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卷绕丝束的卷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144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0 0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收卷丝束的卷绕机,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外的第一导向轮、张力组件、以及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往复卷绕装置,往复卷绕装置包括座板、导向轮、卷绕轴、壳体、内轴、往复运动组件,往复运动组件包括往复螺杆、导轨及导丝组件,往复螺杆套设在内轴上,往复螺杆的周面交叉设置有第一螺旋线槽与第二螺旋线槽,导丝组件包括导丝杆、导丝架、旋转块、导向块,导丝架设置在导轨上,导丝杆固定在导丝架上,旋转块设置在导丝架上,导向块固定在旋转块上,箱体上设有垂直于箱体底面的升降滑轨,往复卷绕装置的一侧设置有升降轮,该往复卷绕装置有效解决了收卷不均匀以及导向组件很容易与往复传动轴出现卡死的问题。

Winder for winding tow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inding machine used for winding tows,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a first guide wheel set outside the box body, a tension component, and a first motor, a second motor and a reciprocating winding device. The reciprocating winding device comprises a seat plate, a guide wheel, a winding shaft, a shell, an inner shaft, a reciprocating motion component, and a reciprocating motion component including reciprocating screw, guide rail and a guide screw component. The compound screw is sleeved on the inner axle, and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reciprocating screw is intersected with the first spiral groove and the second spiral groove. The guide wire assembly includes the guide screw, the guide frame, the rotary block and the guide block. The guide screw is fixed on the guide rail, the guide screw is fixed on the guide frame, the rotary block is fixed on the guide frame, the guide block is fixed on the rotary block, and the box body is equipped with the lifting block perpendicular to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box body. The slideway and the side of the reciprocating winding device are equipped with lifting wheels. The reciprocating winding device effectively solves the problems of uneven winding and easy jamming between the guide component and the reciprocating transmission shaf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卷绕丝束的卷绕机
本技术涉及卷绕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卷绕丝束的卷绕机。
技术介绍
收卷机已经广泛运用在生产中,但是往往实际收卷时会遇到很多问题,特别是卷绕丝束、纱锭等常常出现卡带现象,申请号为CN201720162533.9公开了一种双头往复绕线装置,该卷绕装置通过在往复杆的周面上设置轴向长度不同的螺旋线槽与导丝片配合,利用往复杆的运动来卷绕丝束、纱锭,然而由于其导丝片结构过于简单、机械、不灵活,在实际操作中,导致往复传动轴转动时会出现一定的抖动或与原本旋转的轨道有一定的偏差,该导向杆很容易与往复传动轴出现卡死,或者脱离往复传动轴的凹槽,造成次品,需要不定时调节,非常不方便,大大影响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用于卷绕丝束的卷绕机。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卷绕丝束的卷绕机,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外的第一导向轮、张力组件、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往复卷绕装置,所述往复卷绕装置设置在第一导向轮的一侧,所述往复卷绕装置包括座板、卷绕轴、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内轴、往复运动组件,所述卷绕轴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内轴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往复运动组件包括往复螺杆、导轨及导丝组件,所述往复螺杆套设在内轴上,往复螺杆的周面交叉设置有第一螺旋线槽与第二螺旋线槽,第一螺旋线槽与第二螺旋线槽构成回路,所述导轨平行设置在往复螺杆一侧,所述导丝组件包括导丝杆、导丝架、旋转块、导向块,所述导丝架设置在导轨上,所述导丝架开口处为矩形槽状,所述导丝杆固定在导丝架上,导丝杆上设有穿线孔,所述旋转块可转动地设置在导丝架上,导丝架可带动旋转块沿导轨滑动,所述导向块固定在旋转块上,导向块的一端镶嵌于往复螺杆的第一螺旋线槽或第二螺旋线槽内并可沿第一螺旋线槽或第二螺旋槽滑动,当丝束张紧度过高时,导丝杆被丝束拉紧,导向块卡嵌在第一螺旋线槽或第二螺旋槽中,旋转块会沿着丝束张紧的方向,在可控范围内旋转,从而自动调整丝束的张紧度,灵活地卷绕丝束。为了更方便调节丝束的张紧度,所述箱体上设有垂直于箱体底面的升降滑轨,所述升降滑轮与第三电机连接,所述往复卷绕装置的一侧设置有与往复卷绕装置固定连接的升降轮,升降轮与往复卷绕装置在箱体内固定连接,且升降轮镶嵌于箱体上的升降滑轨内并可沿升降滑轨上下滑动,升降滑轨的同时可控制往复卷绕装置的位置,从而也便于调节丝束卷绕的位方向,避免导丝过程中因往复卷绕装置过于死板的位置,使丝束在卷绕到卷绕轴之前就缠绕、卡死在一起。为了节约空间,降低成本,纱锭在卷绕时往往会将张紧度调得较高,但是这样比较容易出现防导杆导丝时卡住,导丝杆与导丝架可旋转连接,当出现丝束张紧度过高时候,导丝杆可以顺着导丝方向转动,二次微调丝束的张紧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张力组件可带有包括张紧轮、张力杆及旋转刻度盘,所述张力杆与旋转刻度盘连接,为了提高丝束的张紧度,张紧轮可绕旋转刻度盘旋转,同时旋转刻度盘可以清楚、明了地控制丝束的张紧度,在下次卷绕过程中,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为了可以方便控制往复卷绕装置的停止,所述卷绕轴一侧设置有能够卡紧或松开卷绕轴的刹车装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刹车装置包括刹车轴、刹车套及刹车柄,所述刹车套固定在刹车轴一端,所述刹车柄与刹车轴连接,刹车柄可通过刹车轴驱动刹车套旋转以卡紧或松开卷绕轴,从而控制卷绕轴的运行与停止。为了更加紧密地卷绕丝束,所述卷绕轴上方固定有压丝辊。为了提高丝束的张紧度以及便于调节导丝方向,所述箱体上部还设置有第二导向轮。进一步调节导丝方向,所述往复卷绕装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导向轮,所述第三导向轮的右上方设置有与用于压紧纸带的压紧轮,且压紧轮与第三导向轮相切。为了便于调节张紧轮的角度,所述张紧轮通过旋转刻度盘与角度传感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用于卷绕丝束的卷绕机,内轴带动往复螺杆转动,导向块沿着往复螺杆上的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运动,从而导向块经过旋转块,且旋转块可旋转地连接在导丝架上,旋转块带动导丝架沿着导轨运动,从而导丝架带动导丝杆传导纱锭,导丝杆可旋转地连接在导丝架上,当遇到丝束被过度张紧时,可以通过旋转块微调丝束的张紧度,并且导丝杆可以微调导丝方向,同时二次调整导丝张紧度,所使得该往复卷绕装置更加稳定、灵活地卷绕不同规格的丝束,有效提升了收卷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用于卷绕丝束的卷绕机;图2为往复卷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导丝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第一导向轮;3、张力组件;31、张紧轮;32、旋转刻度盘;33、张力杆;4、第二导向轮;5、第三导向轮;6、压紧轮;7、升降轮;8、往复卷绕装置;81、座板;82、往复螺杆;821、第一螺旋槽;822、第二螺旋槽;83、壳体;84、内轴;85、导轨;86、导丝组件;861、导丝杆;862、导丝架;863、旋转块;864、导向块;87、卷绕轴;88压丝辊;89、刹车装置;891刹车柄;892、刹车套;893、刹车轴;9、升降滑轨;10、丝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如图1-3所示,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卷绕丝束的卷绕机,包括箱体1、设置在箱体1外的第一导向轮2、张力组件3、以及设置在箱体1内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往复卷绕装置8,所述往复卷绕装置8设置在第一导向轮2的一侧,所述往复卷绕装置8包括座板81、卷绕轴87、壳体83以及设置在壳体83内的内轴84、往复运动组件,所述卷绕轴87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内轴84与第二电机连接,所述往复运动组件包括往复螺杆82、导轨85及导丝组件86,所述往复螺杆82套设在内轴84上,往复螺杆82的周面交叉设置有第一螺旋线槽821与第二螺旋线槽822,所述第一螺旋线槽821与第二螺旋线槽822的深度、宽度都一致,且第一螺旋线槽821与第二螺旋线槽822构成回路,所述第一螺旋线槽821的两端与第二螺旋线槽822的两端分别相交形成转折点,使得导丝组件86可沿第一螺旋线槽821滑动至第二螺旋线槽822,所述导轨85平行设置在往复螺杆82一侧,所述导丝组件86包括导丝杆861、导丝架862、旋转块863、导向块864,所述导丝架862设置在导轨85上,导丝架862开口处为矩形槽状,所述导丝杆861固定在导丝架862上,导丝杆861上设有穿线孔,所述旋转块863可转动地设置在导丝架862上,导丝架862可带动旋转块863沿导轨85滑动,当丝束10过度张紧时,旋转块863可带动导丝架862运动,导丝架862带动导丝杆861运动,从而微调丝束10的张紧度,所述导向块864固定在旋转块863上,导向块864为柱状,导向块864的一端镶嵌于往复螺杆82的第一螺旋线槽821或第二螺旋线槽822内并可沿第一螺旋线槽821或第二螺旋槽滑动822。为进一步提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卷绕丝束的卷绕机,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外的第一导向轮、张力组件、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往复卷绕装置,所述往复卷绕装置设置在第一导向轮的一侧,所述往复卷绕装置包括座板、卷绕轴、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内轴、往复运动组件,所述卷绕轴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内轴与第二电机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往复运动组件包括往复螺杆、导轨及导丝组件,所述往复螺杆套设在内轴上,往复螺杆的周面交叉设置有第一螺旋线槽与第二螺旋线槽,第一螺旋线槽与第二螺旋线槽构成回路,所述导轨平行设置在往复螺杆一侧,所述导丝组件包括导丝杆、导丝架、旋转块、导向块,所述导丝架设置在导轨上,所述导丝杆固定在导丝架上,导丝杆上设有穿线孔,所述旋转块可转动地设置在导丝架上,导丝架可带动旋转块沿导轨滑动,所述导向块固定在旋转块上,导向块的一端镶嵌于往复螺杆的第一螺旋线槽或第二螺旋线槽内并可沿第一螺旋线槽或第二螺旋槽滑动,所述箱体上设有垂直于箱体底面的升降滑轨,所述往复卷绕装置的一侧设置有与往复卷绕装置固定连接的升降轮,且升降轮镶嵌于箱体上的升降滑轨内并可沿升降滑轨上下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卷绕丝束的卷绕机,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外的第一导向轮、张力组件、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往复卷绕装置,所述往复卷绕装置设置在第一导向轮的一侧,所述往复卷绕装置包括座板、卷绕轴、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内轴、往复运动组件,所述卷绕轴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内轴与第二电机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往复运动组件包括往复螺杆、导轨及导丝组件,所述往复螺杆套设在内轴上,往复螺杆的周面交叉设置有第一螺旋线槽与第二螺旋线槽,第一螺旋线槽与第二螺旋线槽构成回路,所述导轨平行设置在往复螺杆一侧,所述导丝组件包括导丝杆、导丝架、旋转块、导向块,所述导丝架设置在导轨上,所述导丝杆固定在导丝架上,导丝杆上设有穿线孔,所述旋转块可转动地设置在导丝架上,导丝架可带动旋转块沿导轨滑动,所述导向块固定在旋转块上,导向块的一端镶嵌于往复螺杆的第一螺旋线槽或第二螺旋线槽内并可沿第一螺旋线槽或第二螺旋槽滑动,所述箱体上设有垂直于箱体底面的升降滑轨,所述往复卷绕装置的一侧设置有与往复卷绕装置固定连接的升降轮,且升降轮镶嵌于箱体上的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巢国文巢旭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科仁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