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与富血小板血浆的复合物的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4554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间充质干细胞与富血小板血浆的复合物的制备装置,该制备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上设有三通管,所述的三通管带有第一注入口、第二注入口和复合物释出口;所述的第一注入口处连接有第一注射器,该第一注射器用于将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与富血小板血浆的混合物注入三通管;所述的第二注入口处连接有第二注射器,该第二注射器用于将激动剂注入三通管。第一注射器将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与富血小板血浆的混合物经第一注入口注入三通管,第二注射器将激动剂经第二注入口注入三通管,两者在三通管内混合后形成胶状的复合物,该复合物即从复合物释出口释出,整个过程简便快捷。

Preparation devic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platelet-rich plasma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evice for preparing a composit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nd platelet-rich plasma, which comprises a support seat,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three-way pipe with a first injection port, a second injection port and a compound release outlet; the first injection port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syringe, and the first syringe is used for drying and thinning the mesenchymal. A mixture of cell suspension and platelet-rich plasma is injected into a tee tube; a second syringe is connected at the second injection port, which is used to inject an agonist into the tee tube. The first syringe injects the mixture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 suspension and platelet-rich plasma into the three-way tube through the first injection port, and the second syringe injects the agonist into the three-way tube through the second injection port. After mixing the two in the three-way tube, the gelatinous compound is released from the release outlet of the complex. The whole process is simple and fa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间充质干细胞与富血小板血浆的复合物的制备装置
本技术属于肩袖腱骨愈合
,具体涉及一种间充质干细胞与富血小板血浆的复合物的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范围最大的关节,同时也是最不稳定的关节,肩袖(Rotatorcuff)在维持盂肱关节稳定性和参与其运动方面起重要作用,它既具有一般肌键的特点,又具有独特的性质。肩袖与典型肌键的形态不同,是由来自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的肌腱共同构成的腱-骨结构复合体。肩袖损伤是引起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的最常见疾病之一,占肩关节疾患的30%。肩袖修复手术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骨道和肌腱之间腱-骨界面的生物愈合,而早期腱-骨界面的连接是最薄弱的环节。牢固的腱-骨界面愈合是韧带重建、肩袖修复术后发挥其生理功能的先决条件,但腱-骨界面愈合困难,如何促进腱-骨界面愈合逐渐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现有技术中已出现采用富血小板血浆(PRP)、间充质干细胞(BMSCs)促进肩袖损伤部位的腱骨愈合,使用时,通常是直接采用注射器将液体状态的富血小板血浆、间充质干细胞溶液注射到肩袖损伤部位的骨道和肌腱之间腱-骨界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间充质干细胞与富血小板血浆的复合物的制备装置。间充质干细胞与富血小板血浆的复合物的制备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上设有三通管,所述的三通管带有第一注入口、第二注入口和复合物释出口;所述的第一注入口处连接有第一注射器,该第一注射器用于将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与富血小板血浆的混合物注入三通管;所述的第二注入口处连接有第二注射器,该第二注射器用于将激动剂注入三通管。第一注射器将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与富血小板血浆的混合物经第一注入口注入三通管,第二注射器将激动剂经第二注入口注入三通管,两者在三通管内混合后形成胶状的复合物,该复合物即从复合物释出口释出,整个过程简便快捷。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座上设有至少两个呈U型的第一卡座,所述的第一卡座的大小与所述的第一注射器的外径相适应。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座上设有至少两个呈U型的第二卡座,所述的第二卡座的大小与所述的第二注射器的外径相适应。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座上设有至少两个呈U型的第三卡座,所述的第三卡座的大小与所述的三通管的外径相适应。作为优选,所述的复合物释出口处设有与三通管一体设置的弧形延伸段,所述的弧形延伸段的圆弧中心位于三通管朝向支撑座一侧。弧形延伸段有助于复合物顺利释出。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座上设有用于驱使第一注射器将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与富血小板血浆的混合物匀速注入三通管的第一驱动机构。作为优选,所述的支撑座上设有用于驱使第二注射器将激动剂匀速注入三通管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不仅能够使液体被匀速注入,而且通过调整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推进速度,还能使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与富血小板血浆的混合物和激动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的第一气缸的活塞端面上设有推板,所述的推板与所述的第一注射器的柱塞的位置相对。作为优选,所述的推板朝向柱塞一侧的侧面上设有缓冲垫。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气缸与支撑座之间设有导向滑动机构。导向滑动机构便于确定第一气缸的起始位置,保证第一注射器开始工作前,推板与第一注射器的柱塞相接触,确保第一驱动机构有效驱动。第二驱动机构的结构与第一驱动机构相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申请利用第一注射器将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与富血小板血浆的混合物经第一注入口注入三通管,利用第二注射器将激动剂经第二注入口注入三通管,两者在三通管内混合后形成胶状的复合物,该复合物即从复合物释出口释出,整个过程简便快捷;(2)本申请在支撑座上设置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不仅能够使液体被匀速注入三通管,而且通过调整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的推进速度,还能使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与富血小板血浆的混合物和激动剂以一定的比例混合,确保复合物的制备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间充质干细胞与富血小板血浆的复合物的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三通管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间充质干细胞与富血小板血浆的复合物的制备装置,包括支撑座1,支撑座1呈平板状,便于在其顶面设置其他部件。支撑座1上设有第三卡座11,第三卡座11呈U型,在U型开口内固定有三通管2。第三卡座11的数量可以根据具体需要具体设置,本实施例设置了两个;只要保证第三卡座11的U型开口的大小与三通管2相应位置处的外径相适应即可,确保第三卡座11对三通管2实现有效固定。三通管2可以呈T形也可以呈Y形,也可以是其他形式的。本实施例的三通管2呈T形,带有第一注入口21、第二注入口22和复合物释出口24;并且,结合图2可见,在复合物释出口24处还设有与三通管2一体设置的弧形延伸段23,该弧形延伸段23的圆弧中心位于三通管2朝向支撑座1一侧;设置弧形延伸段23有助于复合物顺利释出。其中,第一注入口21处连接有第一注射器3,第一注射器3用于将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与富血小板血浆的混合物注入三通管2。为了固定第一注射器3,支撑座1上也设置了呈U型的第一卡座12,第一卡座12的大小与第一注射器3的外径相适应。第一卡座12的数量也可以具体设置。第二注入口22处连接有第二注射器4,第二注射器4用于将激动剂注入三通管2,为了固定第二注射器4,支撑座1上也设置了呈U型的第二卡座13,第二卡座13的大小与第二注射器4的外径相适应。第二卡座13的数量也可以具体设置。如图1所示,支撑座1上用于驱使第一注射器3将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与富血小板血浆的混合物匀速注入三通管2的第一驱动机构5,以及用于驱使第二注射器4将激动剂匀速注入三通管2的第二驱动机构6。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二驱动机构6的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以第一驱动机构5为例进行具体说明。第一驱动机构5包括第一气缸51,第一气缸51的活塞52端面上固定有推板53,推板53与第一注射器3的柱塞31的位置相对,并且,在推板53朝向柱塞31一侧的侧面上设有缓冲垫54。本实施例中,第一气缸51与支撑座1之间设有导向滑动机构。该导向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气缸51底部的滑轮,支撑座1上则设有与滑轮滑动配合的导向滑轨14。本实施例设置了两条导向滑轨14,保证其导向正确性。使用时,先用第一注射器3吸取预设量的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与富血小板血浆的混合物,将第一注射器3固定在第一卡座12内,使第一注射器3连接到第一注入口21处;用第二注射器4吸取预设量的激动剂,将第二注射器4固定在第二卡座13内,使第二注射器4连接到第二注入口22处;设置第一气缸51的气压,调整第一气缸51的位置,使推板53和缓冲垫54抵靠在第一注射器3的柱塞31上;第二驱动机构6同样设置;启动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二驱动机构6,使第一注射器3将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与富血小板血浆的混合物经第一注入口21注入三通管2,第二注射器4将激动剂经第二注入口22注入三通管2,两者在三通管2内混合后形成胶状的复合物,该复合物即从复合物释出口24、弧形延伸段23出口处释出,整个过程简便快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间充质干细胞与富血小板血浆的复合物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上设有三通管,所述的三通管带有第一注入口、第二注入口和复合物释出口;所述的第一注入口处连接有第一注射器,该第一注射器用于将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与富血小板血浆的混合物注入三通管;所述的第二注入口处连接有第二注射器,该第二注射器用于将激动剂注入三通管。

【技术特征摘要】
1.间充质干细胞与富血小板血浆的复合物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上设有三通管,所述的三通管带有第一注入口、第二注入口和复合物释出口;所述的第一注入口处连接有第一注射器,该第一注射器用于将间充质干细胞悬液与富血小板血浆的混合物注入三通管;所述的第二注入口处连接有第二注射器,该第二注射器用于将激动剂注入三通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与富血小板血浆的复合物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上设有至少两个呈U型的第一卡座,所述的第一卡座的大小与所述的第一注射器的外径相适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与富血小板血浆的复合物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上设有至少两个呈U型的第二卡座,所述的第二卡座的大小与所述的第二注射器的外径相适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与富血小板血浆的复合物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座上设有至少两个呈U型的第三卡座,所述的第三卡座的大小与所述的三通管的外径相适应。5.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间充质干细胞与富血小板血浆的复合物的制备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根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