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本江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内墙的高效保温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38903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4 0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内墙的高效保温材料,属于建筑材料领域中的一种适用于内墙的高效保温材料,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隔热等性能的材料,其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成分,包括以下成分,水泥80~170份、粉煤灰20~40份、稳泡剂3~6份、发泡剂6~12份、聚丙烯纤维3~5份、防水粉5~7份、聚乙稀醇粉2~6份、渗透剂2~10份、漂珠30~50份、粘结剂3~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内墙的高效保温材料,该泡沫保温材料不仅耐久性好、生产成本低,而且产品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等性能,更有利于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An Efficient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for Internal Wal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fficient heat preservation material suitable for inner wall,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materials, which is a kind of high efficiency heat preservation material suitable for inner wall. Its purpose is to provide a material with heat preservation and insulation properties. Its technical scheme includ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80-170 portions of cement, 20-40 portions of fly ash, 3-6 portions of foaming agent, 6-12 portions of foaming agent and polypropylene. There are 3~5 alkene fibers, 5~7 waterproof powder, 2~6 polyvinyl alcohol powder, 2~10 penetrating agents, 30~50 floating beads and 3~15 binding agent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fficient thermal insulation material suitable for internal walls. The foam insulation material not only has good durability and low production cost, but also has excellent thermal insulation and other properties, and is more conducive to furthe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内墙的高效保温材料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材料领域,具体一种适用于内墙的高效保温材料。
技术介绍
金属保温材料但是这种材料的货源很少,价格很昂贵,作为建筑的保温材料而言会大大地提高成本,不能广泛的应用。有机保温材料很容易燃烧,在高温时容易产生有毒的气体,耐老化、耐火性差,这些缺点都限制了有机保温材料的广泛的使用。随着建筑节能的推行和发展,保温隔热材料及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目前使用的材料多为苯板等材质,其易燃性和在生产、安装过程当中易产生环境污染物的现象一直是该种材料的使用弊端,现在的保温材料多以普通膨胀珍珠岩和聚苯颗粒作干混保温砂浆轻质骨料,但是膨胀珍珠岩具有吸水性大、易粉化,在料浆搅拌中体积收缩率大,易造成产品后期强度低和空鼓开裂等现象,而聚苯颗粒有机材料具有易燃、防火性能差、高温产生有害气体和耐老化耐候性低、施工中反弹性大等缺陷,保温砂浆的综合性能和施工性能需要进一步地提高。随着建筑节能的推行和发展,保温隔热材料及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目前使用的材料在各种性能上均不够理想,尤其是在保温、耐酸碱、耐候性等方面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目前,市面上的保温材料,普遍存在着比重大,导热系数大,粘结性能差、容易脱落等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保温材料存在有易燃、防火性能差、高温产生有害气体和耐老化耐候性低、施工中反弹性大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内墙的高效保温材料,该泡沫保温材料不仅耐久性好、生产成本低,保温效果显著、比重轻、耐酸碱、耐候而且产品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等性能,更有利于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适用于内墙的高效保温材料,包括以下成分,水泥80~170份、高岭土10~25份、水玻璃50~100份、发泡剂6~12份、聚丙烯纤维3~5份、防水粉5~7份、聚乙稀醇粉2~6份、渗透剂2~10份、激发剂3~10份、粘结剂3~15份、环保胶75~90份。进一步的,包括以下成分,水泥90~120份、高岭土12~25份、水玻璃60~100份、发泡剂8~12份、聚丙烯纤维3~5份、防水粉5~7份、聚乙稀醇粉3~6份、渗透剂3~10份、激发剂5~8份、粘结剂5~120份、环保胶80~90份。进一步的,包括下述步骤:(1)按照所述配比称取水泥、高岭土、水玻璃、发泡剂、聚丙烯纤维、防水粉、聚乙稀醇粉、渗透剂、激发剂、粘结剂、环保胶份放入搅拌机内混合并搅拌均匀;(2)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搅拌机继续搅拌20~50min;(3)将上述浆料倒入模具内使用压制成型机压制成型,自然养护24h,即得所述泡沫保温材料。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内部温度控制在28~50℃。进一步的,步骤(3)所述压制成型的压力设定为0.90~0.95MPa。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泡沫保温材料主要用于建筑外墙,该泡沫保温材料使用工业废料粉煤灰作为填充料,一方面合理利用工业废料,符合对新型建材的要求,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普通水泥的高强度、高耐久性、提高制品的使用寿命,而且该泡沫混凝土保温材料不仅耐久性好、生产成本低,而且产品具有优异的保温隔热等性能,更有利于产品的进一步推广和应用。采用GB/T10297-1998标准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测试,其导热系数仅为0.036,保温性能极其优良,且具有较好的耐酸碱腐蚀性,实验测试168h无异常,并具有超高耐候性,400h无变色,无粉化,无气泡,无剥落,无裂纹。同时由于采用的高岭土原料来源丰富,成本较低,且其重量较轻,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温材料可以替代传统的保温材料,在工矿企业的建筑涂护应用领域独具优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内墙的高效保温材料,包括以下成分,水泥88份、高岭土22份、水玻璃80份、发泡剂8份、聚丙烯纤维4份、防水粉6份、聚乙稀醇粉5份、渗透剂8份、激发剂5份、粘结剂5份、环保胶80份。作为优选,包括下述步骤:(1)按照所述配比称取水泥、高岭土、水玻璃、发泡剂、聚丙烯纤维、防水粉、聚乙稀醇粉、渗透剂、激发剂、粘结剂、环保胶份放入搅拌机内混合并搅拌均匀;(2)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搅拌机继续搅拌45min;(3)将上述浆料倒入模具内使用压制成型机压制成型,自然养护24h,即得所述泡沫保温材料。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机内部温度控制在38℃。作为优选,步骤(3)所述压制成型的压力设定为0.92MPa。实施例1一种适用于内墙的高效保温材料,水泥98份、高岭土22份、水玻璃66份、发泡剂8份、聚丙烯纤维4份、防水粉6份、聚乙稀醇粉5份、渗透剂5份、激发剂6份、粘结剂10份、环保胶80份。作为优选,包括下述步骤:(1)按照所述配比称取水泥、高岭土、水玻璃、发泡剂、聚丙烯纤维、防水粉、聚乙稀醇粉、渗透剂、激发剂、粘结剂、环保胶份放入搅拌机内混合并搅拌均匀;(2)向上述混合物中加入蒸馏水,用搅拌机继续搅拌42min;(3)将上述浆料倒入模具内使用压制成型机压制成型,自然养护24h,即得所述泡沫保温材料。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机内部温度控制在46℃。作为优选,步骤(3)所述压制成型的压力设定为0.94MPa。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内墙的高效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水泥80~170份、高岭土10~25份、水玻璃50~100份、发泡剂6~12份、聚丙烯纤维3~5份、防水粉5~7份、聚乙稀醇粉2~6份、渗透剂2~10份、激发剂3~10份、粘结剂3~15份、环保胶75~9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内墙的高效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水泥80~170份、高岭土10~25份、水玻璃50~100份、发泡剂6~12份、聚丙烯纤维3~5份、防水粉5~7份、聚乙稀醇粉2~6份、渗透剂2~10份、激发剂3~10份、粘结剂3~15份、环保胶75~9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内墙的高效保温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成分,水泥90~120份、高岭土12~25份、水玻璃60~100份、发泡剂8~12份、聚丙烯纤维3~5份、防水粉5~7份、聚乙稀醇粉3~6份、渗透剂3~10份、激发剂5~8份、粘结剂5~120份、环保胶80~9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本江
申请(专利权)人:王本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