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虚拟校园卡系统解决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945345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虚拟校园卡系统解决方法,包括学费、报名费模块、住宿费模块、充值、自定义模块、餐厅、超市消费模块、体育馆、医务室模块、自定义缴费项目模块、线上缴费模块、无现金交易模块、线下支付模块、校外人员模块、校园支付模块、校内师生模块、聚合对接模块、财务系统、其他系统、第三方支付模块、银行模块、校园卡余额模块、实体卡模块、虚拟卡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满足校外人员没有实体卡的情况下,也能使用虚拟卡消费、进出门禁,支持虚拟卡脱离实体卡的应用,二维码采用基于时间的一次性密码算法,并采用三层安全解码机制,辅以可靠的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充分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

A Solution to Virtual Campus Card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olution of a virtual campus card system, including tuition, registration fee module, accommodation fee module, recharge, custom module, restaurant, supermarket consumption module, gymnasium, medical room module, custom payment project module, online payment module, cash-free transaction module, offline payment module, off-campus personnel module, campus payment module, in-school teachers and students module. Module, aggregate docking module, financial system, other systems, third-party payment module, bank module, campus card balance module, entity card module, virtual card module. The invention can satisfy the situation that no physical card exists for off-campus personnel, and can also use virtual card to consume, access control, support the application of virtual card separating from physical card. The two-dimensional code adopts a one-time password algorithm based on time, and adopts a three-layer security decoding mechanism, supplemented by a reliable data center construction scheme, which fully guarantees the security of th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虚拟校园卡系统解决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系统能够解决方法,具体为一种虚拟校园卡系统解决方法,属于校园卡应用

技术介绍
校园卡作为校园一卡通的交互介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日趋成熟,但在其使用和管理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包括迎新季发卡压力大、补卡成本居高不下、临时卡发放管理难、丢失卡黑卡交易产生纠纷、卡克隆(M1卡)造成资产流失等等。用户体验方面,手机支付的习惯已经形成,为了迎合这种用户需求,校内商户纷纷张贴了“纸码”,此举也严重影响了校园财务管理。然而传统的校园卡系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传统的校园卡只能使用实体卡进行消费支付,并且传统的校园卡支付单一,不能很好的实现快速支付,安全性能差,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虚拟校园卡系统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虚拟校园卡系统解决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虚拟校园卡系统解决方法,包括校园支付模块,所述校园支付模块连接无现金交易模块,且所述无现金交易模块连接线上缴费模块和线下支付模块;所述无现金交易模块连接学费、报名费模块、住宿费模块、充值、自定义模块、餐厅、超市消费模块、体育馆、医务室模块和自定义缴费项目模块;所述校园支付模块连接校外人员模块和校内师生模块,且所述校园卡支付模块连接聚合对接模块;所述聚合对接模块连接财务系统和其他系统,且所述聚合对接模块连接第三方支付模块、银行模块和校园卡余额模块;所述校园卡余额模块连接第一实体卡钱包模块,且所述第一实体卡钱包模块连接第二实体卡钱包模块;所述第二实体卡钱包模块连接实体卡模块;所述第二实体卡钱包模块连接账户模块,且所述账户模块连接校园卡余额模块;所述账户模块连接虚拟卡模块,且所述账户模块连接充值模块、补助模块、代发模块和冻结金额模块。优选的,所述第三方支付模块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宝、网银中的其中一种。优选的,所述虚拟卡模块与实体卡模块的账户信息通过账户模块同步连接。优选的,所述校园卡余额模块与所述实体卡钱包模块双向连接。一种虚拟校园卡系统的解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校园卡系统覆盖校内校外,打通线上线下,构建无现金校园支付体系,为学校提供统一支付中心、统一结算中心;步骤B、构建完系统之后在使用校园卡系统时,使用校园卡余额支付,使用者使用校园卡余额,虚拟卡使用实体卡余额;当实体卡联机消费时,会自动同步余额;步骤C、当仅使用未领款账户支付时,校园卡充值、补助、代发、冻结金额的未领到卡上时作为在线钱包,虚拟卡使用在线钱包完成支付,卡领取此款项后,只允许实体卡消费,虚拟卡需要再重新充值才可消费;步骤D、当启用三方支付时,使用完美校园时,当使用虚拟卡消费余额不足时,启动微信支付,支付宝,网银三方支付;用户在智能手机上使用虚拟卡有多种,使用银联二维码,虚拟卡,或者使用H5或小程序的方式接入到三方APP中;步骤E、当采用银联二维码支付时,首先,绑定银行卡,针对校园用户允许用户自行在校园app客户端绑定任意或者指定银行卡,终端显示银联二维码,任意手机银行和校园卡进行扫码支付。优选的,虚拟卡如绑定有用户的一张实体校园卡,实体卡和虚拟卡的挂失业务独立管理,虚拟卡需在校园平台进行挂失操作,当手机丢失后,在其他手机登录后原有手机上的校园卡系统中强制退出,再次登录需要输入校园卡的登录密码。优选的,二维码采用TOTP:Time-basedOne-timePasswordAlgorithm,并采用三层安全解码机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管理员可以根据角色设置操作权限,可批量导入,快速建卡,能够满足校外人员没有实体卡的情况下,也能使用虚拟卡消费、进出门禁,支持虚拟卡脱离实体卡的应用,虚拟卡能够单独在完美校园上开通,并用于消费和门禁使用,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使用,本专利技术的二维码采用基于时间的一次性密码算法,并采用三层安全解码机制,辅以可靠的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充分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模块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账户支付过程示意图。图中:1、学费、报名费模块,2、住宿费模块,3、充值、自定义模块,4、餐厅、超市消费模块,5、体育馆、医务室模块,6、自定义缴费项目模块,7、线上缴费模块,8、无现金交易模块,9、线下支付模块,10、校外人员模块,11、校园支付模块,12、校内师生模块,13、聚合对接模块,14、财务系统,15、其他系统,16、第三方支付模块,17、银行模块,18、校园卡余额模块,19、第一实体卡钱包模块,20、第二实体卡钱包模块,21、实体卡模块,22、虚拟卡模块,23、账户模块,24、充值模块,25、补助模块,26、代发模块,27、冻结金额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虚拟校园卡系统,包括校园支付模块11,所述校园支付模块11连接无现金交易模块8,且所述无现金交易模块8连接线上缴费模块7和线下支付模块9;所述无现金交易模块8连接学费、报名费模块1、住宿费模块2、充值、自定义模块3、餐厅、超市消费模块4、体育馆、医务室模块5和自定义缴费项目模块6;所述校园支付模块11连接校外人员模块10和校内师生模块12,且所述校园卡支付模块11连接聚合对接模块13;所述聚合对接模块13连接财务系统14和其他系统15,且所述聚合对接模块13连接第三方支付模块16、银行模块17和校园卡余额模块18;所述校园卡余额模块18连接第一实体卡钱包模块19,且所述第一实体卡钱包模块19连接第二实体卡钱包模块20;所述第二实体卡钱包模块20连接实体卡模块21;所述第二实体卡钱包模块20连接账户模块23,且所述账户模块23连接校园卡余额模块18;所述账户模块23连接虚拟卡模块22,且所述账户模块23连接充值模块24、补助模块25、代发模块26和冻结金额模块2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第三方支付模块16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宝、网银中的其中一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虚拟卡模块22与实体卡模块21的账户信息通过账户模块23同步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校园卡余额模块18与所述实体卡钱包模块19双向连接。一种虚拟校园卡系统的解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校园卡系统覆盖校内校外,打通线上线下,构建无现金校园支付体系,为学校提供统一支付中心、统一结算中心;步骤B、构建完系统之后在使用校园卡系统时,使用校园卡余额支付,使用者使用校园卡余额,虚拟卡使用实体卡余额;当实体卡联机消费时,会自动同步余额;步骤C、当仅使用未领款账户支付时,校园卡充值、补助、代发、冻结金额的未领到卡上时作为在线钱包,虚拟卡使用在线钱包完成支付,卡领取此款项后,只允许实体卡消费,虚拟卡需要再重新充值才可消费;步骤D、当启用三方支付时,使用完美校园时,当使用虚拟卡消费余额不足时,启动微信支付,支付宝,网银三方支付;用户在智能手机上使用虚拟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虚拟校园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校园支付模块(11),所述校园支付模块(11)连接无现金交易模块(8),且所述无现金交易模块(8)连接线上缴费模块(7)和线下支付模块(9);所述无现金交易模块(8)连接学费、报名费模块(1)、住宿费模块(2)、充值、自定义模块(3)、餐厅、超市消费模块(4)、体育馆、医务室模块(5)和自定义缴费项目模块(6);所述校园支付模块(11)连接校外人员模块(10)和校内师生模块(12),且所述校园卡支付模块(11)连接聚合对接模块(13);所述聚合对接模块(13)连接财务系统(14)和其他系统(15),且所述聚合对接模块(13)连接第三方支付模块(16)、银行模块(17)和校园卡余额模块(18);所述校园卡余额模块(18)连接第一实体卡钱包模块(19),且所述第一实体卡钱包模块(19)连接第二实体卡钱包模块(20);所述第二实体卡钱包模块(20)连接实体卡模块(21);所述第二实体卡钱包模块(20)连接账户模块(23),且所述账户模块(23)连接校园卡余额模块(18);所述账户模块(23)连接虚拟卡模块(22),且所述账户模块(23)连接充值模块(24)、补助模块(25)、代发模块(26)和冻结金额模块(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虚拟校园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校园支付模块(11),所述校园支付模块(11)连接无现金交易模块(8),且所述无现金交易模块(8)连接线上缴费模块(7)和线下支付模块(9);所述无现金交易模块(8)连接学费、报名费模块(1)、住宿费模块(2)、充值、自定义模块(3)、餐厅、超市消费模块(4)、体育馆、医务室模块(5)和自定义缴费项目模块(6);所述校园支付模块(11)连接校外人员模块(10)和校内师生模块(12),且所述校园卡支付模块(11)连接聚合对接模块(13);所述聚合对接模块(13)连接财务系统(14)和其他系统(15),且所述聚合对接模块(13)连接第三方支付模块(16)、银行模块(17)和校园卡余额模块(18);所述校园卡余额模块(18)连接第一实体卡钱包模块(19),且所述第一实体卡钱包模块(19)连接第二实体卡钱包模块(20);所述第二实体卡钱包模块(20)连接实体卡模块(21);所述第二实体卡钱包模块(20)连接账户模块(23),且所述账户模块(23)连接校园卡余额模块(18);所述账户模块(23)连接虚拟卡模块(22),且所述账户模块(23)连接充值模块(24)、补助模块(25)、代发模块(26)和冻结金额模块(2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校园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支付模块(16)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宝、网银中的其中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校园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卡模块(22)与实体卡模块(21)的账户信息通过账户模块(23)同步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虚拟校园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校园卡余额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维国刘永乐杨光远何红超宋毅
申请(专利权)人: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