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纹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579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斜纹面料,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经纬编织而成的布基层,所述布基层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经纱为锦纶半光单丝,所述纬纱包括甲纬和乙纬,所述甲纬为机包丝A,所述乙纬为机包丝B;所述机包丝A包括人造棉长纤维A,所述机包丝B包括人造棉长纤维B。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斜纹面料,通过采用斜纹编织弥补人造棉弹性差的缺点,通过将人造棉和锦纶半光丝混合编织来互相弥补全棉面料的回弹性以及耐磨性差的缺点和全锦纶面料的不透气的缺点,实现面料在具有良好的弹性及耐磨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透气性。

A Twisted Fabric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will fabric,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extile technology, and its technical key points include a cloth base woven by warp and weft. The cloth base includes warp yarn and weft yarn, the warp yarn is nylon semi-optical monofilament, the weft yarn includes a weft and B weft, the first weft is machine-wrapped yarn A, the second weft is machine-wrapped yarn B, the machine-wrapped yarn A includes man-made cotton long fiber A, and the Silk B includes man-made cotton long fiber B.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twill fabric, which compensates for the shortcoming of poor elasticity of man-made cotton by twill weaving, and compensates for the shortcoming of poor resilience and wear resistance of all-cotton fabrics and the shortcoming of impermeability of all-nylon fabrics by mixing man-made cotton and nylon semi-gloss yarn, so as to realize that the fabrics have good elasticity and wear resistance and good air perme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斜纹面料
本技术涉及纺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斜纹面料。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在家纺面料方面,当基本的保暖问题得以解决后,人们越来越追求舒适性与安全性。家纺面料的种类多种多样,根据面料的成分、编织方法等不同,使得面料具有不同的功能。如由锦纶纤维制成的面料,由于其具有锦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垂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加工,但是由于锦纶纤维的透气性差,在使用的过程中给人造成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纹面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及耐磨性的同时具有较好的透气性。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斜纹面料,包括经纬编织而成的布基层,所述布基层包括经纱和纬纱,所述布基层采用2/2同面加强斜纹组织;所述经纱采用锦纶半光单丝;所述纬纱包括甲纬和乙纬,所述甲纬采用机包丝A,所述乙纬采用机包丝B,所述机包丝A包括人造棉长纤维A,所述机包丝B包括人造棉长纤维B。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布基层采用斜纹组织结构编织,斜纹面料具有一定的弹性,在使用过程中不易缩水,采用2/2同面加强斜纹其纹路简单、大方且实用;采用锦纶半光单丝作为经纱,是因为该纱线不仅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等优点,还能提高面料的质感、垂感以及面料的美观度;采用两种不同的机包丝作为纬纱,可以进一步的丰富布料的功能,机包丝均含有人造棉长纤维,人造棉长纤维其主要是指粘胶短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可染性好、鲜艳度和劳动高等优点;布料由锦纶和外层为人造棉纤维的机包丝交织而成,相互取长补短,既突出了锦纶的优点又具备面织物的长处,布料在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等优点的情况下,又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进一步地,所述纬纱的纬密为18-29梭;所述经纱的扣幅为168cm,其落布长度为150米/匹;所述经纱和纬纱的总纱数7500-9000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适应实际生产,且由此方式生产出来的面料更具光泽性,触感柔和以及较强的抗拉伸强度等优点。进一步地,所述机包丝A还包括聚酯纤维与竹纤维相互缠绕编造后形成的芯丝,所述人造棉长纤维A包覆于芯丝外。进一步地,所述机包丝B包括作为芯丝的牛奶蛋白纤维,所述人造棉长纤维B与竹纤维相互缠绕且包覆于牛奶蛋白纤维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酯纤维和牛奶蛋白纤维均具有抗皱性和保形性,以此来提升面料的抗皱性;通过设置竹纤维,从而提高面料的抗菌抑菌性;将人造棉长纤维A外包于聚酯纤维外层,一起加捻而纺制成纱,这种机包丝制成的面料具备弹性和柔软度的同时具备抗皱性;将人造棉长纤维B与牛奶蛋白纤维混纺可赋予织物良好的蓬松性、柔软性和弹性;解决了面料的易皱性和尺寸稳定性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锦纶半光单丝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羧甲基纤维素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各种纤维头紧密的贴合在一起,从而降低了纤维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效降低了纱线在纺织工程中的断头率,进而有助于面料纺织的效率和速度。进一步地,所述人造棉长纤维A为21S人造棉OE,所述人造棉长纤维B为10S人造棉OE。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21S人造棉OE是指支数为21的无接头人造棉纱线,10S人造棉OE是指支数为10的无接头人造棉纱线,两种纱线的型号不同则其的粗细不同,纬纱采用两条不同粗细的纱线编织,可以使得面料高低起伏更具立体感,增强面料的透气性。进一步地,所述聚酯纤维与竹纤维呈螺旋缠绕,所述人造棉长纤维A完全包覆于芯丝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聚酯纤维容易产生静电,将人造棉长纤维A完全包覆芯丝可以有效避免聚酯纤维产生静电。进一步地,所述人造棉长纤维B与竹纤维交叉缠绕于牛奶蛋白纤维上,人造棉长纤维B与竹纤维对牛奶蛋白纤维的包覆率为60%-7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纤维与人造棉长纤维B相互交叉缠绕在外层可以更加有效的发挥出竹纤维的抗菌抑菌性,不完全包覆可以在保证面料的柔软抗皱性下尽可能的节约材料的成本,且在该包覆率下,使得面料更具有亲肤性、吸湿透气性。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编织锦纶和外层为人造棉纤维的机包丝,使得面料内部结构之间相互取长补短,既突出了锦纶的优点又具备面织物的长处,布料在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等优点的情况下,又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2、通过设置锦纶和由聚酯纤维、人造棉长纤维A和竹纤维组成的机包丝A以及由牛奶蛋白纤维、人造棉长纤维B和竹纤维组成的机包丝B,使得面料具备一定的弹性、抗皱性和抗菌抑菌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中经线和纬线编织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了布基层的组成及纹路;图2为本实施例中甲纬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中乙纬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布基层;2、经纱;3、纬纱;31、甲纬;32、乙纬;5、机包丝A;51、聚酯纤维;52、竹纤维;53、人造棉长纤维A;6、机包丝B;61、牛奶蛋白纤维;62、人造棉长纤维B。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斜纹面料,如图1所示,包括经纬编织而成的布基层1,布基层1由经纱2和纬纱3编织而成;经纱2采用锦纶半光单丝,且经纱2的扣幅为168cm,其落布长度为150米/匹;纬纱3包括甲纬31和乙纬32,纬纱3的纬密为18-29梭,经纱2和纬纱3的总纱数7500-9000根。纬纱3采用外层包覆有人造棉长纤维的机包丝,甲纬31采用机包丝A,乙纬采用机包丝B,机包丝A包括人造棉长纤维A,机包丝B包括人造棉长纤维B。布基层1由锦纶和外层为人造棉纤维的机包丝交织而成,相互取长补短,既突出了锦纶的优点又具备面织物的长处,布料在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性等优点的情况下,又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柔软度和易于染色等优点,提升穿着的舒适度。如图1所示,锦纶半光单丝是用己二酸和己二胺或己内酰胺通过缩聚反映和熔体纺丝而形成的合成纤维长丝;在锦纶半光单丝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羧甲基纤维素层(图中未显示),可使得各种纤维头紧密的贴合在一起,从而降低了纤维之间的相互影响,有效降低了纱线在纺织过程中的断头率,有助于提高织布的效率和速度,采用上述锦纶半光单丝,进一步提高了面料整体的质量和性能。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经纱2采用的锦纶半光单丝具有易皱的缺点,为提升布料的抗皱性。机包丝A5包括聚酯纤维51与竹纤维52相互螺旋缠绕编造后形成的芯丝,人造棉长纤维A53包覆于芯丝外,由于聚酯纤维51容易产生静电,因此人造棉长纤维A53需要完全包覆芯丝来避免聚酯纤维51产生静电,将人造棉长纤维A53外包于聚酯纤维51外层,一起加捻而纺制成纱,使得利用机包丝A5制成的面料具备弹性和柔软度的同时具备抗皱性;机包丝B6包括作为芯丝的牛奶蛋白纤维61和外包于芯丝外的人造棉长纤维B62以及竹纤维52,将人造棉长纤维B62与牛奶蛋白纤维61混纺可赋予织物良好的蓬松性、柔软性和弹性,解决了面料的易皱性和尺寸稳定性的问题。聚酯纤维51和牛奶蛋白纤维61均具有抗皱性和保形性,以此来提升面料的抗皱性;通过设置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纹面料,包括经纬编织而成的布基层(1),所述布基层(1)包括经纱(2)和纬纱(3),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基层(1)采用2/2同面加强斜纹组织;所述经纱(2)采用锦纶半光单丝;所述纬纱(3)包括甲纬(31)和乙纬(32),所述甲纬(31)采用机包丝A(5),所述乙纬(32)采用机包丝B(6),所述机包丝A(5)包括外层的人造棉长纤维A(53),所述机包丝B(6)包括外层的人造棉长纤维B(62);所述机包丝A(5)还包括聚酯纤维(51)与竹纤维(52)相互缠绕编造后形成的芯丝,所述人造棉长纤维A(53)包覆于芯丝外;所述机包丝B(6)包括作为芯丝的牛奶蛋白纤维(61),所述人造棉长纤维B(62)与竹纤维(52)相互缠绕且包覆于牛奶蛋白纤维(61)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纹面料,包括经纬编织而成的布基层(1),所述布基层(1)包括经纱(2)和纬纱(3),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基层(1)采用2/2同面加强斜纹组织;所述经纱(2)采用锦纶半光单丝;所述纬纱(3)包括甲纬(31)和乙纬(32),所述甲纬(31)采用机包丝A(5),所述乙纬(32)采用机包丝B(6),所述机包丝A(5)包括外层的人造棉长纤维A(53),所述机包丝B(6)包括外层的人造棉长纤维B(62);所述机包丝A(5)还包括聚酯纤维(51)与竹纤维(52)相互缠绕编造后形成的芯丝,所述人造棉长纤维A(53)包覆于芯丝外;所述机包丝B(6)包括作为芯丝的牛奶蛋白纤维(61),所述人造棉长纤维B(62)与竹纤维(52)相互缠绕且包覆于牛奶蛋白纤维(61)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纹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3)的纬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志林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如裕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