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变电站事故油池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8776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0: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事故油池排水装置,包括连接在事故油池排水口处的排水管、依次设置在排水管前端内部的若干过滤层、依次设置的密封水箱与蓄水池、活塞式驱动机构、连通密封水箱与蓄水池的虹吸管、与排水管的末端相连且伸入蓄水池内的下水管以及设置在密封水箱底部的自动出水口。活塞式驱动机构包括与排水管中段交叉设置且与排水管内部相连通的腔体,自上向下依次设置在腔体内的上密封件、连杆及下密封件,以及连接在腔体顶部与上密封件顶部之间的拉力弹簧。腔体的下端伸入至蓄水池内,且腔体位于蓄水池内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虹吸管底部的高度低于腔体底部和下水管底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事故油池中的积水及时、高效地排出。

A Drainage Device for Accident Oil Pool in Box Sub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ank-type substation accident oil pool drainag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drainage pipe connected to the accident oil pool drainage outlet, a number of filter layers arranged in the front end of the drainage pipe in turn, a sealed water tank arranged in turn with the water storage pool, a piston-type driving mechanism, a siphon connecting the sealed water tank with the water storage pool, a sewage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the drainage pipe and extended into the water storage pool. The pipe and the automatic outlet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ealed water tank. The piston driv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cavity intersected with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drain pipe and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part of the drain pipe, an upper seal, a connecting rod and a lower seal in the cavity in turn from top to bottom, and a tension spring connected between the top of the cavity and the top of the upper seal. The lower end of the chamber extends into the reservoir, and the chamber is locat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reservoir with several through holes. The height at the bottom of the siphon is lower than that at the bottom of the cavity and the drainage pipe. The utility model can discharge the accumulated water in the accident oil pool timely and efficient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式变电站事故油池排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
,具体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事故油池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现阶段500kV箱式变电站变压器、电抗器等储油设备,均设计有事故油池。事故油池能在储油设备发生泄漏事故中,存储流出油污。在日常运行维护过程中,雨水侵入事故油池是无法避免的。由于油的密度比水小,因此,油分布在事故油池的上层,水分布在事故油池的下层。目前通常采用水泵将事故油池中的水排出,但这种方式仅能用人工观察抽水,无法及时将事故油池底部的积水抽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事故油池排水装置,该排水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将事故油池中的积水及时、高效地排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箱式变电站事故油池排水装置,包括横向连接在事故油池排水口处的排水管、依次设置在排水管前端内部的若干过滤层、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密封水箱与蓄水池、用于驱动蓄水池中的水进入密封水箱的活塞式驱动机构、连通密封水箱与蓄水池的虹吸管、与排水管的末端相连且伸入蓄水池内的下水管以及设置在密封水箱底部的自动出水口。所述活塞式驱动机构包括与排水管中段交叉设置且与排水管内部相连通的腔体,自上向下依次设置在腔体内的上密封件、连杆及下密封件,以及连接在腔体顶部与上密封件顶部之间的拉力弹簧;所述腔体的下端伸入至蓄水池内,且腔体位于蓄水池内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虹吸管的上端位于密封水箱内,下端位于蓄水池内,且虹吸管底部的高度低于腔体底部和下水管底部。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向下倾斜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若干过滤层的高度从前向后依次增高。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水箱内设有隔板。进一步的,所述腔体的上端伸入密封水箱内;所述连杆连接在上密封件与下密封件之间;所述上密封件及下密封件的外径大于等于腔体的内径;所述通孔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两排,每一排均包括沿腔体圆周均匀分布的若干个。进一步的,所述自动出水口包括设置在密封水箱底部且与密封水箱内部相连通的出水管、转动连接在出水管底部开口处的翻板、设置在翻板左端上方的配重块、设置在翻板右端上方的磁铁以及设置在出水管内部侧壁上的与磁铁相适应的铁块;所述翻板包括翻板主体和设置在翻板主体左端前后两侧的旋转部。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通过设置过滤层,能够对从事故油池排出的水中的油等杂质进行过滤;通过设置蓄水池,能够使从事故油池排出的水通过向下倾斜设置的排水管以及纵向设置的下水管流入到蓄水池中储存起来;通过设置活塞式驱动机构以及连通上蓄水池的虹吸管,能够利用虹吸效应,在活塞式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使蓄水池中的水通过虹吸管排到密封水箱中;通过设置自动出水口,能够在密封水箱中的水达到一定存储量时,自动向外排出,且在水排出后,自动出水口能够自动关闭。本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将事故油池中的积水及时、高效地排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一;图5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二;图6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三;图7是自动出水口关闭时的图6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8是自动出水口打开时的图6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9是翻板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0、事故油池,200、排水管,201、过滤层,300、活塞式驱动机构,301、腔体,302、拉力弹簧,303、上密封件,304、连杆,305、下密封件,306、通孔,400、密封水箱,401、隔板,500、蓄水池,600、下水管,700、虹吸管,800、自动出水口,801、翻板,802、配重块,803、磁铁,804、铁块,805、旋转部,806、出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6所示的一种箱式变电站事故油池排水装置,包括横向连接在事故油池100排水口处的排水管200、依次设置在排水管200前端内部的若干过滤层201、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密封水箱400与蓄水池500、用于驱动蓄水池500中的水进入密封水箱400的活塞式驱动机构300、连通密封水箱400与蓄水池500的虹吸管700、与排水管200的末端相连且伸入蓄水池500内的下水管600以及设置在密封水箱400底部的自动出水口800。所述密封水箱400位于地面以上,所述蓄水池500位于地面以下。所述活塞式驱动机构300包括与排水管200中段交叉设置且与排水管200内部相连通的腔体301,自上向下依次设置在腔体301内的上密封件303、连杆304及下密封件305,以及连接在腔体301顶部与上密封件303顶部之间的拉力弹簧302;所述腔体301的下端伸入至蓄水池500内,且腔体301位于蓄水池500内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06。所述虹吸管700的上端位于密封水箱400内,下端位于蓄水池500内,且虹吸管700底部的高度低于腔体301底部和下水管600底部。虹吸管700为上下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通过使虹吸管700底部的高度低于腔体301底部的高度,同时也低于下水管600底部的高度,能够满足虹吸效应发生的条件,确保蓄水池500中的水能够在虹吸效应的作用下,顺利通过虹吸管700流到密封水箱400中。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管200向下倾斜设置。通过将排水管200横向向下倾斜设置,能够保证从事故油池100流出的水顺畅的流到蓄水池500中。进一步的,所述若干过滤层201的高度从前向后依次增高。通过设置过滤层201,能够对从事故油池100中流出的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通过设置若干过滤层201,并使若干过滤层201的高度从前向后依次增高,能够确保过滤效果。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水箱400内设有隔板401。所述隔板401,用于将密封水箱400内腔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容纳活塞式驱动机构300的上端,另一部分用于容纳从蓄水池500抽到密封水箱400中的水。进一步的,所述腔体301的上端伸入密封水箱400内。所述连杆304连接在上密封件303与下密封件305之间;所述上密封件303及下密封件305的外径大于等于腔体301的内径。上密封件303、连杆304、下密封件305以及腔体301形成活塞式结构,当下密封件305受到的水的重力大于其受到的拉力弹簧301的拉力时,下密封件305带动连杆304、上密封件303及拉力弹簧301向下运动;当下密封件305受到的水的重力小于其受到的拉力弹簧301的拉力时,上密封件303、连杆304及下密封件305向上运动。当上密封件303、连杆304及下密封件305在腔体301中上下往复运动时,蓄水池500中的气体压力会发生变化。所述通孔306包括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两排,每一排均包括沿腔体301圆周均匀分布的若干个。所述通孔306作为腔体301的排水孔,用于调节下密封件305受到的水的重力和拉力弹簧301的拉力之间的大小关系。通过设置上下两排通孔306,能够在下密封件运动到下排排水孔下方时,确保进入到腔体301中的水快速排出,从而使上密封件303、下密封件305及连杆304可以沿腔体301轴向不断地往复运动。进一步的,如图7-图9所示,所述自动出水口800包括设置在密封水箱400底部且与密封水箱400内部相连通的出水管806、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箱式变电站事故油池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连接在事故油池排水口处的排水管、依次设置在排水管前端内部的若干过滤层、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密封水箱与蓄水池、用于驱动蓄水池中的水进入密封水箱的活塞式驱动机构、连通密封水箱与蓄水池的虹吸管、与排水管的末端相连且伸入蓄水池内的下水管以及设置在密封水箱底部的自动出水口;所述活塞式驱动机构包括与排水管中段交叉设置且与排水管内部相连通的腔体,自上向下依次设置在腔体内的上密封件、连杆及下密封件,以及连接在腔体顶部与上密封件顶部之间的拉力弹簧;所述腔体的下端伸入至蓄水池内,且腔体位于蓄水池内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虹吸管的上端位于密封水箱内,下端位于蓄水池内,且虹吸管底部的高度低于腔体底部和下水管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变电站事故油池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连接在事故油池排水口处的排水管、依次设置在排水管前端内部的若干过滤层、自上向下依次设置的密封水箱与蓄水池、用于驱动蓄水池中的水进入密封水箱的活塞式驱动机构、连通密封水箱与蓄水池的虹吸管、与排水管的末端相连且伸入蓄水池内的下水管以及设置在密封水箱底部的自动出水口;所述活塞式驱动机构包括与排水管中段交叉设置且与排水管内部相连通的腔体,自上向下依次设置在腔体内的上密封件、连杆及下密封件,以及连接在腔体顶部与上密封件顶部之间的拉力弹簧;所述腔体的下端伸入至蓄水池内,且腔体位于蓄水池内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虹吸管的上端位于密封水箱内,下端位于蓄水池内,且虹吸管底部的高度低于腔体底部和下水管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箱式变电站事故油池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向下倾斜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筱杜国庆蒋克勇钱丹阳穆峰梅雷钟凯鲁伟方学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