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折区走线结构及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4598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3: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弯折区走线结构及其显示装置,所述走线结构包括基底、第一有机保护层、第一金属层以及第二有机保护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有机保护层上,所述第二有机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且设置于所述信号线之间的间隙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单一信号线设计为多条并行的信号线,并行的信号线之间又设有横向连接,信号线两端相互连接,实现同一信号在一个信号线单元内的多条信号线之间传输,在信号线单元端部汇总,进一步保证了信号输送的安全稳定,同时在信号线上下两端均设有有机保护层对信号线所在的金属层进行保护,进一步提高了显示装置弯折区的抗弯折性能。

A Wiring Structure of Bending Zone and Its Display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ending zone wiring structure and a display device. The wiring structure comprises a base, a first organic protective layer, a first metal layer and a second organic protective layer. The first metal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organic protective layer, and the second organic protective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metal layer and in the gap between the signal lines. By designing a single signal line as a plurality of parallel signal lines, the parallel signal lines are connected horizontally,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signal lines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so as to realize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same signal between multiple signal lines within a signal line unit, and to gather them at the end of the signal line unit, thus further ensuring the safety and stability of the signal transmission. At the same time, both ends of the signal line are equipped with a transverse connection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signal line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The machine protection layer protects the metal layer where the signal line is located, which further improves the bending resistance of the bending zone of the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弯折区走线结构及其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弯折区走线结构及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splay,OLED)显示装置件,因其制成重量轻、可卷曲、易于携带等诸多优势,收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近些年来,新兴的“全面屏”设计成为主流,这就对面板的四个边框提出了更窄的要求。在面板的边框中,底部的宽度会比其他三边大,主要是由于集成电路(IntergratedCricuit,IC)以及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PrintCircuit,FPC)驱动的原因,这就不利于实“全面屏”的设计。现阶段一般的柔性OLED显示装置中,会有弯折区的结构设计,目的是将弯折区以下的区域(扇出、IC、FPC)弯折到面板的背向侧,这将大大的缩减下边界的宽度。但是对于弯折区走线的设计需要有较强的抗弯折性能,否则在弯折制程中,走线会发生断裂,失去功能性,影响显示面板的驱动。综上所述,现有柔性显示装置弯折区金属走线抗弯性能差,容易发生断裂。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弯折区走线结构来改善这一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弯折区走线结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弯折区金属走线抗弯折性能差、容易断裂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弯折区走线结构,所述走线结构包括,基底;第一有机保护层,所述第一有机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有机保护层上,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信号线单元,所述信号线单元由至少两条平行设置的信号线组成,相邻所述信号线之间相互连接;第二有机保护层,所述第二有机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且设置于所述信号线之间的间隙内。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信号线单元中任意两个相邻的连接部分均错位排布。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设置于同一所述信号线单元的所述信号线在所述第一有机保护层的两端均相互连接,且设置于同一所述信号线单元的所述信号线均传输相同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走线结构还包括第二金属层以及第三有机保护层。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所述第三有机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和第二金属层之间且设置于所述信号线之间的间隙内。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三有机保护层设有过孔,所述第一金属层与所述第二金属层通过过孔连接,构成同一所述信号线单元。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设置于同一所述信号线单元的所述信号线在所述第一有机保护层以及第三有机保护层的两端均相互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走线结构还包括阻挡层,所述阻挡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与所述第一有机保护层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所述走线结构满足,15μm≤a≤20μm,9μm≤b≤15μm,3μm≤c≤5μm,3μm≤d≤5μm;其中a是所述信号线单元一侧与相邻所述信号线单元相同一侧的距离,b是所述信号线单元的宽度,c是所述信号线的宽度,d是相邻所述信号线的间隔宽度。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弯折区走线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单一信号线设计为多条并行的信号线,并行的信号线之间又设有横向连接,信号线两端相互连接,实现同一信号在一个信号线单元内的多条信号线之间传输,在信号线单元端部汇总,进一步保证了信号输送的安全稳定,同时在信号线上下两端均设有有机保护层对信号线所在的金属层进行保护,进一步提高了柔性显示装置弯折区的抗弯折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弯折区走线结构示意图;图2为弯折区走线结构沿A-A方向的截面图;图3为弯折区第二种走线结构设计示意图;图4为弯折区第二种走线结构沿走线方向的剖面图;图5为弯折区第二种走线结构示意图;图6为弯折区第二种走线结构沿B-B方向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专利技术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表示。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折区走线结构,以下结合图1至图2对所述制作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图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折区走线结构示意图,所述走线结构包括第一金属层101以及第一有机保护层102,第一金属层101设置于第一有机保护层102上。第一金属层101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信号线单元104,所述信号线单元104由至少两条相互平行设置的信号线组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线单元104由三条相互平行设置的信号线105组成,三条信号线105之间设有与信号线走向相垂直的横向连接,信号线单元中任意两个相邻的横向连接部分均错位排布。设置于同一个信号线单元104内的三条信号线105在第一有机保护层102沿信号线走线方向的两端均相互连接,构成边缘单元103。这样设计可以满足一个信号在三条信号线之间相互传递,当其中一条信号线发生断裂,信号可以通过其他两条信号线进行传递,并在信号线单元的末端汇总,将信号传递给显示装置的有效显示区,进一步保证了信号的输送。如图1所示,a是信号线单元104一侧与相邻所述信号线单元104相同一侧的距离,b是信号线单元104的宽度,c是信号线105的宽度,d是相邻两条信号线105的间隔宽度。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条信号线105之间的距离相等,相邻两个信号线单元104之间的距离也相等,走线结构的尺寸满足:15μm≤a≤20μm,9μm≤b≤15μm,3μm≤c≤5μm,3μm≤d≤5μm。如图2所示,图2弯折区走线结构沿A-A方向的截面图,弯折区走线结构还包括基底201、阻挡层202以及第二有机保护层203,阻挡层202设置于基底201上,第一有机保护层102设置于阻挡层202上,第二有机保护层203设置于第一金属层上101且设置于所述信号线105之间的间隙内。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层101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了有机保护层进行保护,进一步提高了弯折区金属走线的抗弯折性能。在本实施例中,信号线105为Ti/AI/Ti三层金属依次叠加的复合结构,在基底201与第一有机保护层102之间设有阻挡层202,能够用于阻挡水氧侵入发光器件,对发光器件起到阻隔水氧的保护作用。实施例二: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折区走线结构,以下结合图3至图6对所述制作方法进行详细描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弯折区走线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走线结构包括第一保护层301、第一金属层302、第三保护层303、第二金属层304以及第二保护层305,第三保护层303上设有过孔306,。如图4所示,是所述走线结构沿走线方向的剖面图,第一金属层302设置于第一保护层301上,第三保护层303设置于第一金属层302与第二金属层304之间,第一金属层302与第二金属层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弯折区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结构包括:基底;第一有机保护层,所述第一有机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有机保护层上,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信号线单元,所述信号线单元由至少两条平行设置的信号线组成,相邻所述信号线之间相互连接;第二有机保护层,所述第二有机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且设置于所述信号线之间的间隙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弯折区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结构包括:基底;第一有机保护层,所述第一有机保护层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第一金属层,所述第一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有机保护层上,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信号线单元,所述信号线单元由至少两条平行设置的信号线组成,相邻所述信号线之间相互连接;第二有机保护层,所述第二有机保护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且设置于所述信号线之间的间隙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单元中任意两个相邻的信号线的连接部分均错位排布。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设置于同一所述信号线单元的所述信号线在所述第一有机保护层的两端均相互连接,且设置于同一所述信号线单元的所述信号线均传输相同信号。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结构还包括第二金属层以及第三有机保护层。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走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层设置于所述第一金属层上,所述第三有机保护层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雪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