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性焦脱硫脱硝净化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4811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焦脱硫脱硝净化塔装置,包括净化塔,所述净化塔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位于出气管的下方,且进气管上安装有过滤器,所述净化塔的内部焊接有上隔板和下隔板,且净化塔内部通过上隔板和下隔板形成有缓冲室、净化室和排料室,所述净化室位于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且净化室内部位于上隔板和下隔板的一侧外壁上分别安装有上斗和下斗,所述下斗的出口端位于下隔板的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下斗、通板、密封板、滤斗和气腔,烟气在进入净化塔时,首先流向下斗与下隔板之间的位置而该位置由通板和密封板共同形成密封状态,因而气流仅能通过通板一侧的气口流向通板内部的导气空腔中。

A Purification Tower for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of Activated Cok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urifying tower device for desulfuriz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of activated coke, which comprises a purifying tower. An intake pipe and an outlet pipe are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purifying tower. The intake pipe is located below the outlet pipe, and a filter is installed on the intake pipe. The inner part of the purifying tower is welded with upper and lower partitions,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purifying tower is buffered through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itions. The cleaning chambe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itions, and the cleaning chamber is install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upper and lower partitions respectively. The outlet end of the lower bucket is located in the inner part of the lower partiti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a lower bucket, a through plate, a sealing plate, a filter and a gas chamber. When the smoke enters the purification tower, it first flows to the lower bucket. The position between the lower diaphragm and the through plate and the sealing plate form a sealing state, so the air flow can only flow to the air conducting cavity inside the through plate through the air port on one side of the through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焦脱硫脱硝净化塔装置
本技术属于活性焦的脱硫脱硝
,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焦脱硫脱硝净化塔装置。
技术介绍
活性焦的脱硫脱硝是利用活性焦本身具有高效的吸附性从而对烟气进行吸附净化处理,使得烟气中的硫、硝等物质被吸附与活性焦内,活性焦在净化的过程中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过程中,具有高效的净化效果,并且进再生处理后可进行重复利用,但是,目前市场现有的活性焦脱硫脱硝的净化塔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烟气在进入净化塔时大多以管道直接排入,然后经烟气自然流散以活性焦进行接触,该方式的导入使得管道端口位置的烟气浓度远大于其他位置处的浓度,形成烟气分布不均匀的现象,导致活性焦的利用率较低,另外烟气在进入净化塔时气流中不仅携带有硫、硝等物质,还含有一定的灰尘颗粒,使得活性焦不仅要进行脱硫脱硝,还需吸附灰尘颗粒,加快了活性焦的饱和速度,从而加大了整体装置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活性焦脱硫脱硝净化塔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装置中烟气在导入时存在气流分布不均的现象和烟气中的灰尘颗粒加快了活性焦饱和速度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焦脱硫脱硝净化塔装置,包括净化塔,所述净化塔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进气管位于出气管的下方,且进气管上安装有过滤器,所述净化塔的内部焊接有上隔板和下隔板,且净化塔内部通过上隔板和下隔板形成有缓冲室、净化室和排料室,所述净化室位于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且净化室内部位于上隔板和下隔板的一侧外壁上分别安装有上斗和下斗,所述下斗的出口端位于下隔板的内部,所述下隔板的一侧连接有单向管,且下隔板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单向管的出口端与过滤器连接,所述下斗的进口端焊接有端口环,所述端口环上靠近两侧的位置处分别焊接有通板和密封板,所述通板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气口,且通板的内部开设有导气空腔,所述端口环的内部焊接有滤斗,所述滤斗贯穿下隔板,且滤斗与下斗之间形成有气腔,所述通板的一端位于气腔内部,且气腔的内焊接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上嵌入有气阀,所述气阀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下隔板底端与滤斗之间套设于密封套。优选的,所述下斗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下斗与下隔板之间的位置通过通板和密封板形成密封状态。优选的,所述排料室为锥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气阀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气阀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均匀分布于密封环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了下斗、通板、密封板、滤斗和气腔,烟气在进入净化塔时,首先流向下斗与下隔板之间的位置而该位置由通板和密封板共同形成密封状态,因而气流仅能通过通板一侧的气口流向通板内部的导气空腔中,并通过导气空腔的导流使得烟气流向气腔内,然后穿过滤斗流向净化室的内部,而每个通板上所开设的气口和导气空腔均保持一致,因而能有效保证每个下斗内部所流出的气流相同,使得烟气能均匀的进入净化室中,保证烟气气流能均匀有效的活性焦进行接触,避免出现单个区域烟气过剩的现象,有效提高各个区域内活性焦的利用率,从而保证整体净化塔具有高效的脱硫脱硝的净化效果。(2)本技术设置了单向管、滤斗、气腔和内腔,烟气在流通的过程中,需要通过通板流向气腔,然后在气腔中穿过滤斗而流向净化室内,而滤斗上的滤孔密集且细小,对烟气具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并且滤斗的内部还储存有一定的饱和活性焦,此时的活性焦对烟气失去吸附作用,但活性焦之间的挤压使得气体的流通间隙较小,从而对烟气中的颗粒杂质具有一定的拦截效果,因而使得滤斗具有效果的二次过滤作用,而过滤后的颗粒杂质则储于气腔,在开启气阀的状态下,部分气流会携带气腔内的颗粒杂质流向内腔中,然后通过单向管流出,进行过滤后再次进入净化塔的内部进行净化,整体结构的相互配合不仅能进一步减小烟气所含有的颗粒杂质,还能有效实现结构内部的定时清洗,保证下斗内部始终处于高效的导流状态,使得烟气具有高效的流动性,从而提高整体净化塔的净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下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密封环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图;图中:1-净化塔、2-缓冲室、3-上隔板、4-上斗、5-净化室、6-下斗、7-下隔板、8-排料室、9-单向管、10-进气管、11-过滤器、12-出气管、13-通板、14-端口环、15-密封板、16-密封环、17-滤斗、18-气腔、19-气口、20-导气空腔、21-气阀、22-内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焦脱硫脱硝净化塔装置,包括净化塔1,净化塔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进气管10和出气管12,进气管10位于出气管12的下方,且进气管10上安装有过滤器11,净化塔1的内部焊接有上隔板3和下隔板7,通过上隔板3和下隔板7的分隔有效保证了缓冲室2、净化室5和排料室8之间相互独立和相互密封,且净化塔1内部通过上隔板3和下隔板7形成有缓冲室2、净化室5和排料室8,净化室5位于上隔板3和下隔板7之间,且净化室5内部位于上隔板3和下隔板7的一侧外壁上分别安装有上斗4和下斗6,下斗6的出口端位于下隔板7的内部,下隔板7的一侧连接有单向管9,且下隔板7的内部开设有内腔22,单向管9的出口端与过滤器11连接,下斗6的进口端焊接有端口环14,端口环14上靠近两侧的位置处分别焊接有通板13和密封板15,通板13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气口19,且通板13的内部开设有导气空腔20,每个通板13上所开设的气口19和导气空腔20均保持一致,因而能有效保证每个下斗6内部所流出的气流相同,使得烟气能均匀的进入净化室5中,保证烟气气流能均匀有效的活性焦进行接触,端口环14的内部焊接有滤斗17,滤斗17贯穿下隔板7,且滤斗17与下斗6之间形成有气腔18,气腔18在进行气流的导通时与滤斗17相互配合,实现烟气的定向流通,同时还对烟气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降低烟气中粉尘颗粒的含量,通板13的一端位于气腔18内部,且气腔18的内焊接有密封环16,密封环16上嵌入有气阀21,通过气阀21的启闭实现了气腔18与内腔22之间的导通和密封,从而实现过滤净化和回流清洗不同的使用效果,气阀21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为了保证下隔板7内部的有效密封,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下隔板7底端与滤斗17之间套设于密封套。为了避免气体未经过下斗6而流入净化室5中,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下斗6共设置有三个,且三个下斗6与下隔板7之间的位置通过通板13和密封板15形成密封状态。为了便于饱和活性焦的排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排料室8为锥形结构。为了便于实现气腔18与内腔22之间的导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气阀21共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气阀21以环形阵列的方式均匀分布于密封环16内。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该技术时,烟气由进气管10进入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焦脱硫脱硝净化塔装置,包括净化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塔(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进气管(10)和出气管(12),所述进气管(10)位于出气管(12)的下方,且进气管(10)上安装有过滤器(11),所述净化塔(1)的内部焊接有上隔板(3)和下隔板(7),且净化塔(1)内部通过上隔板(3)和下隔板(7)形成有缓冲室(2)、净化室(5)和排料室(8),所述净化室(5)位于上隔板(3)和下隔板(7)之间,且净化室(5)内部位于上隔板(3)和下隔板(7)的一侧外壁上分别安装有上斗(4)和下斗(6),所述下斗(6)的出口端位于下隔板(7)的内部,所述下隔板(7)的一侧连接有单向管(9),且下隔板(7)的内部开设有内腔(22),所述单向管(9)的出口端与过滤器(11)连接,所述下斗(6)的进口端焊接有端口环(14),所述端口环(14)上靠近两侧的位置处分别焊接有通板(13)和密封板(15),所述通板(13)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气口(19),且通板(13)的内部开设有导气空腔(20),所述端口环(14)的内部焊接有滤斗(17),所述滤斗(17)贯穿下隔板(7),且滤斗(17)与下斗(6)之间形成有气腔(18),所述通板(13)的一端位于气腔(18)内部,且气腔(18)的内焊接有密封环(16),所述密封环(16)上嵌入有气阀(21),所述气阀(21)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焦脱硫脱硝净化塔装置,包括净化塔(1),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塔(1)的一侧外壁上安装有进气管(10)和出气管(12),所述进气管(10)位于出气管(12)的下方,且进气管(10)上安装有过滤器(11),所述净化塔(1)的内部焊接有上隔板(3)和下隔板(7),且净化塔(1)内部通过上隔板(3)和下隔板(7)形成有缓冲室(2)、净化室(5)和排料室(8),所述净化室(5)位于上隔板(3)和下隔板(7)之间,且净化室(5)内部位于上隔板(3)和下隔板(7)的一侧外壁上分别安装有上斗(4)和下斗(6),所述下斗(6)的出口端位于下隔板(7)的内部,所述下隔板(7)的一侧连接有单向管(9),且下隔板(7)的内部开设有内腔(22),所述单向管(9)的出口端与过滤器(11)连接,所述下斗(6)的进口端焊接有端口环(14),所述端口环(14)上靠近两侧的位置处分别焊接有通板(13)和密封板(15),所述通板(13)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气口(19),且通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雄宋宜清王慧红单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创新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