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氨涤纶织物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4051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铜氨涤纶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经工序:采用前、中、后分段法配置张力,边部张力比前区张力多4克;2)浆纱工序:采用无聚乙烯醇(PVA)上浆,浆料含固量13.6±1%;3)穿筘工序:采用顺穿工艺;4)织造工序:将经纱与纬纱进行交织形成织物。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铜氨涤纶织物的生产方法生产的铜氨涤纶织物,该织物吸湿透气性强,有丝质般滑爽,反复洗涤不易起皱,长效保健功能好。

A Copper-Spandex Polyester Fabric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textile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oduction method of copper polyurethane polyester fabric, which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warping process: using the front, middle and rear sectional method to configure tension, the edge tension is 4 grams more than the front tension; 2) sizing process: using non-polyvinyl alcohol (PVA) sizing, the size solid content is 13.6 (+1%); 3) reed-threading process; 4) weaving process: interlacing warp and weft yarns; Woven fabric. In addition,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copper-polyurethane polyester fabric produced by the production method of the copper-polyurethane polyester fabric, which has strong moisture absorption and air permeability, silky smoothness, easy wrinkling after repeated washing, and good long-term health care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氨涤纶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
,具体涉及一种铜氨涤纶织物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铜氨纤维是用棉籽上的短绒等天然纤维素材料溶解在氢氧化铜或碱性铜盐的浓氨溶液中,配成纺丝液,并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处理后形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铜氨纤维轻柔滑顺,吸湿、透气性好,具有天然纤维的优点。铜氨织物在手感、悬垂性方面可与真丝织物媲美,并且铜氨织物具有优良的吸湿和透气性能,这样使得加工的服装穿着舒适、清爽。但铜氨织物的耐磨性、折皱回复能力比真丝织物和粘胶织物差,铜氨与锦纶、涤纶交织,可改善织物的耐磨性和抗皱性能。铜氨织物具有较强的丝质感,适合加工内衣里布及各类中高档服饰,而铜氨纤维的原料价格比真丝纤维便宜。随着铜氨织物的织造和后整理工艺进一步成熟,铜氨织物在高档服饰产品开发中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状,旨在提供一种吸湿透气性强,有丝质般滑爽,反复洗涤不易起皱,长效保健功能好的铜氨涤纶织物的生产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铜氨涤纶织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经工序:采用前、中、后分段法配置张力,边部张力比前区张力多4克;2)浆纱工序:采用无聚乙烯醇(PVA)上浆,浆料含固量13.6±1%;3)穿筘工序:采用顺穿工艺;4)织造工序:将经纱与纬纱进行交织形成织物。其中,所述浆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超级淀粉5-10份、磷酸酯淀粉20-30份、聚酯胶粉20-30份、丙烯酸浆10-20份、抗静电剂1-3份。主浆料用的是来自荆州市深蓝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磷酸酯淀粉(JF962)、武汉东美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聚酯胶粉(GR-796),还有液体丙烯酸浆(DH-930),常州市润力助剂有限公司生产的超级淀粉(SS)和抗静电剂(DH-KP)。其中,所述穿筘工序中必须将纱线理顺及时复查质量,杜绝穿错、穿绞;综、筘、片等必须做到光滑无坏损、毛刺。其中,所述经纱经过下列依次连接的设备加工完成:GA124分批整经机→HS40浆纱机→DELTA110自动穿筘机→ZAX9100织布机→GA541验布机→GA841码布机→A752打包机。其中,所述纬纱经过下列依次连接的设备加工完成:ZAX9100织布机→GA541验布机→GA841码布机→A752打包机。其中,所述经纱和纬纱成分相同,为铜氨涤纶混纺纱,所述铜氨涤纶混纺纱以重量份数计铜氨:涤纶为55:45。铜氨与涤纶混纺后,织物的弹性回复率增大,抗皱性能得到改善。其中,所述铜氨涤纶混纺纱经过下列依次连接的设备加工完成:铜氨精梳条+涤纶预并条→FA311F并条机三道并条→ASFA411粗纱机→FA506细纱机→21C日本村田自动络筒机。优选的,所述细纱机加装赛络纺纱装置。其中,所述铜氨精梳条经过下列依次连接的设备加工完成:A002C型自动抓棉机→A035C混开棉机→A036B豪猪开棉机→A092A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C型成卷机→A186D梳棉机→FA307并条机→FA356条并联合机→FA266精梳机。其中,所述涤纶预并条经过下列依次连接的设备加工完成:A002C型自动抓棉机→A036B豪猪开棉机→A092A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C型成卷机→A186D梳棉机→FA307并条机(预并)。其中,所述铜氨纤维与涤纶纤维经过清花、梳棉单独成卷成条、并条混合的工艺配置。清梳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工艺。其中,在所述织造工序中,所述织机车速为550r/min、上机张力2100±200N、综平时间310度。后梁位置的前后/高度为№.9/5-10、停经架位置的前后/高度为№.10-8/20。综框高度为110mm、111mm、110mm、109mm,开口量的大刀片a值为85mm、70mm、75mm、55mm,松经量为310度-中。其中,在所述织造工序中,所述经纱和纬纱按照40*40133*10095织物规格进行织造,花纹采用五枚三飞缎纹组织。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使用上述铜氨涤纶织物的生产方法生产的铜氨涤纶织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生产的铜氨涤纶织物。经纱经整经、浆纱、穿筘与纬纱一起织造。整经工序中张力、排列、卷绕均匀是关键,张力配置采用分段法,边纱适当加重。浆纱采用无PVA上浆。织造采用“小张力、小开口、低后梁、晚开口”的工艺配置,布机要求使用有三排刺针的橡胶边撑,经纱结头纱尾长度短、落布要及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方式为,通过多组分铜氨纤维与涤纶纤维的混纺,制成铜氨涤纶混纺纱,按照40*40133*10095的规格进行生产,制成五枚三飞经面缎纹织物。其中,铜氨涤纶混纺纱的工艺流程为:铜氨纤维与涤纶纤维经过清花、梳棉单独成卷成条、并条混合的工艺配置。清梳根据各自不同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工艺。铜氨纤维生产线:A002C型自动抓棉机→A035C混开棉机→A036B豪猪开棉机→A092A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C型成卷机→A186D梳棉机→FA307并条机→FA356条并联合机→FA266精梳机。最后制成铜氨精梳条。涤纶纤维生产线:A002C型自动抓棉机→A036B豪猪开棉机→A092A型双棉箱给棉机→A076C型成卷机→A186D梳棉机→FA307并条机(预并)。最后得到涤纶预并条。混合纺纱生产线:→FA311F并条机→ASFA411粗纱机→FA506细纱机(加装赛络纺纱装置)→21C日本村田自动络筒机。将上述铜氨精梳条+涤纶预并条进行三道并条。铜氨涤纶织物的工艺流程为:优选55:45组分的铜氨:涤纶混纺纱,铜氨与涤纶混纺后,织物的弹性回复率增大,抗皱性能得到改善。经纱与纬纱相同,按照40*40133*10095织物规格进行织造,花纹采用五枚三飞缎纹组织。经纱工艺流程:GA124分批整经机→HS40浆纱机→DELTA110自动穿筘机→ZAX9100织布机→GA541验布机→GA841码布机→A752打包机纬纱工艺流程:ZAX9100织布机→GA541验布机→GA841码布机→A752打包机生产的具体步骤如下:1)整经工序:采用前、中、后分段法配置张力,边部张力比前区多4克,开车前5米,对齐两边,并无稀或折叠状况出现;2)浆纱工序:采用无PVA聚乙烯醇上浆,浆料含固量13.6±1%,浆料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组成:超级淀粉5-10份、磷酸酯淀粉20-30份、聚酯胶粉20-30份、丙烯酸浆10-20份、抗静电剂1-3份。3)穿筘工序:穿筘工序必须将纱线理顺及时复查质量,杜绝穿错、穿绞。综、筘、片等必须做到光滑无坏损、毛刺。4)织造工序:将经纱与纬纱进行交织形成织物,织机车速为550r/min、上机张力2100±200N、综平时间310度、后梁位置的前后/高度为№.9/5-10、停经架位置的前后/高度为№.10-8/20、综框高度为110mm、111mm、110mm、109mm,开口量的大刀片a值为85mm、70mm、75mm、55mm,松经量为310度-中;采用上述铜氨涤纶织物的生产方法,关键在于铜氨涤纶混纺纱与织布工艺具备显著的特点。其中,铜氨涤纶混纺纱的工艺特点为:在清花工序根据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氨涤纶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整经工序:采用前、中、后分段法配置张力,边部张力比前区张力多4克;2)浆纱工序:采用无聚乙烯醇上浆,浆料含固量13.6±1%;3)穿筘工序:采用顺穿工艺;4)织造工序:将经纱与纬纱进行交织形成织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氨涤纶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整经工序:采用前、中、后分段法配置张力,边部张力比前区张力多4克;2)浆纱工序:采用无聚乙烯醇上浆,浆料含固量13.6±1%;3)穿筘工序:采用顺穿工艺;4)织造工序:将经纱与纬纱进行交织形成织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氨涤纶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原料:超级淀粉5-10份、磷酸酯淀粉20-30份、聚酯胶粉20-30份、丙烯酸浆10-20份、抗静电剂1-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氨涤纶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经过下列依次连接的设备加工完成:GA124分批整经机、HS40浆纱机、DELTA110自动穿筘机、ZAX9100织布机、GA541验布机、GA841码布机、A752打包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氨涤纶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纱经过下列依次连接的设备加工完成:ZAX9100织布机、GA541验布机、GA841码布机、A752打包机。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铜氨涤纶织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和纬纱成分相同,为铜氨涤纶混纺纱,所述铜氨涤纶混纺纱,以重量份数计,铜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原刘渊民余胜许鹤郭杰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