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用水净化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9154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饮用水净化过滤装置,包括壳体、进水管、安装座、密封圈、密封旋钮、支座、密封条、滤芯、出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饮用水净化过滤装置由直径约15‑50纳米,长为1‑10微米的纳米纤维组成直径为微米结构的纳米鸟巢材料再构成多孔纳米陶瓷,优选BIO‑lair材料制备,使用时,将安装座套入待净化的水龙头处,通过旋转密封旋钮将密封圈压紧在水龙头上,然后将壳体上的进水管安装在安装座上旋紧,当水龙头内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壳体时,在重力和水龙头内的压力作用下,经滤芯过滤后从出水口流出,由于材料在各个层次的多孔性(宏观、微观、纳米、隧道等),使介质具有高表面积,吸附能力强,流体渗透性能好,出水快。

Drinking Water Purification and Filtr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rinking water purification and filter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 inlet pipe, an installation seat, a sealing ring, a sealing knob, a support, a sealing strip, a filter core and a water outlet. The drinking water purification and filter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consists of a nano-bird's nest material with a diameter of about 15 50 nanometers and a length of 1 10 microns, and a porous nano-ceramic. Select BIO lair material to prepare, when used, insert the mounting seat into the tap to be purified, press the sealing ring on the tap by rotating the sealing knob, and then install the intake pipe on the shell on the mounting seat to tighten. When the water in the tap enters the shell through the intake pipe, under the action of gravity and the pressure in the tap, it flows out of the outlet through the filter core after filtering. The porosities of materials at all levels (macro, micro, nano, tunnel, etc.) make the media have high surface area, strong adsorption capacity, good fluid permeability and fast water out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饮用水净化过滤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为饮用水净化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近年来环境的日益恶劣,以及人们对水资源的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水质净化设备也日益增多,然而传统简单的净化设备,工序简单,仅仅能够对水质进行杂质等大颗粒物质的净化处理,无法实现真正有效的水质处理,导致水质无法达到应有的标准,也导致净化设备行业乱象较为严重,对于企业创新的水处理的技术和产品无法得到人们的有效认可,难以实现有效的利用和推广。目前还没有一种介质使用寿命长,滤芯更换方便,可应用于饮用水净化,且使用简单,综合成本低的饮用水净化过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介质使用寿命长,滤芯更换方便,可应用于饮用水净化,且使用简单,综合成本低的饮用水净化过滤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饮用水净化过滤装置,包括壳体、进水管、安装座、密封圈、密封旋钮、支座、密封条、滤芯、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滤芯位于壳体内部,并设置在支座上,滤芯与支座之间设置有密封条,壳体下方设置有出水口,壳体上方通过进水管设置在安装座上,安装座上部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外侧设置有密封旋钮。滤芯为多孔纳米陶瓷。滤芯的多孔纳米陶瓷由直径约15-50纳米,长为1-10微米的纳米纤维先组成直径为微米结构的纳米鸟巢材料构成。滤芯优选BIO-lair材料制备。进水管与安装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本技术所述饮用水净化过滤装置由直径约15-50纳米,长为1-10微米的纳米纤维组成直径为微米结构的纳米鸟巢材料再构成多孔纳米陶瓷,优选BIO-lair材料制备,使用时,将安装座套入待净化的水龙头处,通过旋转密封旋钮将密封圈压紧在水龙头上,然后将壳体上的进水管安装在安装座上旋紧,当水龙头内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壳体时,在重力和水龙头内的压力作用下,经滤芯过滤后从出水口流出,由于材料在各个层次的多孔性(宏观、微观、纳米、隧道等),使介质具有高表面积,吸附能力强,流体渗透性能好,出水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壳体,2—进水管,3—安装座,4—密封圈,5—密封旋钮,6—支座,7—密封条,8—滤芯,9—出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饮用水净化过滤装置,包括壳体1、进水管2、安装座3、密封圈4、密封旋钮5、支座6、密封条7、滤芯8、出水口9,其特征在于滤芯8位于壳体1内部,并设置在支座6上,滤芯8与支座6之间设置有密封条7,壳体1下方设置有出水口9,壳体1上方通过进水管2设置在安装座3上,安装座3上部设置有密封圈4,密封圈4外侧设置有密封旋钮5。滤芯8为多孔纳米陶瓷。滤芯8的多孔纳米陶瓷由直径约15-50纳米,长为1-10微米的纳米纤维先组成直径为微米结构的纳米鸟巢材料构成。滤芯8优选BIO-lair材料制备。进水管2与安装座3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本技术所述饮用水净化过滤装置由直径约15-50纳米,长为1-10微米的纳米纤维组成直径为微米结构的纳米鸟巢材料再构成多孔纳米陶瓷,优选BIO-lair材料制备,使用时,将安装座3套入待净化的水龙头处,通过旋转密封旋钮5将密封圈4压紧在水龙头上,然后将壳体1上的进水管2安装在安装座3上旋紧,当水龙头内的水通过进水管2进入壳体1时,在重力和水龙头内的压力作用下,经滤芯8过滤后从出水口9流出,由于材料在各个层次的多孔性(宏观、微观、纳米、隧道等),使介质具有高表面积,吸附能力强,流体渗透性能好,出水快。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饮用水净化过滤装置,包括壳体、进水管、安装座、密封圈、密封旋钮、支座、密封条、滤芯、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滤芯位于壳体内部,并设置在支座上,滤芯与支座之间设置有密封条,壳体下方设置有出水口,壳体上方通过进水管设置在安装座上,安装座上部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外侧设置有密封旋钮。

【技术特征摘要】
1.饮用水净化过滤装置,包括壳体、进水管、安装座、密封圈、密封旋钮、支座、密封条、滤芯、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滤芯位于壳体内部,并设置在支座上,滤芯与支座之间设置有密封条,壳体下方设置有出水口,壳体上方通过进水管设置在安装座上,安装座上部设置有密封圈,密封圈外侧设置有密封旋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萧东山肖和杰
申请(专利权)人:英佛曼江苏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