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毂变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9745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20:03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轮毂变速装置,安装在车轮轮毂中,包括:与车轮的飞轮连接的动力输入机构;可改变动力输入机构的输入速度的动力变速机构;与动力变速机构连接的动力输出机构。本申请公开的轮毂变速装置解决了自行车或摩托车的变速装置裸露在外而容易被人为破坏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毂变速装置
本申请涉及轮毂制动设备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轮毂变速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人们可以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居民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区域享受到自行车共享服务,极大了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并且,自行车主要靠人力运行,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现代人低碳出行的理念。因此,由于便利性和低碳环保性,共享自行车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注意。然而,由于共享自行车的“共享”理念,部分素质较低的使用者并不会爱惜车辆,甚至主动破坏车辆。例如共享自行车的变速装置多外置在车上,容易遭受损坏,使得变速效果失灵,这大大增加了维护成本。因此,如何解决变速装置裸露在外而容易被人为破坏的问题已经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轮毂变速装置,解决了自行车或摩托车的变速装置裸露在外而容易被人为破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轮毂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车轮轮毂中,包括:与所述车轮的飞轮连接的动力输入机构;可改变所述动力输入机构的输入速度的动力变速机构;与所述动力变速机构连接的动力输出机构;其中,所述动力变速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轮毂内的动力驱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入机构与所述动力驱动组件之间的动力传动组件,以及与所述动力输出机构连接的动力输出控制组件,所述动力驱动组件可通过驱动所述动力传动组件与所述动力输出控制组件接触或分离,以改变所述动力输出机构的输出速度。优选的,所述动力传动组件包括与转动套装在所述轮毂的轮毂轴上的旋转传动座,以及可随所述旋转传动座的旋转而沿所述轮毂轴轴向移动的平移传动构件,所述平移传动构件具有与所述动力输出控制组件接触或分离的位置。优选的,所述旋转传动座包括与所述动力驱动组件连接的驱动件,以及设置在驱动件上且高度沿周向逐渐变化的凸轮座,且所述凸轮座与所述平移传动构件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凸轮座与所述驱动件通过第一弹簧连接,所述凸轮座可相对所述驱动件沿周向旋转。优选的,所述动力驱动组件包括与外界控制开关电气连接的第一动力控制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动力控制构件电气连接的第一动力构件,所述第一动力构件可驱动所述动力传动组件与所述动力输出控制组件接触或分离。优选的,所述动力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齿轮盘,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盘啮合的第一齿部。优选的,所述动力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气安装座,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动力构件,所述动力驱动组件上设置有第一电气过线孔。优选的,所述动力驱动组件包括用于感应所述旋转传动座旋转角度的位置感应构件,以及与所述位置感应构件电气连接的第二动力控制构件,以及与所述第二动力控制构件电气连接的第二动力构件,所述第二动力构件可驱动所述动力传动组件与所述动力输出控制组件接触或分离。优选的,所述动力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齿轮盘,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盘啮合的第二齿部。优选的,所述动力驱动组件还包括第二电气安装座,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动力构件,所述动力驱动组件上设置有第二电气过线孔。优选的,所述位置感应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传动座上的2块第一磁块,以及用于感应所述第一磁块且设置在所述电气安装座上的第一霍尔感应件。优选的,所述动力驱动组件是转动套装在所述轮毂轴上的拉绳座,所述拉绳座与所述旋转传动座同轴旋转装配。优选的,所述动力输出控制组件包括与所述平移传动构件同步轴向移动的且与所述动力输入机构连接的离合器,可与所述离合器分离或接触且将动力输出至所述动力输出机构的棘爪,以及可与所述离合器分离或接触且将动力输出至所述动力输出机构的行星轮系。优选的,所述平移传动构件通过套装在所述轮毂轴上的控制套与所述离合器连接,且所述控制套可与所述离合器同步轴向移动。优选的,所述离合器上设置有控制所述棘爪压下的斜坡结构。优选的,所述控制套上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远离所述控制套的一端固定装配在所述轮毂轴上。优选的,所述行星轮系包括固定套接在所述轮毂轴上的太阳轮,可通过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将动力输出至所述轮毂的内齿圈,与所述离合器离合配合且可通过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将动力输出至所述轮毂的行星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行星架与所述内齿圈之间的行星轮。优选的,所述离合器与动力输入机构之间通过滑动牙嵌式结构形成常结合传动状态。优选的,所述离合器与行星架之间通过牙嵌式离合结构形成离合配合。优选的,所述动力输出机构包括与内齿圈连接且与所述轮毂内壁配合的第一动力输出组件,与所述行星架连接且与所述轮毂内壁配合的第二动力输出组件。优选的,所述第一动力输出组件是第一单向离合器。优选的,所述第二动力输出组件是第二单向离合器。优选的,还包括用于测量轮毂转速的测速机构。优选的,所述测速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轮毂上的第二磁块,以及相对所述轮毂变速装置固定设置的第二霍尔感应件。优选的,所述离合器与所述控制套间设置有第三弹簧,用于缓冲所述控制套带动所述离合器移动的动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轮毂变速装置,其中,动力驱动组件可提供动力驱动动力传动组件相对动力输出控制组件移动,以使得驱动动力传动组件与动力输出控制组件接触或分离,以使得输入速度被改变。由于动力变速机构的动力驱动组件、动力传动组件以及动力输出控制组件安装在轮毂内,因此,避免了裸露在外而遭受到外力冲击而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毂变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力传动组件与动力输出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力传动组件的正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力传动组件的后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力传动组件的分解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旋转传动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力传动组件与动力输出控制组件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毂变速系统处于低速档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毂变速系统处于低速档时的棘爪的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毂变速系统处于直接档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毂变速系统处于直接档时的棘爪的状态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毂变速系统处于增速档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轮毂变速系统处于增速档时的棘爪的状态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动力传动组件与动力输出控制组件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面示意图;图16为图1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17为图16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轮毂变速装置包括:与车轮的飞轮连接的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毂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车轮轮毂(4)中,包括:与所述车轮的飞轮连接的动力输入机构(1);可改变所述动力输入机构(1)的输入速度的动力变速机构(2);与所述动力变速机构(2)连接的动力输出机构(3);其中,所述动力变速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轮毂(4)内的动力驱动组件(21),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入机构(1)与所述动力驱动组件(21)之间的动力传动组件(22),以及与所述动力输出机构(3)连接的动力输出控制组件(23),所述动力驱动组件(21)可通过驱动所述动力传动组件(22)与所述动力输出控制组件(23)接触或分离,以改变所述动力输出机构(3)的输出速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毂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在车轮轮毂(4)中,包括:与所述车轮的飞轮连接的动力输入机构(1);可改变所述动力输入机构(1)的输入速度的动力变速机构(2);与所述动力变速机构(2)连接的动力输出机构(3);其中,所述动力变速机构(2)包括设置在所述轮毂(4)内的动力驱动组件(21),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入机构(1)与所述动力驱动组件(21)之间的动力传动组件(22),以及与所述动力输出机构(3)连接的动力输出控制组件(23),所述动力驱动组件(21)可通过驱动所述动力传动组件(22)与所述动力输出控制组件(23)接触或分离,以改变所述动力输出机构(3)的输出速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动组件(22)包括与转动套装在所述轮毂(4)的轮毂轴上的旋转传动座(221),以及可随所述旋转传动座(221)的旋转而沿所述轮毂轴轴向移动的平移传动构件(222),所述平移传动构件(222)具有与所述动力输出控制组件(23)接触或分离的位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毂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传动座(221)包括与所述动力驱动组件(21)连接的驱动件(2211),以及设置在驱动件(2211)上且高度沿周向逐渐变化的凸轮座(2212),且所述凸轮座(2212)与所述平移传动构件(222)滑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轮毂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座(2212)与所述驱动件(2211)通过第一弹簧(2213)连接,所述凸轮座(2212)可相对所述驱动件(2211)沿周向旋转。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毂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组件(21)包括与外界控制开关电气连接的第一动力控制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动力控制构件电气连接的第一动力构件,所述第一动力构件可驱动所述动力传动组件(22)与所述动力输出控制组件(23)接触或分离。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轮毂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组件(21)还包括第一齿轮盘,所述驱动件(221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齿轮盘啮合的第一齿部。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轮毂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组件(21)还包括第一电气安装座,用于安装所述第一动力构件,所述动力驱动组件(21)上设置有第一电气过线孔。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毂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组件(21)包括用于感应所述旋转传动座(221)旋转角度的位置感应构件(213’),以及与所述位置感应构件(213’)电气连接的第二动力控制构件(211’),以及与所述第二动力控制构件(211’)电气连接的第二动力构件(212’),所述第二动力构件(212’)可驱动所述动力传动组件(22)与所述动力输出控制组件(23)接触或分离。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轮毂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组件(21)还包括第二齿轮盘(214’),所述驱动件(221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齿轮盘(214’)啮合的第二齿部(215’)。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轮毂变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驱动组件(21)还包括第二电气安装座(217’),用于安装所述第二动力构件(212’),所述动力驱动组件(21)上设置有第二电气过线孔。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轮毂变速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激初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捷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