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8584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9: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包括隔墙板组件、上层楼板(1)和下层楼板(2),隔墙板组件设置于上层楼板(1)和下层楼板(2)之间;所述隔墙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部轨道(3),两个端部轨道(3)分别与上层楼板(1)和下层楼板(2)固定;两个端部轨道(3)之间设置有若干内部支撑板(6),内部支撑板(6)间隔设置,内部支撑板(6)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一个端部轨道(3)内并与端部轨道(3)滑动接触;内部支撑板(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预制保温板,预制保温板与内部支撑板(6)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An assembled lightweight insulation partition board and its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ssembled lightweight thermal insulation partition board, which comprises partition board assembly, upper floor (1) and lower floor (2), and partition board assembly is arranged between upper floor (1) and lower floor (2). The partition board assembly comprises two opposite end tracks (3), two end tracks (3) are fixed with upper floor (1) and lower floor (2), and two end tracks (3) are fixed with upper floor (1) and lower floor (2), respectively. A number of internal support plates (6) are arranged, and the internal support plates (6) are spaced. The two ends of the internal support plates (6) are respectively inserted into one end track (3) and sliding contact with the end track (3); the two sides of the internal support plates (6)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prefabricated insulation plates, and the prefabricated insulation plates are fixed connected with the internal support plates (6).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lie in that it can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prior art and the structure design is reasonable and nov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领域。
技术介绍
我国房屋建筑规模十分巨大,近几年每年建成房屋达16亿—20亿平方米。如此巨大的建筑规模,在世界上是空前的;在我国历史上,这几十年是房屋建设高潮期。现有的大型商业建筑(如商场、写字楼等)的开间面积非常大,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在开间内通过隔墙板隔开多个分隔区域以方便使用。现有的混凝土浇筑的墙体不仅在后期难以进行拆除,在施工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湿作业,影响室内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混凝土浇筑的墙体不仅在后期难以进行拆除,在施工时还需要进行大量的湿作业,影响室内环境”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及其施工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包括隔墙板组件、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隔墙板组件设置于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之间;所述隔墙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部轨道,两个端部轨道分别与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固定;两个端部轨道之间设置有若干内部支撑板,内部支撑板间隔设置,内部支撑板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一个端部轨道内并与端部轨道滑动接触;内部支撑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预制保温板,预制保温板与内部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隔墙板组件的两侧表面上设置有抹灰层,抹灰层与隔墙板组件之间设置有抹灰层支架;相邻的两个内部支撑板之间设置有轨道内部支撑。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采用装配式的隔墙板,降低了建筑时湿作业的作业量,并且方便在后期进行拆除,可以重复拆卸、装配使用。本申请中,通过两个端部轨道将隔墙板组件的内部支撑板、预制保温板固定于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之间。内部支撑板作为两层预制保温板之间的框架,提高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的内部支撑刚性,预制保温板增加了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的保温性能,在没有暖气设备的室内,可以降低隔间内的热量散失。一般在室内装修时不方便在保温板材上进行室内装饰,所以本申请中设置了抹灰层,但是抹灰层在需要在抹灰层上预制保温板上的固定牢固度不高,所以本申请中设置了抹灰层支架辅助抹灰层与预制保温板固定。优化的,上述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所述端部轨道的侧表面上设置有一个直角折弯段,直角折弯段与端部轨道底端面围成一个内部轨道槽,内部支撑板的端部设置有横向滑动板,横向滑动板设置于内部支撑板的两端并与内部支撑板垂直固定,横向滑动板滑动插接于内部轨道槽内。本申请中,为了增加内部支撑板的两端与端部轨道的连接牢固度,设置了滑动配合的横向滑动板、内部轨道槽,将内部支撑板的两端与端部轨道的位置进行固定,降低安装时内部支撑板的两端与端部轨道的晃动。优化的,上述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所述轨道内部支撑包括一个中部套筒,中部套筒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螺纹杆,两个螺纹杆的一端分别套接于中部套筒的两端内并与中部套筒螺纹连接,两个螺纹杆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一个端部轨道并分别插接于上层楼板、下层楼板内,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轨道螺母,轨道螺母贴合端部轨道内表面。本申请中,通过中部套筒、螺纹杆支撑起两个端部轨道之间的间距并将端部轨道固定于上层楼板、下层楼板上,通过轨道螺母对端部轨道进行承托固定。轨道内部支撑也起到了对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进行内部支撑的作用,辅助内部支撑板提高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的内部刚性。优化的,上述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所述预制保温板由若干泡沫保温板拼接为板状,相邻的两个泡沫保温板的侧边沿对接;所述预制保温板的侧部沿插接于端部轨道内并与端部轨道的内表面贴合。本申请中,使用泡沫保温板拼接为预制保温板,泡沫保温板的重量轻,成本低,适合用于不承重的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预制保温板侧部插接于端部轨道内将预制保温板的侧部固定。优化的,上述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所述抹灰层支架包括若干内部支撑杆,内部支撑杆穿过内部支撑板并且与内部支撑板垂直设置,内部支撑杆的端部穿过预制保温板并设置于抹灰层内;内部支撑杆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将预制保温板压于内部支撑板的表面上;内部支撑杆与内部支撑板螺纹连接,内部支撑杆上螺纹连接有固定片,固定片位于抹灰层中。本申请中,通过内部支撑杆的端部与抹灰层结合,承托部分抹灰层的重量。固定片将抹灰层固定于内部支撑杆上防止抹灰层与内部支撑杆脱离,固定抹灰层在内部支撑杆轴向上的位置。优化的,上述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所述两个端部轨道之间设置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横向钢筋杆,横向钢筋杆与端部轨道延伸方向平行设置,横向钢筋杆贴合于预制保温板的表面并设置于抹灰层内;所述横向钢筋杆的两端突出隔墙板组件的两侧。由于墙体厚度限制,抹灰层的厚度不能过厚,这就造成了抹灰层的厚度较薄,表面抗压能力较低。本申请中,横向钢筋杆在抹灰层内部形成一个横向的支撑,提高抹灰层表面的抗压能力。横向钢筋杆与内部支撑杆形成横向、纵向的交叉支撑,作为抹灰层的内部骨架存在,抹灰层可以使用水泥或者混凝土。优化的,上述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所述端部轨道连接有若干平行设置的端部固定螺杆,端部固定螺杆的中段穿过内部支撑板并与内部支撑板螺纹连接,端部固定螺杆的两端分别穿过端部轨道的两个侧壁并设置于抹灰层内。本申请中,通过端部固定螺杆固定内部支撑板在端部轨道上的位置,提高了内部支撑板与端部轨道的连接牢固度。优化的,上述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所述端部轨道、直角折弯段由金属板一体折弯成型,端部轨道的底端面上设置有条形槽,螺纹杆通过条形槽穿过端部轨道的底端面。本申请中,端部轨道、直角折弯段使用整个的金属板一体成型,使得端部轨道的强度较高,条形槽沿端部轨道的长度延伸方向设置,方便轨道内部支撑在安装时定位穿过端部轨道。一种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上沿直线预先钻出若干孔洞,量取合适长度的端部轨道两条;2)将内部支撑板两端的横向滑动板插接于端部轨道上的内部轨道槽内,将两个端部轨道放置于上层楼板、下层楼板上的预定位置,通过旋转调整螺纹杆伸出中部套筒的长度进而调整轨道内部支撑的长度,使得螺纹杆穿过条形槽插接于步骤1)钻出的孔洞内,旋转螺纹杆上的螺母使得螺母将端部轨道压紧于上层楼板、下层楼板上;3)将内部支撑杆通过内部支撑板上的螺纹孔螺纹固定于内部支撑板上,内部支撑杆位于内部支撑板两侧的长度等长;4)将泡沫保温板贴合放置于内部支撑板的两侧表面上,通过按压泡沫保温板使得内部支撑杆穿过泡沫保温板,在内部支撑杆上拧上螺母使得螺母将泡沫保温板压紧于内部支撑板表面上;5)在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两侧已经存在的墙板上钻孔,将横向钢筋杆的两端插接于钻出的孔内,并通过水泥将孔填充,使得横向钢筋杆贴合于泡沫保温板的表面;6)在步骤5)完成的隔墙板组件表面上涂抹抹灰层,使得抹灰层覆盖隔墙板组件的两侧表面,待抹灰层干固后完成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的施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采用装配式的隔墙板,降低了建筑时湿作业的作业量,并且方便在后期进行拆除,可以重复拆卸、装配使用。本申请中,通过两个端部轨道将隔墙板组件的内部支撑板、预制保温板固定于上层楼板和下层楼板之间。内部支撑板作为两层预制保温板之间的框架,提高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的内部支撑刚性,预制保温板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隔墙板组件、上层楼板(1)和下层楼板(2),隔墙板组件设置于上层楼板(1)和下层楼板(2)之间;所述隔墙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部轨道(3),两个端部轨道(3)分别与上层楼板(1)和下层楼板(2)固定;两个端部轨道(3)之间设置有若干内部支撑板(6),内部支撑板(6)间隔设置,内部支撑板(6)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一个端部轨道(3)内并与端部轨道(3)滑动接触;内部支撑板(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预制保温板,预制保温板与内部支撑板(6)固定连接;所述隔墙板组件的两侧表面上设置有抹灰层(5),抹灰层(5)与隔墙板组件之间设置有抹灰层支架;相邻的两个内部支撑板(6)之间设置有轨道内部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隔墙板组件、上层楼板(1)和下层楼板(2),隔墙板组件设置于上层楼板(1)和下层楼板(2)之间;所述隔墙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端部轨道(3),两个端部轨道(3)分别与上层楼板(1)和下层楼板(2)固定;两个端部轨道(3)之间设置有若干内部支撑板(6),内部支撑板(6)间隔设置,内部支撑板(6)的两端分别插接于一个端部轨道(3)内并与端部轨道(3)滑动接触;内部支撑板(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预制保温板,预制保温板与内部支撑板(6)固定连接;所述隔墙板组件的两侧表面上设置有抹灰层(5),抹灰层(5)与隔墙板组件之间设置有抹灰层支架;相邻的两个内部支撑板(6)之间设置有轨道内部支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轨道(3)的侧表面上设置有一个直角折弯段(31),直角折弯段(31)与端部轨道(3)底端面围成一个内部轨道槽,内部支撑板(6)的端部设置有横向滑动板(32),横向滑动板(32)设置于内部支撑板(6)的两端并与内部支撑板(6)垂直固定,横向滑动板(32)滑动插接于内部轨道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内部支撑包括一个中部套筒(7),中部套筒(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螺纹杆(71),两个螺纹杆(71)的一端分别套接于中部套筒(7)的两端内并与中部套筒(7)螺纹连接,两个螺纹杆(71)的另一端分别穿过一个端部轨道(3)并分别插接于上层楼板(1)、下层楼板(2)内,螺纹杆(71)上螺纹连接有轨道螺母,轨道螺母贴合端部轨道(3)内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保温板由若干泡沫保温板(4)拼接为板状,相邻的两个泡沫保温板(4)的侧边沿对接;所述预制保温板的侧部沿插接于端部轨道(3)内并与端部轨道(3)的内表面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轻质保温隔墙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抹灰层支架包括若干内部支撑杆(8),内部支撑杆(8)穿过内部支撑板(6)并且与内部支撑板(6)垂直设置,内部支撑杆(8)的端部穿过预制保温板并设置于抹灰层(5)内;内部支撑杆(8)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母,固定螺母将预制保温板压于内部支撑板(6)的表面上;内部支撑杆(8)与内部支撑板(6)螺纹连接,内部支撑杆(8)上螺纹连接有固定片(81),固定片(81)位于抹灰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翠翠王胜张杰马安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建集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