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凝器组件和具有该冷凝器组件的制冷系统和制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893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凝器组件以及具有该冷凝器组件的制冷系统和制冷装置。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冷凝器;以及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方向与所述第二风机的排风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在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方向上间隔开地设置,所述第二风机的吸风口与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口相对,其中所述冷凝器在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口与所述第二风机的吸风口之间。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凝器组件具有散热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灰尘堆积少等优点。

Condenser assembly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refrigeration device with the condenser assembl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denser assembly, a refrigeration system and a refrigeration device with the condenser assembly. The condenser assembly includes a condenser, a first fan and a second fan. The exhaust direction of the first fan is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second fan. The first fan and the second fan are separately arranged in the exhaust direction of the first fan. The suction port of the second fan is opposite to the exhaust port of the first fan. The exhaust direction of the first fan is located between the exhaust port of the first fan and the suction port of the second fan. The condenser assembly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heat dissipation efficiency, low manufacturing cost and less dust accum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凝器组件和具有该冷凝器组件的制冷系统和制冷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领域,具体地,涉及冷凝器组件,还涉及具有该冷凝器组件的制冷系统和制冷装置。
技术介绍
制冷设备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节流件和蒸发器。现有的冷凝器的散热效率较低,进而导致制冷系统的制冷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冷凝器组件以及具有该冷凝器组件的制冷系统和制冷装置,该冷凝器组件具有散热效率高的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冷凝器组件,所述冷凝器组件包括:冷凝器;以及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方向与所述第二风机的排风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在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方向上间隔开地设置,所述第二风机的吸风口与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口相对,其中所述冷凝器在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口与所述第二风机的吸风口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凝器组件通过设置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且使第二风机的吸风口与第一风机的排风口相对,从而可以在第二风机的吸风口与第一风机的排风口之间形成散热风道。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凝器组件通过将冷凝器在第一风机的排风方向上设在第一风机的排风口与第二风机的吸风口之间,从而不仅可以使冷凝器位于该散热风道上,而且可以增大流过该散热风道的散热风的风量,即在第二风机的抽吸力的作用下,第一风机排出的风全部流过该散热风道。由此可以极大地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率。由于可以极大地提高冷凝器的散热效率,因此可以减小冷凝器的尺寸,从而可以降低冷凝器的制造成本。此外,由于在第一风机的排风方向上,第二风机位于冷凝器的下游,因此与冷凝器相比,第二风机更加邻近压缩机仓的排风口。由此第二风机可以阻挡一部分由压缩机仓的排风口进入到压缩机仓内的灰尘,从而可以减少堆积在冷凝器上的灰尘,避免冷凝器的散热效率下降。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凝器组件具有散热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灰尘堆积少的优点。优选地,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中的每一个为轴流风机。优选地,所述第一风机包括第一扇叶和具有第一电机轴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二风机包括第二扇叶和具有第二电机轴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为同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轴和所述第二电机轴为同一电机轴,其中所述第一电机轴穿过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一扇叶和所述第二扇叶沿所述第一电机轴的轴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第一电机轴上,所述冷凝器在所述第一电机轴的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扇叶与所述第二扇叶之间,优选地,所述冷凝器为平行流冷凝器或丝管冷凝器。优选地,所述冷凝器组件进一步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壁面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所述冷凝器设在所述安装盒内,所述第一扇叶与所述进风口相对,所述第二扇叶与所述出风口相对。优选地,所述第一扇叶邻近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二扇叶邻近所述出风口。优选地,所述第一扇叶和所述第二扇叶中的每一个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优选地,所述第二扇叶的上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上沿的上方,所述第二扇叶的下沿位于所述出风口的下沿的下方,优选地,所述第一扇叶的上沿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上沿的上方,所述第一扇叶的下沿位于所述进风口的下沿的下方。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组件,所述冷凝器组件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冷凝器组件,所述冷凝器组件的冷凝器的进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连通;节流件,所述节流件的进口与所述冷凝器的出口连通;和蒸发器,所述蒸发器的进口与所述节流件的出口连通,所述蒸发器的出口与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冷系统通过设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冷凝器组件,从而具有散热效率高、制冷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的优点。优选地,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冷凝器组件的第一风机的吸风口相对。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提供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所述的制冷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具有散热效率高、制冷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凝器组件10。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凝器组件10包括冷凝器110、第一风机120和第二风机130。第一风机120的排风方向与第二风机130的排风方向相同,第一风机120和第二风机130在第一风机120的排风方向上间隔开地设置,即第一风机120和第二风机130在第二风机130的排风方向上间隔开地设置。第二风机130的吸风口与第一风机120的排风口相对。其中,冷凝器110在第一风机120的排风方向上位于第一风机120的排风口与第二风机130的吸风口之间。换言之,冷凝器110在第二风机130的排风方向上位于第一风机120的排风口与第二风机130的吸风口之间。其中,第一风机120的排风方向如图1中的箭头A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凝器组件10通过设置第一风机120和第二风机130、且使第二风机130的吸风口与第一风机120的排风口相对,从而可以在第二风机130的吸风口与第一风机120的排风口之间形成散热风道。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凝器组件10通过将冷凝器110在第一风机120的排风方向上设在第一风机120的排风口与第二风机130的吸风口之间,从而不仅可以使冷凝器110位于该散热风道上,而且可以增大流过该散热风道的散热风的风量,即在第二风机130的抽吸力的作用下,第一风机120排出的风全部流过该散热风道。由此可以极大地提高冷凝器110的散热效率。由于可以极大地提高冷凝器110的散热效率,因此可以减小冷凝器110的尺寸,从而可以降低冷凝器110的制造成本。此外,由于在第一风机120的排风方向上,第二风机130位于冷凝器110的下游,因此与冷凝器110相比,第二风机130更加邻近压缩机仓的排风口。由此第二风机130可以阻挡一部分由压缩机仓的排风口进入到压缩机仓内的灰尘,从而可以减少堆积在冷凝器110上的灰尘,避免冷凝器110的散热效率下降。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冷凝器组件10具有散热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灰尘堆积少等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制冷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20、冷凝器组件10、节流件(图中未示出)和蒸发器(图中未示出)。冷凝器组件10的冷凝器110的进口与压缩机20的出口连通,该节流件的进口与冷凝器110的出口连通,该蒸发器的进口与该节流件的出口连通,该蒸发器的出口与压缩机20的进口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冷系统通过设置冷凝器组件10,从而具有散热效率高、制冷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灰尘堆积少等优点。其中,压缩机20、该节流件和该蒸发器都可以是已知的,压缩机20、冷凝器组件10、该节流件和该蒸发器可以通过已知的方式装配在一起,由于这些与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点无关,因此不再详细地描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制冷设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制冷系统。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制冷设备具有散热效率高、制冷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等优点。如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该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20、冷凝器组件10、该节流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以及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方向与所述第二风机的排风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在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方向上间隔开地设置,所述第二风机的吸风口与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口相对,其中所述冷凝器在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口与所述第二风机的吸风口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器;以及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方向与所述第二风机的排风方向相同,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在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方向上间隔开地设置,所述第二风机的吸风口与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口相对,其中所述冷凝器在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风机的排风口与所述第二风机的吸风口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中的每一个为轴流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机包括第一扇叶和具有第一电机轴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二风机包括第二扇叶和具有第二电机轴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为同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轴和所述第二电机轴为同一电机轴,其中所述第一电机轴穿过所述冷凝器,所述第一扇叶和所述第二扇叶沿所述第一电机轴的轴向间隔开地设在所述第一电机轴上,所述冷凝器在所述第一电机轴的轴向上位于所述第一扇叶与所述第二扇叶之间,优选地,所述冷凝器为平行流冷凝器或丝管冷凝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具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壁面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张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华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