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耕机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6017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旋耕机底盘,包括底盘架,所述底盘架包括矩形的支架,支架的下方通过两组支撑臂连接有两根侧梁;每组支撑臂包括两根支撑梁;每根支撑梁包括根部、端部,根部与端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根部与端部之间平滑过渡;根部与支架固定连接,端部与侧梁固定连接。侧梁(13)上连接有支重轮总成,支重轮总成包括两个支重轮,两个支重轮位于侧梁两侧。支重轮总成还包括支重轮轴,两个支重轮位于支重轮轴的两端;支重轮轴(21)的中间位置连接有轴承座,支重轮总成通过轴承座与侧梁固定连接。

A Rotary Tiller Chas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耕机底盘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旋耕机底盘。
技术介绍
采用履带式行走机构,拖拉机驱动原理,采用独立三点悬挂,既是原始创造,又有多种耕作机械的功能集成,综合了各类机型的优点,既轻巧,而且履带接地面积大,弥补了轮式拖拉机水田通过性能的不足,配以柴油机为动力,换装不同的机具或刀片,即可进行旋耕作业,又可进行宽幅起垄作业。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广、效率高、操作方便、水田通过性能好等特点。适用于国内外水田耕作、也可旱地以及大棚、蔗地作业。常见的履带式旋耕机底盘在支撑梁的外侧设置两个支重轮,且两个支重轮同侧设置,存在以下问题:1、旋耕机转向角度大;2、旋耕机底盘的支重轮轴容易变形,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旋耕机底盘,参与该底盘的旋耕机转向角度小;旋耕机底盘的支重轮轴不容易变形,使用寿命长。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旋耕机底盘,包括底盘架,所述底盘架包括矩形的支架,支架的下方通过两组支撑臂连接有两根侧梁;每组支撑臂包括两根支撑梁。进一步的,每根支撑梁包括根部、端部,根部与端部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根部与端部之间平滑过渡;根部与支架固定连接,端部与侧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侧梁上连接有支重轮总成,支重轮总成包括两个支重轮,两个支重轮位于侧梁的两侧。进一步的,支重轮总成还包括支重轮轴,两个支重轮位于支重轮轴的两端;支重轮轴的中间位置连接有轴承座,支重轮总成通过轴承座与侧梁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支重轮通过轴承与支重轮轴连接;支重轮轴两端用螺栓连接轴端挡圈;轴端挡圈用于定位轴承;所述支重轮轴的两端设有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注油孔,还有与注油孔相配合的油封;所述支重轮一侧连接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所述支重轮轴、端盖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设置有锂基润滑脂,加大支重轮与支重轮轴之间的润滑度;所述端盖与支重轮的配合端面均匀涂抹密封胶,提高密封性,防止漏油。进一步的,两组支撑臂中其中一组支撑臂上连接有驱动轮支撑梁,另一组支撑臂上连接有张紧轮支撑梁。进一步的,驱动轮支撑梁连接有驱动轮;张紧轮支撑梁连接有张紧轮;底盘架上还连接有浮动轮,托轮。进一步的,驱动轮、张紧轮、浮动轮、托轮之间传动连接有履带。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旋耕机转向角度小;2、旋耕机底盘的支重轮轴不容易变形,使用寿命长。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旋耕机底盘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旋耕机底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旋耕机底盘中底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旋耕机底盘中支重轮总成示意图。图中,1-底盘架,2-支重轮总成,4-张紧轮,5-驱动轮,8-浮动轮,9-托轮,10-履带,11-支架,12-支撑梁,13-侧梁,14-驱动轮支撑梁,15-张紧轮支撑梁,21-支重轮轴,22-支重轮,23-端盖,24-密封圈,25-轴端挡圈,26-轴承座,121-根部,122-端部,231-注油孔,232-油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3所示,一种旋耕机底盘,包括底盘架1,所述底盘架1包括矩形的支架11,支架11的下方通过两组支撑臂连接有两根侧梁13。每组支撑臂包括两根支撑梁12。每根支撑梁12包括根部121、端部122,根部121与端部12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根部121与端部122之间平滑过渡。根部121与支架11固定连接,端部122与侧梁13固定连接。侧梁13上连接有支重轮总成2,支重轮总成2包括两个支重轮22,两个支重轮22位于侧梁13的两侧。支重轮总成2还包括支重轮轴21,两个支重轮22位于支重轮轴21的两端。支重轮轴21的中间位置连接有轴承座26,支重轮总成2通过轴承座26与侧梁13固定连接。支重轮22通过轴承与支重轮轴21连接。支重轮轴21两端用螺栓连接轴端挡圈25;轴端挡圈25用于定位轴承。所述支重轮轴21的两端设有端盖23。所述端盖23上设置有注油孔231,还有与注油孔231相配合的油封232。所述支重轮22一侧连接有密封圈24。所述支重轮轴21、端盖23之间形成的空腔内设置有锂基润滑脂,加大支重轮22与支重轮轴21之间的润滑度。所述端盖23与支重轮22的配合端面均匀涂抹密封胶,提高密封性,防止漏油。两组支撑臂中其中一组支撑臂上连接有驱动轮支撑梁14,另一组支撑臂上连接有张紧轮支撑梁15。驱动轮支撑梁14连接有驱动轮5。张紧轮支撑梁15连接有张紧轮4。底盘架1上还连接有浮动轮8,托轮9。驱动轮5、张紧轮4、浮动轮8、托轮9之间传动连接有履带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耕机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架(1),所述底盘架(1)包括矩形的支架(11),支架(11)的下方通过两组支撑臂连接有两根侧梁(13);每组支撑臂包括两根支撑梁(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耕机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架(1),所述底盘架(1)包括矩形的支架(11),支架(11)的下方通过两组支撑臂连接有两根侧梁(13);每组支撑臂包括两根支撑梁(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耕机底盘,其特征在于:每根支撑梁(12)包括根部(121)、端部(122),根部(121)与端部(12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根部(121)与端部(122)之间平滑过渡;根部(121)与支架(11)固定连接,端部(122)与侧梁(13)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旋耕机底盘,其特征在于:侧梁(13)上连接有支重轮总成(2),支重轮总成(2)包括两个支重轮(22),两个支重轮(22)位于侧梁(13)的两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旋耕机底盘,其特征在于:支重轮总成(2)还包括支重轮轴(21),两个支重轮(22)位于支重轮轴(21)的两端;支重轮轴(21)的中间位置连接有轴承座(26),支重轮总成(2)通过轴承座(26)与侧梁(13)固定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旋耕机底盘,其特征在于:支重轮(22)通过轴承与支重轮轴(21)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亮亮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汇融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