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教学实训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2157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10: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教学实训平台,包括固定台上端面加工凹槽,凹槽内部安装轴承,轴承内部贯穿固定短轴,短轴上端连接在旋转立柱下端面,旋转立柱下侧面与固定台上端面相贴合,旋转立柱前端面上部位置贯穿安装传动轴一,传动轴一前端套装传动带轮一,传动轴一后端延伸至旋转立柱后侧,传动轴一后端套装传动轴二,操作台后端面下部位置连接移动载板,移动载板上端面右部位置安装固定立柱一,固定立柱一后端面固定载板,且载板上端面安装电机,电机前端与主动轴后端相连接,主动轴前端穿过固定立柱一前侧面,该设计结构简单,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驱动机构的连接操作,适应性好。

A Teaching and Training Platform Based 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eaching and training platform based o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which includes processing grooves on the end face of the fixed platform, installing bearings in the groove, running through the fixed short axle, connecting the end end end of the short axle to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rotating column, connecting the lower side of the rotating column with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fixed platform, installing a transmission axle through the front end face of the rotating column, and assembling and transmitting the transmission axle through the front end face of the rotating column. Drive pulley one, drive shaft one back end extends to the rear of rotating column, drive shaft one back end is fitted with drive shaft two, the lower part of the back end face of the operation table is connected with movable carrier plate, the right part of the end face of the movable carrier plate is fixed with fixed column one back end face is fixed carrier plate, and the end face of the carrier plate is fixed with motor, the front end of the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end of the driving shaft,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driving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fixed end. The front side of the fixed colum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connection operation of the driving mechanism and good adap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教学实训平台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教学实训平台,属于智能制造教学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智能制造机械设备的操作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智能制造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通过讲解使学习人员获取相关知识,教学效率低,使用教学实训模型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连接驱动机构困难,难以进行设备操作讲解,所以需要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教学实训平台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教学实训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驱动机构的连接操作,适应性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教学实训平台,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端面后部棱线位置安装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端面加工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安装轴承,所述轴承内部贯穿固定短轴,所述短轴上端连接在旋转立柱下端面,所述旋转立柱下侧面与固定台上端面相贴合,所述旋转立柱前端面上部位置贯穿安装传动轴一,所述传动轴一前端套装传动带轮一,所述传动轴一后端延伸至旋转立柱后侧,所述传动轴一后端套装传动轴二,所述操作台后端面下部位置连接移动载板,所述移动载板上端面右部位置安装固定立柱一,所述固定立柱一后端面固定载板,且载板上端面安装电机,所述电机前端与主动轴后端相连接,所述主动轴前端穿过固定立柱一前侧面,所述主动轴环形侧面套装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正左方的移动载板上端面安装固定立柱二,所述固定立柱二右端面贯穿传动轴二,所述传动轴二左端套装锥齿轮一,且锥齿轮一通过轮齿与锥齿轮二相啮合,所述传动轴二左端套装传动带轮三,所述锥齿轮二前侧的主动轴环形侧面套装主动带轮。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立柱前端面以及后端面下部位置均固定凸板,所述凸板上端面加工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部通过螺纹啮合有螺栓。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载板前端面固定滑块,所述操作台后端面加工滑槽,所述滑块安装在滑槽内部。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载板下端面安装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部安装车轮。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台设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所述固定台等距固定在操作台上端面后部边缘位置,且两个以上固定台上端均安装有旋转立柱。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教学实训平台,因本专利技术添加了固定台、短轴、旋转立柱、传动轴一、传动带轮一、传动带轮二、主动轴、固定立柱一、电机、移动载板、固定立柱二、传动轴二、传动带轮三、锥齿轮一、锥齿轮二以及主动带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旋转立柱带动传动带轮一和传动带轮二进行调节,从而适应机械模型的输入轴的轴向,然后使传动带轮一和传动带轮二与电机相连接,实现驱动连接,该设计结构简单,驱动连接操作方便,适应性佳,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进行智能制造的教学过程中,通常通过讲解使学习人员获取相关知识,教学效率低,使用教学实训模型进行讲解的过程中,连接驱动机构困难,难以进行设备操作讲解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驱动机构的连接操作,适应性好。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教学实训平台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教学实训平台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教学实训平台的右视示意图;图中:1-操作台、2-固定台、3-短轴、4-旋转立柱、5-传动轴一、6-传动带轮一、7-传动带轮二、8-主动轴、9-固定立柱一、10-电机、11-移动载板、12-固定立柱二、13-传动轴二、14-传动带轮三、15-锥齿轮一、16-锥齿轮二、17-主动带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教学实训平台,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上端面后部棱线位置安装固定台2,固定台2上端面加工凹槽,凹槽内部安装轴承,轴承内部贯穿固定短轴3,短轴3上端连接在旋转立柱4下端面,旋转立柱4下侧面与固定台2上端面相贴合,旋转立柱4前端面上部位置贯穿安装传动轴一5,传动轴一5前端套装传动带轮一6,传动轴一5后端延伸至旋转立柱4后侧,传动轴一5后端套装传动轴二13,操作台1后端面下部位置连接移动载板11,移动载板11上端面右部位置安装固定立柱一9,固定立柱一9后端面固定载板,且载板上端面安装电机10,电机10前端与主动轴8后端相连接,主动轴8前端穿过固定立柱一9前侧面,主动轴8环形侧面套装锥齿轮二16,锥齿轮二16正左方的移动载板11上端面安装固定立柱二12,固定立柱二12右端面贯穿传动轴二13,传动轴二13左端套装锥齿轮一15,且锥齿轮一15通过轮齿与锥齿轮二16相啮合,传动轴二13左端套装传动带轮三14,锥齿轮二16前侧的主动轴8环形侧面套装主动带轮17,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根据所要连接的机械实训模型的输入轴轴向调节传动轴一5的轴向,使传动轴一5与机械实训模型的输入轴平行,转动过程中,工作人员转动旋转立柱4,旋转立柱4转动带动短轴3在轴承内部转动,从而带动传动轴一5转动,转动至预定位置时,工作人员通过螺栓对旋转立柱4进行定位,当传动轴一5轴向为横向时,工作人员使传动带轮二7通过传动带与传动带轮三14相连接,使传动带轮一6与机械实训模型的输入轴相连接,从而电机10工作过程中通过主动轴8带动锥齿轮二16转动,锥齿轮二16转动带动锥齿轮一15转动,锥齿轮一15转动带动传动轴二13转动,从而通过传动带轮三14带动机械实训模型的输入轴运行,当传动轴一5轴向为纵向时,工作人员使传动带轮二7通过传动带与主动带轮17相连接,从而电机10工作时通过主动轴8带动主动带轮17转动,继而带动机械实训模型的输入轴运行,完成一个机械实训模型的工作教学后,工作人员向右拉动移动载板11,使移动载板11带动电机10、主动带轮17以及传动带轮三14移动至下一个机械实训模型的位置,该设计便于机械实训模型驱动的连接,操作简单,适应性佳。旋转立柱4前端面以及后端面下部位置均固定凸板,凸板上端面加工螺纹孔,螺纹孔内部通过螺纹啮合有螺栓,当旋转立柱4旋转至预定位置时,工作人员转动螺栓,使螺栓在螺纹孔内部转动并向下移动,当螺栓下端移动至与固定台2上端面紧密贴合时,停止转动螺栓即可,便于旋转立柱4转动后的定位。移动载板11前端面固定滑块,操作台1后端面加工滑槽,滑块安装在滑槽内部,移动载板11移动过程中带动滑块在滑槽内部移动,从而保持移动载板11与工作台之间的距离,便于传动带轮二7与主动带轮17之间的对位。移动载板11下端面安装连接座,连接座内部安装车轮,移动载板11移动过程中带动车轮滚动,从而实现移动载板11的平稳移动。固定台2设有两个以上,两个以上固定台2等距固定在操作台1上端面后部边缘位置,且两个以上固定台2上端均安装有旋转立柱4,便于安装多个机械实训模型,提高教学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教学实训平台,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上端面后部棱线位置安装固定台(2),所述固定台(2)上端面加工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安装轴承,所述轴承内部贯穿固定短轴(3),所述短轴(3)上端连接在旋转立柱(4)下端面,所述旋转立柱(4)下侧面与固定台(2)上端面相贴合,所述旋转立柱(4)前端面上部位置贯穿安装传动轴一(5),所述传动轴一(5)前端套装传动带轮一(6),所述传动轴一(5)后端延伸至旋转立柱(4)后侧,所述传动轴一(5)后端套装传动轴二(13),所述操作台(1)后端面下部位置连接移动载板(11),所述移动载板(11)上端面右部位置安装固定立柱一(9),所述固定立柱一(9)后端面固定载板,且载板上端面安装电机(10),所述电机(10)前端与主动轴(8)后端相连接,所述主动轴(8)前端穿过固定立柱一(9)前侧面,所述主动轴(8)环形侧面套装锥齿轮二(16),所述锥齿轮二(16)正左方的移动载板(11)上端面安装固定立柱二(12),所述固定立柱二(12)右端面贯穿传动轴二(13),所述传动轴二(13)左端套装锥齿轮一(15),且锥齿轮一(15)通过轮齿与锥齿轮二(16)相啮合,所述传动轴二(13)左端套装传动带轮三(14),所述锥齿轮二(16)前侧的主动轴(8)环形侧面套装主动带轮(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制造的教学实训平台,包括操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1)上端面后部棱线位置安装固定台(2),所述固定台(2)上端面加工凹槽,所述凹槽内部安装轴承,所述轴承内部贯穿固定短轴(3),所述短轴(3)上端连接在旋转立柱(4)下端面,所述旋转立柱(4)下侧面与固定台(2)上端面相贴合,所述旋转立柱(4)前端面上部位置贯穿安装传动轴一(5),所述传动轴一(5)前端套装传动带轮一(6),所述传动轴一(5)后端延伸至旋转立柱(4)后侧,所述传动轴一(5)后端套装传动轴二(13),所述操作台(1)后端面下部位置连接移动载板(11),所述移动载板(11)上端面右部位置安装固定立柱一(9),所述固定立柱一(9)后端面固定载板,且载板上端面安装电机(10),所述电机(10)前端与主动轴(8)后端相连接,所述主动轴(8)前端穿过固定立柱一(9)前侧面,所述主动轴(8)环形侧面套装锥齿轮二(16),所述锥齿轮二(16)正左方的移动载板(11)上端面安装固定立柱二(12),所述固定立柱二(12)右端面贯穿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翕睿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