。
技术介绍
现代机械加工中钻孔时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传统的工艺钻孔中需要对工件预先画出记号并冲样,然后对已冲样的工件进行钻孔,这样钻孔的方式效率低下且钻孔的精度得不到保证,同时目前的钻孔都是一个一个的钻孔,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造成孔与孔之间间距有误差。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1461973.0公开了一种多工位钻孔机,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钻孔装置,所述机架顶面设有转盘,转盘呈圆形,沿转盘的圆周方向设有呈环形均匀分布的四个工位,每个工位上均设有夹具,四个工位包括三个加工工位和一个换料工位,每个加工工位均设有钻孔装置,换料工位处的机架上设有换料滑槽,所述换料滑槽呈T型,转盘下方设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转盘固定连接。本技术通过在机架上设置转盘,转盘旋转带动转盘上工位旋转,使三个钻孔装置能依次对工位上的工件进行加工,提高钻孔的加工效率;同时通过在转盘底部设置步进电机,通过步进电机控制转盘旋转,保证加工精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工位钻孔机,通过设置基座部分用来承载钻孔部分和夹持部分,设置4个钻头的钻孔部分能够进行多工位同时加工,同时钻4个固定位置的孔,节省时间和电力同时使4个孔之间的位置更准确,设置夹持部分能够自动夹持待加工件且可以将待加工件的位置进行微调使钻孔更准确,本技术增大钻孔效率,节约电力,提高了钻孔精度。一种多工位钻孔机,包括基座部分、钻孔部分和夹持部分,所述基座部分包括基座、转动手柄、螺杆、螺杆连接座、螺杆锥齿轮、手柄锥齿轮和手柄支座,所述转动手柄转动连接于基座上,所述转动手柄末端固定连接有手柄锥齿轮,所述手柄锥齿轮与螺杆锥齿轮啮合,所述螺杆锥齿轮固定连接于螺杆上,所述螺杆上下两端与螺杆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螺杆连接座设有两个且螺杆连接座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钻孔部分包括主支撑件、电机、副支撑件、钻头、电机连接杆、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连接杆,所述主支撑件与螺杆螺纹连接并与基座滑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连接在主支撑件上,所述副支撑件固定连接在主支撑件下端,所述电机连接杆位于主支撑件和副支撑件内与主支撑件和副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连接杆上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电机连接杆下端与主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转动连接在副支撑件内,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下端与钻头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部分包括调节底板、调节螺栓、挡板、滑轨、左夹紧气缸、右夹紧气缸、底板齿轮、齿条、调节旋钮、限位杆、上限位块、下限位块、夹板、气缸连接杆、推动气缸和推板,所述调节底板与基座滑动连接,所述底板齿轮转动连接于调节底板上,所述调节旋钮固定连接于底板齿轮上,所述底板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条固定连接于基座上,所述左夹紧气缸和右夹紧气缸的底端都固定连接在基座上,且左夹紧气缸和右夹紧气缸的活塞都固定连接有一根气缸连接杆,所述气缸连接杆共两根且气缸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夹板的下端,所述限位杆设有四根且限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基座上,所述限位杆的上端穿过夹板与上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夹板与限位杆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气缸固定连接在基座上,所述推板与推动气缸的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气缸与调节底板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手柄支座位于基座内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手柄末端穿过手柄支座与手柄支座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连接杆位于副支撑件内,所述从动齿轮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于从动齿轮的上端且从动齿轮连接杆的上端转动连接于副支撑件上。优选的,所述从动齿轮设有四个且四个从动齿轮都与主动齿轮啮合且四个从动齿轮相互不接触,所述钻头设有四个且四个钻头分别固定连接于四个从动齿轮下端。优选的,所述调节底板底端设有倒梯形的滑轨槽,所述基座上设有倒梯形的滑轨,所述滑轨位于滑轨槽内。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还设有螺栓孔,所述调节螺栓与底板螺纹连接,所述螺栓的首端设有螺帽且螺栓的末端穿过螺栓孔与挡板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下限位块且下限位块位于夹板的下方,所述上限位块设有两块,左边两根限位杆固定连连接在同一块上限位块上,右边两根限位杆固定连连接在另一块上限位块上。优选的,所述夹板上设有钻头孔和限位杆孔,所述钻头孔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四个钻头的正下方,所述限位杆孔设有四个且分别位于夹板的四角。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灵活,通过设置基座部分用来承载钻孔部分和夹持部分,设置4个钻头的钻孔部分能够进行多工位同时加工,同时钻4个固定位置的孔,节省时间和电力同时使4个孔之间的位置更准确,设置夹持部分能够自动夹持待加工件且可以将待加工件的位置进行微调使钻孔更准确,本技术增大钻孔效率,节约电力,提高了钻孔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装置中基座部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装置中钻孔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装置中副支撑件底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装置中夹持部分的正视图;图6为本技术装置中夹持部分的左视图;图7为本技术装置中夹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基座部分,10、基座,11、转动手柄,12、螺杆,13、螺杆连接座,14、螺杆锥齿轮,15、手柄锥齿轮,16、手柄支座,2、钻孔部分,20、主支撑件,21、电机,22、副支撑件,23、钻头,24、电机连接杆,25、主动齿轮,26、从动齿轮,27、从动齿轮连接杆,3、夹持部分,30、调节底板,300、调节螺栓,301、挡板,302、滑轨,31、左夹紧气缸,32、右夹紧气缸,33、底板齿轮,330、齿条,331、调节旋钮,34、限位杆,340、上限位块,341、下限位块,35、夹板,350、钻头孔,351、限位杆孔,36、气缸连接杆,37、推动气缸,370、推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多工位钻孔机,包括基座部分1、钻孔部分2和夹持部分3,所述基座部分1包括基座10、转动手柄11、螺杆12、螺杆连接座13、螺杆锥齿轮14、手柄锥齿轮15和手柄支座16,所述转动手柄11转动连接于基座10上,所述转动手柄11末端固定连接有手柄锥齿轮15,所述手柄锥齿轮15与螺杆锥齿轮14啮合,所述螺杆锥齿轮14固定连接于螺杆12上,所述螺杆12上下两端与螺杆连接座13转动连接,所述螺杆连接座13设有两个且螺杆连接座13与基座10固定连接,基座部分用来承载钻孔部分和夹持部分且能控制钻头上下移动,手动控制更能把握钻孔过程;所述钻孔部分2包括主支撑件20、电机21、副支撑件22、钻头23、电机连接杆24、主动齿轮25、从动齿轮26和从动齿轮连接杆27,所述主支撑件20与螺杆12螺纹连接并与基座10滑动连接,所述电机21固定连接在主支撑件20上,所述副支撑件22固定连接在主支撑件20下端,所述电机连接杆24位于主支撑件20和副支撑件22内与主支撑件20和副支撑件22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连接杆24上端与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电机连接杆24下端与主动齿轮25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25和从动齿轮26转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钻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部分(1)、钻孔部分(2)和夹持部分(3),所述基座部分(1)包括基座(10)、转动手柄(11)、螺杆(12)、螺杆连接座(13)、螺杆锥齿轮(14)、手柄锥齿轮(15)和手柄支座(16),所述转动手柄(11)转动连接于基座(10)上,所述转动手柄(11)末端固定连接有手柄锥齿轮(15),所述手柄锥齿轮(15)与螺杆锥齿轮(14)啮合,所述螺杆锥齿轮(14)固定连接于螺杆(12)上,所述螺杆(12)上下两端与螺杆连接座(13)转动连接,所述螺杆连接座(13)设有两个且螺杆连接座(13)与基座(10)固定连接;所述钻孔部分(2)包括主支撑件(20)、电机(21)、副支撑件(22)、钻头(23)、电机连接杆(24)、主动齿轮(25)、从动齿轮(26)和从动齿轮连接杆(27),所述主支撑件(20)与螺杆(12)螺纹连接并与基座(10)滑动连接,所述电机(21)固定连接在主支撑件(20)上,所述副支撑件(22)固定连接在主支撑件(20)下端,所述电机连接杆(24)位于主支撑件(20)和副支撑件(22)内与主支撑件(20)和副支撑件(22)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连接杆(24)上端与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电机连接杆(24)下端与主动齿轮(25)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25)和从动齿轮(26)转动连接在副支撑件(22)内,所述主动齿轮(25)与从动齿轮(26)啮合,所述从动齿轮(26)下端与钻头(23)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部分(3)包括调节底板(30)、调节螺栓(300)、挡板(301)、滑轨(302)、左夹紧气缸(31)、右夹紧气缸(32)、底板齿轮(33)、齿条(330)、调节旋钮(331)、限位杆(34)、上限位块(340)、下限位块(341)、夹板(35)、气缸连接杆(36)、推动气缸(37)和推板(370),所述调节底板(30)与基座(10)滑动连接,所述底板齿轮(33)转动连接于调节底板(30)上,所述调节旋钮(331)固定连接于底板齿轮(33)上,所述底板齿轮(33)与齿条(330)啮合,所述齿条(330)固定连接于基座(10)上,所述左夹紧气缸(31)和右夹紧气缸(32)的底端都固定连接在基座(10)上,且左夹紧气缸(31)和右夹紧气缸(32)的活塞都固定连接有一根气缸连接杆(36),所述气缸连接杆(36)共两根且气缸连接杆(36)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夹板(35)的下端,所述限位杆(34)设有四根且限位杆(3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基座(10)上,所述限位杆(34)的上端穿过夹板(35)与上限位块(340)固定连接,所述夹板(35)与限位杆(34)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气缸(37)固定连接在基座(10)上,所述推板(370)与推动气缸(37)的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气缸(37)与调节底板(30)滑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钻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部分(1)、钻孔部分(2)和夹持部分(3),所述基座部分(1)包括基座(10)、转动手柄(11)、螺杆(12)、螺杆连接座(13)、螺杆锥齿轮(14)、手柄锥齿轮(15)和手柄支座(16),所述转动手柄(11)转动连接于基座(10)上,所述转动手柄(11)末端固定连接有手柄锥齿轮(15),所述手柄锥齿轮(15)与螺杆锥齿轮(14)啮合,所述螺杆锥齿轮(14)固定连接于螺杆(12)上,所述螺杆(12)上下两端与螺杆连接座(13)转动连接,所述螺杆连接座(13)设有两个且螺杆连接座(13)与基座(10)固定连接;所述钻孔部分(2)包括主支撑件(20)、电机(21)、副支撑件(22)、钻头(23)、电机连接杆(24)、主动齿轮(25)、从动齿轮(26)和从动齿轮连接杆(27),所述主支撑件(20)与螺杆(12)螺纹连接并与基座(10)滑动连接,所述电机(21)固定连接在主支撑件(20)上,所述副支撑件(22)固定连接在主支撑件(20)下端,所述电机连接杆(24)位于主支撑件(20)和副支撑件(22)内与主支撑件(20)和副支撑件(22)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连接杆(24)上端与电机(21)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电机连接杆(24)下端与主动齿轮(25)固定连接,所述主动齿轮(25)和从动齿轮(26)转动连接在副支撑件(22)内,所述主动齿轮(25)与从动齿轮(26)啮合,所述从动齿轮(26)下端与钻头(23)固定连接;所述夹持部分(3)包括调节底板(30)、调节螺栓(300)、挡板(301)、滑轨(302)、左夹紧气缸(31)、右夹紧气缸(32)、底板齿轮(33)、齿条(330)、调节旋钮(331)、限位杆(34)、上限位块(340)、下限位块(341)、夹板(35)、气缸连接杆(36)、推动气缸(37)和推板(370),所述调节底板(30)与基座(10)滑动连接,所述底板齿轮(33)转动连接于调节底板(30)上,所述调节旋钮(331)固定连接于底板齿轮(33)上,所述底板齿轮(33)与齿条(330)啮合,所述齿条(330)固定连接于基座(10)上,所述左夹紧气缸(31)和右夹紧气缸(32)的底端都固定连接在基座(10)上,且左夹紧气缸(31)和右夹紧气缸(32)的活塞都固定连接有一根气缸连接杆(36),所述气缸连接杆(36)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万胜朱统坤宇宙凌静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龙鳞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