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美白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935583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3 2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美白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妆品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美白祛斑霜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祛斑剂: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0.05~3%、3‑o‑乙基抗坏血酸0.01~10%、混合物a 0.01~5%、混合物b 0.01~5%、混合物c 0.01~5%;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皮肤调理剂:红没药醇0.01~1%、植物甾醇油酸酯0.01~5%、硅烷二醇水杨酸酯0.01~5%、透明质酸钠0.01~1%;所述混合物a包括苯乙基间苯二酚;所述混合物b包括酵母提取物;所述混合物c包括水解欧洲李。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美白祛斑霜,安全无副作用,能抑制炎症产生,美白祛斑效果佳。

A whitening and freckle removing cream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hitening and freckle removing cream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cosmetics. The whitening and freckle-removing cream of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freckle-removing agents with weight percentages: undecylenyl phenylalanine 0.05-3%, 3_o_ethyl ascorbic acid 0.01-10%, mixture a 0.01-5%, mixture B 0.01-5%, mixture C 0.01-5%, and skin conditioner with the following weight percentages: erythromyrrh alcohol 0.01-1%, phytosterol oleate 0.01-5%. Silanediol salicylate 0.01-5%, sodium hyaluronate 0.01-1%; the mixture a includes phenylethyl resorcinol; the mixture B includes yeast extract; and the mixture C includes hydrolyzed plum. The whitening and freckle removing cream of the invention is safe without side effects, can inhibit inflammation and has good whitening and freckle remov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美白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美白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妆品领域。
技术介绍
“美白肌肤”是广大爱美女性永恒的话题与追求。美白化妆品的研发、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自然成为研究者、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皮肤的颜色主要由皮肤色素含量及分布决定,黑色素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皮肤内黑色素的含量决定肌色深浅,黑色素的合成是一个生物反应过程,其中限速酶酪氨酸酶的活性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黑色素颗粒通过黑色素细胞枝状突起向角质细胞转移,转移至角质细胞的黑色素颗粒随表皮细胞上行至角质层,从而影响皮肤的颜色或形成色斑,最终随角质层脱落而排泄。美白祛斑霜是指对皮肤晦暗、肤色不匀及皮肤表面的色斑具有一定抑制、化解及祛除作用的皮肤用乳化膏霜。目前,一般的皮肤美白祛斑产品主要是通过抑制酪氨酸酶活性或者抑制黑素体的转移,从而减少黑色素的生产和淡化已有的色斑来达到美白祛斑的作用。此类皮肤美白祛斑主要有熊果苷、氢醌及衍生物,L-抗坏血酸及衍生物,曲酸及其衍生物、维生素C乙基醚及其衍生物、烟酰胺、传明酸、苯二酚及其衍生物等等。但是,上述皮肤美白祛斑产品不能综合考虑皮肤美白祛斑的各个环节,功能效果不仅单一,而且不理想,在使用后,可能还是带来过敏感染的风险。因此,研发一款安全无副作用,美白祛斑效果佳,而且能抑制炎症产生的美白祛斑产品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美白祛斑效果佳,而且能抑制炎症产生的美白祛斑霜及其制备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美白祛斑霜,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祛斑剂: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0.05~3%、3-o-乙基抗坏血酸0.01~10%、混合物a0.01~5%、混合物b0.01~5%、混合物c0.01~5%;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皮肤调理剂:红没药醇0.01~1%、植物甾醇油酸酯0.01~5%、硅烷二醇水杨酸酯0.01~5%、透明质酸钠0.01~1%;所述混合物a包括苯乙基间苯二酚;所述混合物b包括酵母提取物;所述混合物c包括水解欧洲李。优选地,所述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商品名为SEPIWHITEMSH,它与黑色素细胞刺激素(a-MSH)的结构相似,能控制a-MSH与黑色素生成因子的结合,进而阻断黑色素形成的过程,从多个环节全面抑制黑色素生成,对皮肤色斑的改善效果明显、持久且安全可靠。优选地,所述3-o-乙基抗坏血酸,商品名为VC乙基醚,其能有效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防止黑色素的形成,达到改善色斑,美白皮肤的效果。优选地,所述混合物a,商品名为White,其包括水解玉米淀粉、苯乙基间苯二酚、水合硅石;其中,苯乙基间苯二酚可通过微球体注入皮肤细胞,能有效的减少色素沉着,来达到美白的效果,微球体附着在皮肤上,随着时间的推移缓慢释放活性物质,这种缓慢释放将对皮肤的刺激大大降低,皮肤吸收苯乙基间苯二酚的过程十分温和。优选地,所述混合物b,商品名为SRC,其包括水、酵母提取物、大豆氨基酸、苯氧乙醇;所述混合物c,商品名为Clairju(水解樱桃李),中文名为水解欧洲李(PRUNUSDOMESTICA),其包括丁二醇、水、水解欧洲李;酵母提取物与水解欧洲李协同作用,能有效促进角质层和角化细胞的更新,来达到美白祛斑效果。优选地,所述硅烷二醇水杨酸酯,商品名为DSBC,所述植物甾醇油酸酯,商品名为植物甾醇酯,所述红没药醇,商品名为红没药醇,硅烷二醇水杨酸酯、植物甾醇酯和红没药醇,均能有效抑制炎症产生,三者的联合使用,协同抑制炎症产生的效果更佳。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美白祛斑霜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美白祛斑霜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润肤剂:氢化聚异丁烯0.1~5%、异壬酸异壬酯0.1~10%、山茶籽油0.01~10%、聚二甲基硅氧烷0.1~5%、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0.1~5%、牛油果树果脂0.1~10%、可可籽脂0.1~10%。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美白祛斑霜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美白祛斑霜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乳化剂:混合物d0.1~5%、混合物e0.1~5%、鲸蜡醇磷酸酯钾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美白祛斑霜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美白祛斑霜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增稠剂: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卵磷脂0.01~3%、卡波姆0.01~1%、鲸蜡硬脂醇0.1~5%、混合物f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美白祛斑霜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美白祛斑霜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防腐剂:羟苯甲酯0.01~0.4%、羟苯丙酯0.01~0.4%、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0.01~1%、亚硫酸氢钠0.01~0.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美白祛斑霜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美白祛斑霜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抗氧化剂: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0.01~0.1%、生育酚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美白祛斑霜的优选实施方式,以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美白祛斑霜还包括pH调节剂0.01~1%、保湿剂0.1~10%、芳香剂0.01~1%和溶剂补足至100%,所述pH调节剂为氨甲基丙醇,所述保湿剂为丁二醇,所述芳香剂为香精,所述溶剂为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以美白祛斑霜的重量百分比计,所述美白祛斑霜包括以下组分: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为1%、3-o-乙基抗坏血酸3%、混合物a3%、混合物b2%、混合物c3%、红没药醇0.03%、植物甾醇油酸酯1%、硅烷二醇水杨酸酯1%、透明质酸钠0.03%、氢化聚异丁烯3%、异壬酸异壬酯2%、山茶籽油2%、聚二甲基硅氧烷2%、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2%、牛油果树果脂2%、可可籽脂3%、混合物d2%、混合物e2%、鲸蜡醇磷酸酯钾0.3%、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卵磷脂0.5%、卡波姆0.15%、鲸蜡硬脂醇3%、混合物f0.5%、羟苯甲酯0.2%、羟苯丙酯0.1%、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0.5%、亚硫酸氢钠0.1%、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0.3%、生育酚0.3%、氨甲基丙醇0.07%、丁二醇1%、香精0.1%、水补足至100%。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物d包括花生醇、山嵛醇、花生醇葡糖苷、水、葡萄糖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混合物d的商品名为MONTANOV202。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物e包括甘油硬脂酸酯、鲸蜡硬脂醇、硬脂酸、月桂酰谷氨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混合物e的商品名为乳化剂HP。进一步地,所述混合物f包括丙烯酸钠、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异十六烷、聚山梨醇酯-80、水、山梨坦油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混合物f的商品名为SIMULGELEG。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美白祛斑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按配比称取以下各相原料:A相原料:水、丁二醇、透明质酸钠、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卵磷脂、卡波姆;B相原料:混合物d、混合物e、氢化聚异丁烯、异壬酸异壬酯、山茶籽油、鲸蜡硬脂醇、聚二甲基硅氧烷、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羟苯甲酯、羟苯丙酯、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红没药醇、植物甾醇油酸酯、生育酚、牛油果树果脂、可可籽脂、鲸蜡醇磷酸酯钾、混合物a;C相原料:混合物f;D相原料:氨甲基丙醇;E相原料:3-o-乙基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混合物b、混合物c、硅烷二醇水杨酸酯、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香精;(2)将步骤(1)中A相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美白祛斑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祛斑剂: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0.05~3%、3‑o‑乙基抗坏血酸0.01~10%、混合物a 0.01~5%、混合物b 0.01~5%、混合物c 0.01~5%;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皮肤调理剂:红没药醇0.01~1%、植物甾醇油酸酯0.01~5%、硅烷二醇水杨酸酯0.01~5%、透明质酸钠0.01~1%;所述混合物a包括苯乙基间苯二酚;所述混合物b包括酵母提取物;所述混合物c包括水解欧洲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美白祛斑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祛斑剂: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0.05~3%、3-o-乙基抗坏血酸0.01~10%、混合物a0.01~5%、混合物b0.01~5%、混合物c0.01~5%;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皮肤调理剂:红没药醇0.01~1%、植物甾醇油酸酯0.01~5%、硅烷二醇水杨酸酯0.01~5%、透明质酸钠0.01~1%;所述混合物a包括苯乙基间苯二酚;所述混合物b包括酵母提取物;所述混合物c包括水解欧洲李。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祛斑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润肤剂:氢化聚异丁烯0.1~5%、异壬酸异壬酯0.1~10%、山茶籽油0.01~10%、聚二甲基硅氧烷0.1~5%、环五聚二甲基硅氧烷0.1~5%、牛油果树果脂0.1~10%、可可籽脂0.1~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祛斑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乳化剂:混合物d0.1~5%、混合物e0.1~5%、鲸蜡醇磷酸酯钾0.01~3%;所述混合物d包括花生醇、山嵛醇、花生醇葡糖苷、水、葡萄糖中的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混合物e包括甘油硬脂酸酯、鲸蜡硬脂醇、硬脂酸、月桂酰谷氨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祛斑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增稠剂:丙烯酸(酯)类共聚物钠/卵磷脂0.01~3%、卡波姆0.01~1%、鲸蜡硬脂醇0.1~5%、混合物f0.1~3%;所述混合物f包括丙烯酸钠、丙烯酰二甲基牛磺酸钠共聚物、异十六烷、聚山梨醇酯-80、水、山梨坦油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祛斑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防腐剂:羟苯甲酯0.01~0.4%、羟苯丙酯0.01~0.4%、苯氧乙醇/乙基己基甘油0.01~1%、亚硫酸氢钠0.01~0.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祛斑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抗氧化剂:季戊四醇四(双-叔丁基羟基氢化肉桂酸)酯0.01~0.1%、生育酚0.01~3%。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祛斑霜,其特征在于,以重量百分比计,还包括pH调节剂0.01~1%、保湿剂0.1~10%、芳香剂0.01~1%和溶剂补足至100%,所述pH调节剂为氨甲基丙醇,所述保湿剂为丁二醇,所述芳香剂为香精,所述溶剂为水。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白祛斑霜,其特征在于,以美白祛斑霜的重量百分比计,所述十一碳烯酰基苯丙氨酸为1%,所述3-o-乙基抗坏血酸为3%,所述混合物a为3%,所述混合物b为2%,所述混合物c为3%,所述红没药醇为0.03%,所述植物甾醇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辉季小洋林锦雄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艾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