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明春专利>正文

活动背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483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负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一组活动关节组件、一个腰带、一个背板、一副肩带、一个背囊。该活动关节组件两端与腰带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背板活动连接,所述肩带一端与背板连接,另一端与背囊连接。所述背囊与背板连接。该装置通过所述活动关节组件分别于腰带和背板以轴的方式活动连接,使背包实现多角度、多方向空间活动。该装置模仿人体关节活动原理,使背包可跟随人体随意活动,大幅度解决了人体背部在多角度、多方向空间弯曲的灵活性。同时还增加了背包的稳定性,使背负者在使用时感觉灵活舒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背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背包使用的背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使用的中、大型背包由背囊、背板、肩带和腰带组成,其中背包背板与背囊连接为一体,背囊用来容纳物品,背板用来支撑背囊。肩带和腰带与背板连接为一体,将背囊固定在背负者的身上。上述的背板是通过腰带、肩带与人体紧密固定的,由于背板很硬,因此,当背包固定到人体背部时,背包会阻碍人体背部的活动弯曲,人体背部活动受到限制。虽然很多背板预先留出了让人体背部弯曲活动的空间,但是空间有限,不适合人体背部大幅度弯曲,阻碍了人动作的灵活性。而且,由于背板与腰带、肩带是固定连接的,当人体做大幅度弯腰动作时,由于背部生理性弯曲使背部长度延长,而背板不能延长,背板和腰带会在肩带的牵引下向人体头部移动,这时腰带由于脱离了人体胯部,将不能有效的起到固定背包作用,背包的稳定性会降低,容易使背负者发生危险。另外,虽然有些背包设计了可使背包随人体活动,而腰带不随人体活动的背负,但只能使背包在一个方向上活动。但人体背部活动是多方向的,所以这些设计并不能满足人体背部在多角度、多方向空间弯曲活动。因此,在人体人在长时间负重情况下,背部做多角度大幅度弯腰动作时会感到不适和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负装置,该装置通过一组活动关节组件将背板与腰带活动连接,能够使背包随人体背部多方向、多角度活动而活动,实现背包跟随人体背部在多角度、多方向空间弯曲。同时,腰带不会跟随背包移动,依然缚着在人体胯部,增加了背包活动时的稳定性,使背负者在使用时感觉更灵活舒适。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背负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一组活动关节组件、一个腰带、一个背板、一副肩带、一个背囊。该活动组件由两个腰带连接件、两个伸缩件、一个背板连接件组成。其中,活动关节组件中的两个腰带连接件分设与腰带两侧,腰带连接件一端与腰带以轴的方式活动连接,两个腰带连接件在与腰带连接处可转动。其中,两个腰带连接件一端分别与两个伸缩件一端以轴的方式活动连接,两个腰带连接件在与两个伸缩件连接处可转动。其中,两个伸缩件以可调节方式与背板连接件固定连接。背板连接件两端有可插入伸缩件的长方型孔和凹槽,背板连接件上有多个定位孔,两个伸缩件上分别有一个定位孔,两个伸缩件插入背板连接件,在某定位孔处与背板连接件固定。其作用是,可按不同人腰围的大小来调节活动组件的大小,以满足大多数人的腰围尺寸。另一实施例是,两个伸缩件与背板连接件融为一体,以不能伸缩调节的形式出现,这样需要预先做出各种大小型号,以满足不同人的腰围尺寸。其中,背板连接件与背板以轴的方式活动连接。背板连接件在与背板连接处可转动。其中,该活动关节组件两端与腰带活动连接,另一端与背板活动连接,所述肩带与背囊连接。所述背囊与背板连接。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背负装置,可以取得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背负装置是通过在腰带后方设置一组活动关节组件,该活动组件由两个腰带连接件、两个伸缩件、一个背板连接件组成。两个腰带连接件分设与腰带两侧,其两个腰带连接件一端与腰带以轴的方式活动连接,另一端与两个伸缩件一端以轴的方式活动连接,两个伸缩件以可调节方式与背板连接件固定连接,背板连接件与背板以轴的方式活动连接。1、其两个腰带连接件一端与腰带以轴的方式活动连接,可以使背包以连接处为圆心向人体前方转动,使人体在向前弯腰时灵活自如。2、背板连接件与背板以轴的方式活动连接。可以使背包以连接处为圆心向人体左右两侧转动。使人体在向两侧弯腰时灵活自如。3、结合1、2所诉两个方向转动,背包可实现在这两个方向空间内的任意角度转动,达到多角度、多方向空间转动效果。使人体在向任意角度弯腰时都灵活自如。4、由于腰带与背板是通过一组活动关节组件连接的,因此,当背负者背部在做任意角度弯曲时,背会包跟随背负者背部移动,而腰带依然绑缚在人体腰部不动,这样使背包整体的稳定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背负装置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活动关节组件与腰带、背板连接处如何活动示意图,以及背板活动空间范围示意图;图3为图2中活动关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背板与背板连接件活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2中腰带与腰带连接件活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2中腰带与背板连接件活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背板、肩带、背囊相互间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关节组件的另一结构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背负装置,参见图1、图2、图3,包括有一组活动关节组件1;腰带2;背板3;肩带4;背囊5。腰带2两端上有尼龙织带21,尼龙织带21通过卡扣22将腰带2束紧在使用者的腰部。肩带4上有尼龙织带41和卡扣42,卡扣42一端与背囊5连接,尼龙织带41一端与肩带4连接,另一端穿过卡扣42,通过调节尼龙织带41的长短可调节背包与人体躯干的距离。肩带4下端有卡扣44,尼龙织带43一端与背囊5连接,一端穿过卡扣44,通过调节尼龙织带43的长短收紧肩带4,肩带4将背包固定在人体躯干上。背囊5上有尼龙织带51和卡扣52,尼龙织带51一端与腰带连接件11上的织带环114连接,另一端穿过卡扣52,通过调节尼龙织带51可控制背包相对于人体两侧的转动幅度。参见图2所示,背板3通过活动关节组件1与腰带2连接,背板3相对于腰带2会在活动方向9的范围内(活动方向9只是大概范围)实现多角度空间转动活动效果。参见图3所示,活动关节组件1由腰带连接件11;伸缩件12;背板连接件13组成。腰带连接件11一端形成管111,伸缩件12一端形成管121,管111中间断开可容许管121插入,管111内开有罗纹,罗杆6可插入管111与管121连接处并与管111旋紧,管121内没有罗纹,腰带连接件11与伸缩件12通过罗杆6实现转动连接。腰带连接件11上有织带环114,织带环114与背囊5上的尼龙织带51连接,可调节背包转动幅度。背板连接件13两端有长方型孔131和凹槽132,伸缩件12一端开有圆孔122,穿过长方型孔131进入凹槽132,凹槽132内开有若干个定位孔133,圆孔122与某一定位孔133对齐,并用螺栓固定。参见图4所示,背板3上开有圆孔31,背板连接件13上端开有圆孔134,螺栓通过圆孔圆孔31、圆孔134将背板3与背板连接件13活动连接,背板3与背板连接件13以螺栓为轴转动。参见图5所示,腰带2由弹性朔料21和软垫22组成,软垫22与人体接触,是为了负重时使人体舒,弹性朔料21粘贴在软垫22外,增加腰带强度。弹性朔料21上开有圆孔211,腰带连接件11一端侧面突出一个圆柱体插头112,圆柱体插头112上对称开有圆孔113,圆柱体插头112穿过弹性朔料21上开有的圆孔211,用弹性金属卡环7的两头卡入圆孔113中,将腰带2与腰带连接件11连接,腰带2与腰带连接件11通过连接处可以轴的方式转动。参见图6所示,腰带2外侧中间有尼龙织带23,织带23两端与腰带2固定。背板连接件13下部分别从两侧延伸出延伸杆134,延伸杆134在末端连接为一体,形成了一个横杆135,背板连接件13通过横杆135穿过尼龙织带23,使背板连接件13与腰带2形成活动连接,此连接目的是利用织带23控制背板连接件13与腰带2的相对移动范围。参见图7所示,背板3两面附有粘扣,肩带4、背囊5在与背板3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负装置,包括有一组活动关节组件,一个腰带,一个背板、一副肩带、一个背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春
申请(专利权)人:陈明春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