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表面-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47037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3:28
一种表面‑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含表面永磁体、内置永磁体、转子铁芯、转轴和隔磁磁桥。内置永磁体采用三段式“U”型结构,作为主磁极,厚度较厚,嵌放在转子铁芯内部。表面磁体采用偏心磁极结构,作为辅助磁极,厚度较薄,均匀固定在转子铁芯表面,并与内置永磁体组成一一对应排列的磁极,每个磁极有并联与串联的两种磁路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充分利用表面式磁极的偏心磁极结构改善气隙磁场,表面磁极对内置磁极有聚磁效应,可减小内置磁极的漏磁,同时,置磁极结构够可以放置更多永磁体提高气隙磁密,每一个内置“U”型磁体的两端都设有隔磁磁桥,内置永磁体所处空腔两端为隔磁磁桥,能够避免表面永磁体由于电枢电流的去磁效应而去磁。

A Surface-built Permanent Magnet Motor Rotor

A surface built-in permanent magnet motor rotor. It includes surface permanent magnet, built-in permanent magnet, rotor core, rotating shaft and magnetic isolation bridge. The built-in permanent magnet adopts a three-stage \U\ structure, which acts as the main magnetic pole with a thick thickness and is embedded in the core of the rotor. The surface magnet adopts eccentric pole structure, which is used as auxiliary pole. Its thickness is thin, and it is evenly fix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rotor core. It forms a pair of magnetic poles corresponding to the built-in permanent magnet. Each pole has two magnetic circuit structures, parallel and series. The 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lie in making full use of the eccentric magnetic pole structure of the surface magnetic pole to improve the air gap magnetic field. The surface magnetic pole has magnetic concentrating effect on the built-in magnetic pole, and can reduce the leakage of the built-in magnetic pole. At the same time, the built-in magnetic pole structure can place more permanent magnets to improve the air gap magnetic density. Each built-in \U\ magnetic body has a magnetic bridge at both ends, and the cavity at both ends of the built-in permanent magnet is separated. The magnetic bridge can avoid the demagnetization of surface permanent magnets due to the demagnetization effect of armature curr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
本专利技术属于永磁电机
,特别涉及一种表面-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
技术介绍
永磁同步电机具备体积小、质量轻、转矩密度大、效率和功率因素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工业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目前,永磁电机由其转子磁路结构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两类: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和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永磁体通常呈瓦片形,并位于转子铁芯的外表面上。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具有转矩脉动小、响应速度快的优点,但由于永磁体与气隙直接相邻,易受电枢反应去磁磁场作用而去磁。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永磁体位于转子铁芯内部,这种结构可充分利用转子磁路的不对称性所产生的磁阻转矩,提高电动机的过载能和功率密度,也更适合弱磁调速。同时,由于内置永磁体不直接与气隙相邻,电枢反应的去磁磁场对内置永磁体的去磁作用较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明显减弱,但转子漏磁又明显较表面式永磁同步电机严重,导致永磁体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表面-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的永磁电机,同时具有表面永磁电机和内置永磁电机的优点而克服其不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按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一种表面-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包括表面永磁体、内置永磁体、转子铁芯、转轴和隔磁磁桥。所述内置永磁体采用三段式“U”型结构,作为主磁极,厚度较厚,嵌放在转子铁芯内部,所述表面磁体采用偏心磁极结构,作为辅助磁极,厚度较薄,均匀固定在转子铁芯表面,并与内置永磁体组成一一对应排列的磁极,每个磁极有并联与串联的两种磁路结构。所述内置永磁体采用三段式“U”型结构,由两侧各一段的永磁体和底侧永磁体构成,三段永磁体构成并联磁极结构,每一个内置“U”型磁极与其对应位置上的表面磁极构成串联磁极结构,形成一个由并联与串联的两种磁路结构组合的混合磁极,均匀排列在以转轴为中心的圆周上。每一个内置“U”型磁体的两端都设有隔磁磁桥。隔磁磁桥位于内置永磁体所处铁芯内部的空腔两端。所述并联与串联的两种磁路结构组合的混合磁极,含A、C串并联磁路磁极和B、D串并联磁路磁极;A、C串并联磁路由内置永磁体的中间段永磁体与表面永磁体产生,磁通路径为:内置永磁体—转子铁芯—表面永磁体—气隙—定子铁芯—气隙—表面永磁体—转子铁芯—内置永磁体。B、D串并联磁路由内置永磁体的两侧段永磁体与表面永磁体产生,磁通路径为:内置永磁体—转子铁芯—内置永磁体—转子铁芯—表面永磁体—气隙—定子铁芯—气隙—表面永磁体—转子铁芯—内置永磁体。表面永磁体为径向充磁方式,内置永磁体为平行充磁方式.每一个混合磁极与之相邻的两个混合磁极的一半构成串联磁极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由于表面-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的特殊结构,充分利用表面式磁极的偏心磁极结构改善气隙磁场,使气隙磁场波形的正弦性更好,表面磁极对内置磁极有聚磁效应,可减小内置磁极的漏磁。2、每一个内置“U”型磁体的两端都设有隔磁磁桥,内置永磁体所处空腔两端为隔磁磁桥,大幅减少漏磁。3、内置磁极结构够可以放置更多永磁体提高气隙磁密,避免表面永磁体由于电枢电流的去磁效应而被去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U”内置永磁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为本专利技术的磁路结构示意图。图4为采用本表面-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的永磁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表面永磁体、2内置永磁体、3转子铁芯,4转轴,5永磁电机定子绕组,6定子铁芯,7隔磁磁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例仅用于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以一种表面-内置式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子为例。参见附图1、2.表面永磁体1为磁极偏心结构,厚度较薄,用粘胶均匀固定在转子铁芯3表面,并与内置永磁体2组成一一对应排列的磁极,每个磁极有并联与串联的两种磁路结构。内置永磁体2作为主磁极,厚度较厚,置放在转子铁芯3内部,嵌入永磁体槽中。内置永磁体2由采用三段式“U”型结构,由两侧各一段的永磁体2-1、2-2和底侧永磁体2-3构成。内置永磁体由三段永磁体2-1、2-2、2-3构成并联磁极结构,每一个内置“U”型磁极与其对应位置上的表面磁极1构成串联磁极结构,形成一个由并联与串联的两种磁路结构组合的混合磁极,均匀排列在以转轴为中心的圆周上。每一个内置“U”型磁极的两端都设有隔磁磁桥7,隔磁磁桥位于内置永磁体2所处铁芯3内部的空腔两端。参见附图3.表面永磁体1为径向充磁方式,内置永磁体2为平行充磁方式。并联与串联的两种磁路结构组合的混合磁极,含A、C串并联磁路磁极和B、D串并联磁路磁极。其中,A、C串并联磁路由内置永磁体的中间段永磁体与表面永磁体产生,磁通路径为:内置永磁体—转子铁芯3—表面永磁体1—气隙—定子铁芯6—气隙—表面永磁体1—转子铁芯3—内置永磁体1。B、D串并联磁路由内置永磁体的两侧段永磁体与表面永磁体产生,磁通路径为:内置永磁体—转子铁芯3—内置永磁体2—转子铁芯3—表面永磁体1—气隙—定子铁芯6—气隙—表面永磁体1—转子铁芯3—内置永磁体2。每一个混合磁极与之相邻的两个混合磁极的一半均构成串联磁极结构。参见附图1、4。采用本表面-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的永磁电机。电机定子绕组5为单层集中绕组形式。转子铁芯3与转轴4过盈配合。表面永磁体1与内置永磁体2构成串并联磁路结构,充分利用表面式磁极的偏心磁极结构改善气隙磁场,使气隙磁场波形的正弦度更好,从而有效减小齿槽转矩、转矩脉动以及减小铁芯损耗,表面磁极对内置磁极有聚磁效应,减小内置磁极的漏磁,使得永磁体2的利用率更高。同时,内置磁体“U”结构可以防止更多永磁体提高气隙磁密,避免表面永磁体由于电枢电流的去磁效应而去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永磁体(1)、内置永磁体(2)、转子铁芯(3)、转轴(4)和隔磁磁桥(7);所述内置永磁体(2)采用三段式“U”型结构,作为主磁极,厚度较厚,嵌放在转子铁芯(3)内部,所述表面磁体(1)采用偏心磁极结构,作为辅助磁极,厚度较薄,均匀固定在转子铁芯(3)表面,并与内置永磁体(2)组成一一对应排列的磁极,每个磁极有并联与串联的两种磁路结构;所述内置永磁体采用三段式“U”型结构,由两侧各一段的永磁体(2‑1、2‑2)和底侧永磁体(2‑3)构成,三段永磁体(2‑1、2‑2、2‑3)构成并联磁极结构,每一个内置“U”型磁极与其对应位置上的表面磁极构成串联磁极结构,形成一个由并联与串联的两种磁路结构组合的混合磁极,均匀排列在以转轴为中心的圆周上;每一个内置“U”型磁体的两端都设有隔磁磁桥(7),隔磁磁桥(7)位于内置永磁体(2)所处铁芯(3)内部的空腔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内置式永磁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永磁体(1)、内置永磁体(2)、转子铁芯(3)、转轴(4)和隔磁磁桥(7);所述内置永磁体(2)采用三段式“U”型结构,作为主磁极,厚度较厚,嵌放在转子铁芯(3)内部,所述表面磁体(1)采用偏心磁极结构,作为辅助磁极,厚度较薄,均匀固定在转子铁芯(3)表面,并与内置永磁体(2)组成一一对应排列的磁极,每个磁极有并联与串联的两种磁路结构;所述内置永磁体采用三段式“U”型结构,由两侧各一段的永磁体(2-1、2-2)和底侧永磁体(2-3)构成,三段永磁体(2-1、2-2、2-3)构成并联磁极结构,每一个内置“U”型磁极与其对应位置上的表面磁极构成串联磁极结构,形成一个由并联与串联的两种磁路结构组合的混合磁极,均匀排列在以转轴为中心的圆周上;每一个内置“U”型磁体的两端都设有隔磁磁桥(7),隔磁磁桥(7)位于内置永磁体(2)所处铁芯(3)内部的空腔两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内置式永磁电机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虹卢杨曾成碧刘明陈博白小丹吴嘉豪樊梦蝶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