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挂车车厢、具有其的半挂车和用于其的栓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3779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3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挂车车厢、具有其的半挂车和用于其的栓固机构。该半挂车车厢包括配合部件,配合部件设置于半挂车车厢的底架,以使半挂车车厢能够经由栓固机构栓固至集装箱的顶部,或能够栓固至转运车之上。该栓固机构包括栓固部件,栓固部件具有与配合部件相配合的第一配合部分,以及与集装箱的顶部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半挂车车厢不仅能够在集装箱船上堆码于集装箱的方式完成海运运输,满足半挂车车厢在海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中的联运模式要求,而且还能够在生产制造时更方便地固定至转运车,使得厂内转运更快捷。

Semi-trailer carriage, semi-trailer with it and bolting mechanism for i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semi-trailer carriage, a semi-trailer with the semi-trailer and a bolting mechanism for the semi-trailer. The semi-trailer compartment includes matching parts which are arranged on the chassis of the semi-trailer compartment to enable the semi-trailer compartment to be secured to the top of the container through a bolting mechanism or to be secured to the transfer vehicle. The bol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bolting component, which has a first matching part matched with the matching component and a second matching part matched with the top of the container. The semi-trailer carriag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not only accomplish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by stacking the semi-trailer carriage on the container ship in the way of container,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termodal transport mode of the semi-trailer carriage in maritime, highway and railway transportation, but also be more convenient to fix to the transshipment vehicle in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e, so as to make the transshipment in the factory fa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半挂车车厢、具有其的半挂车和用于其的栓固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输
,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半挂车车厢、具有其的半挂车和用于其的栓固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而分散的物流运输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低效率、高成本的物流运输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实现多式联运的全新模式,衍生出了诸如驼背运输等新型运输形式。驮背运输改变传统运输形式,能够在公路与铁路之间实现整车运输完美转换的全新运输模式。铁路驮背运输是指公路货车或半挂车装载货物后在始发地火车站自行开上铁路专用车辆,通过铁路完成长距离运输,到达目的地火车站后,汽车自行开下铁路专用车辆并驶往,最终目的地的一种便捷运输方式,这种无缝转换的运输方式所必须具备的就是专用厢式半挂车和半挂车车厢。由于一般的半挂车车厢没有设置类似集装箱的四个角件,因此半挂车车厢在竖直方向上的强度不足以支撑另一个半挂车车厢或者其它集装箱,使得半挂车车厢本身不能堆码运输,或者当与其它箱体堆码时不能作为被压的箱体。由此,使得半挂车车厢不能通过集装箱船运输而导致海上运输产生巨大运输费用。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利用半挂车车厢的条件对其进行转运和海运栓固堆码,是厢式半挂车需要解决的一个重点问题。此外,由于一般的半挂车车厢不是标准车厢,使得不同的半挂车车厢的结构差异很大,从而导致不能使用标准ISO集装箱的通用制造生产线进行制造和高效生产。当利用集装箱的生产线生产半挂车车厢时,半挂车车厢不能采用更方便快捷地方式栓固至转运车,从而使得半挂车车厢不能在厂内快捷地运转,需要借助相应的其他装置来实现。因此,需要一种半挂车车厢和用于其的栓固机构,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半挂车车厢,其包括配合部件,所述配合部件设置于半挂车车厢的底架,以使所述半挂车车厢能够通过栓固机构栓固至集装箱的顶部,或能够栓固至转运车之上。根据本方案,使得半挂车车厢不仅能够在集装箱船上堆码于集装箱的方式完成海运运输,满足半挂车车厢在海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中的联运模式要求,而且还能够在生产制造时更方便地固定至转运车,使得厂内转运更快捷。优选地,所述配合部件包括卡接孔,所述卡接孔与所述集装箱的角件的顶孔位置相对应,以通过卡接孔和顶孔配合,以能够通过所述栓固机构与所述卡接孔和所述顶孔的配合而栓固。根据本方案,使得可以提高半挂车车厢在集装箱船上海运的通用性。优选地,所述集装箱为具有ISO标准起吊孔的集装箱。根据本方案,使得可以提高半挂车车厢在标准集装箱船上海运或在标准集装箱生产线上运输的通用性。优选地,所示半挂车车厢的底架设置有至少两个牵引销,所述至少两个牵引销间隔布置,以形成与拖车配合的不同的连接位,所述至少两个牵引销中的一个与所述拖车进行配合。根据本方案,使得半挂车车厢可以与任一型号的拖车进行配合连接,进一步提高了半挂车车厢的通用性。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半挂车,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半挂车车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栓固机构,用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方面的半挂车车厢和集装箱,该栓固机构包括多个栓固部件。所述栓固部件具有与所述配合部件相配合的第一配合部分,以及与集装箱的顶部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分,以将所述半挂车车厢整体地栓固于集装箱的顶部。根据本方案,使得可以通过栓固机构分别地与半挂车车厢和集装箱进行对应配合,实现半挂车车厢和集装箱堆叠。优选地,所述配合部件设置成分别地与位于所述集装箱的箱顶处的角件的位置上下对应,并且所述栓固部件分别地连接所述配合部件与所述配合部件相对应的各所述角件。根据本方案,使得半挂车车厢能够栓固至集装箱的角件,通过角件处的结构平稳地被支撑于集装箱。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分经由所述卡接孔可分离地卡接于所述配合部件,并且所述第二配合部分经由所述角件的顶孔可分离地卡接于所述角件。根据本方案,使得可以不用破坏半挂车车厢和集装箱的结构,就能够将两者连接,并且使得半挂车车厢和集装箱能够在堆码运输和独立运输之间自由转换。优选地,所述配合部件固定至所述底架,并且在朝向所述半挂车车厢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分穿过的卡接区域。根据本方案,使得可以提高栓固部件与配合部件之间配合结构的牢固性。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分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分包括可旋转地设置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能够在穿过所述卡接孔或所述顶孔之后以旋转的方式被卡接。根据本方案,半挂车车厢可以采用钮锁的连接方式栓固至集装箱,从而使得栓固过程能够快速地完成,节省了堆码栓固的时间。优选地,所述第一配合部分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分还包括承载部,所述承载部在所述卡接部被卡接时与所述配合部件和所述角件抵靠。根据本方案,使得栓固部件能够在卡接处支撑半挂车车厢,保证了半挂车车厢栓固后的稳固性。优选地,还包括两端用于连接所述栓固部件的梁部件,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根据本方案,使得每两个栓固部件可以通过一个梁部件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及原理。在附图中,图1为已知半挂车车厢的底架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底架的侧视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半挂车车厢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半挂车车厢的仰视示意图;图5为图4中示出的配合部件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已知集装箱的标准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栓固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7B为图7A所示的栓固机构的另一个立体示意图,其中移除了第二配合部分;图8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的半挂车车厢堆码至集装箱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所示的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图4中示出的配合部件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例的栓固机构的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记101:底架102:底侧梁103:纵向梁104:横向梁105:牵引销100:半挂车车厢110:底架111:前端112:后端120:底侧梁130:纵向梁140:横向梁150:牵引销160:配合部件161:卡接孔162:平直部163:延伸壁161':卡接孔200:栓固机构210:栓固部件220:第一配合部分230:第二配合部分221:卡接部222:承载部223:基座构件224:锁杆225:中空部240:固定部241:连接孔250:梁部件300:集装箱310:角件311:顶孔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为了彻底理解本专利技术,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专利技术。显然,本专利技术的施行并不限定于该
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挂车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部件,所述配合部件设置于半挂车车厢的底架,以使所述半挂车车厢能够通过栓固机构栓固至集装箱的顶部,或能够栓固至转运车之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挂车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配合部件,所述配合部件设置于半挂车车厢的底架,以使所述半挂车车厢能够通过栓固机构栓固至集装箱的顶部,或能够栓固至转运车之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部件包括卡接孔,所述卡接孔与所述集装箱的角件的顶孔位置相对应,以能够通过所述栓固机构与所述卡接孔和所述顶孔的配合而栓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挂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为具有ISO标准起吊孔的集装箱。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半挂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示半挂车车厢的底架设置有至少两个牵引销,所述至少两个牵引销间隔布置,以形成与拖车配合的不同的连接位,所述至少两个牵引销中的一个与所述拖车进行配合。5.一种半挂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半挂车车厢。6.一种栓固机构,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半挂车车厢和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栓固部件,所述栓固部件具有与所述配合部件相配合的第一配合部分,以及与集装箱的顶部相配合的第二配合部分,以将所述半挂车车厢整体地栓固于所述集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泉姚学文冯振林梁立华吴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集装箱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