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生物物质纯化分离介质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9598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30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性生物物质纯化分离介质的制备方法,属于纯化分离介质技术领域。包括基体树脂100‑120份、二乙胺盐酸盐500‑1000份、酒精50‑100份、氢氧化钠3‑5份。由此制备的生物活性大分子的分子分离纯化介质不仅具有天然、合成分离介质两者的优点,而且具有大孔结构、吸附速率高,比表面积大、吸附量大的蛋白质分离纯化介质,为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提高了一类性能优良的分离介质。

Preparation of a Purification and Separation Medium for Active Biological Substan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生物物质纯化分离介质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纯化分离介质的制备方法,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性生物物质纯化分离介质的制备方法,属于纯化分离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回归大自然的需求迅速提高,在保健食品、生物医学领域对生物活性制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对生物活性制品分离纯化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对作为分离纯化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分离纯化介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苛刻。一般把分离纯化介质分为两大类:一是天然糖类分离介质,其主要特点是生物相容性较好,但基质较软、强度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破碎,柱操作压降也很大;第二类是高分子合成分离介质,其机械强度较佳,使用周期长。但对蛋白质的分离专一性较差,所得纯化产品纯度不高,产品质量较差。因此,如能制备出具有两者的优点的分离纯化介质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纯化分离介质的问题,提供一种活性生物物质纯化分离介质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得的纯化分离介质具备两种纯化分离介质的特定和优点。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活性生物物质纯化分离介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称取明胶45-75份、蒸馏水1500-2500份放入一具有电动搅拌器、加料口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内,将反应体系温度升至60-65℃,开始搅拌以溶解明胶;B、待明胶溶解完全后,加入聚乙烯醇水液5-10份;反应体系混合均匀后加入氯化钠75-125份,此体系为水相,备用。C、在另一容器称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60-70份、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30-40份、二乙烯基苯3-5份、二乙苯50-60份、2-乙基己醇20-30份、奎醇20-30份、过氧化二苯甲酰3-5份,混合均匀,此体系为油相,备用;D、将水相反应体系温度升温至70-75℃;投入配制好的油相;保持反应器中搅拌的速度,使油相在水相中分散形成均匀的珠体,并控制好油相分散粒径在符合要求的范围内;E、待油相珠体定型后迅速将温度升至80-85℃,保温2-3个小时;将聚合反应体系升温至85-90℃,保温2-3个小时;将聚合反应体系升温至95℃,保温2-3个小时;将反应体系降温至30-50℃,滤出树脂珠体;F、通过水蒸馏法蒸馏去介质中的致孔剂;采用乙醇对树脂进行淋洗,除去介质的杂质以及残留的致孔剂,风干、筛分即得到基体树脂,备用;G、于一具有电动搅拌器、加料口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内,按照配方要求依次加入所述基体树脂100-120份、二乙胺盐酸盐500-1000份和酒精50-100份;H、缓慢开动搅拌,使基体树脂在二乙胺盐酸盐、酒精浸泡;加入氢氧化钠3-5份;在0.5-1.0h内将反应体系温度逐步升至75-80℃,并在此温度下反应7-8h;I、将反应体系温度逐步降至室温;过滤出树脂,大量水洗;用1NNaOH和1NHCl交替处理3-5次;用去离子水洗去残留的NaOH和NHCl,即得纯化分离介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在步骤A中,以60-70转/分的转速开始搅拌以溶解明胶。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在步骤B中,所述聚乙烯醇水液为10%的聚乙烯醇水液。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在步骤C中,保持反应器中搅拌的速度为150-200转/分钟。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在步骤H中,使基体树脂在二乙胺盐酸盐、酒精浸泡0.5-1.0h。本专利技术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根据生物活性大分子的分子结构特点,即分子量较大、分子结构中一般都带有疏水链段和亲水链段等特性,在分离纯化介质的孔结构设计及介质分子化学组成等方面给予充分考虑。在合成制备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聚会单体,使分离介质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对生物活性大分子的分子具有较好的亲和性;通过选择适宜的致孔剂,使分离介质具有较佳的孔结构以利于生物活性大分子的分子的扩散。由此制备的生物活性大分子的分子分离纯化介质不仅具有天然、合成分离介质两者的优点,而且具有大孔结构、吸附速率高,比表面积大、吸附量大的蛋白质分离纯化介质,为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提高了一类性能优良的分离介质。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活性生物物质纯化分离介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称取明胶45份、蒸馏水1500份放入一具有电动搅拌器、加料口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内,将反应体系温度升至60℃,开始搅拌以溶解明胶;B、待明胶溶解完全后,加入聚乙烯醇水液5份;反应体系混合均匀后加入氯化钠75份,此体系为水相,备用。C、在另一容器称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60份、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30份、二乙烯基苯3份、二乙苯50份、2-乙基己醇20份、奎醇20份、过氧化二苯甲酰3份,混合均匀,此体系为油相,备用;D、将水相反应体系温度升温至70℃;投入配制好的油相;保持反应器中搅拌的速度,使油相在水相中分散形成均匀的珠体,并控制好油相分散粒径在符合要求的范围内;E、待油相珠体定型后迅速将温度升至80℃,保温2个小时;将聚合反应体系升温至85℃,保温2小时;将聚合反应体系升温至95℃,保温2个小时;将反应体系降温至30℃,滤出树脂珠体;F、通过水蒸馏法蒸馏去介质中的致孔剂;采用乙醇对树脂进行淋洗,除去介质的杂质以及残留的致孔剂,风干、筛分即得到基体树脂,备用;G、于一具有电动搅拌器、加料口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内,按照配方要求依次加入所述基体树脂100份、二乙胺盐酸盐500份和酒精50份;H、缓慢开动搅拌,使基体树脂在二乙胺盐酸盐、酒精浸泡;加入氢氧化钠3份;在0.5h内将反应体系温度逐步升至75℃,并在此温度下反应7h;I、将反应体系温度逐步降至室温;过滤出树脂,大量水洗;用1NNaOH和1NHCl交替处理3次;用去离子水洗去残留的NaOH和NHCl,即得纯化分离介质。实施例2一种活性生物物质纯化分离介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称取明胶75份、蒸馏水2500份放入一具有电动搅拌器、加料口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内,将反应体系温度升至65℃,开始搅拌以溶解明胶;B、待明胶溶解完全后,加入聚乙烯醇水液10份;反应体系混合均匀后加入氯化钠125份,此体系为水相,备用。C、在另一容器称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70份、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40份、二乙烯基苯5份、二乙苯60份、2-乙基己醇30份、奎醇30份、过氧化二苯甲酰5份,混合均匀,此体系为油相,备用;D、将水相反应体系温度升温至75℃;投入配制好的油相;保持反应器中搅拌的速度,使油相在水相中分散形成均匀的珠体,并控制好油相分散粒径在符合要求的范围内;E、待油相珠体定型后迅速将温度升至85℃,保温3个小时;将聚合反应体系升温至90℃,保温3个小时;将聚合反应体系升温至95℃,保温3个小时;将反应体系降温至50℃,滤出树脂珠体;F、通过水蒸馏法蒸馏去介质中的致孔剂;采用乙醇对树脂进行淋洗,除去介质的杂质以及残留的致孔剂,风干、筛分即得到基体树脂,备用;G、于一具有电动搅拌器、加料口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内,按照配方要求依次加入所述基体树脂120份、二乙胺盐酸盐1000份和酒精100份;H、缓慢开动搅拌,使基体树脂在二乙胺盐酸盐、酒精浸泡;加入氢氧化钠5份;在1.0h内将反应体系温度逐步升至80℃,并在此温度下反应8h;I、将反应体系温度逐步降至室温;过滤出树脂,大量水洗;用1NNaOH和1NHCl交替处理5次;用去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生物物质纯化分离介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称取明胶45‑75份、蒸馏水1500‑2500份放入一具有电动搅拌器、加料口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内,将反应体系温度升至60‑65℃,开始搅拌以溶解明胶;B、待明胶溶解完全后,加入聚乙烯醇水液5‑10份;反应体系混合均匀后加入氯化钠75‑125份,此体系为水相,备用。C、在另一容器称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60‑70份、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30‑40份、二乙烯基苯3‑5份、二乙苯50‑60份、2‑乙基己醇20‑30份、奎醇20‑30份、过氧化二苯甲酰3‑5份,混合均匀,此体系为油相,备用;D、将水相反应体系温度升温至70‑75℃;投入配制好的油相;保持反应器中搅拌的速度,使油相在水相中分散形成均匀的珠体,并控制好油相分散粒径在符合要求的范围内;E、待油相珠体定型后迅速将温度升至80‑85℃,保温2‑3个小时;将聚合反应体系升温至85‑90℃,保温2‑3个小时;将聚合反应体系升温至95℃,保温2‑3个小时;将反应体系降温至30‑50℃,滤出树脂珠体;F、通过水蒸馏法蒸馏去介质中的致孔剂;采用乙醇对树脂进行淋洗,除去介质的杂质以及残留的致孔剂,风干、筛分即得到基体树脂,备用;G、于一具有电动搅拌器、加料口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内,按照配方要求依次加入所述基体树脂100‑120份、二乙胺盐酸盐500‑1000份和酒精50‑100份;H、缓慢开动搅拌,使基体树脂在二乙胺盐酸盐、酒精浸泡;加入氢氧化钠3‑5份;在0.5‑1.0h内将反应体系温度逐步升至75‑80℃,并在此温度下反应7‑8h;I、将反应体系温度逐步降至室温;过滤出树脂,大量水洗;用1NNaOH和1NHCl交替处理3‑5次;用去离子水洗去残留的NaOH和NHCl,即得纯化分离介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生物物质纯化分离介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称取明胶45-75份、蒸馏水1500-2500份放入一具有电动搅拌器、加料口和冷凝管的反应容器内,将反应体系温度升至60-65℃,开始搅拌以溶解明胶;B、待明胶溶解完全后,加入聚乙烯醇水液5-10份;反应体系混合均匀后加入氯化钠75-125份,此体系为水相,备用。C、在另一容器称取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60-70份、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30-40份、二乙烯基苯3-5份、二乙苯50-60份、2-乙基己醇20-30份、奎醇20-30份、过氧化二苯甲酰3-5份,混合均匀,此体系为油相,备用;D、将水相反应体系温度升温至70-75℃;投入配制好的油相;保持反应器中搅拌的速度,使油相在水相中分散形成均匀的珠体,并控制好油相分散粒径在符合要求的范围内;E、待油相珠体定型后迅速将温度升至80-85℃,保温2-3个小时;将聚合反应体系升温至85-90℃,保温2-3个小时;将聚合反应体系升温至95℃,保温2-3个小时;将反应体系降温至30-50℃,滤出树脂珠体;F、通过水蒸馏法蒸馏去介质中的致孔剂;采用乙醇对树脂进行淋洗,除去介质的杂质以及残留的致孔剂,风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川赵奕王煦怡刘咏梅
申请(专利权)人:中蓝晨光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