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进针器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6453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医针灸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进针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球销座、外筒、内筒和夹持机构,球销座内部活动连接球销头,球销头上固定有固定板一,固定板一上固定有外筒,外筒的内部滑动内套有内筒,内筒位于外筒内部的一端通过弹簧连接外筒,内筒的上部外侧壁固定有固定板二,外筒的外侧同轴套接有滑套,滑套上固定有自锁机构,自锁机构分别与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连接,内筒的上端部设置有夹持机构。该种用于中医针灸的进针器及其使用方法,将通过压缩弹簧,调节好进针深度和进针角度,并向螺杆外侧拉动拉杆,解除自锁,实现快速进针的同时针体旋转,有助于提高进针的准确性,并能够降低病患的痛苦,降低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

An Acupuncture Input Device for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in particular to a needle feeder for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and its use method, including a ball pin seat, an outer cylinder, an inner cylinder and a clamping mechanism, a ball pin seat internally movably connected with a ball pin head, a fixed plate fixed on the ball pin head, an outer cylinder fixed on the fixed plate, an inner sliding sleeve of the outer cylinder, and an inner cylinder located in the inner end of the outer cylinder connected by a spring. \u63a5\u5916\u7b52\uff0c\u5185\u7b52\u7684\u4e0a\u90e8\u5916\u4fa7\u58c1\u56fa\u5b9a\u6709\u56fa\u5b9a\u677f\u4e8c\uff0c\u5916\u7b52\u7684\u5916\u4fa7\u540c\u8f74\u5957\u63a5\u6709\u6ed1\u5957\uff0c\u6ed1\u5957\u4e0a\u56fa\u5b9a\u6709\u81ea\u9501\u673a\u6784\uff0c\u81ea\u9501\u673a\u6784\u5206\u522b\u4e0e\u56fa\u5b9a\u677f\u4e00\u548c\u56fa\u5b9a\u677f\u4e8c\u8fde\u63a5\uff0c\u5185\u7b52\u7684\u4e0a\u7aef\u90e8\u8bbe\u7f6e\u6709\u5939\u6301\u673a\u6784\u3002 The needle feeder and its application method for Chinese medicin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will adjust the depth and angle of needle insertion by compression spring, pull the pull rod to the outside of the screw, release the self-lock, achieve rapid needle insertion and needle rotation at the same time, help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needle insertion, and can reduce the pain of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opera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进针器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灯具送料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进针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针灸疗法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主要作用包括:疏通经络,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点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调和阴阳,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扶正祛邪,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针灸疗法具有很多优点:第一,有广泛的适应症,可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第二,治疗疾病的效果比较迅速和显著,特别是具有良好的兴奋身体机能,提高抗病能力和镇静、镇痛等作用;第三,操作方法简便易行;第四,医疗费用经济;第五,没有或极少副作用,基本安全可靠,又可以协同其他疗法进行综合治疗,这些也都是它始终受到人民群众欢迎的原因。现有的针法所采用的针具是用金属制成的针,刺入人体一定的穴位,运用手法,以调整营卫气血。中医针灸的执业者在进行针法操作时,通常需要很高的经验技巧,不同病患对痛觉的敏感程度不一样,为了便于减轻病患在进针时的痛苦,通常需要快速准确的对穴位出进针,并且在进针的同时通过手法使得针体旋转,会更好的将针体进入身体,降低病患的痛苦,这需要操作者具有较高的技巧,要求较高,而经验不足的操作者在使用时技术生疏,会增加病患的痛苦,甚至扩大创伤部位,导致病患痛苦加剧,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进针器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进针器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进针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球销座、外筒、内筒和夹持机构,球销座内部活动连接球销头,且球销头内部卡设有过球心的通孔,球销头上固定有固定板一,固定板一上固定有外筒,外筒的内部滑动内套有内筒,内筒位于外筒内部的一端通过弹簧连接外筒,内筒的上部外侧壁固定有固定板二,外筒的外侧同轴套接有滑套,滑套上固定有自锁机构,且自锁机构分别与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连接,内筒的上端部设置有夹持机构,球头销上的通孔中心线与内筒的中心线重合。优选的,球销座的外围固定有不少于三组的支腿,支腿的下端部活连接有吸盘。优选的,自锁机构包括沿滑套外侧面径向向外的螺杆,螺杆上滑动套接有套环,套环上对称式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有两个连杆,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的外侧均通过环槽定轴转动连接转环,两个所述连杆分别与对应的转环通过销轴铰接连接,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螺母,且螺母和滑套分别位于套环的两侧。优选的,自锁机构设置有两组,并对称式固定在滑套的两侧,螺杆上设置有解锁机构,解锁机构包括拉杆,拉杆滑动插接在中空的螺杆内部,且螺杆上靠近滑套的一端开设有通槽,通槽位于螺杆的侧壁并且走向与螺杆的轴线平行,拉杆靠近通槽的一端固定有顶块,顶块穿过通槽外露至螺杆的外侧。优选的,内筒的位于外筒的内部的一端端口外侧固定有环板一,环板一与外筒的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环板一上通过平面轴承连接环板三,且环板三与外筒的内侧壁之间滑动连接,外筒的内侧壁上部固定有环板二,环板二与内筒之间能够相对滑动,环板二与环板三之间通过弹簧连接。优选的,外筒的内侧壁上固定有滑杆,滑杆位于环板二的上方,并沿径向方向指向内筒。优选的,内筒的外侧壁开设有滑槽,滑槽呈螺旋走向绕在内筒的外侧,且滑杆的端部与滑槽滑动连接。优选的,夹持机构包括两个对称相对的夹板,夹板的背侧固定有拨杆,拨杆的中部通过销轴和卷簧铰接连接在内筒的上端端口处。优选的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进针器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球销座固定在病患身体表面,利用夹持机构夹紧针体的针柄部;步骤二:向外筒外侧拉出内筒,弹簧受到压缩,自锁机构形成自锁状态;步骤三:利用球销副调节针体与身体表面的倾斜角,解除自锁机构的自锁状态,弹簧储蓄的势能对内筒施加反作用力并带动内筒向外筒内侧快速移动,针体进入穴位处;步骤四:进针结束后,操作夹持机构松开针柄,取下球销座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吸盘将球销座固定在病患身体表面,利用夹持机构夹紧针体,并通过自锁机构压缩弹簧,根据进针要求,通过螺母实现对进针深度的调节,在利用球销副调节针体的进针角度,并向螺杆外侧拉动拉杆,解除自锁,弹簧储蓄的势能对内筒施加反作用力并带动内筒向外筒内侧快速移动,同时在滑槽的导向作用以及滑杆的限位作用下,内筒绕中心轴线的旋转,实现快速进针的同时针体旋转,有助于提高进针的准确性,并能够降低病患的痛苦,降低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进针结束后捏紧拨杆的下端使得夹板松开针柄,取下球销座即可,操作简单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总装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外筒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螺杆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内筒表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球销座;2-支腿;3-吸盘;4-球销头;5-固定板一;6-连杆;7-套环;8-螺杆;9-夹持机构;91-拨杆;92-夹板;10-固定板二;11-内筒;12-弹簧;13-外筒;14-转环;15-环板一;16-环板二;17-滑杆;18-滑槽;19-顶块;20-拉杆;21-螺母;22-滑套;23-环板三;24-通槽;25-针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工作人员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进针器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球销座1、外筒13、内筒11和夹持机构9,球销座1内部活动连接球销头4,且球销头4内部卡设有过球心的通孔,球销头4上固定有固定板一5,固定板一5上固定有外筒13,外筒13的内部滑动内套有内筒11,内筒11位于外筒13内部的一端通过弹簧12连接外筒13,内筒11的上部外侧壁固定有固定板二10,外筒13的外侧同轴套接有滑套22,滑套22上固定有自锁机构,且自锁机构分别与固定板一5和固定板二10连接,内筒11的上端部设置有夹持机构9,球头销4上的通孔中心线与内筒11的中心线重合,球头座1的内壁固定有阻尼圈,这样在与球销头4贴合后,便于对调节针体25的进针角度起到支撑作用。本实施例中,球销座1的外围固定有不少于三组的支腿2,支腿2的下端部活连接有吸盘3,活连接的吸盘3便于根据穴位位置的体表进行一定角度的调节,使用灵活。本实施例中,自锁机构包括沿滑套22外侧面径向向外的螺杆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进针器,包括球销座(1)、外筒(13)、内筒(11)和夹持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销座(1)内部活动连接球销头(4),且球销头(4)内部卡设有过球心的通孔,所述球销头(4)上固定有固定板一(5),所述固定板一(5)上固定有外筒(13),所述外筒(13)的内部滑动内套有内筒(11),所述内筒(11)位于外筒(13)内部的一端通过弹簧(12)连接外筒(13),所述内筒(11)的上部外侧壁固定有固定板二(10),所述外筒(13)的外侧同轴套接有滑套(22),所述滑套(22)上固定有自锁机构,且自锁机构分别与固定板一(5)和固定板二(10)连接,所述内筒(11)的上端部设置有夹持机构(9),所述球头销(4)上的通孔中心线与内筒(11)的中心线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进针器,包括球销座(1)、外筒(13)、内筒(11)和夹持机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销座(1)内部活动连接球销头(4),且球销头(4)内部卡设有过球心的通孔,所述球销头(4)上固定有固定板一(5),所述固定板一(5)上固定有外筒(13),所述外筒(13)的内部滑动内套有内筒(11),所述内筒(11)位于外筒(13)内部的一端通过弹簧(12)连接外筒(13),所述内筒(11)的上部外侧壁固定有固定板二(10),所述外筒(13)的外侧同轴套接有滑套(22),所述滑套(22)上固定有自锁机构,且自锁机构分别与固定板一(5)和固定板二(10)连接,所述内筒(11)的上端部设置有夹持机构(9),所述球头销(4)上的通孔中心线与内筒(11)的中心线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进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销座(1)的外围固定有不少于三组的支腿(2),所述支腿(2)的下端部活连接有吸盘(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进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包括沿滑套(22)外侧面径向向外的螺杆(8),所述螺杆(8)上滑动套接有套环(7),所述套环(7)上对称式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有两个连杆(6),所述固定板一(5)和固定板二(10)的外侧均通过环槽定轴转动连接转环(14),两个所述连杆(6)分别与对应的转环(14)通过销轴铰接连接,所述螺杆(8)上螺纹连接有螺母(21),且螺母(21)和滑套(22)分别位于套环(7)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进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机构设置有两组,并对称式固定在滑套(22)的两侧,所述螺杆(8)上设置有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包括拉杆(20),所述拉杆(20)滑动插接在中空的螺杆(8)内部,且螺杆(8)上靠近滑套(22)的一端开设有通槽(24),所述通槽(24)位于螺杆(8)的侧壁并且走向与螺杆(8)的轴线平行,所述拉杆(20)靠近通槽(2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增辉李跃兵袁建菱郭斌易丽贞刘欣黄麟荇王彭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