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狄风君专利>正文

一种换热器及其内螺纹铜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955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化工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及其内螺纹铜管,管体内两侧的均匀排布的一号板使流体流过管体时,流体在管体内做杂乱无章的运动,使管体内流体温度分布均匀,流体在管体内快速运动,减少了污垢在管体内壁上聚集;且内螺纹铜管为弧形,减少了内螺纹铜管的横截面积,在流入管体内的流体流量不变的情况下,管体内的流体的流速增加,使管体内流体温度变化后的流体能迅速从管程流体出口流出,新的流体从管程流体进口进入管体内,增加壳程流体温度变化速度,提高了壳程流体与管程流体的热量交换效率。

A Heat Exchanger and Its Inner Threaded Copper Tub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hemical heat exchange, in particular to a heat exchanger and its inner threaded copper tube. When a uniformly arranged No. 1 plate on both sides of the tube body makes the fluid flow through the tube body, the fluid makes disorderly movement in the tube body, so that th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of the fluid in the tube body is uniform, the fluid moves rapidly in the tube body, and the dirt accumulates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be body is reduced; and the inner threaded copper tube is arc shaped. Th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inner threaded copper tube is reduce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stant fluid flow into the tube, the flow velocity of fluid in the tube increases, so that the fluid with temperature change in the tube can flow out rapidly from the outlet of the tube-side fluid, and new fluid enters the tube-side fluid from the inlet of the tube-side fluid, which increases the velocity of temperature change in the shell-side fluid and increases the heat of the shell-side fluid and the engineering fluid. Volume exchange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及其内螺纹铜管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换热
,具体涉及一种换热器及其内螺纹铜管。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进行热量传递的工艺设备,其在炼油、石化工业及其他一般化学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例如冷却、冷凝、加热、蒸发和废热回收等。换热器由于使用条件的多样性(腐蚀性、温度、压力、介质、杂质、热交换量等),也需要有合理的结构及形式;列管式换热器(管壳式换热器)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传热设备之一,其将两种液体进行热交换的方式为:一种液体流过壳体内、换热管外,另一种液体流过换热管内,换热管内外进行热交换,从而实现其功能;现有技术中的换热器热交换效率低,管程的流体温度分布不均、壳程流体与管程流体的热交换面积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换热器热交换效率低,管程的流体温度分布不均、壳程流体与管程流体的热量交换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热器及其内螺纹铜管。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内螺纹铜管,所述管体外下侧设有液压缸,液压缸活塞端部与管体外下表面固定连接,管体内侧均匀设有若干个倒锥形的窄一号通槽,一号通槽内设有锥形的一号板。锥形的一号通槽内装配有锥形的一号板,一号通槽两端通过限位块将一号板两端固定,防止一号板从一号通槽两侧滑出;管体内两侧的均匀排布的一号板使流体流过管体时,流体在管体内做杂乱无章的运动,使管体内流体温度分布均匀,流体在管体内快速运动,减少了污垢在管体内壁上聚集;且内螺纹铜管为弧形,减少了内螺纹铜管的横截面积,在流入管体内的流体流量不变的情况下,管体内的流体的流速增加,使管体内流体温度变化后的流体能迅速从管程流体出口流出,新的流体从管程流体进口进入管体内,增加壳程流体温度变化速度,提高了壳程流体与管程流体的热量交换效率;当壳程流体冲击管体下表面时,使管体向内凹,液压缸伸长,当壳程流体不冲击管体下表面时,使管体向外恢复到原始位置,液压缸收缩,通过管体的内凹和恢复,去除了管体内表面的污垢。优选的,所述管体外上表面均匀设有若干个弧形的二号通槽,二号通槽位于管体内上侧一号板的一侧;所述一号板为Y型,一号板V型一端可发生微量的开合,一号板下侧设有若干个空腔;所述空腔一侧设有二号孔,空腔通过二号孔与一侧的二号通槽连通,空腔与一号通槽内一号板V型一端连通。当壳程流体冲击二号通槽时,二号通槽周围壳程流体增多,壳程流体通过二号孔和空腔进入一号通槽,壳程流体冲击一号板V型端中间位置,使一号板V型端略微合拢,一号板微微挤出一号通槽,增加了一号板的与管体内流体的接触面积,使进入空腔和一号通槽内的壳程流体温度交换速率增加,提高了管体周围壳程流体与管程流体的热交换效率;当壳程流体不冲击二号通槽时,一号板V型端两侧壁挤压一号通槽侧壁,使一号板V型端扩张到初始大小,挤压一号通槽和空腔中的壳程流体,使发生热交换后的壳程流体冲出二号通槽,新一批的壳程流体进入空腔,增加了壳程流体与管程流体间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壳程流体与管程流体的热交换效率;当一号板受壳程流体挤压向一号通槽外伸出时,一号板与一号通槽侧壁摩擦,去除了一号板上的污垢。优选的,所述一号板一端固定设有若干个气囊。管程流体流速大,管程流体流动挤压冲击气囊,使气囊在管体内摆动,且流体撞到气囊上,改变了流体的流动方向,提高了管程流体的搅拌效率,使管体内流体温度分布均匀;气囊摆动搅拌了管程流体,进一步提高了管程流体的搅拌效率,使管体内流体温度分布均匀。优选的,所述管体上下两侧的一号板交错布置,一号板内设有若干个一号孔;所述气囊通过一号孔与一号通槽下侧连通。空腔中的壳程流体通过一号孔进入气囊,使气囊胀大,气囊中的壳程流体与管程流体进行热量交换,增加了壳程流体与管程流体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壳程流体与管程流体的热交换效率;当气囊胀大时,气囊伸入对面一侧的两个一号板之间,气囊胀大在管程流体流速的带动下撞击相邻的一号板,一号气囊与一号板摩擦撞击去除了一号板上的污垢。优选的,所述二号通槽上设有三号孔,管体顶端两个二号通槽间没有三号孔为锥形孔;所述二号通槽间通过三号孔连通,管体顶端以两个二号通槽为中心两侧的三号孔间连成倒锥形。当一侧壳程流体增多挤压管体正顶端两个二号通槽,若没有三号孔,二号通槽中的壳程流体挤压二号通槽,管体左右两侧会向上翘起;当一侧壳程流体增多挤压管体正顶端两个二号通槽,管体正顶端的两个二号通槽中的气体通过三号孔进入两侧的二号通槽,避免了二号通槽发生变形、损害管体,增加了管体的使用寿命;且管体正顶端的两个二号通槽中的气体通过三号孔进入两侧的二号通槽,使壳程流体均匀的分布在管体周围,增加了壳程流体与管程流体的热交换面积。优选的,所述一号通槽出口端为弧形;所述气囊两侧设有金属薄片,金属薄片一端与气囊固定连接,金属薄片另一端插入一号通槽的弧形面与一号板中间。当壳程流体冲击二号通槽时,壳程流体进入气囊,气囊胀大,当壳程流体不冲击二号通槽时,气囊中的壳程流体流出,气囊变小,气囊在胀大和收缩的过程中带动金属薄片运动,金属薄片运动搅拌管程流体,提高了管程流体的搅拌效率,使管程流体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且金属薄片带动金属薄片与一号板间的管程流体拍打冲击管体内壁,冲刷了管体内壁上的污垢;气囊收缩和胀大带动金属薄片下端沿着一号通槽上的弧形面滑动,使金属薄片刮去一号通槽的弧形面和一号板上的污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封头、管板、内螺纹铜管、管程流体出口、管程流体进口、管程挡板、壳程流体出口和壳程流体进口;所述的内螺纹铜管的两端分别设有管板,内螺纹铜管的两端与管板紧密结合无间隙,在管板上内螺纹铜管的安装位置开有使内螺纹铜管两端开放的圆孔,所述的壳体两端连接在管板上,位于内螺纹铜管的外侧,在两端的管板上分别安装有封头;管程流体出口、管程流体进口安装于封头上;壳程流体出口、壳程流体进口安装于壳体上,两端封头内的空间通过内螺纹铜管连通,并通过在封头内安装若干个管程挡板形成多管程;还包括热敏滑动套和壳程折流挡板;所述壳程折流挡板与壳体内壁滑动连接,壳程折流挡板由圆形板切去一个弓形制成,壳程流体挡板上开有与内螺纹铜管数相等的直径略大于内螺纹铜管外径的小孔,内螺纹铜管从小孔中穿过,壳程折流挡板与内螺纹铜管垂直,相邻两块壳程折流挡板交错安装;所述热敏滑动套受热膨胀,位于同一所述壳程折流挡板上的热敏滑动套感受热的能力相同,热流体从进口到出口的水平方向上壳程折流挡板上的热敏滑动套感受热的能力越来越灵敏。一种液体从管程流体进口进入,经与管程进流腔连通的换热管群流入至封头,再经与管程出流腔连通的换热管群、管程流体出口流出;另一种液体从壳程流体进口入,流经管箱内部后从壳程流体出口流出,两种液体通过换热管的管壁进行热交换,结构合理,换热高效;壳程流体从壳程流体进口进入壳体内时壳程流体向壳程流体水平流动方向挤压壳程折流挡板,使壳程折流挡板向壳程流体水平流动方向滑动,搅拌了壳程流体,使壳体内壳程流体温度分布均匀,增加了壳程流体与管程流体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换热器的热交换率;热流体从进口到出口的水平方向上温度逐渐降低,同一壳程折流挡板上的热敏滑动套温度高的一侧热敏滑动套膨胀翘起,同一壳程折流挡板上的热敏滑动套温度低的一侧热敏滑动套无变化,使热敏滑动套温度低的一侧将壳程折流挡板与内螺纹铜管卡住,当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螺纹铜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外下侧设有液压缸(2),液压缸(2)活塞端部与管体(1)外下表面固定连接,管体(1)内侧均匀设有若干个倒锥形的窄一号通槽(3),一号通槽(3)内设有锥形的一号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螺纹铜管,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外下侧设有液压缸(2),液压缸(2)活塞端部与管体(1)外下表面固定连接,管体(1)内侧均匀设有若干个倒锥形的窄一号通槽(3),一号通槽(3)内设有锥形的一号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螺纹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外上表面均匀设有若干个弧形的二号通槽(5),二号通槽(5)位于管体(1)内上侧一号板(4)的一侧;所述一号板(4)为Y型,一号板(4)靠近二号通槽(5)一端可发生微量的开合,一号板(4)下侧设有若干个空腔(6);所述空腔(6)一侧设有二号孔(7),空腔(6)通过二号孔(7)与一侧的二号通槽(5)连通,空腔(6)与一号通槽(3)内一号板(4)靠近二号通槽(5)一端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螺纹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板(4)一端固定设有若干个气囊(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螺纹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上下两侧的一号板(4)交错布置,一号板(4)内设有若干个一号孔(9);所述气囊(8)通过一号孔(9)与一号通槽(3)下侧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螺纹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号通槽(5)上设有三号孔(10),管体(1)顶端两个二号通槽(5)间没有三号孔(10)为锥形孔;所述二号通槽(5)间通过三号孔(10)连通,管体(1)顶端以两个二号通槽(5)为中心两侧的三号孔(10)间连成倒锥形。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螺纹铜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通槽(3)出口端为弧形面;所述气囊(8)两侧设有金属薄片(11),金属薄片(11)一端与气囊(8)固定连接,金属薄片(11)另一端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狄风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