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717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管桩,属于管桩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节管桩段以及第二节管桩段,还包括设于第二节管桩段上以将第二节管桩段与第一节管桩段进行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管桩段的齿轮、两个分别位于齿轮的两侧且同时啮合于齿轮的齿条以及设于第二节管桩段上以驱动齿轮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第一节管桩段上开设有两个插接槽,所述插接槽水平设置;每一个齿条均能水平插设于其相邻的插接槽中以将齿条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焊接时焊缝抗拉能力较差的问题,使第一节管桩段与第二节管桩段的固定连接更加方便,降低了操作难度。

A kind of concrete pipe pi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crete pipe pile,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pipe pile. The technical scheme essentially includes the first pipe pile segment and the second pipe pile segment, and also includes a connecting component arranged on the second pipe pile segment to fixedly connect the second pipe pile segment with the first pipe pile segment. The connecting component comprises a gear rotating to connect the first pipe pile segment and two separate parts. The rack on both sides of the gear and meshing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gear and the driving unit arranged on the second pipe pile section to drive the gear to rotate; the first pipe pile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two slots, the slots are horizontally arranged; each rack can be horizontally inserted in its adjacent slots to fix the rack. The utility model overcomes the problem of poor tensile strength of weld seam during welding, makes the fixe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rst section of pipe pile and the second section of pipe pile more convenient, and reduces the difficulty of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管桩
本技术涉及管桩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混凝土管桩。
技术介绍
在基础工程中,有些土地不够紧实,泥土容易流动,因此需要向土中插入多根混凝土管桩,通过混凝土管桩阻挡能减少泥土的流动,为了节省原料,混凝土管桩为中空结构,由于混凝土管桩的长度有限,需要通过多节管桩段拼接使用;在施工时,将第一节管桩段压入土中,然后再将第二节管桩段与第一节管桩段对接,使第一节管桩段端部的铁板与第二节管桩段端部的铁板通过电焊固定连接,再将第二节管桩段压入土中;但是,目前在接桩时的焊缝仅仅使围绕对接缝的表面进行焊接,焊接面积有限,当预制混凝土管桩受到竖直方向的力时,第一节管桩段与第二节管桩段连接处的焊缝抗拉能力较差,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并且焊接工艺操作难度较大,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凝土管桩,其通过连接组件将第一节管桩段与第二节管桩段进行连接,克服了焊接时焊缝抗拉能力较差的问题,使第一节管桩段与第二节管桩段的固定连接更加方便,降低了操作难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管桩,包括第一节管桩段以及第二节管桩段,还包括设于第二节管桩段上以将第二节管桩段与第一节管桩段进行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管桩段的齿轮、两个分别位于齿轮的两侧且同时啮合于齿轮的齿条以及设于第二节管桩段上以驱动齿轮转动的驱动单元;所述第一节管桩段上开设有两个插接槽,所述插接槽水平设置;每一个齿条均能水平插设于其相邻的插接槽中以将齿条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节管桩段压入土中,然后将第二节管桩段置于第一节管桩段上,使第一节管桩段的轴线与第二节管桩段的轴线重合,然后通过驱动单元带动齿轮转动,啮合于齿轮的两个齿条水平移动,使每一个齿条分别插接在第一节管桩段上的插接槽中,从而使第一节管桩段与第二节管桩段进行固定连接,连接方式简单易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齿条远离齿轮的一端倾斜固设有弹性的拨片,所述插接槽上开设有用于卡接拨片的卡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齿条插设于插接槽时,齿条上的拨平能够卡接于卡接槽中,以将齿条的位置进一步固定,减少齿条的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齿轮的固定杆、固定连接于固定杆远离齿轮一端的第一锥齿轮、啮合于第一锥齿轮的第二锥齿轮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二锥齿轮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垂直于固定杆设置;所述第二节管桩段的侧壁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转动杆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端插设于连接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转动杆,带动固定连接于转动杆的第二锥齿轮转动,啮合于第二锥齿轮的第一锥齿轮随之转动,从而带动固定连接于第一锥齿轮的固定杆转动,带动固定连接于固定杆的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啮合于齿轮的齿条水平移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杆远离第二锥齿轮的一端开设有方形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四角扳手(图中未画出)插设于方形槽中,通过转动内四角扳手带动转动杆转动,能够使操作更加省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节管桩段的外壁上开设有连通于连接槽的锁紧槽,所述连接槽设于锁紧槽的中部;所述锁紧槽上可拆卸连接有将转动杆进行固定的锁紧单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四角扳手从转动杆上取出之后,通过锁紧单元将转动杆的位置进行固定,减少转动杆的转动,从而防止齿条从第一节管桩段上的插接槽上脱离;转动杆位于连接槽中,可以使第二节管桩段的外壁平齐,便于加工,防止转动杆凸出第二节管桩段设置时,转动杆被误碰而发生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单元包括能够插设于锁紧槽的锁紧块、固定连接于锁紧块上且能够插设于连接槽上的连接块以及螺纹连接于锁紧块且能抵接于第二节管桩段的沉头螺栓,所述连接块远离锁紧块的一端能够抵接于转动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通过内四角扳手带动转动杆转动后,从方形槽中取出内四角扳手,将锁紧单元插设于锁紧槽中,使连接块插接于连接槽中,使锁紧块插接于锁紧槽中,然后通过转动锁紧块上的沉头螺栓,使沉头螺栓抵接于第二节管桩段上以将转动杆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减少转动杆的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节管桩段靠近第一节管桩段的一端固设有导向块,所述第一节管桩段靠近第二节管桩段的一端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竖直设置;所述导向块竖直插设于导向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节管桩段上的导向块能够插设于导向槽中,便于使第二节管桩段与第一节管桩段对齐;并且导向块与导向槽的设置,限定了第二节管桩段与第一节管桩段的连接位置,使齿条能够插接与第一管桩段上的插接槽中,使得操作更易进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块远离第二节管桩段的一端固设有弹性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倾斜设置,所述限位板的底端固定连接于导向块,所述限位板的顶端与导向块之间留有间隙;所述导向槽上开设有用于卡接限位板的限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块插设于导向槽时,使第二节管桩段继续向下移动,使设于导向块上的限位板卡接于限位槽中,从而减小第一节管桩段与第二节管桩段的竖直方向的移动,提高第一节管桩段与第二节管桩段连接的稳定性。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第一节管桩段与第二节管桩段通过连接组件进行固定连接,只需要通过设于第二节管桩段的驱动单元带动齿轮转动,即可使啮合于齿轮的齿条插设于第一节管桩段上,操作简单,克服了焊缝连接处不牢固的缺陷;2.驱动单元的设置便于从第二节管桩段的外侧驱动位于第二节管桩段内的齿轮转动,操作方便;3.第二节管桩段上设有的导向块与第一节管桩段上开设的导向槽相互配合,便于使第二节管桩段与第一节管桩段对齐;并且导向块与导向槽的设置,限定了第二节管桩段与第一节管桩段的连接位置,使齿条能够插接于第一管桩段上的插接槽中,使得操作更易进行;导向块上设有的限位板能够卡接于导向槽上的限位槽中,减少了第一节管桩段与第二节管桩段在竖直方向的移动,提高第一节管桩段与第二节管桩段连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混凝土管桩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突出显示第一节管桩段与第二节管桩段的连接关系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突出显示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突出显示限位槽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中突出显示驱动单元的部分剖面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中突出显示导向块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第一节管桩段;11、导向槽;111、限位槽;12、插接槽;121、卡接槽;2、第二节管桩段;21、导向块;211、限位板;22、连接槽;23、锁紧槽;3、连接组件;31、齿轮;32、齿条;33、拨片;34、驱动单元;341、固定杆;342、第一锥齿轮;343、第二锥齿轮;344、转动杆;3441、方形槽;345、承接块;35、锁紧单元;351、锁紧块;352、连接块;353、沉头螺栓;4、固定板;5、支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混凝土管桩,参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管桩,包括第一节管桩段(1)以及第二节管桩段(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第二节管桩段(2)上以将第二节管桩段(2)与第一节管桩段(1)进行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管桩段的齿轮(31)、两个分别位于齿轮(31)的两侧且同时啮合于齿轮(31)的齿条(32)以及设于第二节管桩段(2)上以驱动齿轮(31)转动的驱动单元(34);所述第一节管桩段(1)上开设有两个插接槽(12) ,所述插接槽(12)水平设置;每一个齿条(32)均能水平插设于其相邻的插接槽(12)中以将齿条(32)进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管桩,包括第一节管桩段(1)以及第二节管桩段(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第二节管桩段(2)上以将第二节管桩段(2)与第一节管桩段(1)进行固定连接的连接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管桩段的齿轮(31)、两个分别位于齿轮(31)的两侧且同时啮合于齿轮(31)的齿条(32)以及设于第二节管桩段(2)上以驱动齿轮(31)转动的驱动单元(34);所述第一节管桩段(1)上开设有两个插接槽(12),所述插接槽(12)水平设置;每一个齿条(32)均能水平插设于其相邻的插接槽(12)中以将齿条(32)进行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32)远离齿轮(31)的一端倾斜固设有弹性的拨片(33),所述插接槽(12)上开设有用于卡接拨片(33)的卡接槽(1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34)包括固定连接于齿轮(31)的固定杆(341)、固定连接于固定杆(341)远离齿轮(31)一端的第一锥齿轮(342)、啮合于第一锥齿轮(342)的第二锥齿轮(343)以及固定连接于第二锥齿轮(343)的转动杆(344),所述转动杆(344)垂直于固定杆(341)设置;所述第二节管桩段(2)的侧壁开设有连接槽(22);所述转动杆(344)远离第二锥齿轮(343)的一端插设于连接槽(22)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4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阳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稳健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