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7282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7:5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包括:将锭子引出的编织线接到待加工电缆表面;其中,锭子位于第二转盘上,第二转盘位于环绕待加工电缆设置的第一转盘上;所述第一转盘绕其中心轴旋转,从而驱动所述锭子及所述第二转盘按照预设的轨迹环绕待加工电缆运动;待加工电缆向前运动过程中,带动编织线向前运动,从而编织线产生张力,张力带动所述锭子的放线轮转动来,从而编织线从放线轮上释放,将编织线编织在待加工电缆表面;编织后的电缆缠绕到收线轮上。本申请提供的编织方法可以随时调整编织线的张力,当编织线耗尽或者断头时,快速实现制动刹车,使放线停止。

A Braiding Method of Cable Braiding Layer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provides a braiding method for a cable braiding layer, including: connecting the braiding wire drawn from the spindle to the surface of the cable to be processed; in which the spindle is located on the second turntable and the second turntable is located on the first turntable arranged around the cable to be processed; and the first turntable rotates around its central axis to drive the spindle and the second turntable to surround the cable to be processed according to the preset trajectory. In the process of the cable moving forward, the braided wire is driven to produce tension, which drives the spindle release wheel to rotate, thus releasing the braided wire from the release wheel and weaving the braided wire on the surface of the cable to be processed; the braided cable is wound on the take-up wheel. The braiding method provided in this application can adjust the tension of the braiding line at any time. When the braiding line is exhausted or broken, the braking brake can be quickly realized to stop the wi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
技术介绍
电缆编织机,是指对电缆芯或者电缆进行包裹编织上金属丝或者纤维丝线,以达到保护电缆芯或者电缆的目的,在电缆编织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金属丝线或者纤维丝线包裹编织的均匀度及密度,但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丝线断裂的现象而导致工作的暂停,工作效率低。当前,市面上的编织机结构复杂制造困难,放线不平稳,线股的张力时大时小,当丝线耗尽或断线时,无法实现快速制动,出现编织错乱,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包括:将锭子引出的编织线接到待加工电缆表面;其中,锭子位于第二转盘上,第二转盘位于环绕待加工电缆设置的第一转盘上;所述第一转盘绕其中心轴旋转,从而驱动所述锭子及所述第二转盘按照预设轨迹环绕待加工电缆运动;待加工电缆向前运动过程中,带动编织线向前运动,从而编织线产生张力,张力带动所述锭子的放线轮转动,从而编织线从放线轮上释放,将编织线编织在待加工电缆表面;编织后的电缆缠绕到收线轮上。在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轨迹包括两个轨道: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两个轨道位于第一转盘下方,分别为一个弧形单元,相邻两个第一转盘下方的同一轨道的弧形单元同向弯曲,两个轨道在同一个第一转盘下方的弧形单元反向弯曲;第一转盘边缘设有至少两个侧壁开口的凹槽,锭子下方的第二转盘的滑动部件穿过凹槽进入第一轨道,其中:第一转盘转动时,凹槽带动部分锭子沿第一轨道向第一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转动,第一转盘置有锭子的凹槽与其第一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同时转至第一轨道,锭子送入第一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并随第一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转动;第二部分锭子沿第二轨道随第一转盘另一凹槽向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运动,并且第一转盘置有锭子的凹槽与其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同时转至第二轨道,锭子送入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并随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转动。优选地,放线轮上的待加工电缆绕过第一导向轮后,从电缆编织机的工作台面的电缆穿孔由下而上穿出,穿过过线管,绕经第二导向轮后缠绕到所述收线轮上;所述锭子设置在所述第二转盘上,绕有编织线的放线轮放置在所述锭子的载线轴上,编织线的起点端接到待加工电缆上;启动电缆编织机,电机驱动工作台面上的所述第一转盘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驱动所述第二转盘动作,使得所述锭子及所述第二转盘沿所述工作台面上环绕待加工电缆按照预设轨迹运动;编织线随待加工电缆向上牵引,同时带动所述放线轮转动释放编织线;编织线在到达第二导向轮之前,在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的转动下,完成编织并包裹在待加工电缆的表面上。更优选地,所述锭子在使用时,所述放线轮上的编织线按照走线方式绕经一个或多个第三导向轮,最后引出所述锭子到达编织线交叉的编织点。进一步地,所述锭子包括一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万向轴承,所述万向轴承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设有两个第四导向轮;编织线从所述锭子引出后,绕经两个所述第四导向轮后到达编织线交叉的编织点。更优选地,所述过线管的正上方设有限位筒,待加工电缆从所述过线管穿出后,所述锭子引出的编织线对其进行包裹,包裹了编织线的电缆穿过所述限位筒,绕经所述第二导向轮后缠绕到所述收线轮上。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转盘不覆盖所述电缆穿孔。更优选地,所述第一转盘与所述工作台面通过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更优选地,所述工作台面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第一转盘,多个所述第一转盘环绕所述电缆穿孔设于所述工作台面的上表面。更优选地,所述锭子包括两块侧板,其中一块侧板上设有一滑块,所述滑块上穿设有竖直方向的导向柱,所述滑块在编织线的张力牵引下沿所述导向柱上下滑动;所述滑块的上方设有制动杆;当编织线张紧时,编织线拉动所述滑块沿所述导向柱向上提升,压缩所述导向柱上套设的张紧弹簧;当所述滑块移动了一定距离,开始接触到所述制动杆的下端,所述制动杆在所述滑块的推力下垂直向上移动,压缩所述制动杆上套设的复位弹簧,并推动制动杆顶端连接的拨杆的第一端以转轴为轴心顺时针旋转,所述拨杆的第二端脱离开位于所述载放线轮的端部的带有齿的转轮,使所述放线轮转动放线;当所述编织线放出后,如果所述编织线产生松弛,所述滑块在所述张紧弹簧的作用下沿所述导向柱垂直向下移动,所述制动杆下降,带动所述拨杆的第一端绕转轴逆时针旋转,使所述拨杆的第二端上移,所述拨杆的第二端的凸起插入到所述转轮的下端的两个齿之间的区域,从而卡住所述转轮,所述转轮与所述放线轮的旋转停止,随之放线停止;随着编织线的使用,所述放线轮上的编织线被拉动,所述滑块垂直上移压缩所述张紧弹簧,开始下一个循环。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杆不受外力时下降,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归位。进一步地,所述制动杆的底端设有轴套。更优选地,所述放线轮设于所述电缆编织机的上游。更优选地,所述收线轮设于所述电缆编织机的下游。更优选地,包裹了编织线的电缆从所述电缆编织机的所述第二导向轮绕出,绕经收线机构的第五导向轮后,排列卷绕于收线机构的所述收线轮上;其中,所述第五导向轮设于安装座的顶部,所述安装座套设在丝杠上,所述丝杠在可双向旋转的第一旋转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带动所述第五导向轮从所述丝杠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来回往复运动,其速度由所述第一旋转驱动电机的转速决定;所述收线轮套设在一旋转轴上,所述旋转轴在第二旋转驱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所述收线轮每转动一圈,所述第五导向轮沿所述丝杠运动一个线径距离,使所述收线轮紧密收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由电机驱动多个锭子同步运行,实现了自动化,降低了能耗;2)电缆编织机的锭子通过滑块、张力弹簧和制动机构,可以稳定编织线的放线速度,随时调整编织线的张力,使编织线保持恒定的张紧力;当编织线耗尽或者断头时,可以快速实现制动刹车,使放线停止。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缆编织机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电缆编织机的工作台面的结构示意图(不含锭子);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锭子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锭子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收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A和7B是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弧形单元连接示意图。图例说明:1、底座;2、侧板;3、载线轴;4、转轮;5、连接轴;6、第三导向轮;7、滑块;8、导向柱;9、第一固定块;10、张紧弹簧;11、第二固定块;12、制动杆;13、拨杆;14、转轴;15、轴套;16、复位弹簧;17、光杆;18、顶板;19、万向轴承;20、导向杆;21、放线轮;22、第四导向轮;30、第一转盘;31、第二转盘;32、第一转轴;33、第二转轴;34、固定螺丝;40、机架;41、工作台面;42、电缆穿孔;43、第二导向轮;44、第一导向轮;45、过线管;46、限位筒;100、基座;200、支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锭子引出的编织线接到待加工电缆表面;其中,锭子位于第二转盘上,第二转盘位于环绕待加工电缆设置的第一转盘上;所述第一转盘绕其中心轴旋转,从而驱动所述锭子及所述第二转盘按照预设轨迹环绕待加工电缆运动;待加工电缆向前运动过程中,带动编织线向前运动,从而编织线产生张力,张力带动所述锭子的放线轮转动,从而编织线从放线轮上释放,将编织线编织在待加工电缆表面;编织后的电缆缠绕到收线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锭子引出的编织线接到待加工电缆表面;其中,锭子位于第二转盘上,第二转盘位于环绕待加工电缆设置的第一转盘上;所述第一转盘绕其中心轴旋转,从而驱动所述锭子及所述第二转盘按照预设轨迹环绕待加工电缆运动;待加工电缆向前运动过程中,带动编织线向前运动,从而编织线产生张力,张力带动所述锭子的放线轮转动,从而编织线从放线轮上释放,将编织线编织在待加工电缆表面;编织后的电缆缠绕到收线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轨迹包括两个轨道: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两个轨道位于第一转盘下方,分别为一个弧形单元,相邻两个第一转盘下方的同一轨道的弧形单元同向弯曲,两个轨道在同一个第一转盘下方的弧形单元反向弯曲;第一转盘边缘设有至少两个侧壁开口的凹槽,锭子下方的第二转盘的滑动部件穿过凹槽进入第一轨道,其中:第一转盘转动时,凹槽带动部分锭子沿第一轨道向第一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转动,第一转盘置有锭子的凹槽与其第一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同时转至第一轨道,锭子送入第一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并随第一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转动;第二部分锭子沿第二轨道随第一转盘另一凹槽向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运动,并且第一转盘置有锭子的凹槽与其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同时转至第二轨道,锭子送入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并随第二侧的另一个第一转盘的空的凹槽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放线轮上的待加工电缆绕过第一导向轮后,从电缆编织机的工作台面的电缆穿孔由下而上穿出,穿过过线管,绕经第二导向轮后缠绕到所述收线轮上;所述锭子设置在所述第二转盘上,绕有编织线的放线轮放置在所述锭子的载线轴上,编织线的起点端接到待加工电缆上;启动电缆编织机,电机驱动工作台面上的所述第一转盘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驱动所述第二转盘动作,使得所述锭子及所述第二转盘沿所述工作台面上环绕待加工电缆按照预设轨迹运动;编织线随待加工电缆向上牵引,同时带动所述放线轮转动释放编织线;编织线在到达第二导向轮之前,在所述第一转盘和所述第二转盘的转动下,完成编织并包裹在待加工电缆的表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在使用时,所述放线轮上的编织线按照走线方式绕经一个或多个第三导向轮,最后引出所述锭子到达编织线交叉的编织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缆编织层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锭子包括一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万向轴承,所述万向轴承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涛王柏然邓舜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立鲲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